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妈妈》,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1、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妈妈》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妈妈》 篇1 活动目标
1、萌发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妈妈的情感。
2、了解关于地球的简单知识,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活动重点 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萌发护环境、保护地球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物质准备:地球仪,录像带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课题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1日行程8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2、地球长什么样
1、观察地球仪。
2、观看录像。 小结:地球是圆圆的,在不停地转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因为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它的转动。4季的交替,昼夜的出现就是转动的结果。
3、地球上住着谁
1、看录像,提问:企鹅、北极熊、熊猫、鲸鱼生长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动物还生长着什么?
2、让小朋友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和其他所知国家的地理位图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4、地球妈妈生病了 结合幼儿美术作品讲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头发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衣服弄脏了,扯破了;地球妈妈的身体发烧了。让幼儿理解树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地球妈妈生病的主要原因。
5、争做地球的小医生 自由讨论:怎样保护地球妈妈?人们为了保护地球,规定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让全世界的人们1起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活动延伸 把地球仪放在科学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观察、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1、设计意图 人类只有1个地球,爱护地球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但幼儿年龄小,如果只是以说教的形式向幼儿传授相关的知识,可能无法激起幼儿保护地球的情感,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经验及理解能力出发,运用实物,录像让幼儿从各个角度了解地球。活动以幼儿喜爱的猜谜引出,幼儿在理解谜面的同时对地球的特征有初步的感知。录像中的内容丰富,形象直观,促使幼儿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形象地感知地球知识。同时,也让幼儿深刻地感受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的几个环节设计合理,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尤其是最后环节的设计更为巧妙,以地球妈妈为什么病了展开,让幼儿自主地思考、讨论,搜寻答案。在这1环节中幼儿合作意识会有很好的体现,整个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幼儿参与积极性高,整个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地球妈妈》 篇2 活动目标 :
1、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2、知道保护地球的方法;
3、体会地球是人类唯1的家园; 活动重点 : 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并知道保护地球的方法。 活动难点 : 体会地球是人类唯1的家园 活动准备 :幻灯片、图片 活动过程 :
1、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大胆思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小朋友们,你知道我们生活在那里吗? 地球妈妈现在生病了,我们1起去看望地球妈妈吧。
2、活动组织
1、教师播放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图片和视频,邀请幼儿认真观看,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这幅图上的河水怎么了? 为什么会这样?你在图上还看到了什么? 你觉得这样的河水我们还可以使用吗? 这些叔叔在干什么? 桌上剩下的是什么? 你觉得这样做正确吗?为什么?
2、教师和幼儿1起讨论,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妈妈? 小朋友们,看来地球妈妈病的很严重,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地球妈妈治好病更好的保护她? 请大家开动脑筋,每个小朋友都来谈1谈。
3、教师总结归纳保护地球妈妈的方法 (1)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 (3)预防环境污染
3、活动延伸 教师请幼儿将地球出现问题的图片和解决办法的图片进行11对应,巩固所学的内容。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主要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就近发展区,主要是围绕幼儿对保护地球环境入手,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巧妙的链接,引导幼儿了解了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探索保护地球母亲的方法。 在活动中,重点列举了幼儿常见的1些环境污染现象,和小朋友们1起开展了讨论,引导幼儿了解这些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和小朋友们积极探索保护地球的方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唯1的地球。
2、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为1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几种果核,了解它们的特征,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2、学习分类,观察比较果核的不同。 活动准备: 各种果实的果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秋天到了,有很多的水果都已经成熟了,小朋友在秋天的时候都吃过哪些水果呢?
2、教师:在我们吃的水果的里面会有什么呢?(果核)
3、教师:小朋友们都吃过哪些水果里面会有果核呢?它们的果核都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1说自己所吃到过的果核。)
2、引导幼儿观察果核,说出它们的特征,并比较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果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不同的果核,小朋友们看1看它们,都是哪种水果或者食物的果核呢?比1比、看1看,它们有哪里不1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2、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大胆描述它们的牲,比较差异。 教师:这些果核它们又有什么1样的地方呢?
