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它们一样多吗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

大班数学它们1样多吗教案及反思


1、大班数学它们1样多吗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它们1样多吗教案及反思谈缺如下:活动反思:《它们1样多吗?》是1节新授课,这节课的难点则是让幼儿很清楚的明白理解数量的守恒这1概念。通过上这节课发现,孩子迹巧们会因为大小,排列的顺序不1致,导致错含州辩觉将数量1样的物品认为是不1样。通过1系列的游戏,鼓励幼儿发现物品的数量的多少和排列顺序及物品大小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每组的物品数量不变时,不论他们的大小,排列顺序怎样变化,其数量是不会改变的。活动过程:
1、判断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1)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PPT(每排5只)。提问:两排小鸡1样多吗?为什么?(2)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小鸡PPT(上排为黄鸡,下排为灰鸡,每排5只)。提问:两排小鸡1样多吗?为什么?(3)出示上下疏密不1的两排小鸡PPT(上疏下密,每排5只)。提问:这两排小鸡1样多还是不1样多?(4)出示对应排放的两排毛毛虫PPT(上密下疏,每排6条)。提问:这两排毛毛虫1样多吗?为什么?(5)出示上下大小不同的两排小猴PPT(上密下疏,上排7只大猴,下排7只小猴)。提问:这两排小猴1样多吗?为什么?(6)出示种类不同、大小不同、疏密不同的两类物品1样多(芹菜和包菜、草莓和西红柿、西瓜和辣椒、鱼和苹果)。
2、幼儿分组操作。
3、评价幼儿作品。



2、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


作为1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1   活动目标   
1、教育同伴之间不能争吵、打闹,要懂得相互谦让。   
2、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故事内容,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词:独木桥。   
3、能激发幼儿表演故事的兴趣,大胆地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的道理。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故事录音,小黑羊、小白羊头饰各1个。长板凳1条。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游戏“走小桥桥”进入教室。(1条长板凳)   师:你们刚才走小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   (1)幼儿说感觉。   (2)老师总结。   
2、出小羊头饰,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谁?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它们两个小伙伴过桥的故事。出示课题《小羊过桥》。   (2)基本部分   
1、幼儿听故事录音,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听后,回答两个问题: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两只小羊过桥了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我会请能力差的幼儿回答,培养他们学故事的兴趣。   
2、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桥中间过不去的课件,让幼儿理解独木桥的窄,只能走1个人。学习词:独木桥。   
4、展示对话课件,让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这时,我会请口语表达力较强的两名幼儿大胆地学说对话,其他幼儿小声地学说。   
5、展示两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课件,让幼儿懂得: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相互谦让的道理。   (3)结束部分   
1、玩独木桥游戏,探索怎样过独木桥。   ⑴两人1组尝试过桥。   ⑵你过桥了吗?怎样过桥不掉进河里?   师:刚刚我们相互谦让就过了独木桥,我们1起来把这个方法告诉小白羊和小黑羊吧。   
2、让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   
3、组织幼儿分组讨论:   小朋友,你们想对两只小羊说些什么话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说给同伴听。我巡回指导,听听小朋友的讨论结果。教师小结:小朋友,以后你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争吵、打闹,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教学反思:   本课是幼儿大班的语言活动课,故事内容是讲两只小羊在过独木桥时,互不相让,然后都掉进河中。这1节课的主要目标的培养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并让幼儿懂得与同伴相处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在本堂课中,我先设讲了过桥的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关让幼儿通过过桥理解独木桥的“窄”后面埋下伏笔。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了解两只小羊的方位,和两只小羊对话争吵的场面,让幼儿能够直观感受故事内容。在1堂课中,幼儿的兴趣都比较浓,后面参加讨论都比较积极。角色表演这些孩子也演得非常有兴趣。总的来说这堂课比较成功。但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为孩了年龄较小,个别孩子还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谦让的含义,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做不到与同伴间玩而的时候相互谦让。而且后面自由计论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不知道说什么,我没有更多的去引导,到结束的`时候课堂纪律有点混乱。以后1定更加注意在引导方面多下功夫。争取做到更好。由于我是刚从小学转入幼儿行业,所以其他听课的老师说我在上课的时候,语速有点过快,语言也不够亲切,有点生硬,以后1定会多加注意改正。   小百科:羊是羊亚科的统称,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1。有毛的4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毛色主要是白色。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2   活动目的   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创编故事结尾。   大胆进行故事表演。   培养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品德。   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操作背景及小白羊、小黑羊、独木桥的立体道具。   
2、准备故事《小羊过桥》录音磁带、录音机。   
3、准备小白羊、小黑羊头饰若干及用结构材料或平衡木搭成的独木桥1座。   
4、幼儿事先用A3图画纸自制成空白小图书,再准备绘画用的笔若干。   活动过程   
1、玩偶激趣   教师出示小白羊与小黑羊玩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2、猜想故事   
1、教师操作故事演示台,讲述故事《小羊过桥》的前半段(开头至两只小羊在桥   中间碰头了,谁也走不过去),引导幼儿边看边听。   
2、想1想,猜1猜:他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   
3、欣赏故事   教师借助操作材料,完整讲述故事1遍,让幼儿欣赏。   
4、组织讨论   小白羊和小黑羊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处理?   
