求一篇幼儿园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急急急,急求:谁能帮我写一份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课公开课的教案? 非常感谢!!

求一篇幼儿园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急急急

1、求一篇幼儿园大班预防登革热教案,急急急

小明为什么生病了(预防登革热)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知道蚊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2、引导幼儿要讲卫生,爱清洁。  活动准备:  图片:小明生病了、挂图《蚊子叮人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小明生病了引导幼儿思考:小明为什么生病了?  二、出示图片《蚊子叮人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被蚊子咬了会怎样?  教师介绍小明生病的情况。  三、启发幼儿讨论:蚊子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了解蚊子喜欢生活在脏、乱、臭的地方。如:垃圾堆里、地上、脏水中等  四、以竞赛的形式,让幼儿懂得怎样才能作健康娃娃?  

1、不去脏、乱、臭的地方  

2、每天出门要涂驱蚊的药水。  

3、出门要穿长袖长裤。  

4、家里要清洁,喷洒杀虫剂。  五、请小朋友一起总结,并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急求:谁能帮我写一份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课公开课的教案? 非常感谢!!

2、急求:谁能帮我写一份幼儿园大班礼仪教育课公开课的教案? 非常感谢!!

摘要: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园围绕幼儿"礼仪教育"这一国家立项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礼仪教育活动。 关键字:礼仪 教育目标 家园   "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的社会道德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容貌、举止。"礼仪"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也涌现出一批批至今仍被广为称颂的礼仪典范:发生在东汉时期的《孔融让梨》故事,反映了兄弟姐妹间的相互礼让,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宋代故事《程门立雪》揭示了学生对老师的敬重之情;三国时期的刘备《三顾茅庐》,使人们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些故事无不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文明共处的重要性。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它表明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幼儿园的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礼仪教育活动的引导,让幼儿知礼、懂礼,从而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纲要》指出:向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的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可爱的性格。为此,我园围绕幼儿"礼仪教育"这一国家立项课题,展开了一系列礼仪教育活动。   一、 确立幼儿礼仪教育目标,注重礼仪教育的阶段性和方向性。   《纲要》明确规定: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把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之中,既能促进幼儿形成优秀的道德修养,倡导文明行为,又可塑造出幼儿良好的性格。   我园是一所与共和国同岁的老幼儿园,尊老爱幼,服从安排是我们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创园50多年来,历经了一次次的转型:从服务于政府机关后勤转型为服务于社会各个层面;从闭关自守于机关大院到主动走出去展示幼儿园的精神风貌;从一级甲等幼儿园到省示范园的创立;这不仅需要大胆创新的勇气,更要具备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规划、管理幼儿园的新思路、新理念。   自《幼儿园礼仪教育》这一国家立项课题接题以来,幼儿园即成立了以园长-教科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为骨干的科研课题小组,大家齐心协力,根据幼儿园的园本特点,幼儿年龄特点,确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礼仪教育计划、目标,并由学科带头人带领年级组长在幼儿园大、中、小班各设立一个礼仪实验班,由浅入深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素养的培养教育,定期进行经验汇报交流。   二、注重礼仪教育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寓教育与游戏之中。   幼儿礼仪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活动。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活动的取材上,就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取一些幼儿喜爱的诗歌、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礼仪是什么?礼仪都有哪些行为内涵?礼仪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好处等等……   这是我们中班礼仪实验班的一位老师,在礼仪教学活动中的展示:--《向别人借物品时的礼仪需求》。老师把"向他人借物首先要征得他人同意,用完后要及时归还并致谢"这一礼仪内容编成三字经儿歌的形式。教学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教授儿歌。老师边教授儿歌,边使幼儿理解、掌握向他人借物的方法:"借人物,需明求……"   第二个环节:借笔。诗歌掌握以后,教师便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画下来。在这一环节,老师设计了一个很聪明的教学手法:幼儿画桌上只有白纸,没有画笔,必须向旁边听课的老师手里去借。于是刚学会并理解的内容,幼儿紧接着就要去体验。   第三个环节:幼儿绘画。