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助)高中名著导读《谈美》、《唐吉-河德》的简介和读后感(<800字)好心的朋友们,帮帮我吧!,求人教版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荐文

(紧急求助)高中名著导读《谈美》、《唐吉-河德》的简介和读后感(<800字)好心的朋友们,帮帮我吧!

1、(紧急求助)高中名著导读《谈美》、《唐吉-河德》的简介和读后感(<800字)好心的朋友们,帮帮我吧!

主人公堂吉诃德因沉迷于骑士小说,决定外出历险,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他找来同村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他的侍从,把邻村的一位农家女儿杜尔希尼亚作为他的意中人。他三次外出历险,作了许多可笑之事。

求人教版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荐文

2、求人教版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荐文

胡经之荐书:《谈美》   作为名人,肯定有他一生钟情的一本书。那本书可以是他学术的延伸,也可以是他的助手。那本书,已经不是他作为学养的需求了,因为他读的书已经太多,岁月都在书中浸泡着。一半是生活,一半是书籍。书的灵魂会围着他的生活打转。深圳的名人亦不例外。   胡经之:   朱老的《谈美》让我受益终生   胡经之先生是国内美学界的著名学者,八十年代初深大筹建之时即来到深圳,对深圳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贡献。生于江南的书香家庭、19岁即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胡经之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以来读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而对他影响至深的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   “朱先生的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人看待事物至少有三种态度:第一是实用的,第二是科学的,第三是美感的。美学研究的就是第三种态度。”胡经之从小在太湖边上读书,苏州园林和自然风光的美景早已深入骨髓,朱先生的理论好比一把火炬,让他获得了重观世界的一道路径。中学毕业后,胡经之怀着对朱先生的仰慕之情考入了北京大学,并在进入学校第一年的春节上门去拜访了朱先生,从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深厚友谊。   朱老这本书除了是胡经之先生的美学启蒙以外,更是胡经之先生的学术起点。“朱老书中很多观点我都同意,除了一点,他认为大自然本身没有美丑可谈,美与不美在于个人主观意愿。但我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有美丑,能否感受到美取决于个人的美学修养和眼光。大学时我以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当时我的观点是和宗白华先生一致的,我们三人经常就美丑的问题进行争辩。”但除此之外,对朱先生思想的汲取让胡经之先生的学术如虎添翼,后来胡经之的著作《文艺美学》便是在朱先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现在我还常常翻阅这本书,我的学术研究是成长在朱先生的肥沃土壤之上的,但我使用的只是一部分,后人将在这座富矿中继续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   读《谈美》   看完朱光潜的《谈美》,感觉好像听到了苏格拉底的谈话,翻看了塞涅卡的书信,阅读了蒙田的随笔,一些众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来阐明自己的理论。深入浅出,微言大义。一滴水虽小,却能从中看见七彩的阳光;一片枯叶的飘落虽不起眼,却能预示着秋的来临;眼睛在整个身体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细观察它,却能洞悉人心;脉搏的跳动经常让人意识不到,但医生认真感受它,则可以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理论希望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抽象的,但它却来源于无数的具体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太多了,心中的误解也太多了,而这本书,正是一位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义的书,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真”的领域有逻辑学来研究,“善”的领域有伦理学来研究,“感性”的领域则有美学来研究。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着美学去回答。开卷有益,作善至祥。读完《谈美》,确实对美学有了一点体味。   ⊙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记得好像是2000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有这样一个辩题: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当时场上双方唇枪舌剑,说得天花乱坠,把我弄得一头雾水。说它是客观存在,有些大家看起来很难看人的,在艺术家那里也许就是美人,这显然是人主观意愿的作用;说它是主观感受,倒也不完全是,毕竟美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纯主观的。   世界,远远不止于地球这颗行星,远远不止于我们整个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逻辑性地从人身体的现在条件出发向外伸展。它从我们的位置、时间和方式出发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间、时间和逻辑方向上。世界太大了,无限的大,我们则太渺小。还是禅者说的好: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读完最后一节,心里觉得很震撼。“人生的艺术化”,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这是一个十分诗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任何理论和学说,都来源于对于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却又经常给人感觉远离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点、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听他们的政治理想。四人说完后,孔子最终赞赏曾点的意思。曾点希望自己能够陶醉在礼乐教化所带来的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景象之中,使礼乐教化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里。朱光潜似乎也有同样的意思,美是艺术的,它就在生活中。我们艺术的生活,让美渗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艺术,即是美。这是何等美丽的境界啊。   看完这一节,又想起叔本华的一段话:“事实上当我们正在进行某项伟大事业或创造某件不朽作品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本身。我们每日辛勤劳作,考虑的只是达到眼前的目标,完成当下的计划。然而,只有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个联系着的整体时,我们的品质和能力才能展现其真实面貌。我们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仿佛是某种幸福的灵感引导着我们在千百条趋向毁灭的道路中,选择那唯一真实的途径。”日子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觉得它是一本日历,每天撕掉一页就少一页,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干枯的。你觉得它是一本日记,每天记录一些故事就会使你的生命丰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积极的、情趣丰富的。