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冀教版

苏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1、苏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纪开兵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1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1步学习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6个桃、3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3角形。 教学步骤:

1、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使学生知道:老师1个1个的分,每人又分给1支。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笔的方法把(。

小学2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冀教版



2、小学2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1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冀教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acengjing6800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把1些物品平均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 3.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每名学生准备3十枚小花片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师导入:同学们幼儿园的阿姨想请你们去帮小朋友们分东西,你们愿意吗?|(出示教材32页分苹果的插图)指出这里有12个苹果,可以分到几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请你用花片代替苹果分1分。|教师指出刚才同学们都是平均分的,把12个苹果正好分完了。|同学们分得非常棒,如果每个盘子里放5个苹果,结果会怎样呢?请你动手分1分。|我们也是平均分以后还有剩余。生活中这种情况可多了,请你随便拿1把小花片分1分,每份分5个,看看情况怎样。|统计班内的情况大部分同学平均分完后还有剩余。|请你自己试1试,看谁还能举出这样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例子。|学生自己动手分1分,边分边说。如:可以分到2个盘子里每盘两个,可以分到3个盘子里每盘4个,可以分到4个盘子里每盘3个……|学生动手分,分完后交流分的情况,每盘放5个苹果,可以放2盘还剩2个。|学生任意抓1把花片每份分。

小学数学人教版2年级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图片?



3、小学数学人教版2年级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图片?

呃......教学内容】 P29 例3,P30练习6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1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1个数按照每几个1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4、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并理解应用两种平均分类型的除法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1些什么游戏?同时说说是怎么分组的?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在课间喜欢玩的1些游戏,当学生涉及到有关“平均分”时,老师要注意强调,引起学生注意,同时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师:昨天老师在操场上也看到了1些同学在做游戏,(出示图片:3组跳圆圈舞的同学,每组有5人。)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

2、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情景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互相交流信息,汇报结果。(教师板书:共有15人在做游戏。) 师你能提出1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把15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1共有15人,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2.比较沟通。 (1)师: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与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 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我们发现这两道题说的是同1件事,只不过条件、问题调换了1下位置,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1样。 3.解决问题 师: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1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5÷3=5(人) 15÷5=3(组) 师: 15÷3这个算式是在求哪个问题?你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学生讲述理由) 师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如没写出单位名称,教师要引导写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2)。 3.补充条件,解决问题 师:如果又来了3个小朋友,(板书:又来了3个小朋友。)每组应有几人? 学生汇报。 [教师要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探究,同时使学生熟悉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1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1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4、质疑问难: 师: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教师也可补充提问:15人做游戏,可以平均分成4组吗?为什么?如果又来了2人,怎么办?让学生思考。]

5、课堂练习: 第29页“做1做”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1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1)题:出示做风车图,请学生说1说图意。个风车,5个同学,平均每人做几个? 列式计算:30÷5=6(个) (2)题:请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有18棵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 (3)题:出示画片图 请学生说1说图意,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解答。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15÷3=5(人)     15÷5=3(组) 18÷3=6(人)   18÷6=3(组)。

苏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4、苏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纪开兵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1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1步学习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6个桃、3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3角形。 教学步骤:

1、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使学生知道:老师1个1个的分,每人又分给1支。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笔的方法把(。

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单元备课



5、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单元备课

第2单元 表内除法(1)

