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豆丁、道客巴巴上都有,可惜我没豆。,八年级物理下册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1 沪粤版

求:沪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豆丁、道客巴巴上都有,可惜我没豆。


1、求:沪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豆丁、道客巴巴上都有,可惜我没豆。


第1章:声现象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2. 声音的3大特性:



1、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2、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3.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减少噪声的措施: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的控制考虑问题。


4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第2章:热现象(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 ; 沸水的温度 —— 100℃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1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2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


○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


○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沸腾:


a.定义:在1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沸腾条件:
1、达到沸点;
2、继续加热。


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蒸发:


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


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第3章: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3点1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3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3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
1、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1平面内(3线同面)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规律:



2、 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2、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平面镜成像特点: 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1、 红外线摇控



1、杀菌作用



2、红外线夜视仪



2、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3、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3、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凸透镜成像规律:u=f不 成 像


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

结论: 1焦分虚实,2焦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 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望远镜:目镜: 起放大作用;物镜: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得会画原因图。


第4章: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电量(单位:库仑C)


元电荷: e = 1.6 × 10 –19 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电路分析,画图,电流表、电压表和连接方法(注意量程选接线柱和正、负极)


免费附送的点心:


A. 知识点: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表面及内部同时进行,蒸发较平和,沸腾较剧烈,蒸发可在任何温度进行,而沸腾在达到1定温度才能发生,蒸发自身及周围温度降低,沸腾温度不变。


B. 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这是用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的/


答案:音调。


C.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粘着白粉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


答案:凝华。


D. 小孔成像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物体做顺时针转动,像做逆时针转动 物体离的越远像越小。


答案:物体做顺时针转动,像做逆时针转动。


E. 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组成的角反射器,射入光线与射出光线平行,当角反射器转动时,射出光线不偏转,仍与射入光线平行。


F. 桌面上竖1玻璃板,板前放了1根蜡烛,但无论怎样调节另1只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是?


答案: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G.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调整在同1高度。



2、8年级物理下册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教案1 沪粤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