5、绘画故事   
1、鼓励幼儿以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   
2、帮助幼儿将自己绘画的故事编制成小画册,并写上小作者的姓名。   活动延伸   将制作好的幼儿连环画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交流讲述。   在表演区投放相应的表演道具及故事磁带,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这个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大胆学说对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激发幼儿表演这个故事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争吵、打闹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间要相互谦让。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木偶(小白羊、小黑羊)、背景(爷爷家,外婆家)、指偶(小白羊、小黑羊的指偶分别是幼儿人数的1半)、课前理解“独木桥”。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成“凹”字形,激发幼儿听的欲望。   首先营造1种气氛:出示背景“……”(出示木偶白羊)“……”(出示木偶黑羊)“这是谁呀?”“噢,是小白羊和小黑羊呀。今天,小白羊和小黑羊要走过1条独木桥,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请听老师讲个故事《小羊过桥》。”   2.老师边操作木偶,边讲述故事1遍。   提问:(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小白羊和小黑羊分别住在什么地方?   (3)小白羊说了什么?小黑羊说了什么?(提问前老师再次操纵木偶,边讲述边表演过桥1段,并在幼儿回答时作辅助表演。)   (4)分组讨论:两只小羊过桥了没有?“小羊”掉到河里去了,怎么办?   (5)引导幼儿对两只“羊”说句话。   3.听1遍故事录音,老师表演指偶。   4.延伸活动:幼儿分散边表演指偶,边学讲对话。   活动反思:   本次课件直观的声音、色彩、人物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连贯,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1步加强。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4   
1、活动目标:   1.复习序数,理解10以内的数量的排列顺序,知道它们是顺数还是倒数,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2.在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兴趣并学会大胆表述操作结果。   3.对生活中运用顺数、倒数的事例感兴趣,在游戏活动和生活中,学会运用顺数、倒数。   
2、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羊过桥图片1张,小羊卡片1张,操作材料(数字卡片)、积木、彩色串珠、扑克等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环境准备: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在区角中增加适合幼儿进行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操作材料。   
3、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创设情境   教师:1天,小羊想到大象家作客,1条大河挡在中间,要翻过1座5彩的高桥,工人叔叔是怎样设计这座桥的?   (幼儿自由议论,教师总结)   教师:这座桥上桥的第1个台阶是用1块砖砌成,第2个台阶用2块砖砌成,……第十个台阶用10块砖砌成。每级台阶最上面1块砖上写的1-10分别表示什么呀?   (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1可以表示有1块砖,也可以表示第1级台阶。2,3,……   (2)基本部分:数台阶   1.幼儿和老师1起数台阶,发现上桥和下桥的不同。   教师:小羊开始过桥了(教师将图片小羊放在第1级台阶上)我们1起帮它数1下,上桥时走了几级台阶?   幼儿:1-2-3-4-5-6-7-8-9-10,下桥:10-9-8-7-6-5-4-3-2-1   教师:小羊觉得过桥真有意思,想再过1次,小朋友可以1起帮它加油。(请幼儿自己上台操作图片小羊)   走了两次啊,小羊觉得很奇怪,小朋友们发现有什么地方奇怪?   (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总结顺数和倒数,分组多次练习顺数、倒数。   (1)教师总结:我们数数时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倒着数就是从较大的数1个按1个往较小的数连续数下去。   (2)上桥时教师顺数,下桥时幼儿倒数,再轮换。   (3)幼儿分组,如第1组12345,第2组678910,第3组109876,第4组54321.在交替数。   3.小羊回家了,又路过了桥,再次巩固复习。   将图片小羊放在第5级台阶上,小羊回家时已经走在第5级台阶上了,小朋友帮她继续上桥、下桥好吗?   (教师再将图片小羊放在另1级台阶,幼儿接着数。也可请幼儿上黑板操作)   总结:小羊觉得过桥真有意思,这里面还藏着顺着数和倒着数的秘密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顺着数和倒着数的例子:新年倒计时,交通红绿灯。顺数和倒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1些事情。   (3)结束部分:游戏巩固   看谁搭得长,在游戏中体验倒数的紧张刺激   1.倒计时10秒钟搭积木,分别选拔出每组第1名。   2.每组第1名进行总决赛,决出冠军、亚军。   3.幼儿倒计时整理积木。   