在这个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轰轰烈烈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过都是些平凡人,但我们要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我们是平凡人,但我们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中国的民乐其实很美,宁静、淳朴且毫无功利性,但是我们的心太浮躁了,听不下去这些“土气”的东西。但是,在伤心的时候偶然听到《二泉映月》,在高兴的时候凑巧听到《金蛇狂午》,也会怦然心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因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里的绿地越来越多了,每天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其实只要稍作停留,会发现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间蹦蹦跳跳的喜鹊和麻雀也很可爱。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少的只是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还是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导读   作者:秋千梦 出自:梦的天空 浏览/评论:154/2 日期:2008年5月17日 20:30   品读美学之味,领会艺术之神   一、【作者档案】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与翻译家。1897年9月19日,他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经济上破落的书香之家。他从6岁到15岁,一直接受父亲的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他承受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1916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后,他到吴淞中国公学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编。   1925年夏,他受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毕业,便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33年秋回国,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   1936年初,他邀集北平的一些诗人学者梁宗岱、朱自清、冯至、俞平伯、卞之琳、何其芳、沈从文、李健吾、曹葆华等,组成“读诗会”;同年5月,又与胡适、顾颉刚、罗常培、吴世昌、沈从文等发起成立“中国风谣学会”。   1937年5月,他任《文学杂志》创刊的主编。他在发刊词中提出了“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口号。这个刊物成为“京派”作家的主要阵地,在当时文艺界有过较大影响。在这个阶段也是他文艺创作的一个成长期。   1942年起他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务长;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并曾代理文学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但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1986年3月6日,他在北京病逝。   二、【内容提要】   《谈美》一书的主体部分共有十五个章节,对其进行分析,大致的观点有:美感产生的条件,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对美本身的分析,艺术与游戏以及艺术创造的条件。   (一)前三章说到的是‘态度、距离和移情’即美感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1)我们的态度是美感产生的首要条件。   作者以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说明我们看待事物时,总会带有自己独特的态度。这由于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而那实用层次的态度是我们的本能对物质欲望的反映,因而它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但对于美或美感而言,它是物质活动之外的有意义,是精神的,也是无功利的,就如文中说的“在审美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于直觉,活动空间也更广阔无疆”。美是从我们的态度中得来的,那么美代表了一种精神;而作为精神与心灵的主体的我们,我们会从艺术作品中获得自己心灵的满足,也体味出了在实用与科学中无存的性质,此时我们便是获得了美感。因为审美的态度正是审美及美的存在的意义,所以艺术作品才能获得不朽,于人才更亲切。   (2)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作者引用典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是不能以一种实用的态度,因为美的差别是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均衡”、“适当”才能引起美感。   (3)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作者在第三章说到,“推己及物”即“移情”会让我们对于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产生了审美的情素,移情和美感经验是有密切关系的。但移情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的产生,不过美感经验中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推己及物”和“以物及我”,即是移情的美感经验---物与我情趣之间的往复回流后,心里有美的意象,美的情素,则是美感产生的功效。   (二)作者是从下面三对名词的区别来说明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的。   首先是美感与快感。   作者以“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比希腊女神雕像美”鲜明生动的例子证明,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是起于形象的直觉,是一种极自由的活动,甚至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时美感的态度是不带意志的,是带有快感享受的,但快感并不一定就是美感;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二是美感与联想的区别。   “联想”是知觉、记忆和想象发生的基础,而艺术审美离不开知觉的想象,因此,艺术中美感的发生是联想的必然之果。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但联想却带有思考性质;美感是带有联想的,但联想并不一定就是美感。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某件艺术品的审美好感,但作品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反因精神的涣散而减少。这是所谓的“美感经验实际上都是坚持实际人生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三是考证批评和审美之别。考证批评不是欣赏,它也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我们对艺术形象本身分析时,要慎重,并不能带有主观功利性的目的。作者认为欣赏之前的考证批评是必要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们情感与物的姿态的交流。遇到文艺作品,我们不能始终持批评的态度,那么会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终上所述,审美的过程中是带有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的,但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并不就是美感。   (三)对美本身的分析。   

