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

人教版5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



1、人教版5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草船借箭》教案

1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



2、1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3、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3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1个学习的过程,也是1个提高的过程。下面是由我带来的“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欢迎阅读。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梯形》    设计意图:   因为梯形是有且只有1组对边平行的4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1种。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找出梯形。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音乐、幻灯片、梯形和长方形人手1份、图形石子路、小信封装着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1、出示小白兔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的房子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2、感知梯形的特征。(4个角、4条边、上下两条边平行、长短不1)   

3、长方形和梯形相比较。   

2、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1、出示小白兔家其他地方的梯形,让幼儿认识,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2、出示幻灯片的梯形,让梯形按不同的方向旋转,加深对梯形的了解。   

3、教师再次总结。   

3、游戏《寻找梯形》   

1、出示小白兔设计好的石子路,让幼儿认识设计稿里面的图形。   

2、请幼儿帮忙,完成梯形石子路的设计。   

3、幼儿和教师1起检测梯形石子路。   

4、放音乐,踩着梯形石子路去郊游。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节活动,主要从幼儿对平面图形认识开始,因为梯形的概念是1组对边平行而另1组对边不平行的4边形叫梯形。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梯形的概念不易理解就不要求幼儿用语言来描述梯形特征。本节活动我通过3个环节来完成。首先让幼儿感知梯形的多样化,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真正理解认识梯形,最后用游戏巩固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参与到活动中,互动也不错。我感觉本目标完成的很好。

7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4、7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篇3:伟大的悲剧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   2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经过和结果。   3能分析文章中1些语句的含义。   4结合本文谈1下文章的写法,说说感动的地方。   5学习本文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6能说出其他伟大式的悲剧人物。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2.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展示图片 导入新课   你了解南极吗?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1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1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5个星期到达极点,   并顺利班师,斯科特等5位队友却永眠于茫茫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并未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   这堂课我们学习《伟大的悲剧》,它节选自茨威格的人物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的后半部分,这篇文章与其他人物的传记文章共同收录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这本集子里。   2.作者介绍(展示图片)   斯蒂芬·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记文学代表作有《3位大师》《罗曼·罗兰》,唯1的长篇小说是《焦躁的心》。   

3、字词教学(多媒体展示)   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拽(zhuài) 无垠(yín) 癫狂(diān ) 凛冽(lǐn liâ)   吞噬(shì) 销蚀(shí) 羸弱(lãi) 步履(lǚ) 告罄(qìng)   遗孀(shuāng) 毛骨悚然(sǒng) 怏怏不乐(yàng)   姗姗来迟(shān) 忧心忡忡(chōng) 疲惫不堪(bâi )   

4、介绍背景(多媒体展示)   •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   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他们准备从12月起征服南极点。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带领1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1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等人匆忙上路,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1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斯科特比他们晚了整整5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5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   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5.整体感知(多媒体展示)   (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用1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记叙了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1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经过。   (2)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悲壮、颂扬 ,是1个伟大的悲剧   (3)问题研究------“悲”从何而来?   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   (4)“伟大”体现在什么地方?找出你最感动和敬佩的细节,谈谈你的感受。   诚实守信、坚毅执着   英雄 勇于为事业而献身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边读边圈点内容,总结答案。)   篇4:伟大的悲剧   复习上节课内容,再学习新课   6.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共同交流。教师提示:)(多媒体展示)   (1)斯科特1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答案:(1)斯科特1行探险的意义在于勇于认识自然,勇于探索,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和启迪。作者看重的正是这1点。(见课文最后1句话)   (2)“1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1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1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3)课后题2(学生共同交流。教师提示:)(多媒体展示)   

1、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1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他为斯科特作传,就说明他不同意这个观点。   

2、拟人修辞。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痛苦万分的心情。此时,在他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3、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他的人格也因此显得无比高尚,让人尊重。   