4、活动延伸   (1)可选用正方体积木作砖,凹形积木或尺作桥板,让幼儿自己动手砌小桥。亦可几人1起合作用许多小方块砌高桥,从中培养协作精神,个别或合作砌桥完成后玩上下桥数台阶游戏。   (2)在区角中添加彩色串珠、数字卡片以及扑克供幼儿自主操作练习。   “彩色串珠”:请幼儿将彩色串珠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然后点数每串串珠的数量,并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数下来。感知倒着数是越来越少。   “扑克接龙”:将扑克牌按顺序(可以顺数、可以倒数)排列接龙。   “数字卡片”:小数字排队,让幼儿观察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发现这个规律的小朋友,可以把空格处的小数字填上。   (3)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上下楼梯、上下山坡时学习顺着数、倒着数、接着往下数等。   
5、活动分析   (1)设计意图分析   1.活动内容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小羊过桥》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过桥是每个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幼儿喜欢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特点,选择、设计、组织活动,满足幼儿生活、成长需要,做到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   合理的故事情节和螺旋上升式的教学目标要求,满足了幼儿情绪上逐渐高涨的表现要求,让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的环境中,既享受了数学活动的乐趣,提高了表现能力,又掌握了顺数和倒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幼儿分析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去了解新鲜事物,具有了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当自己帮助了同伴则感到愉快。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并对数学的学习感兴趣。笔者创设了帮助小羊1起过桥的情境,在帮助小羊过桥的过程中,学习10以内的顺着数和倒着数。   3.设计理念   《纲要》中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改革教学方式,切忌使用单1的说教形式,而应着力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形式多样化,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来对幼儿发生质的影响,让他们获得1定的知识技能。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在这1思想指导下,笔者对数学活动设计中的各要素进行分析,创设小羊过桥的情境,通过上桥顺数,下桥倒数的编排,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掌握顺数和倒数的知识。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顺数与倒数的区别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活动目标分析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为达到数学教育最终的目标,我确定了认知、情感、技能3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1面。活动目标为:1.复习序数,理解10以内的数量的排列顺序,知道它们是顺数还是倒数,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2.在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兴趣并学会大胆表述操作结果。3.对生活中运用顺数、倒数的事例感兴趣,在游戏活动和生活中,学会运用顺数、倒数。   目标1是认知类目标。通过观察彩虹桥特点复习序数,导入活动。而后重在鼓励幼儿在情境中学习、理解、掌握顺着数和倒着数。   目标2是技能类目标。通过各种操作练习形式进行顺着数和倒着数的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并学会大胆主动的参与表述。   目标3是情感类目标。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趣味性和游戏性的环境中,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提高表现能力。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感兴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倒着数的学习,笔者安排了多种形式的顺数与倒数的练习。