当幼儿借到了画笔开始作画时,教师则一边播放轻音乐,轻诵三字经:"借人物,需明求……"一边引导幼儿绘画,真是巧妙绝伦。   这样的精典好课,得到全园老师的一致好评。而这节课在我市举行的礼仪教育研讨会上也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尤其是这节课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因为老师的再次重复诵读,很自然地就巩固了幼儿刚刚形成的礼仪基本理念。而这精彩的一笔,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园长带动全体课题组成员反复斟酌与推敲的结果。   三、润物细无声--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   幼儿礼仪教育目标源于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体现在同伴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沟通、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等方面,同时也反应出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对幼儿礼仪素养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我园礼仪课题组成员决定:幼儿礼仪教育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抓起。   来园与离园 :要求幼儿每天来园、离园都能主动向老师打招呼,问好、道再见;   上课 :要求幼儿认真听讲,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再发言;同伴回答问题时,要学会安静倾听,并懂得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游戏活动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游戏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基本的礼仪要求   也显示的更多。⑴学会同伴间友好相处:小朋友忘记带文具用品了,能运用礼貌性语言征求他人同意,借来一用,并懂得归还时,使用"谢谢"等文明礼貌用语;⑵在游戏活动进行时,不小心撞倒了同伴,要主动把同伴扶起来,并向对方道歉,说出:"对不起" 等文明礼貌用语;⑶ 游戏活动结束后,要学会整理玩具道具,清理好环境,以备下次开展游戏。   做操及升国旗:这正是考证每个班级幼儿礼仪常规的最佳时机。孩子们立正、屏住呼吸,注视着国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爱国主义思想油然而生;伴随着早操悠扬的旋律,孩子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在幼儿园的操场上,集体与团队的观念渐渐形成。   进餐及午睡:要求幼儿在进餐及午睡时,不发出声音,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盥洗:盥洗间是幼儿洗手、漱口的地方。要求幼儿在洗完手后,在水池把水滴甩干净再去用毛巾擦手;漱口的水要轻轻吐到水池里,不要溅到他人身上……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地培养、引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这一切都潜移默化,悄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习惯时,幼儿礼仪教育也初见成效。   四、注重家园联系,让家长成为幼儿礼仪教育的主动引导者。   我园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性认知的发展研究时,形成了园本发展的特色:家长乃至整个家庭的参与,实现了家园一体化教育、大手拉小手亲子欢乐行等等,这些对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满足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的需要,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鉴于社会性认知活动的成功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同样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引导和监督。   首先,在家长学校的讲座上,把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向家长进行宣传,使其了解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所涵盖的内容。   当礼仪教育进行到第二阶段时,也就是幼儿家长开始融入引导、监督的行列时,组织由礼仪教育实验班的各班老师、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座谈会,进行礼仪教育经验交流。老师们针对自己班上的幼儿特点,分析总结了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前后,班级幼儿在礼仪方面的变化,如:同伴间争抢玩具的现象不见了,互帮互助的小朋友多了;脏话、粗话听不见了,讲礼貌的小朋友多了……;家长们的发言,更是成为座谈会上的靓点:"儿子以前对我总是没大没小的,现在竟然喊我爸爸了";"以前都是我给小孙子端茶倒水,现在他竟然给我夹菜,还帮我按摩";"以前我不太注意生活小节,如今儿子是我的老师。谢谢幼儿园的老师们!"……   人是平凡的,可是平凡的人却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儿时期的礼仪教育,为其将来成功的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提升全园幼儿的品德素养。   随着礼仪教育的影响渗透,我园小、中、大实验班的幼儿,在文明礼仪表现方面深深地感化着其它班的幼儿。记得,有位礼仪班的幼儿早晨来园时,声音响亮地向负责晨检的老师边鞠躬边问好,老师当场表扬了她。后面来到的幼儿看到后,也都争相效仿。就这样,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在鼓励中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一位大班小朋友去办公室领取绘画用纸,门是关着的。他像位绅士似的轻轻的叩门后,运用礼貌性的语言向老师说明了来意。纸拿到了,临走时这个孩子还没忘记说一声:"谢谢老师!"多可爱的孩子,晨会上老师表扬了他。在榜样的力量的带动下,园内这样有礼貌、运用文明礼仪的幼儿越来越多了,周末各班的小评比中,当选"小绅士","小淑女"称号的文明宝宝,也在一批批地涌现出来。   "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在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还会联系社会更多的力量,齐心协力,打造出更多知礼、懂礼的"小绅士"、"小淑女"!。