4、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里回忆的美好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写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5、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事物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   7谈论本文的写法,再说说本文使人感动的地方。(多媒体展示)   1.不写阿蒙森以及耀武扬威、得意洋洋的国旗不行吗?对比反衬   2.不具体的逐1写到埃文斯、奥茨和斯科特等探险队员不行吗?   展现细节   3.不写国王在教堂跪下来悼念几位探险英雄不行吗?烘托感人   4.不在课文的标题当中用“伟大”不行吗?揭示意义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所不同,要让他们自己去找,并说明理由,只要言之成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说感动(补充斯科特给所有人的信)   斯科特给妻子的信:你1定要照看好我最珍贵的遗产——我们的儿子,不要让他懒散。因为你是知道的,我本身就是1个懒散的人,所以我必须迫使自己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坚持不懈。关于这次远征的1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躺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斯科特给罹(lí )难的伙伴们的妻子和母亲的信:如果我能活下来,我1定会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你们听,尽管我自己即将离开,但我觉得那样的死去是值得纪念的,这样的时刻是伟大的,我会为他们的英勇精神作证   斯科特给祖国和民众的信:仅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能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并1如既往,能以坚忍不拔的伟大毅力去面对死亡的精神。是情况发生了逆转,因此我们没有怨天尤人,决心尽力而为,至死方休。我们的故事1定会深深打动每1个英国人的心。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zhá)记和我们的尸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8、课堂小写作   根据上面的内容,让学生写1段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情节。   

9、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1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十、根据上面讲解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关于成功的句子(多媒体展示) 成功能证实1个人的幸运,挫折能证实他的伟大。 ―――小普林尼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 苏轼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1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十

1、生活拾贝 共同感动(多媒体展示)   联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伟大的悲剧式”的人物或事件。   

1、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图为搜救队员在搜寻遇难者的尸体。   

2、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   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3、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前夕解体时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4、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   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里根   十2,作业   

1、假如你是挪威探险队员阿蒙森,当你通过卫星电视看到斯科特1行,在南极艰难 的情景,你会怎么办?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1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 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   篇5:伟大的悲剧   

1、设计理念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在教学环节中,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学科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从而充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查找资料、引用资料,拓展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思想认识。   

2、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目的是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伟大的悲剧》是1篇节选的传记,本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1行5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1个个悲壮地死去。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1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地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1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团结合作,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2)知识和能力目标:丰富探险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提高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练习快述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4、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理想感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   的伟大。   

5、教学时数:1课时   

6、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南极地理知识、南极考察活动的有关资料。   

7、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人类南极探险的图片资料)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挡不住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今天让我们1起来学习《伟大的悲剧》,探讨95年前1次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精神。   

2、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理解生字生词。   拽出zhuài 无垠yín 癫狂diān 吞噬shì 羸弱léi 告罄qìng 遗孀shuāng 怏怏不乐yāng忧心忡忡chōng 疲惫不堪bèi 语无伦次lún 海市蜃楼shèn 毛骨悚然sǒng   销蚀:消损腐蚀。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2、介绍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出身于维也纳1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1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   1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1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1身正气,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1。他1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3、快述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分小组,同学间互相复述这个故事,并说说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1.理清故事的情节: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1行5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的奔向南极点,结果发现阿蒙森队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的踏上归途,最后1个个悲壮的死去。1方面,作者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1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   2.关注令人难忘的细节:例如,斯科特接受为阿蒙森业绩作证的任务。威尔逊博士坚持科学考察。斯科特将日记记到生命的最后1息等等。   3.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颂扬的是1种人类勇于探险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5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间,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1场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3、重点品读   朗读品味,畅所欲言。   

1、朗读

6、

7、

9、1

0、1

1、1

2、1

3、14自然段,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题目中的“悲”是什么意思?文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伟大”又体   现在哪里?   要点:悲在生命的毁灭,伟大在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伟大在诚实守信的绅士风度。   悲在孤独寂寞,伟大在勇于探索的豪情。   悲在探险的集体失败,伟大在团结协作的精神。   悲在失去朋友亲人,伟大在无私的爱。   

3、品读最后1段,写1点赏析性的文字。   

4、深入探究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拨,明确:   

1、斯科特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   首先斯科特他们身上鲜明地表现出人类不懈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南极探险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坚毅、执著、勇于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归途中与死亡抗争,是何其悲壮、何其豪气冲天。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恶劣环境和生死关头,能够团结协作,甚至不惜为团体、为同伴献出生命,奥茨独自走向茫茫风雪去迎接死神只为减轻队员负担即是撼人心魄的例证。他们身上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心,对祖国民族、同伴亲友的1片挚爱之情正是支撑他们英勇行为的强大动力之1,斯科特最后的遗书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斯科特还具有令人敬佩的诚信风度,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1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人格的高尚,令人敬佩。   