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达成重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倒着数,要求思维有1定的可逆性。在倒着数的时候,要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倒着数的意义和概念。   (3)活动准备分析   根据选材特点和设计内容,应教学的需要,本次活动准备分为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和环境准备。   首先是经验准备。《纲要》指出:教学设计要在幼儿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既要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又要提供新的经验。幼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并且对数学学习有1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导幼儿学习顺数和倒数可以进1步建立巩固他们的数概念,并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逆向思维能力)。   其次是物质准备。有操作材料(数字卡片)、多媒体资料、积木、彩色串珠、扑克等,材料丰富而且功能性强。   最后是环境准备。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在区角中增加适合幼儿进行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操作材料。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这样能让幼儿都在教师的视野内,老师更好的关注幼儿的同时,幼儿也能更方便更直观的接触教师,更有利于活动中师生互动。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有利于幼儿自由选择、探索、发现。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顺数、倒数、数序和接着数的实际运用,学会使用各种数数方法。   
2、在数数活动中培养幼儿数数的兴趣和能力,逐步训练逆向思维。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幼儿会顺数和倒数   材料准备:磁性教具、涂涂圈圈   重点和难点:能根据所给物体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方法数数   教学过程:   
1、观察数数   
1、出示5只篮子,让幼儿数数。再放上5只篮子(有的上面有萝卜),1共有几只篮子?   
2、讨论:在刚才的数数中,我们用了哪些数数方法?   小结:我们用了顺数、接着数的方法。开始数数可以顺数、当再添上同种东西时,我们可以用接着数的方法数出总数,所以各种数数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2、小羊过桥   
1、这是1座怎样的桥?桥上的数字两边也1样吗?   
2、这桥上的数字表示什么?(表示桥上的台阶1共有多少)   
3、幼儿和老师1起帮小羊过桥(上去:1-2-3-4-5-6-7-8-9-10,下去:10-9-8-7-6-5-4-3-2-1)   
4、提问:我们在帮小样过桥时用到了那些数数方法?是在什么地方用到的?   
5、老师提问:小羊走到第6阶台阶时,它累了,想休息?请幼儿来放小羊的位子,   提问:小羊刚才什么地方休息?这个数数方法叫什么(数序)   小结:我们今天运用的各种数数方法,帮助小羊过桥。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用,我们掌握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3,小动物过桥   
1、幼儿每人1份操作材料,剪下桥和动物,进行操作摆弄巩固各种数数方法。   幼儿园大班《小羊过桥》教案6   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初步的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小白羊和小黑羊的头饰和指偶、平衡木。   教学重难点:   让同学们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学会谦让。   教学过程:   
1、引题。   
2、看1看。   
1、设疑,出示观看课件《小羊过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1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羊过桥》,今天,它们都要走过这独木桥,去看各自的姥姥和爷爷。小白羊和小黑羊是怎么过桥的呢?他们过桥了没有呢?小朋友们看完就知道了。   
2、回答疑问。   (1)小白羊和小黑羊过桥去做什么?   (2)他们过桥了吗?为什么?   (3)他们各不相让,结果怎样?   
3、教师小结:两只小羊都想自己先过桥,谁也不谦让谁,结果都掉到河里去了。   过渡:过个桥就这么难吗?让我们看看小白兔是怎样过桥的吧。   
3、比1比:儿歌《小白兔过桥》。   
1、提问:   (1)儿歌中讲的是谁过桥?他们过桥了吗?   (2)小白兔是怎么过的桥?   (3)“为什么河水会哗哗笑,小鱼会蹦蹦跳”?   
2、教师小结:河水哗哗笑,小鱼蹦蹦跳,那是在夸奖小白兔,小白兔懂得礼貌,知道谦让。在好处、方便面前能够做到不抢先、能让人,就是讲谦让的表现。   
4、想1想:小白兔能过桥,两只小羊为什么过不了桥?两只小羊怎么才能安全的走过独木桥?   