1、首先作者是从人的角度与物的角度(“美之人情”与“美之物理”)来分析美的本身的。物需先有存在的可能性,然后能使人觉得它美,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即美之中既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也就是说“美的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美的物件首先是自然的”。   

2、另外作者从对相关的两种审美态度(批判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地分析美的本身。   

3、对于美本身的分析,还体现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具体关系中。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但艺术美丑和自然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美不是靠模仿自然美而得来的。   (四)本书在艺术与游戏。同游戏一样,艺术创造把欣赏所得的对象主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景,然后通过某种媒介,造出一种具体的作品来。但艺术终究高于游戏,因为艺术带有社会责任性。当艺术创造出一个意象之后,作者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而游戏只需自我满足,自我尽兴而已。   (五)文章的后部分是艺术创造的条件。   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力,其条件是想象。各种想象发挥各自的功能,更好地进行情境表达,完成艺术创作。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的发生由一种意象而得来的,才有发生的可能;换一种情感就意味着换了一种意象,而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具有程式化特点的。但是形式化的格律有束缚艺术的弊端,所以在格律中我们既要承袭共同的东西,也要在恪守群性的前提下做到个性的随心所欲,要让情感从束缚中挣得自由,在整齐中酝酿出变化。另外,模仿是表现意象的本领,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者叮嘱我们要记住:凡是艺术家必须要是一半是匠人,要模仿;一半是诗人,在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妙悟。   三、【个性导读】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完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   对于我们青少年朋友来说,这些问题似乎深奥得云山雾罩。但是作者却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入手,从三种不同人对于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来谈。他举例说: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的是它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生长结构,而画家则看到它的气质、风韵,也就是“美感”。这就是我们对待客观对象“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不同的态度。通过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对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作者指出“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由此结出:美是无功利性的,是无用之用。而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追求“无用”上。古往今来,多少圣人粗茶淡饭还能够“不改其乐”,这就是他们用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了。   然而,是不是因为木材商和植物学家他们不具备审美细胞而没有看到美的吗?于是作者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他指出当人们在欣赏事物时,普遍具有一种“围城”心态,当我们太关心利益和知识的时候,美就离我们远了。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距离太远和太近,我们都不能看清楚美的。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才能真正进入并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之中。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就具备的吗?   作者用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比喻讲了美学上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他告诉我们这种移情的现象被称为“宇宙的人情化”。我们知道,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而人们经常说“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只不过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儿会笑,大海也会哭,所以这个世界因而丰富多彩了。读到这里,或许你会发现美学中的一个难题---美究竟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作者在文中说:“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这所谓的“情人眼底出西施”。   我们平时夸某人某物很漂亮,这属于“美”吗?于是作者通过“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比喻,告诉我们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美感与快感。他说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这让我们明白: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因为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会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的对象当中,是不包含功利目的的。   美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恋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可是由一种古董,联想到金钱,那不是美,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美,是一种“专注”,没有了专注,也就没有了美了。   