2、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作传?   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1幕?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1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1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1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3、斯科特1行人此次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从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所折射出的人类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活动本身和那个时代,成为全人类跨时代、地域的宝贵精神财富。即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5、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斯科特的雕塑和题目)   1.假如你是挪威探险队员阿蒙森,当你得知斯科特1行在南极归途中艰难的情形,你会怎么办呢?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1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6、知识拓展   (多媒体显示流动的南极风光图片及解说:美丽神奇的南极)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中班美术教案《漂亮的大鱼》



5、中班美术教案《漂亮的大鱼》

学会认真、耐心地进行美术活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漂亮的大鱼》,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活动目标】   

1、欣赏表现鱼的各种形式,感知了解点画特有的风格,提高幼儿的感受力。   

2、观看幼儿示范,倾听教师讲解,学习在指定范围内画彩色的点,表现美丽的大鱼。   

3、学会认真、耐心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棉签若干,颜料盘每组2-3盘。   

2、水墨画、油画棒、水彩等形式表现的各种形态的鱼。   

3、在白纸上画1条鱼的线条。    【活动过程】   

1、听谜面、猜谜语、引出主题   师:有头没有颈,身上亮晶晶,有翅不能飞,没脚倒能行。这是1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请你猜1猜这是什么动物?   

2、教师出示范例——鱼   师:图上有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笔、什么颜料画的吗?   向幼儿简单介绍绘画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3、欣赏幼儿用书,了解棉签画的特点   师: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鱼身上有什么?鱼鳞是怎样的?你知道鱼身上的鱼鳞是用什么表现的?   出示黑板上白色线条鱼以及棉签和颜料,请个别幼儿分别上来示范在大鱼身上画点点,表现彩色的鱼鳞。   

4、介绍操作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鲜艳的颜色。   在指定的范围内自主地进行点画活动。   点画要均匀,画面要用棉签点满空白的地方,不要留很大的空间。   

5、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个别指导。   

6、展示幼儿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大鱼   

7、带领幼儿开展音乐游戏:网小鱼   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根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



6、《根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1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1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根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根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了解根的生长环境和根的形状。   

2、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根有储水、吸水等作用。   

3、通过观察图片、品尝等方式了解根对于人类的作用,知道根和人类密切的关系,增加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纸箱中装有1个树根;水培吊兰;   

2、青菜、菠菜、蚕豆、小树苗,小麦、葱、大蒜等植物,每组4―5种,红绿篮子每组各1;   

3、活动前和孩子们1起做根吸水的小实验:在清水中滴上红墨水,然后将萝卜的根放入;    活动过程:   

1、摸摸,猜猜,导入活动   (出示装有树根的箱子)   

1、孩子们,刚才我们1起分享了自己和同伴的秘密,知道了每1个人都会有1些秘密,真有意思。记得为好朋友守住秘密哦。   

2、今天,老师带来1样东西,它也有很多的秘密,瞧,就藏在这个箱子里。等会请小朋友上来摸1摸,说说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再猜猜它是什么。   

3、你摸到了吗?什么感觉?你才它是什么?(你猜的很接近了,看,这是1个树根;你1下就猜对了,真厉害!是的,这是1个树根。)   

4、孩子们,今天我们1起来找找根的秘密。   

2、看看,说说,发现根的不同秘密   

1、寻找植物的根。   师:孩子们,在你们桌上的篮子里有各种植物,请你们1起看看、说说,它们是什么?找1找,它们的根在哪里?指给好朋友看看……指给老师看1看……   

2、区171177e根的不同形状:直根和须根。   (1)自由观察:孩子们,找到植物的根了吗?仔细看看这些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2)集中观察葱的根:**,请你带着刚才观察的葱上来,向大家介绍1下它的根。这是什么?它的根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葱的根细细的,软软的,有许多,像胡须) 像胡须,多么好的想法啊,真像!   小结:是呀,葱的根细细的、软软的,有许多,像胡须1样,这样的根叫须根。(幼儿复述:须根)葱的根就是须根。须根看起来就像什么啊?   (3)集中观察菠菜的根:还有谁来介绍1下你观察的植物。**,请你上来给大家说说吧。这是什么?它的根是怎样的?(菠菜的根硬硬的,有点粗)哦,硬硬的,你捏捏看。   小结:菠菜的根硬硬的、有点粗,这样的根叫直根。(幼儿复述:直根)菠菜的根是――直根。   