1、指名幼儿回答。   
2、教师用指偶演示过不了桥的情景。



3、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自然测量教案


作为1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自然测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肢闭到大家。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2、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分析   "自然测量"的课例研讨活动主要关注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以及大班幼儿对数学内容的反应和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身边常见的自然物,例如曲别针、脚步、粉笔等,作为测量工具进行直接测量,仅仅是身边常见的工具的测量,而不是如直尺,曲尺等标准工具的测量。它包括对物体长度、高矮、粗细、轻重等的测量。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练习多次操作,才能获得,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进行培养。我设计的"自然测量"这1活动(本次活动立足于对物体长度的测量),试图实现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探索出自然测量的方法,以充分体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这1活动中担当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组织幼儿游戏:我的飞机就要飞,熟悉全国各地地名(自由站在大的中国地图轮廓线上)。   
2、结合目测,比比从北京出发到各个城市谁远谁近。   (2)、学习自然测量。   
1、以充当"地质勘察员"为名,请幼儿利用彩色吸管尝试测量。   
2、幼儿交流各自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讨论出正确的握租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测量工具的另1头用粉笔或手做个记号,第2次测量时,要从记号开始接下去量。   
3、结合表格1,教师讲解记录的方法。   
4、幼儿俩俩结伴选择测量线路进行测量,教师观察适时辅导。   
5、请部分幼儿说1说测量的结历皮裂果。   (3)、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教师提问:"老师这里还有竹签和积木两种测量工具,你能不能用这两种材料,也来测1测路线?看看你会发现什么秘密?"(同时请幼儿猜测表格2的使用方法)   
2、幼儿再次操作,并进行表格记录,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操作结果,并将结果在黑板上呈现。   (4)、活动延伸:   出示毛线,交代如果用毛线测该怎么测?--需要合作、将绳子拉直;出示筷子等其它操作材料(测量时不能刚好测完)--学习新的'记录方法。   活动反思:   
1、关注幼儿间的合作。通过幼儿的合作测量,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既满足了教学时间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又保证了幼儿间互相学习的互补性、合作性。   
2、注重各个领域的整合。能将主题活动"我爱祖国"的学习与数学活动有机融合,1方面让孩子了解了各个主要地区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另1方面也让孩子通过测量清楚城市间的距离长短(地图的设计基本按照比例完成,选取的城市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4、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时钟教案


作为1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时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时钟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自制大钟面。   
3、为每个幼儿准备教具时钟1个。   
4、大灰狼头与懒洋洋头饰。   教学过程:   (1)、导入
1、ppt动画:小红,7点了该起床了请幼儿观察画面,并回答是谁叫小红起床的?她是几点起床的?   
2、7点,你是怎么知道的?1起学习电子表上的时间。   
3、除了这个电子表,你还可以怎么知道是几点起床的?(钟表)(2)、新授,认识钟面A、幼儿观察老师手中的钟面
1、教师出示钟面并提问:看,钟面上有什么?   
2、比比看,这两根针有什么地方不1样?这根长长的针叫什么?(分针)这根短短的叫什么?(时针)
3、钟面上还有些什么?数字宝宝是怎样排队的?   
4、请小朋友看1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都指在哪1个数字上?(12)
5、请小朋友仔细看,当时针从12转到1的时候,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1圈又回到了12上) 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 !(教师操作钟表)师:谁跑得快啊?   幼:分针师:请小朋友好好看看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谁跑得快?(分针的腿儿长,像只小兔跑得快;时针的腿儿短,象只乌龟跑得慢)
6、小结:当分针走1圈时,时针就走1大格,就是1小时。你们知道1天有多少个小时?   
3、认识整点钟
1、今天小猫、小鸭和小兔要考考我们小朋友,请你们看看它们分别表示几点钟?   提问:这3只钟面什么地方是1样的?(分针都指在12上)什么地方不1样?   