当我们懂得了美的内涵后,我们会急切地想知道怎样去欣赏美吧?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学者便对考证和批评进行争辩,他们是否属于美学欣赏呢?作者在文中便指出“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总而言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证与批评。”所以说,会做考证和欣赏的,并且有艺术细胞的人,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跟美颇有联系的一个词儿叫做“丑”,那么丑是美的反面还是美的一种呢?是不是画一个少女就要比画一位老太太要更美呢?朱光潜指出: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而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是主张艺术模仿自然,所以它们是错误的。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所以,“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产生艺术美的。我们必须把从自然这部字典上得来的文字,用自己的心去创造出好的文章,而这好的文章,是字典上本来没有的。   作者跟我们讲解了以上基本的美学观念后,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作者坚定地告诉我们:“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想想看,大多数大艺术家都有一颗童心,这说明越是会游戏的人就越擅长艺术。但是艺术是带有社会性的,“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不过,游戏里面有美感因素,这么说,美感与艺术是来源于游戏精神的。   那么对于创造,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便以王昌龄的七绝《长信怨》为例,分析指出艺术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但在其中想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乌鸦身上的日影,这是一个多么平常的景象,但是诗人通过想象,把它和帝王的恩宠联系在一起,于是,一种言不尽意的艺术感觉便有了。   当然光靠想象,不能进行艺术创造,还需要情感。作者便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想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先生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它对于突出情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总之情感是想象的统帅,意象是情感的翅膀,“意”与“象”合了,那么艺术创造便成功了。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由会存在吗?作者在文中强调“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最后能够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那就是圣人了。可见,艺术创造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超越规律的。这又涉及到了模仿的问题。我们学习走路,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习要从模仿开始?作者指出“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学习技巧首先要“模仿”,凡是艺术家都应该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模仿到后来,应该达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地位,完全不似则丧失了艺术的普遍性,完全相似又丧失了艺术的主体性。这就叫“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就是艺术美对模范的境界!   读至此,你能够弄懂“似”,又能够“不似”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啊,世上是没有真正的“生而知之”者的。作者也说:“只有死工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工夫来的。”“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工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对,如果我们的知识面不广,眼界不够开阔,在任何领域是成不了大师的。   从艺术欣赏,到艺术创造,朱光潜先给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后,在全书的末尾,还表达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朋友们,读完了这本书,你们可要记得朱光潜先生赠送给我们的一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四、【名家点评】   (1)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 朱自清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   (2)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化境。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种,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则可以说‘今生无愧矣’。   ----------- 张法,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思之未思》。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叫人不得不佩服。   ------- 郜元宝 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中、长篇小说奖评委;《远远望去的印象》   (4)“作为美学家,朱光潜不满足于关在书斋中研究理论,他花了很多精力把审美眼光推广到大众之中。他的《谈美》对于把中国人从泛政治化的畸形视界中解放出来嘉惠实多,而尤以《谈美》末章中的此篇具有代表性,以至于阿尔卑斯山谷中的这句旅游广告语‘慢慢走,欣赏啊’,成了唤醒中国人古老艺术心灵的一时名言。”   ----- 周实 《齐人论物》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求人教版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荐文