急求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

3、急求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活动名称:安全小卫士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求幼儿园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4、求幼儿园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1)本学期美术班共分16课时蜡笔画 10课时 水彩笔 4课时 手工粘贴画 2课时 (2)本兴趣班幼儿的基本情况本班幼儿年龄偏小,考虑到这个原因,本学期主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及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初步兴趣为主要目的。运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幼儿由没有习惯到有习惯,有不清楚到清楚,能辨别红、绿、黄、蓝等基本颜色,基本分辩上、下空间方位,知道用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和涂染的方法画出熟悉的简单物体,使幼儿从不会画到会画,从不愿意画到愿意画最后到想画。 (3)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开阔幼儿的眼界,提出较为广泛的主题和内容,如:在人物方面,要求幼儿能比较完整地画出有相对高低大小的大人和孩子,以及这些人物的正面和侧面,从单一的表现过渡到表现一定的情节等。鼓励孩子画自己想到、看到的事物。培养幼儿在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基础上进行独立作画的能力。发展幼儿连贯表现情节的技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导幼儿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作到涂色均匀。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爱好、开阔幼儿视野、丰富知识,应适当进行美术欣赏活动。      二、美术教学要求 (1)绘画方面

1、教幼儿学习用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梯形以及涂染等方法画出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简单的风景、动物(侧面)、人物(正面),能画出其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学习在画面上进行简单的布局,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能大胆地按意愿画画;

3、能选择与实物相近的颜色画画,逐步作到涂色均匀;

4、会在长方形、正方形纸上用点、线、小圆圈、花朵、叶子等花纹画出简单的图案,作到色彩鲜艳。      (2)手工方面

1、泥工:学习捏的技能。能塑造出想象的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图案,作到色彩鲜明;

2、纸工: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叠方法,较平整地折叠简单的玩具。能把现成的图形或材料按顺序粘贴到适当的位置上,认识剪贴工具、材料,知道其名称,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      (3)欣赏方面:欣赏一些幼儿能理解的美术作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培养幼儿初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三、美术教学材料的准备:白纸、蜡光纸、水彩笔(24色)、蜡笔、废旧物品、四、美术教学进度安排九月:      蜡笔画:大螃蟹吹泡泡、小鱼游啊游十月:轮船来了、可爱的小鸵鸟蜡笔画:大力士蚂蚁十一月蜡笔画:热气球、小猴在干什么、小刺猬水彩笔:下雨了、洗澡十二月水彩笔:给小鸟穿花衣服、小猪和我在一起、花手绢蜡笔画:蜻蜓点水一月手工粘贴画:小树林、海底世界(转载供借鉴)。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怎么办呢?

5、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怎么办呢?

孩子不愿去幼儿园有各种原因,你应该找出原因,然后对症下药.看看是孩子胆小还是不适应,或者有别的其他原因。一般孩子都不愿意去幼儿园的,不过过一段习惯了就好了,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在家里养成许多不好的习惯,或者祖父母惯出来的毛病,他当然会不适应这种集体生活;但是如果跟孩子们融于一体了就会愿意去了,还有许多问题是应该及时跟老师沟通,查出原因,及时纠正. 从您孩子的情况来看,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很可能与在幼儿园中的不愉快的经历有关,如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负、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方法等,从而对上幼儿园产生一种紧张恐惧感。要改变这种现状,简单地劝说、鼓励往往是不能奏效的,而采取强行让孩子上幼儿园的方法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正确的方法是积极引导。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您参考:一是消除以往对幼儿园的不良印象。家长应向幼儿园教师说明孩子的情况,让孩子一入园就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小朋友的友爱,就能对园中的活动感兴趣,从而乐意上幼儿园;二是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如让孩子在幼儿园外观看园中的孩子玩耍,给孩子讲幼儿园中有趣的活动,但并不要求孩子去幼儿园,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可能会有入园的要求。 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他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有一种很深的依恋感。在父母身边孩子就有一种安全感,一旦离开父母,便会焦虑不安、哭闹不停。又由于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约束,孩子会感到处处受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不原到托儿所、幼儿园去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也是大多数父母最担心的; 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离开父母、爷爷、奶奶等熟悉的人,前往幼儿园,是对幼儿心理的一次巨大挑战,他会用他所能利用的一切手段来对抗成人这种“不理解幼儿心理的安排”,从而达到满足他安全心理需求的目的。如果他取得了对抗的胜利,他的对抗就会进一步升级,甚至演变成家庭霸王、社会懦夫的角色;社交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的心理路程就是这样的。 因此,你们从前的做法有些非常欠妥的地方。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狠”下心来,及早“逼”他适应学校、幼儿园的生活,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纪录片《幼儿园》的影评