2、当分针指在12上的时候就是整点钟,这时候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点整。那么,这是几点整?......5点整时针指在哪个数字上?分针指在哪个数字上?8点整呢?(幼儿讨论操作)
3、做练习
4、小狗的1天
5、做练习C、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我们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来玩1个"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小朋友们扮演小羊拨钟,你们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说几点,你们就拨几点,拨好就定住,老狼看小羊拨对了就不吃他,如果谁拨错了,就要被老狼吃掉。   
4、巩固练习动画做题,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5、课堂小结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悄悄溜走了,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能像小猪那样浪费时间玩耍。   活动反思:   此活动虽然是个旧题目,但设计者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幼儿自己操作,观察理解,最后得出结论。比如掌握难点“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都是主要让幼儿自己动手拨针,亲自尝试,验证得出结论。结尾部分也比较新颖,采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1步掌握了学习内容。延伸活动中制作小钟表也是1个理解内化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时钟教案2   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   2.通过辨1辨、说1说、拨1拨等形式,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3.感受时钟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   能正确辨认整点和半点难点:   在正确区分时针、分针的基础上准确拨出整点与半点   准备:   ppt、幼儿人手1份硬纸片钟、老狼图片   过程: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猜谜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1个谜语:“1匹马儿3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1定要珍惜。”你猜是什么?   (2)教师出示钟的图片。   师:谜底是什么呀?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时钟?它有什么用呢?   2.观察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和时钟做朋友吗?1起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数字、刻度、时针、分针、秒针)师:钟面上的指针1样吗?哪里不1样?   师:最短的指针叫时针,粗粗长长的指针叫分针,又细又长指针叫秒针。   3.探索时针及分针的运转规律。   (1)播放课件《龟兔赛跑》   师:今天我们来看1场比赛,(放课件)兔子和乌龟要在这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现在它们在最上面的1棵树的起跑线上,你们猜谁会赢?(幼儿猜)究竟谁会赢呢?好,比赛开始了,预备开始。   师:比赛的结果谁赢了?   (2)讨论:龟兔赛跑时,兔子跑了1圈又回到起跑线上,乌龟跑了多远?(1颗树远)(3)继续播放课件,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告诉你们哦!这个圆还会变魔法呢。瞧!每1棵树变成了1个数字,兔子变成了分针,乌龟变成了时针,时针和分针都是朝1个方向顺时针走的,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也就是说分针跑1圈,回到起点12上,时针才跑1个数字(1格),这就是1小时。   4.认识整点。   (1)出示两个整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整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师: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报时间,请个别幼儿演示拨指针,其余幼儿检查,初步理解整点的意义。   5.认识半点。   (1)出示两个半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半点时分针、时针的特点。师: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
1、
2、
3、
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多远?(半圈)。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走半格,在2个数字中间时就是半点钟。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拨出半点钟。   6.通过实践操作和游戏,进1步巩固对钟点的认识。   (1)出示自制硬纸片钟,复习对时针、分针的认识。   师:瞧!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1个钟面,你们能告诉我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吗?   (2)放ppt,请幼儿看1日作息图,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   师:小朋友我们从小就要养成1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间进行各项活动,我们来看看小朋友的1日作息时间表,请你们在自己的钟面上拨1拨这些时间,记住边拨边说说这个时间你干什么。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师:咦,你们看我是谁?老狼今天要和大家玩个游戏,你们敢不敢?(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手拿钟面边拨时间边问“小羊,小羊几点了?”小羊1起说几点了,如果认错,就要给老狼吃掉。   活动反思: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公开教学活动,“课前准备、内容的选择、环节的准备”我丝毫不敢懈怠,此次活动让我又经历了1次专业化的成长,现将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1、教学内容的选择: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时钟》这个科学活动,之后我发现幼儿对时钟的学习兴趣很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2、教学过程的反思:   准备阶段:
1、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幼儿事先对钟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让幼儿制作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
2、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实施阶段: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探索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说学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1、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动的1开始,我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交谈进行导入:“你在家中喜欢做什么事情?引出孩子们喜欢的少儿节目《智慧树》,并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准时收看?做哪些事情还需要看钟表?”(提问把幼儿的思路引发到钟表上,很自然的就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2、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第2环节我出示实物钟让幼儿很轻松的认识了时针、分针。又通过演示课件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了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巩固整点、认识半点。(观看幻灯片帮助小动物看时间的情景中,通过让孩子观察、发现、比较得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整;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活动中整点到半点的过渡不清晰,也没有具体让幼儿实际用表拨1拨,缺少的是让幼儿充分感受时间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对时间重要性的探究。在课程的中难点把握上,也有所欠缺。因此在第2课时中我就将认识半点做为重点重新安排并组织了1节活动,并且充分利用了自制时钟来辅助这1教学活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孩子们也充分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经验。)   