3、巩固幼儿对果核的认识
1、教师请翻看幼儿用书,请幼儿给果核找家。 教师:小朋友们看1看,画面里都有哪些水果呢?"出自:屈;老.师"里面还有很多的果核,请你们仔细观察1下,这些果核都是住在哪个水果宝宝里面呢?
2、请幼儿先说1说这些果核都住在哪个水扰庆果宝宝家里,再把它们连起来。
4、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1起认识了这么多的果核,以后小朋友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也可以去多多观察,看看这是什么水果,水果里面的果核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说1说。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的时间是孩子们在活动,在通过肢体和大脑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提升。幼儿在时间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1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1)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1起来听1听。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呀?听到了谁?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谁借尾巴的?它借到没有?那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3种不同的形式提问:
1、听到了谁,问谁借?
2、除了这个还有谁?
3、出示图片再问)小兔需不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呢?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大尘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缓仿握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1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1张操作卡,上面有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1会请小朋友来匹配。操作卡上的1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1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4)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除了故事里的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1些图片,我们1起找找、看看。看看,它们的尾巴1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5)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再去找1找,看1看!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里和孩子1起探讨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之处。 活动反思: 动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分享阅读《尾巴》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幼儿对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认识,但是对尾巴的作用却不是很了解。为了让幼儿更进1步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我设计了《动物的尾巴》这1科学活动。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材料投放: 1.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1个。胡萝卜、粉笔、小刀、磁带、录音机。 2.操作学具:人手十枚1样大小的硬币、浆糊。
1、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
2、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
3、吸管1篮、薯片筒若干
4、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 3.环境创设:
1、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
2、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
3、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 指导要点:
1、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1.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1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 2.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
2、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玩1玩、想1想-- 引导幼儿第1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1、让幼儿任意挑选1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2、启发提问: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 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3、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4、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1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量1量,说1说-- 引导幼儿第2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1、启发尝试: 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1样吗? B、请你再玩1玩,想1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1量好吗
2、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1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1样。
3、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4、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1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1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3、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1.迭1迭,变1变--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1、启发提问: 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 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1个圆柱体?