1、教学内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结合上面内容进行。

2、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 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1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编排特点 1.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过去只有1个(分木块)例题,教学“平均分”含义。 •现在“平均分”专门列为1段(以毛毛虫的形式),安排3个例题,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充分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为教学除法建立良好的认知基础。 (2)更加注重概念的本质特征。 •除法不再从两种分法进行教学,而是建立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 •两种分法安排在“平均分”中,作为分东西的不同分法。 2.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P14:展示了学生生活经验中不同的分法。 P23:利用学过的连加、连减和乘法的基础,呈现了学生自主探讨的不同求商方法。 3.解决问题结合相应的内容进行。 “解决问题”的内容,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除法两步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具体内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1)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建立“平均分”概念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平 均 分 主题图 (1)呈现了2(1)班学生分春游食品的情境,其中包含了4个“每份同样多”的例子:矿泉水每份2瓶,面包每份2个,橘子每份3个,糖每份6块。使学生知道分东西每份分得同样多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为引入“平均分”做准备。 (2)学生会列除法算式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用除法算1算主题图的每份东西的数量。充分利用主题图。 例1(引出“平均分”) (1)由学生分糖和橘子的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1说糖和橘子是怎么分的,糖每份几块,橘子每份是同样多吗,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2)看1看主题图中其他两种食品是怎样分的。 由上,引出“平均分”。 做1做P13 呈现10个面包实物图,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进1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例2(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1)由主题图分橘子引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2)探讨分的方法:可能有的每次每盘放1个,有的每次每盘放2个,也可能两种方法同时并用,教材提出“还可以怎样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但可以问1问哪种分法比较快。 (3)通过操作、交流进1步体会:无论怎样分,只要分的结果是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做1做P14 •呈现12瓶矿泉水的实物图,要求学生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说说是怎样分的。让学生再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学会平均分的方法。 •可增加矿泉水的瓶数,如15瓶、18瓶,让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快的方法。 例3(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1)呈现了1幅学生准备租船的情境,要算租几条船,要用平均分来解决。 (2)可用直观方法,每4人站在1起,数有几个4。这里不要求列算式。 (3)学完除法后,可回头来列式解答。 做1做P15 •用平均分帮助小熊解决分筷子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每位分几根。 •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法。 加法:1位2根,2位4根,……6位12根。 减法:1位分2根,还剩10根;再给1位分2根,剩8根……。 乘法:1位2根,6位几根。 练习3 第1~2题,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第3~6题,用分实物卡片或连线等方法,寻求平均分的结果。 ◆ 除 法 例4(教学除法的含义) 通过熊猫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说明除法的含义(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由此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 做1做P18 •通过多次平均分18块饼干,进1步体会除法的含义,熟悉除法算式的写法。 •每次写出算式后,说1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例5(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熊猫每4个1盘地分20个竹笋,分了5盘。使学生看到分的结果仍然是每份同样多,也是平均分,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由此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做1做P19  第1题 •通过多次实际分○,熟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每次写出算式后,说说除法算式的含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练习4  第

2、3题,都是把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分成了几份。  第4~6题,都是每几个1份地分东西。 使学生看到实际生活中两种分东西的方法确实存在,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 第9题,练习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填乘法算式中的1个因数,为用口诀求商做准备。这样的练习可以经常做。  第

8、10题,被除数可通过乘法求出,由此体会乘、除法的关系,为教学用口诀求商做准备。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按被除数从小到大分成两段。 (1)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乘法口诀中积不超过12的)。 利用学过的连加、连减和乘法的基础以及“平均分”的实践经验,促使学生自主探索不同的求商方法。 (2)被除数不超过36。(突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解决问题(结合除法计算出现)。 (1)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孕伏。P20 第

2、3题,体会生活中存在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中进1步孕伏。如P23例1,使学生在学习除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初步体会怎样用除法解决问题。 (3)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除法两步运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 内容的呈现,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的素材。如P29例3(15个小朋友做游戏),P31例4(用儿童商店里购物情境展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使学生在解决1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例1(被除数不超过12,探讨求商的方法。) (1)除法的结果,前面学生已学会通过分、连线等直观方法得出,这儿的重点是探讨求商的方法。 (2)从猴妈妈分桃,引出两个除法计算问题。 (3)第(1)题:多种算法:连减(算剩下的)、乘法口诀(算分掉的),小精灵用口诀求商。 (4)提出:你喜欢哪种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索和交流不同算法,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快。 (5)第(2)题,鼓励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 例2(被除数不超过36,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 (1)呈现学生植树情境,用乘法算出1共栽了多少棵树(1个乘法算式)。 (2)结合情境和乘法算出的结果,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列出两个除法算式,对照乘法算式,想口诀求商。 (3)“你是怎样算的?”组织学生交流,加深对用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 做1做 P24  第1题(被除数不超过12 ,配合例1) 没有插图和乘法算式,每组是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鼓励学生直接想出用哪句乘法口诀求商。  第2题(被除数不超过36,配合例2) •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编排在1组,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方法。 •填完得数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练习5  第