3、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   第3环节是幼儿动手操作练习。我以幼儿的实际能力分为4个组:画1画、连线、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我说你拨。(准备材料时我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层次不同的4组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孩子们在操作中跳1跳,够得着,因此非常的投入,寓教于乐中激发了他们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尾小故事。(又把此次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故事让孩子1下就能明白他们喜欢有时间观念的小狗,让孩子自己用语言表述作息时间重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要遵守时间并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加强了幼儿的时间观念,思想教育很到位。)   我的体会:我认为每1次活动结束,教师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反思,提出调整、改进的方法。而且幼儿园的1课多研会出许多优秀的教育活动,活动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在目标的定位上怎么样就准确、活动的重难点把握等,这些意见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也使我认识到反思确实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如果能把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相结合的话,那无疑会锦上添花。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课认识时钟教案3   教学目标   1. 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知道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 学会看整点和半点。   3. 增强时间观念,体验游戏的快乐。   4.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对认识时钟已有1定的知识经验,并了解幼儿园1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课件,大钟、幼儿每人1个小时钟,实物投影仪,幼儿分组操作材料,大灰狼头饰等。   教学过程:   
1、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   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3.播放课件,认识时钟   引导语:如果我们要把圆变成时钟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数字?数字排列有规律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小结:钟面上有1-12的数字按1定的顺序排列,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跑1圈,时针走1格或者1个数字,这就是1小时。   
2、操作学习,认识整点与半点   1.观察课件,认识整点   小结:原来分针指在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分组操作,巩固整点   A看时拨钟 B看时间对应画时钟   C对应时间插卡 D时间时钟对对碰   3.观察课件,认识半点   小结:当分针都指向6的时候,时针指向两个相邻的数字中间,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点半。   4. 观看课件“我的幼儿园半日生活”   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1起做1个守时的好宝宝吧!   
3、游戏体验,复习巩固   游戏名称: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出示时钟时,请小羊说出时间。老狼说几点时,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请老狼看时间。如果拨错时间,可能会被老狼吃掉。   创作感悟   俗话说:“1寸光阴1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从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知道时间的珍贵,懂得爱惜时间,特别是对于马上就要跨入小学大门的大班幼儿,开展此类活动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本次活动中,教师注意结合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增进幼儿对时钟的进1步了解,取得较好的效果。   1.活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阐明科学教学应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幼儿提供充分从事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活动中教师采用幼儿在园的1日生活作为认识时钟的载体,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对学习、生活的很大帮助,真实体会到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从而激起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主动去探究新知。   2.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科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共同合作完成,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操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幼儿操作结束后,教师通过提问与幼儿互动,给幼儿有1个交流表达机会,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让幼儿自主自觉掌握时间的概念,教师是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不仅肯定了幼儿的想法,而且在幼儿原由的知识层面上作了提升,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观。   3.体现良好的师幼互动   不难看出,教师在活动中运用幽默、简洁的语言,留足时间反问,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分组练习则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不但激发了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师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给枯燥的数学活动带来了欢乐,让幼儿在玩中学的同时也巩固了幼儿对整点、半点的认识,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活动反思: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情绪非常好,积极参与活动,尤其是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让孩子们14人1组,自己想办法站成时钟的样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与管理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



5、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作为1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教材安排了3次统计活动,让学生学习用分1分、排1排、数1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生日聚会的情境提出问题,体现生活里需要统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通过分类理1理,出现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它,并依据它描述分类整理的结果;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分类整理花的朵数,并引入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用数据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想想做做"让学生调查本小组的小朋友各爱吃哪1种水果,统计爱吃每种水果的人数,填入统计表。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经历和体会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学习分1分、排1排、数1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能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地思考,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3、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 (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轮铅穗中。   
