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加法》大班教案,大班教案:金爷爷的一分钟
1、《9的加法》大班教案
作为1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9的加法》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9的加法》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9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9的加法应用题。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卡片(动物和算式)每人各1套。 活动过程:
1、课前提问
1、复习8以内的加法题师:小朋友,我问你?5+3=? 幼:X老师,我告诉你,5+3=8! 师:小朋友,我问你?4+4=? 幼:X老师,我告诉你,4+4=8! 师:小朋友,我问你?6+2=? 幼:X老师,我告诉你,6+2=8!
2、游戏的方式(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2、学习9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1、池塘里原来有8只鸭子,又来了1只鸭子,1共有几只鸭子?(8+1=9)师:小朋友,请听音乐!我们的伙伴来了。 播放小鸭子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 故事引入。讲解小鸭子原来有8只,又来了1只,现在池塘里1共有几只? 幼:9只。 师: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8+1=9
2、蝴蝶飞入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1共飞来了几只蝴蝶?(5+4=9)师:小朋友,春天来了。蝴蝶姐姐也飞入花丛中了。你们看,那儿有几只蝴蝶呀? 幼:5只蝴蝶。 师:是呀,有5只蝴蝶。那小朋友们看看远处又飞来了几只蝴蝶呀? 幼:4只蝴蝶。 师:那小朋友们想1想,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1共飞来了几只蝴蝶? 幼:9只。 师:怎么算出来的呀? 幼:5+4=9
3、小猴子在锻炼身体,第1次有7只小猴子,第2次又来了2只小猴子,1共有几只小猴子? 同上(老师启发幼儿创编应用题)7+2=9
4、1棵芭蕉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香蕉,先长出来了6个香蕉,又长出来了3个香蕉,1共长出来了几个香蕉? 同上(老师问,小朋友答)6+3=9
3、操作练习送小朋友每人1个礼物(拿出1个大礼物盒子,请小朋友自己抽出自己的礼物),条件是:小朋友必须回答礼物上面的问题(问题是用算式创编应用题)
4、结束部分请小朋友带者自己的礼物到爸爸妈妈那里编应用题(随音乐)。 反思: 认识数是计算的前提,反过来,计算又可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本节活动通过数的组成把10以内数的认数和计算有机地联系在1起。10以内的每个数,都通过动手操作,使孩子逐渐形成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分解、进而达到正确计算。幼儿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但幼儿并不十分了解每个数的含义,本节活动出现了8个添上1个是几个?使他们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么形成的及它与前面各数的关系,最后通过摆1摆巩固他们对算式的运用。既加深幼儿对10以内组成、分解和运算。 《9的加法》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看分合列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2、学习9的加法,并看算式编应用题。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归纳、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9的不完整分合式4种。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复习9的组成。(碰球)
1、教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9”。
2、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2、看分合式列算式,学习9的加法。
1、出示缺少总数的分合式1。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怎么读?1和8合起来是几?谁会用1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1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2、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1+8=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1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8+1=9) 教师小结: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可以互相交换位置,所得结果不变。
3、依次出示其他3组分合式,让幼儿编出算式,然后集中讨论,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又该怎么读?2和7合起来是几?谁会用1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1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4、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2+7=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1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7+2=9)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5、集体朗读9的8道加法算式。
3、编应用题。 教师:这些算式还可以表示其它的什么事呢?我们1起来说说。请幼儿依次根据算式尝试口编加法应用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4、幼儿作业。
1、教师讲述书写要求。 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数学本和铅笔,要请小朋友看分合式变算式来书写9的加法算式,在黑板上老师也画好了1张作业纸,仔细看看要怎样书写。 教师边讲述边示范,要求幼儿先把书写本对折,在折线的左边书写加法算式
2、看分合式变算式。
3、幼儿进行书写,教师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提醒幼儿注意书写格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正确握笔,端正坐姿,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乱画。
5、结束活动。 教师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1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9的加法》大班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
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有关
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7个红色圆片、2个白色圆片。 教学过程
1、复习
1、对口令。复习有关
8、9的组成。
2、看图列式。 ○○○○ ●●● ○○○○|●●● 问:你们能根据1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2、新授 832;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1、看图说话。 (出示红花图画) 师: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1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1些童话情节。)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3=
8、3+5=
8、8-5=
3、8-3=5 师:看1幅图,我们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833;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1、摆5个红小棒,4个绿小棒(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
9、4+5=
9、9-5=
4、9-4=5 834;出示想1想:4+4=( ) 8-4=( ) 师:怎样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3、巩固练习。 练习十1的第
6、
7、
8、9题。
1、第7题。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得到8。
2、第6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看图列式,集体订正。
3、第8题。 计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第9题。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算式。
4、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9的加法》大班教案4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教材1年级上册第35--36页中例
1、例2及练习6的第1题。 【教材分析】 有关
8、9的加减法,与
6、7的加减法相比较,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根据1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1幅图写出4个算式。教材提供1幅小棒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这样安排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2、
6、83个数之间的关系,不仅让学生写出了4个算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身经历了根据1幅图写出4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1图4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于9的加、减法是在8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摆1摆进1步强化1种摆法列出4个算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
8、9的认识。学生在学习
6、7的加减法时就会根据1副图列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为本课的1图4式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1幅图写出4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1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1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1图4式)。 【教学准备】 挂图、小红花、圆片等。
1、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师谈话激趣:孩子们,在前面的数学旅途中老师带着大家去数学王国学习了好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要用学到的知识去闯关,有没有信心挑战?