3、求人教版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荐文

胡经之荐书:《谈美》   作为名人,肯定有他一生钟情的一本书。那本书可以是他学术的延伸,也可以是他的助手。那本书,已经不是他作为学养的需求了,因为他读的书已经太多,岁月都在书中浸泡着。一半是生活,一半是书籍。书的灵魂会围着他的生活打转。深圳的名人亦不例外。   胡经之:   朱老的《谈美》让我受益终生   胡经之先生是国内美学界的著名学者,八十年代初深大筹建之时即来到深圳,对深圳的高等教育作出了莫大的贡献。生于江南的书香家庭、19岁即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胡经之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以来读的书可谓汗牛充栋,而对他影响至深的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谈美》。   “朱先生的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人看待事物至少有三种态度:第一是实用的,第二是科学的,第三是美感的。美学研究的就是第三种态度。”胡经之从小在太湖边上读书,苏州园林和自然风光的美景早已深入骨髓,朱先生的理论好比一把火炬,让他获得了重观世界的一道路径。中学毕业后,胡经之怀着对朱先生的仰慕之情考入了北京大学,并在进入学校第一年的春节上门去拜访了朱先生,从此开始了三十多年的深厚友谊。   朱老这本书除了是胡经之先生的美学启蒙以外,更是胡经之先生的学术起点。“朱老书中很多观点我都同意,除了一点,他认为大自然本身没有美丑可谈,美与不美在于个人主观意愿。但我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有美丑,能否感受到美取决于个人的美学修养和眼光。大学时我以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当时我的观点是和宗白华先生一致的,我们三人经常就美丑的问题进行争辩。”但除此之外,对朱先生思想的汲取让胡经之先生的学术如虎添翼,后来胡经之的著作《文艺美学》便是在朱先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现在我还常常翻阅这本书,我的学术研究是成长在朱先生的肥沃土壤之上的,但我使用的只是一部分,后人将在这座富矿中继续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   读《谈美》   看完朱光潜的《谈美》,感觉好像听到了苏格拉底的谈话,翻看了塞涅卡的书信,阅读了蒙田的随笔,一些众人皆知的道理和微不足道的小事,被他用来阐明自己的理论。深入浅出,微言大义。一滴水虽小,却能从中看见七彩的阳光;一片枯叶的飘落虽不起眼,却能预示着秋的来临;眼睛在整个身体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你仔细观察它,却能洞悉人心;脉搏的跳动经常让人意识不到,但医生认真感受它,则可以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理论希望为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它是抽象的,但它却来源于无数的具体现象。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现象太多了,心中的误解也太多了,而这本书,正是一位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本有歧义的书,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真”的领域有逻辑学来研究,“善”的领域有伦理学来研究,“感性”的领域则有美学来研究。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等待着美学去回答。开卷有益,作善至祥。读完《谈美》,确实对美学有了一点体味。   ⊙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记得好像是2000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有这样一个辩题: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当时场上双方唇枪舌剑,说得天花乱坠,把我弄得一头雾水。说它是客观存在,有些大家看起来很难看人的,在艺术家那里也许就是美人,这显然是人主观意愿的作用;说它是主观感受,倒也不完全是,毕竟美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纯主观的。   世界,远远不止于地球这颗行星,远远不止于我们整个物理性的宇宙。世界物理性地和逻辑性地从人身体的现在条件出发向外伸展。它从我们的位置、时间和方式出发向外伸展——在所有的空间、时间和逻辑方向上。世界太大了,无限的大,我们则太渺小。还是禅者说的好: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读完最后一节,心里觉得很震撼。“人生的艺术化”,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这是一个十分诗意的令人神往的境界。“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是不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有人能把它雕刻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任何理论和学说,都来源于对于世界和生活的思考,但却又经常给人感觉远离生活之感。想起孔子曾和曾点、季路、冉有、公西赤坐在一起,听他们的政治理想。四人说完后,孔子最终赞赏曾点的意思。曾点希望自己能够陶醉在礼乐教化所带来的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景象之中,使礼乐教化真正渗透到人们的生活里。朱光潜似乎也有同样的意思,美是艺术的,它就在生活中。我们艺术的生活,让美渗透在生活中,使生活即是艺术,即是美。这是何等美丽的境界啊。   看完这一节,又想起叔本华的一段话:“事实上当我们正在进行某项伟大事业或创造某件不朽作品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本身。我们每日辛勤劳作,考虑的只是达到眼前的目标,完成当下的计划。然而,只有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个联系着的整体时,我们的品质和能力才能展现其真实面貌。我们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境中,仿佛是某种幸福的灵感引导着我们在千百条趋向毁灭的道路中,选择那唯一真实的途径。”日子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可以是普通的,也可以是特殊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它。人生也是如此,你觉得它是一本日历,每天撕掉一页就少一页,那你的人生就是麻木的、情趣干枯的。你觉得它是一本日记,每天记录一些故事就会使你的生命丰富一些,那你的人生就是积极的、情趣丰富的。在这个世界上,青史留名、活得轰轰烈烈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过都是些平凡人,但我们要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我们是平凡人,但我们要做有情趣的平凡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中国的民乐其实很美,宁静、淳朴且毫无功利性,但是我们的心太浮躁了,听不下去这些“土气”的东西。但是,在伤心的时候偶然听到《二泉映月》,在高兴的时候凑巧听到《金蛇狂午》,也会怦然心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因为白天的人心太浮躁。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城市里的绿地越来越多了,每天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总是匆匆忙忙。