3、说说根的不同生长环境:土中、水中、空气中。   (1)孩子们,分清了直根和须根,那你们知道这些植物的根都是生长在哪里的呢?(幼儿自由猜测、表达)   小结:对,青菜、菠菜、蚕豆、葱的根都是长在泥土里的。   (2)也有些植物的根不是长在泥土里的,那是长在哪里呢?   出示水培绿萝,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植物?(1帆风顺)它的根生长在哪里?   小结:有些植物的根可以长在水里。   (3)出示榕树的幻灯片,观察根在空气中的生长情况。   师:小朋友认识这是什么树?这是树的什么?(根)   它的这些根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空气中)   小结:有些植物的根还可以像榕树这样,生长在空气中,叫气生根。   

4、讨论、观察实验结果,发现根对于植物自身的作用:吸水。   (1)孩子们,根上还有什么秘密呢?老师做了1个实验。   (2)出示吸收了红色水的萝卜,和幼儿1起观察、讨论。   师:看,这是什么?我把萝卜浸在红墨水里,已经好几天了。你们猜会有什么变化?萝卜的茎和下面的叶子变成什么颜色了?为什么?(幼儿猜想,表达)   你们的想法很奇妙,很聪明!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1起来看。   (3)观看Flash课件,了解根对于植物自身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分,源源不断地往上输送,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哦,原来,根对于植物的生长很重要呢。根的秘密可真不少。   

3、看看、想想,总结根对于人类的作用   观察实物,寻找新发现   (1)你们看,篮子里有什么?每人拿1样,和好朋友互相看看、说说,它是什么?它是植物的那1部分?有什么用?(每人拿1样后,老师收掉篮子)   (2)你拿的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植物的那1部分?(它是什么做的?)它有什么用呢?   (3)个别介绍:谁来介绍1下你拿的是什么?   根雕:你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做的?孩子们,这个用植物的根做成的艺术品叫根雕。(看课件)原来,有的根可以做根雕呢。真神奇啊!   板蓝根:女孩,你拿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做的?(看课件)看,这种植物就是板蓝根,人们用它的根做成了板蓝根冲剂。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植物的根可以做药品。   萝卜、山芋:还有什么没有送上来吗?举起来看看?大家1起说说是什么?萝卜和山芋对我们有什么用呀?你们猜猜萝卜和山芋是植物的那1部分呀?它们也是植物的根,是1种变态根。   (看课件)对,原来呀,有些植物的根是可以当食物的。   

4、结束活动   

1、今天我们发现了根的这么多的秘密,你们开心吗?其实,根还有其他很多的秘密,你们还可以和好朋友、老师、爸爸妈妈1起继续观察、寻找,看谁找到的秘密最多好吗?   

2、孩子们,刚才我们观察的植物已经离开泥土很长时间了,我们得赶快把它们重新栽倒土里去,不然它们会怎样?好,带上我们的植物,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小百科: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无机盐,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 《根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2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植物根的不同形态。   

2、发现植物根的种类,了解根的作用及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种植物根的图片。   

2、自然角中生长出来的许多植物的根。   

3、教学挂图《根的秘密》。   

4、几种可以食用的根。   

5、《科学》下P.8~9。    教学过程:   

1、我见过的植物的根。   

1、幼儿将搜集来的图片11展示,介绍给大家。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丰富对根的认识。   

2、根是什么样的。   

1、请幼儿猜1猜自然角植物的根是什么样的。   

2、幼儿从自然角中拔出各种植物的根观察:它们是什么植物的根?这些跟像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发现:洋葱的根细细的,像老爷爷的胡须;菠菜的根中间直直的;红萝卜的根红红的、胖胖的。   

4、让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植物的根和上面说的1样。   

3、根的作用有多大。   

1、观看教学挂图和画册《根的秘密》。   

2、幼儿讲1讲植物为什么长根呢?   

3、植物的根还有什么用途?   

4、鼓励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形态的植物的根画在画册上。   

5、请幼儿品尝煮熟的胡萝卜、红薯。   

6、教师与幼儿1起根据生活经验介绍根与人类的关系。   

7、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发现植物的根的不同形态。 《根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根的不同形态,知道植物的根生长在土里。   

2、在活动中能大胆表述,体验探索不同植物根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树根、黑板、篮筐。   

2、园内种植园

3、幼儿问卷《列举3种根的样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    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树根,让幼儿摸1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2、你们还知道什么植物有根?   