2、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动物图象、统计表   [教学过程]:   
1、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大象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吗? (显示大象图像,并伴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待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它们来了!显示:小动物们戴着面具唱着生日歌依次出现。)   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答:我想知道它们是谁?我想知腊卜道每1种动物有几只)   
2、实践操作,初步体验统计   师:是呀,大象家来了那么多客人,它们都是谁呢分别有几只呢?下面,请同学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做好登记。1个客人就拿张相应的动物头像贴在吹塑纸上。(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学生摆完后,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   生:大象家来了小狗、小猴、小猪。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生:小猴有5只、小狗有4只,小猪有3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方法能1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想出分1分、排1排、数1数的分类统计的方法。   师: 分1分、排1排、数1数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1起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样排,然后动手理1理。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1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1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师为最漂亮的小组发1颗星。)   学生进行评价。引出课本第62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完成。)   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1分、排1排、数1数得到的。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就是统计。   
3、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分小组整理各种鲜花的朵数。   师讲述:客人们给大象送来了什么(花)有没有关于花的问题想问别的小朋友呢(花有哪些颜色各有几朵)   师:课本巳经把这些花印在了附页上,请大家把附页里的花剪下来激则,分类贴在课本(课前剪好。)   分组讨论: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把每种花的朵数填在表格里。   组织全班交流,启发学生提出并回答1些简单的问题,如哪种花最多哪种最少你还知道些什么等)给予评价。   
2、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   A、以小组为单位,说明题目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剪、摆1摆。   B、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统计的结果,让学生提出并回答1些简单的问题。(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你还知道什么?)   C、想1想,说1说。   师:今天我们帮大象统计了来的客人,送的鲜花,大象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再帮大象想1想,怎样给客人们准备午餐呢?   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给予评价。   师:回家后把今天大象过生日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1听。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篇2   故事背景: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要建1个自己的超市。他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品。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要把这些物品分类摆放倒架上,请你们先将物品纷纷类,并数1数每种物品有多少件,然后统计出每种物品的数量。”老是说完后。小朋友们就忙碌碌起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甚至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   
2、是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统计的过程和结果。   
3、要用儿童过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我们见超市。》;食品,生活用品。玩具,统计表。   学具准备:   几个图形卡片组。玩具。统计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回忆去超市的经历。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我们见超市。》,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小朋友们从家里带了了什么物品?   请小朋友们看1看每种物品有多少件   
2、集体活动。   
1、创建超市。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超市的构成。   教师:我们要见1个超市需要做哪些准备?   (2)教室引导幼儿用教室里的物品充当超市的货架。收银台。货物。购物筐。   (3)教师引导幼儿摆放物品。   
1、教师出示各种物品(玩具,生活用品。食品。)引导幼儿辨别。教师:请小朋友看1看我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   
2、教室引导幼儿投入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   教师: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够合理?让顾客1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教师提出分类要求: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要轻拿轻纺。与同伴商量。相互合作。   
3、教师引导幼儿按物品的名称。用途性质进行分类规范。让幼儿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   
4、教室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1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为什么?   
2、统计。   (1)教室引导幼儿观察超市中摆放的物品。并讨论问题。教师:超市里都有什么物品?   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该怎样统计呢?   (2)教师提出要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呢?   (3)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幼儿自己决定。)   
2、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   
3、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各自的统计情况。   
3、讲述。   (1)教师请部分幼儿讲授自己的统计情况。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   (2)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并想1些更为合理的统计方法。   (3)教师出事统计表。引导幼儿根据统计表进行统计。   
3、操作活动。   第1组: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玩具柜里的玩具。   第2组: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学界中的各种几格形状。   
4、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班里的各种物品。   (2)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幼儿园厨房里的各种食物。   (3)园内完成《操作侧》第47/48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分类统计各种物品,例如:衣服、食品等,并帮助家长整理房间。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47/48页。



6、大班数学小羊盖房教案?



1、说说幼儿园附近有哪些新的建筑,介绍它们不同的功用。  
2、谈谈自己家的房屋什么样?几层楼?  
3、小结:不同的房屋有不同的功用。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