其实只要稍作停留,会发现草地里的野花和蒲公英很美,在其间蹦蹦跳跳的喜鹊和麻雀也很可爱。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少的只是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还是那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谈美》导读   作者:秋千梦 出自:梦的天空 浏览/评论:154/2 日期:2008年5月17日 20:30   品读美学之味,领会艺术之神   一、【作者档案】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与翻译家。1897年9月19日,他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经济上破落的书香之家。他从6岁到15岁,一直接受父亲的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他承受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1916年,他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后,他到吴淞中国公学校教英文,兼任校刊《旬刊》主编。   1925年夏,他受公费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修英国文学及艺术史,兼修哲学、心理学。1929年毕业,便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9年毕业后转入伦敦大学文学院,次年进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33年秋回国,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   1936年初,他邀集北平的一些诗人学者梁宗岱、朱自清、冯至、俞平伯、卞之琳、何其芳、沈从文、李健吾、曹葆华等,组成“读诗会”;同年5月,又与胡适、顾颉刚、罗常培、吴世昌、沈从文等发起成立“中国风谣学会”。   1937年5月,他任《文学杂志》创刊的主编。他在发刊词中提出了“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口号。这个刊物成为“京派”作家的主要阵地,在当时文艺界有过较大影响。在这个阶段也是他文艺创作的一个成长期。   1942年起他任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兼教务长;抗战胜利后,重返北京大学任西语系教授,并曾代理文学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但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此外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1986年3月6日,他在北京病逝。   二、【内容提要】   《谈美》一书的主体部分共有十五个章节,对其进行分析,大致的观点有:美感产生的条件,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对美本身的分析,艺术与游戏以及艺术创造的条件。   (一)前三章说到的是‘态度、距离和移情’即美感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1)我们的态度是美感产生的首要条件。   作者以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说明我们看待事物时,总会带有自己独特的态度。这由于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而那实用层次的态度是我们的本能对物质欲望的反映,因而它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但对于美或美感而言,它是物质活动之外的有意义,是精神的,也是无功利的,就如文中说的“在审美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于直觉,活动空间也更广阔无疆”。美是从我们的态度中得来的,那么美代表了一种精神;而作为精神与心灵的主体的我们,我们会从艺术作品中获得自己心灵的满足,也体味出了在实用与科学中无存的性质,此时我们便是获得了美感。因为审美的态度正是审美及美的存在的意义,所以艺术作品才能获得不朽,于人才更亲切。   (2)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作者引用典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明: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是不能以一种实用的态度,因为美的差别是艺术与实际人生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只有“均衡”、“适当”才能引起美感。   (3)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作者在第三章说到,“推己及物”即“移情”会让我们对于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产生了审美的情素,移情和美感经验是有密切关系的。但移情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的产生,不过美感经验中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经过一系列的“推己及物”和“以物及我”,即是移情的美感经验---物与我情趣之间的往复回流后,心里有美的意象,美的情素,则是美感产生的功效。   (二)作者是从下面三对名词的区别来说明美感与相似心理的辨别的。   首先是美感与快感。   作者以“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比希腊女神雕像美”鲜明生动的例子证明,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美感是起于形象的直觉,是一种极自由的活动,甚至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同时美感的态度是不带意志的,是带有快感享受的,但快感并不一定就是美感;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二是美感与联想的区别。   “联想”是知觉、记忆和想象发生的基础,而艺术审美离不开知觉的想象,因此,艺术中美感的发生是联想的必然之果。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但联想却带有思考性质;美感是带有联想的,但联想并不一定就是美感。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某件艺术品的审美好感,但作品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反因精神的涣散而减少。这是所谓的“美感经验实际上都是坚持实际人生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三是考证批评和审美之别。考证批评不是欣赏,它也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我们对艺术形象本身分析时,要慎重,并不能带有主观功利性的目的。作者认为欣赏之前的考证批评是必要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们情感与物的姿态的交流。遇到文艺作品,我们不能始终持批评的态度,那么会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终上所述,审美的过程中是带有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的,但快感、联想和考证批评并不就是美感。   (三)对美本身的分析。   