1、2题,根据除法算式的含义,去解决实际问题。(题目中没说平均分,但所提问题是关于除法的,其根据是题目中的除法算式。) •第1题,根据除法算式的含义,看图提出“每个同学分几个气球?”再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第2题,数出鸽子的只数,鸽房的个数,根据算式中的“÷”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要求用乘法口诀求商。  第7题 •练习用1句乘法口诀说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体会乘除法的关系,为熟练求积求商做准备。 •使学生明确:当两个因数相同时,只有1个乘法算式和1个除法算式。  第12题,平均分的实际应用,为教学解决问题做准备。  解决问题 新课标第1网 例3(教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呈现15个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图(3组,每组5人),由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分别提出两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式解答。 (2)紧扣题意说明单位名称的写法。 (3)“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用几人?” 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对不同的方法给予肯定。 •直接把又来的3人,每组分1人,得到每组平均6人。 •列除法算式计算:18÷3=6。 做1做P29(获得初步的提出除法计算问题,并加以解决的经验。) •设计了1个小刺猬运苹果的童话情境,从中教材提出1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每次运3个,几次可以运完?让学生解答。 •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还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练习6 ² 第1题,用对话形式给出了部分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其他信息(有5个人)比较隐蔽,需要学生自己去找。 ² 第3题,开放题,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解决的问题。 例4(教学用除乘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设计了儿童商店购物的情境,通过对话呈现了需用除法和乘法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这种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 (2)通过小精灵明明和聪聪的对话揭示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时,可让学生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仿照教材,看图提出类似的问题,并加以解答。 做1做P31(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如,问题不变,改条件:“每3盆花摆1个图案”、“每2盆花摆1个图案”等。) 练习7 第1~4题,配合例4,其余是有关乘、除法的综合练习。 ² 第4题,开放题,有不同算法。 •先算每群兔子需要几个萝卜(3×2),再算3群要几个(6×3)。 •先算1共有几只兔子(3×3),再算3群需要几个萝卜(9×2)。 ² 第5题,信息资源比较丰富,给出了4种商品的价钱。 •教材根据其中2件商品的价钱,提出了两个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根据4件商品的价钱,学生自己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整理和复习 1.第1题:除法的有关知识: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2.第2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可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怎样想商。 3.第3题:解决问题: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开放性。可提的问题:“几次运完?”“需要几辆车?”等。 练习8 ² 第4题,开放题,可以提出不同的乘除法计算的问题。 •1步的:18箱饮料,每人抱走2箱,需要几个人? 18箱饮料,每次运走6箱,要运几次? •2步的:18箱饮料,每次3个工人来运,每人运走2箱,需要运几次? 地上有12箱饮料,3个工人每人抱走2箱,原来1共有多少箱饮料? ² 第5题,联系实际的题目,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5、教学建议 1.让学生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是第1次出现,要让学生切实理解。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为此,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充分的体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2.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求商的过程。 3.合理地组织练习,完成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表内乘除法是学生进1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比较熟悉的掌握,教师要合理地组织练习。 (1)经常安排与乘法口诀有关的练习。 •经常练习2~6的乘法口诀 •适当安排把口诀填完整以及求乘法算式中未知数的练习。 (2)适当加强课堂练习的密度。 (3)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表内除法1平均分教案,用自己的话理解,怎么写,像上岗考试那种



6、表内除法1平均分教案,用自己的话理解,怎么写,像上岗考试那种

2年级下册《平均分》说课稿

1、教学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第2单元《表内除法(1)》的第1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第1课时,教材第12页至14页例

1、例2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