2、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1个1个1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什么?
3、小结:1个1个1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圆柱体。 2.找1找,削1削--让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1、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2、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3、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4、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1样粗细。
4、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想1想,说1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
5、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1.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1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 2.花链数字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 3.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 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1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1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1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 设计意图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活动目标 1. 认识夏日仙子——荷花,知道荷花是夏天盛开的。 2. 观察荷花,并了解荷花的组成部分及用途。 3. 通过认识荷花,感受荷花的美及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重点难点 重:1.中班幼儿已经具备区分春夏秋冬的能力,让幼儿知道荷花是在夏天盛开的。2.区分莲藕和莲蓬,莲藕是茎,莲蓬是果实,莲子是种子。 难:知识类课程会有些枯燥,相比其他课程会缺乏1些趣味性,中途应该多次吸引幼儿,如:多提问,给予实物观察。 活动准备 1. 夏日仙子的传说。 2. 荷花、莲藕、莲蓬、莲子、荷叶实物。 3. 杭州西湖荷花盛开的美景(图) 活动过程 1. 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1个夏日仙子的故事。从前天上有1位漂亮的仙女,她在天上看见杭州西湖很美,她就偷偷的从天上下来到西湖里面玩耍。在玩耍的途中她玩得太开心了,就忘记了时间,被天上的神仙发现后,就被惩罚到杭州西湖里面变成了1朵鲜花。这朵鲜花的名字叫:荷花。你们想看看荷花长什么样子吗?(播放杭州西湖荷花盛开图) 师:这些荷花都开在哪儿呢?幼:池塘里 师:池塘里面是干的泥土吗?(荷花喜湿不喜干) 师:你们猜1猜荷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给你们1个小小的提示:婷婷水中伫,6月枝头香。师:6月是什么季节呢?(引导幼儿说出夏天) 2. 观察荷花结构,了解其用途 师:今天老师把这位夏日仙子带来啦,请小朋友们1起来看看吧。(出示荷花、荷叶、莲蓬、莲藕自由观察。) 师:你觉得哪个是它的花瓣,哪个是他的果实,哪个是它的种子,哪个是它的茎。(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荷花的花瓣有粉色的、白色的、深红色、淡绿色。(播放图片)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荷花? 师:荷花的叶子圆圆的,我们的雨伞就是根据荷叶的形状来发明的。荷花的果实叫做莲蓬,等荷花的花瓣都掉了之后,就会剩下1个莲蓬,这些小洞洞里面有莲子,是荷花的种子,可以拿来吃,也可以拿来播种,还可以作成药来治病。那这个莲藕是什么呢?(请幼儿各自猜测,给予幼儿肯定) 师:莲藕是荷花的茎,我们来把莲藕切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哇!这里面有好多小洞洞呀,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老师来揭晓答案啦,这些小洞洞是荷花为了适应水中生活形成的气腔,这些气腔为了给荷花输送水分和营养的。你们吃过莲藕吗?你们喜欢吃莲藕吗? 3. 说1说喜欢荷花的什么?为什么? 师:在很久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喜欢荷花,还给它写了很多诗。因为他们觉得它从泥土中生长,却不被泥土给污染。老师也很喜欢荷花,因为它不光漂亮,而且全身都是宝贝,可以做药也可以作成好吃的菜。你喜欢荷花吗?为什么呢? 4. 活动延伸 欣赏关于荷花的诗词。 活动反思 首先,3个目标都已经达成,在整个活动中先用“夏日仙子”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衬托出荷花的“仙气”,从而让幼儿对荷花感兴趣,产生好感,对下面的环节作铺垫。在了解荷花的组成部分时稍显枯燥,个别幼儿兴趣不高,在观察的时候个别好动幼儿进行破坏,现场稍混乱。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遇到事情懂得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
2、物质准备: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背景音乐,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PPT。
3、资源利用:事先请两名幼儿排练敲门情境,1名幼儿敲门很粗野、很急促,另1名的幼儿比较轻柔、和缓。 活动过程:
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3位神秘人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好~我们先请3位新老师来给大家表演1个故事,大家认真看、认真听,看看谁对谁错。 (2)看新老师表演1遍。 (3)幼儿分组讨论:你们看完故事了,那么故事里都有谁呢?如果你是老奶奶,你会怎么做?你们自己讨论,等等来告诉大家。 (4)引导幼儿说1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 (5)谁在敲门啊?你觉得他敲门的声音像什么?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小陈老师现在请3位小朋友上来表演。
2、小结: 刚刚小朋友说的真好,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学会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敲门,笃笃笃……(老师边说边做示范轻轻敲门的动作),小朋友要懂得做1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客人。
3、播放诗歌音乐,教师示范朗读,播放PPT。 (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 师:现在老师朗诵,你们要认真听哦。 (2)听完提问: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故事里都有谁啊?发生了什么事呢?雷公公是怎么敲门的呀?啄木鸟呢?老奶奶给谁开了门呀? (3)提问: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嗯~那小朋友觉得像啄木鸟这样敲门的声音好听吗?