1、首先作者是从人的角度与物的角度(“美之人情”与“美之物理”)来分析美的本身的。物需先有存在的可能性,然后能使人觉得它美,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即美之中既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也就是说“美的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美的物件首先是自然的”。   

2、另外作者从对相关的两种审美态度(批判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地分析美的本身。   

3、对于美本身的分析,还体现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具体关系中。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但艺术美丑和自然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美不是靠模仿自然美而得来的。   (四)本书在艺术与游戏。同游戏一样,艺术创造把欣赏所得的对象主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景,然后通过某种媒介,造出一种具体的作品来。但艺术终究高于游戏,因为艺术带有社会责任性。当艺术创造出一个意象之后,作者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而游戏只需自我满足,自我尽兴而已。   (五)文章的后部分是艺术创造的条件。   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命力,其条件是想象。各种想象发挥各自的功能,更好地进行情境表达,完成艺术创作。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的发生由一种意象而得来的,才有发生的可能;换一种情感就意味着换了一种意象,而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具有程式化特点的。但是形式化的格律有束缚艺术的弊端,所以在格律中我们既要承袭共同的东西,也要在恪守群性的前提下做到个性的随心所欲,要让情感从束缚中挣得自由,在整齐中酝酿出变化。另外,模仿是表现意象的本领,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者叮嘱我们要记住:凡是艺术家必须要是一半是匠人,要模仿;一半是诗人,在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妙悟。   三、【个性导读】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完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一)美是什么?美感又是什么?   对于我们青少年朋友来说,这些问题似乎深奥得云山雾罩。但是作者却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入手,从三种不同人对于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来谈。他举例说: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的是它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生长结构,而画家则看到它的气质、风韵,也就是“美感”。这就是我们对待客观对象“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不同的态度。通过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对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作者指出“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由此结出:美是无功利性的,是无用之用。而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追求“无用”上。古往今来,多少圣人粗茶淡饭还能够“不改其乐”,这就是他们用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了。   然而,是不是因为木材商和植物学家他们不具备审美细胞而没有看到美的吗?于是作者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他指出当人们在欣赏事物时,普遍具有一种“围城”心态,当我们太关心利益和知识的时候,美就离我们远了。   “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距离太远和太近,我们都不能看清楚美的。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才能真正进入并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之中。   (二)那么美是怎么产生的,是事物本身就具备的吗?   作者用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比喻讲了美学上的“移情作用”,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他告诉我们这种移情的现象被称为“宇宙的人情化”。我们知道,宇宙本来是无所谓情的,而人们经常说“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只不过是人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情,所以花儿会笑,大海也会哭,所以这个世界因而丰富多彩了。读到这里,或许你会发现美学中的一个难题---美究竟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问题?作者在文中说:“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的欣赏就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这所谓的“情人眼底出西施”。   我们平时夸某人某物很漂亮,这属于“美”吗?于是作者通过“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比喻,告诉我们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美感与快感。他说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这让我们明白: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因为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它会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的对象当中,是不包含功利目的的。   美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恋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可是由一种古董,联想到金钱,那不是美,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美,是一种“专注”,没有了专注,也就没有了美了。   当我们懂得了美的内涵后,我们会急切地想知道怎样去欣赏美吧?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学者便对考证和批评进行争辩,他们是否属于美学欣赏呢?作者在文中便指出“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总而言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证与批评。”所以说,会做考证和欣赏的,并且有艺术细胞的人,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师。   跟美颇有联系的一个词儿叫做“丑”,那么丑是美的反面还是美的一种呢?是不是画一个少女就要比画一位老太太要更美呢?朱光潜指出: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而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是主张艺术模仿自然,所以它们是错误的。