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多位数中的“进位叠加是什么意思”。,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多位数中的“进位叠加是什么意思”。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位数乘多位数中的“进位叠加是什么意思”。

进位叠加是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连续进位的乘法。举例:24*9,4*9=36,需要进3,2*9=18,需要再加个位进上来的3,18+3=21,叠加后进的是2。进位不叠加是指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不用再进位的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举例:65*3,5*3=15,需要进1,6*3=18,加上进上来的1,18+1=19,叠加后仍然是进1,而不是进2,称为进位不叠加。扩展资料一位数的加法:两个一位数相加,可以直接用数数的方法求出和。通常把两个一位数相加的结果编成加法表。多位数的加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再向前一位进一。多位数加多位数,可以先把两个多位数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和的形式。再根据加法的运算律和一位数加法法则,分别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2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一 课 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材第60页)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课件或挂图、小棒、口算卡片。出示口算卡片。6×2=4×2=20×3=40×2=300×2=20×4=50+7=6+40=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出示教学例1。师: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景图)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12支彩笔,求3盒一共有多少支。师: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生:12×3,也就是求3个12是多少。师: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盒共有多少支。生:把12看成10,用10×3=30,3盒大约共30支。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摆出小棒,也可以画图等。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方法五。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

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开心一生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教师:屏幕上三位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支彩笔?请同学们都猜一猜。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在自己的纸上)。然后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说明你猜测的数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正确答案。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尝试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3等于多少。 要求: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方法写下来。算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反馈、交流。 (1)学生有可能有多种算法: ①摆学具。 ②口算:12×3=36。 ③12+12+12=36。 ④

2、(。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

4、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设计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开心一生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教师:屏幕上三位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支彩笔?请同学们都猜一猜。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在自己的纸上)。然后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说明你猜测的数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正确答案。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尝试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3等于多少。 要求: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方法写下来。算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反馈、交流。 (1)学生有可能有多种算法: ①摆学具。 ②口算:12×3=36。 ③12+12+12=36。 ④

2、(。

第5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5、第5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专家名师 教材第14页内容。

1、能用一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提高一位数乘两位数的速度和正确率,解决进位叠加乘法。 一、新课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参观吗?你最想到什么地方去参观?(学生交流)今天,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到科技馆去参观(课件出示:教材例6的情境图)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已知:有9辆这样的客车,每辆车准载客35人。问题: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

2、学生思考:求“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指名回答:35×9,也就是求9个35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5×9=) 二、自主探究

1、估一估。 提问:你能估计这9辆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吗? (1)小组讨论估算方法。 (2)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学生1:1辆车载客35人,10辆车载客是350人,9辆车载客的人数一定比350人少。 学生2:30×9=270,40×9=360,因为35比30大,比40小,所以35×9的得数在270和360之间。

2、算一算。 思考:真的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吗?请同学们计算出它准确的结果进行对比。(。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0乘5等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6、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0乘5等多少》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