4、幼儿学习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 提问: (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很大声),同时播放打雷的声音,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轻轻的声音),同时播放啄木鸟啄树的声音。 (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1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 (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 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提问: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5、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1步体验作品。 幼儿分组表演,第1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2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突出语气的变化。
6、小结: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1样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 附儿歌: 《雷公公和啄木鸟》我装雷公公,"轰轰轰!"去敲奶奶的门。敲了老半天,敲的越是响呀,里面越是没声音。我装啄木鸟,"笃笃笃!"请奶奶给我开开门。奶奶奔出来,像闪电1样,欢欢喜喜打开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但分组讨论模仿时,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开始激动了,在还没听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开始讨论,在让孩子们学习诗歌时,我有些操之过急,掌握诗歌的情况下,就急切的转换到下1个环节,以至于有些孩子们模仿时出现不会模仿的情况,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而要顾全大局。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 教师准备: 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1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1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1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2、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1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1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
1、设计意图: 颜色的变化是所有幼儿都十分喜欢的1项活动,它能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的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中班的幼儿对颜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可是在对于颜色之间的有趣关系不是很了解,所以色彩的美妙变化会令幼儿惊叹不已,幼儿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浓厚兴趣会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本次活动重点是红黄蓝3色的配对变化难点是幼儿操作调色。
2、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对色彩变化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混在1起会变化另1种颜色。
3、活动准备: 红、黄、蓝色卡,水粉颜料红黄蓝,绘画纸,记录纸,彩色笔
4、活动过程: (1)、猜猜会有什么变化 1出示3种色板。教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漂亮的颜色宝宝。它们3个是好朋友,喜欢在1起做游戏。" 2说1说它们是什么颜色。 3猜1猜把其中两个颜色合在1起会有什么新变化? (2)、操作活动:颜色对对碰
1、幼儿第1次操作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放在1起,看发现了什么?(提醒幼儿倒入的两种颜色1样多。) 2教师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 3幼儿操作,请幼儿讲讲发现了什么 4小结:原来把两种颜色放在1起会变出另外1种不同颜色。 5现在请小朋友用其他的颜色放在1起试1试,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把变化记录在纸上 6出示记录纸,教师介绍记录方法。 反馈结果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黄色=绿色原来我们用红色、黄色、蓝色其中的两种颜色放在1起会变成另外的颜色。所以,我们把红、黄、蓝这3种颜色叫"3原色"。
7、教师再次出示色卡,两种颜色的色卡合在1起时什么颜色 (3)、幼儿第2次操作
1、出示西瓜、葡萄、橘子等3个没有颜色的水果,出示红、黄、蓝3种颜色今天,颜料宝宝到我们班来做客了,你看来了谁呀? 听说颜料宝宝来了,西瓜、葡萄、橘子想来染1下颜色没,穿件漂亮的衣裳,你说西瓜应该穿什么颜色?葡萄呢,橘子呢? 那他们想要的颜色有这里有吗? 没有该怎么办呢?(调颜色)
2、幼儿操作调色,涂色,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1起变成了另1中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活动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更上1层楼。
3、《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怎么写?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写法如下:
1、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2、能举例说明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2、能力与过程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蒸发要吸收热量的科学道理。
2、通过小组学习交流,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道水对人类的重点作用,并珍惜水源。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1、通过实验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收热这1科学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教具:水杯(含常温水)、白纸1张每学习小组各1份、湿毛巾1块、教学课件。
5、探究结果: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通风、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例如:我们想要验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加快水的蒸发这1因素:在纸上滴两滴水,1滴用手把水均匀的铺开,另1滴水不动!看看哪个先干,你还能想到其它的对比实验来验证这些因素。
4、他们去哪里了教案科学
《他们去哪里了》教案如下: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 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1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1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1).导入: 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 (2).展开: 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1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1看,摸1摸,捏1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1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1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1样?” (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1天,就会比原来的大1些,软1些,颜色浅1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2).现场制作豆浆。 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1词。 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3).结束: 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5、幼儿园中班科学磁铁的教案
。
6、小班教案科学泡泡去哪儿了?
活动意图: 发展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激发探究兴趣。游戏目标: 1.用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泡泡都是圆形的。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材料准备: 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洗发水、装有温水的容器、有标记吸管若干、纸巾、湿巾若干。游戏玩法:
1、故事《小熊吹泡泡》 想出帮助小熊的办法。
2、制作泡泡水 1.在水里加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洗发水或者肥皂,这样就做好了。 2.用不同工具吹泡泡?
3、吹呀、吹泡泡 出示工具:正方形、3角形、长方形、心形、花形等工具,用各种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探索泡泡形状。 小结:无论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4、结束游戏 音乐律动“吹泡泡”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小游戏适合各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活动过程中,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逐步探索其中的奥秘,自然而然地学习科学、从而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