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所以,“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产生艺术美的。我们必须把从自然这部字典上得来的文字,用自己的心去创造出好的文章,而这好的文章,是字典上本来没有的。   作者跟我们讲解了以上基本的美学观念后,又进一步跟我们谈了艺术与游戏、艺术与想象、创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你会把艺术与小孩子的游戏联系在一起吗?它们有相通之处吗?   作者坚定地告诉我们:“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想想看,大多数大艺术家都有一颗童心,这说明越是会游戏的人就越擅长艺术。但是艺术是带有社会性的,“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不过,游戏里面有美感因素,这么说,美感与艺术是来源于游戏精神的。   那么对于创造,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作者便以王昌龄的七绝《长信怨》为例,分析指出艺术创造的定义“就是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但在其中想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乌鸦身上的日影,这是一个多么平常的景象,但是诗人通过想象,把它和帝王的恩宠联系在一起,于是,一种言不尽意的艺术感觉便有了。   当然光靠想象,不能进行艺术创造,还需要情感。作者便借司空图《诗品》中的一句话“超以想象外,得其环中”指出:“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意象”是朱光潜先生美学理论的重要概念,它对于突出情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总之情感是想象的统帅,意象是情感的翅膀,“意”与“象”合了,那么艺术创造便成功了。   (四)或许我们会疑虑,既然想象与情感都是主观的东西,那么艺术创造就可以完全不顾“客观事实”。可是真正的自由会存在吗?作者在文中强调“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最后能够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那就是圣人了。可见,艺术创造是既要尊重规律,又要超越规律的。这又涉及到了模仿的问题。我们学习走路,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为什么我们的学习要从模仿开始?作者指出“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学习技巧首先要“模仿”,凡是艺术家都应该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模仿到后来,应该达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地位,完全不似则丧失了艺术的普遍性,完全相似又丧失了艺术的主体性。这就叫“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这就是艺术美对模范的境界!   读至此,你能够弄懂“似”,又能够“不似”吗?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啊,世上是没有真正的“生而知之”者的。作者也说:“只有死工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工夫来的。”“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工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对,如果我们的知识面不广,眼界不够开阔,在任何领域是成不了大师的。   从艺术欣赏,到艺术创造,朱光潜先给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后,在全书的末尾,还表达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的艺术化。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广义的艺术。“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朋友们,读完了这本书,你们可要记得朱光潜先生赠送给我们的一句标语:“慢慢走,欣赏啊!”   四、【名家点评】   (1)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 朱自清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   (2)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达到一种化境。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种,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则可以说‘今生无愧矣’。   ----------- 张法,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届霍英东基金奖获得者;《思之未思》。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叫人不得不佩服。   ------- 郜元宝 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中、长篇小说奖评委;《远远望去的印象》   (4)“作为美学家,朱光潜不满足于关在书斋中研究理论,他花了很多精力把审美眼光推广到大众之中。他的《谈美》对于把中国人从泛政治化的畸形视界中解放出来嘉惠实多,而尤以《谈美》末章中的此篇具有代表性,以至于阿尔卑斯山谷中的这句旅游广告语‘慢慢走,欣赏啊’,成了唤醒中国人古老艺术心灵的一时名言。”   ----- 周实 《齐人论物》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2下册的“名著导读”中的《谈美》是谁写的?

4、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2下册的“名著导读”中的《谈美》是谁写的?

全名应该是《谈美书简》吧,是朱光潜的好像。

求 堂吉诃德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高老头 谈美 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

5、求 堂吉诃德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巴黎圣母院 红楼梦高老头 谈美 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一部长篇小说。原名《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作者在序言中说:“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 堂吉诃德讲的是主人公阿伦索·吉哈达,一个乡坤,他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堂吉诃德还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做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继承权。 人们的最基本的本质就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它。 《堂吉诃德》是打击、讽刺胡编乱造、情节离奇的骑士小说及其在人们中造成的恶劣影响。在《堂吉诃德》中一方面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德,歌颂了社会的理想目标。 堂吉歌德的确很好笑,但现实中不也有和他一样的人吗?他们妄想着,结果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我们也该反省下自己,别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堂吉歌德。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