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乡愁》教案5篇,《再别康桥》教案

部编版9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教案5篇



1、部编版9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教案5篇

【 #教案# 导语】《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1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9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教案 知识储备点: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再别康桥》教案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通用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再别康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别关键词、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的能力,激发学生朗读品赏诗词的兴趣。 2.培养学生鉴赏,评价现代诗词的能力。 3.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 1.《再别康桥》。



3、初3上册《使至塞上》优秀教案

导语:《使至塞上》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1种豁达情怀。下面是其优秀教案,欢迎参考: 初3上册《使至塞上》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深人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1。



4、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这首诗像1首肖邦的小夜曲。4行1节,每1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

6、7字(间有8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5、【语文教学】浅谈现代诗歌教学

浅谈现代诗歌教学 ――谈谈部编教材9年级语文上册诗歌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 现代诗歌是1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不仅存在于许多的文学作品中,而且进入了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现代诗歌的殿堂,我这个现代诗歌的门外汉,不得不走近它,了解它,研究它,试图找到解读诗歌的密码。

1、说说现代诗歌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1种,它以其高度浓缩、跳跃的结构形式,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赢得了许多人。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