3、教师小结:原来,大部分植物都有根。   

2、第1次探索   

1、幼儿动手找青菜的根   (1)今天,我们来到了种植园,那你们知道我们的种植园都有哪些蔬菜呢?   (2)你们真棒,那我要考考你们:请你们找1找青菜在哪里,它的根又在哪里?   请你动手拔1拔,看谁的动作最快。   

2、集合,提问:请你说1说青菜的根在哪里?你从哪里找到青菜的根?   小结:原来根喜欢住在泥土里。   

3、第2次探索   

1、请你说1说青菜的根长得什么样子。   

2、小结:青菜的'根是直直的,旁边有许多小毛毛。   

3、我们的种植园里有那么多植物,是不是每种植物的根都和青菜的根长的1样呢?   想不想1起去探索发现根的秘密呢?   

4、接下来给你们1个任务:请你去找1找、拔1拔、看1看菜园里其他植物的根。要求:   (1)自由组合,3人为1组,每组选出1个小组长,选好组长到老师这里拿筐。   (2)每种植物只能拔1颗,并且拔的时候把它记录下来(出示记录纸)   (3)听到铃鼓声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3人坐在1起。   

5、集合:幼儿分组介绍自己的记录(从幼儿记录的方法、形式上进行点评)   

6、幼儿观察自己拔的蔬菜的根。   提问:你们找到了哪些植物的根?他们的根分别是怎样的?   (每组1个代表发言回答,其他组员补充)   

7、根据幼儿观察到了不同根的特征进行分类。   小结:我们今天都发现了根的秘密,想菠菜、青菜这样直直的根,他有1个好听的名字,叫直根系。像韭菜、大蒜的根,像老爷爷的胡须,叫须根系。像萝卜这样的根粗粗大大的,叫变态根。   

4、结束   刚才我们发现了根的秘密,那你们知道根有什么用途吗?回家查查资料,我们下次再讨论。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根的秘密》幼儿园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杆物的根基本上可分为直根、须根、块根3种。   

2、帮助幼儿根有储水、吸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1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有各种各样的根的植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   (1)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葱、青菜……)   (2)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   (3)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在这里体现了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   

2、教师总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桌面上实物的对比,让幼儿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样性。)   (2)根的吸收。   

1、听故事“小鹿和大树的对话”。   (通过故事中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明白了:根吸收营养,就象小朋友吃饭1样重要。)   

2、看图片“根的吸收”。   (通过图片的直观让幼儿形象地了根的吸收过程)   除了大树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在这里主要是巩固幼儿对植物根的认识)   (3)根可以食用   A、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这些植物的根对我们还有什么用途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红薯、山药、胡萝卜、白萝卜……)我们1起来尝尝(进1步在实践中巩固对变态根的认识)   B、好吃吗?(好吃)这些根我们有时也要吃,(出示各种中药的根)但它们好吃吗?(不好吃)那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对,是中药,给我们人类治病的。   (4)延伸活动   “根的秘密”:带领幼儿将桌子上的植物放进透明的饮料瓶中,观察根的生长和吸收情况。    活动反思:   幼儿虽然经常看到根,比如幼儿园的种植角,和妈妈1起买菜拣菜时,孩子们都会接触到1些根。但由于缺乏引导,这些根他们看在眼里却并未记在心上,甚至有些孩子还并不知道我们吃的萝卜,山芋就是植物的根。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根的正确认识,了解根的种类,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欲望。   本活动,我在设计中的1个指导思想就是想让幼儿有更多的操作、探索机会。所以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多次尝试活动。第1次主要是探索根的外在感觉和形态,让幼儿在看1看、摸1摸、比1比中获得感知。第2次尝试是对根进行分类。在活动的第3环节中,我引导幼儿扮演根,共同体验根在生长过程中的的作用。这给游戏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根的生长作用,更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不同的根的形态。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孩子们对这1活动还是十分有兴趣的。在活动中他们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仔细认真的观察植物的根,并能找出其不同之处。目标完成情况很不错。但活动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孩子数比较多,我在活动过程中,总担幼儿会秩序混乱,故而幼儿参与操作、探索活动的时间和深度都略显不足。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