6、纪录片《幼儿园》的影评

豆瓣上这部电影的最受欢迎影评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的印象中,那从来就是粗暴地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剥离并且把他们的心灵烙上痛苦印记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这本身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些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无形的攀比和隐含的暴力。这种攀比和暴力,有时来自于孩子们之间,有时也来自于不负责任的老师。我曾经认为,一个孩子即使不上幼儿园,对于他的人生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由于成人习惯或者被迫着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工作当中,就有了幼儿园开头小班全托的孩子们扯着家长的衣服哭泣的一幕。 第一次知道《幼儿园》,是在《新闻晨报》上。应该说报纸的介绍和自己看纪录片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原来张以庆并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片断。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我们都无法预料,尤其当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就更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镜头里面的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看着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声嘶力竭,似懂非懂的脸上写满了莫名的表情,也许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他们即将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周一到周五,吃自己并不喜欢的饭菜,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同处一室,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被完全打破,然后被老师们以同样的规则要求着,用同样的方式管理着。那个叫做马玉兰的孩子,显然是顽皮的,但是顽皮并不是过错,她在幼儿园遭到老师的不断指责,只是因为她妨碍了教师对于群体的管理,在一个注重个性的社会里面,孩子的棱角就是这样被不断地打磨,直到泯然众人。而那些半夜里面睡得正香却被教师一个一个从温暖的梦乡里面强行拖出来小便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一定会想念自己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会在群体活动时发泄出来,一个男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吃了下去,嘴里嘟囔着:“吃完回家。”而另外一个女孩子却还在那里寄希望于教师像妈妈一样温存,不停地向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老师,泼了。”所谓泼了的东西,就是她的饭菜,顺着花裙子的领口,一直淌到大腿上面,她的身后是无数孩子嘈杂的嬉闹声,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她。 在幼儿园里面究竟充斥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有的时候成人以为那也许不过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常常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午睡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穿着衣服,或者是系着鞋带,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掉队了,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中挣扎,走的时候也许会若无其事地打个喷嚏。都与他人无关。所以即使是在幼儿园里面,我们都还只是一个人。 这种独处让我们都会感到孤独,剧照当中的那个女孩子在片子开头哭得梨花带雨,背景音乐是《茉莉花》,幼儿园的门把孩子们和这个世界隔开,让他们只能透过院门向外张望。他们希望从那门缝里面看到什么呢,只有每一个孩子自己才知道,而往往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又会将这一切忘记,然后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幼儿园。片子当中那个等着父母来接自己回去的孩子,看得我非常揪心,他总是不停地在幼儿园的前门后门张望,每一分钟都显得充满期待却又焦躁不安。孩子们在这一时刻是柔弱的,我见犹怜。 也许我们把孩子的想法看得太简单,但是对于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他们门儿清着呢。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们对美伊战争的评价,所谓的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其实就和小孩子打架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孩子又毕竟只是孩子,对于曾经带着这个民族无限伤痛的日本人,他们的仇恨又显得有点盲目和糊涂。但是即使是成人,又有几个真的是成熟的?所以我们无法苛求孩子。 除了幼儿园当中的影像,很多孩子的访问被穿插在片子当中,他们狡猾地在那里笑着,不愿意透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显得真实而又可爱。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心算着数学,练习着“八百标兵”的顺口溜,他们有的时候会因为能力不足而答不上来,有的时候偏着脑袋却说出了比大人还要专业的答案。 在这个没有童年的时代,三岁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许用一种悲哀的眼光来看《幼儿园》的我,是有点偏激的,但是我还是深深被那些孩子们感动了。孩子们只有孩子们自己的纯净,他们身上的污点都来自于我们这些成人的玷污。我曾经认为,应该让博士去教育幼儿,但是中国总是用分数划分教师的档次,而事实上大学的教育并不能将我们改变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藐视教育的能力和可能,但是我后来又认为,只要有一颗爱着孩子、明白孩子的心,其实学历的高低并不是教育者最主要的问题。 那些都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孩子的孩子。圣埃克苏佩里说过:“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幼儿园的故事不再重演,但是这也不过只是一种希望罢了。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