2、闯关练习: (1)第1关:算1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卡片: 6+14+27-16-43+22+24+36-3 (2)第2关:填1填。(
8、9的组成练习)
3、揭示并板书课题:
8、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学会了这么多本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
8、9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
2、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小棒图,师提问:这里1共有几根小棒?小手举起来,1起数1数。(8根) (2)师提问:如果把8根小棒分成2堆,可以怎么分?(1,7)、(2,6)、(3,5)、(4, 4)。 (3)师:选择你喜欢的分法来说1说怎样列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 1+7=82+6=83+5=84+4=8 7+1=86+2=85+3=88-4=4 8-1=78-6=28-3=5 8-7=18-2=68-5=3 (4)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1说你有什么发现? (5)师小结1图4式的方法:1种分法可以列出4个算式,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列减法算的时候用加起来的得数减去相加的其中1个数,就得到另1个数。设计意图: (1)小黑板出示例2图。师提问:你能通过摆1摆帮老师把这个表补充完整吗? (2)生摆学具,师引导填表。 (3)同桌讨论:仔细观察表,说1说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跟同桌说1说。(上排的数越来越大,下排的数越来越小,相对的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9。) 师:对照这个表,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写出有关9的加、减法算式吗?写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4)指名汇报,师板书算式: 1+8=92+7=93+6=94+5=9 8+1=97+2=96+3=95+4=9 9-1=89-2=79-3=69-5=4 9-8=19-7=29-6=39-4=5 设计意图:
3、巩固练习。
1、我当邮递员。 信有:6+28+19—14+51+77+23+64+4 师:老师有两个邮箱,1个是8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抢答:(答对的小朋友奖励1朵小红花) 3+69—39-22+78+08—88-33+5 设计意图:
4、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知道了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方法同样能计算
8、9的加减法。你会算了吗?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8、9的加减法 1+8=92+7=93+6=94+5=91+7=82+6=83+5=84+4=8 8+1=97+2=96+3=95+4=97+1=86+2=85+3=88-4=49-1=89-2=79-3=69-5=4 9-8=19-7=29-6=39-4=58-1=78-6=28-3=5 8-7=18-2=68-5=3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
6、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又有前面8和9的组成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已基本掌握了“1图4式”的方法,并会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相关的加减法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我的设计思路是:复习铺垫(复习7以内的口算及8和9的组成)——情境引入(小棒图)——观图提问,列式解决(据图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动手操作(摆学具,写算式)——课堂活动(巩固练习
8、9的加减法)——总结算法。 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我认为教学中做得较好的方面:首先,自己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内容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说中学,做中学,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及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其次,导入的设计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再次,课堂活动的设计较符合1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
8、9的加减法。 不足之处:首先,在教学
8、9的加减法时,教材只是列出了其中1种摆法的4个算式,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
8、9的加减法,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写出所有关于
8、9的加减法算式,因此,显得内容较多,处理的`方式上也较为单1,显得十分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热情显得不高。应采用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分别在列出算式,例如分小组列算式, 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其次,再处理根据不同的摆法列出4个算式时,让学生观察算式,说1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得过少,教师的总结也不到位。没有很清晰的让学生明确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就让学生多说,在教师引导的基础再说1说,充分让学生通过说来进1步体会4个算式间的联系。 第3,在让学生同桌合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有部分学生,还没有积极的投入到合作交流中。就该加强这部份学生的指导。 第4,在教学中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就以点带面,1带而过了。应该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对于说得不完整的,教师可加以引导。 《9的加法》大班教案5 【教案准备】
1、幼儿每人1套1—9的数字卡、十、
1、=、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教案过程】
1、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1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1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2、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3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3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3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1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 1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3、操作活动:
1、先出球形,6个绿色的球,3个桔黄的球1共有多少个?怎样摆出算式:6+3=93+6=99—3=6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图形让幼儿说1说然后摆出算式:5+4=94+5=99—5=49—4=5
4、游戏动物找家。 游戏规则;带动物头饰的小朋友算好得数,然后找家。其余小朋友说“XX动物你的家在哪里?”小动物回答“我的家在这里”。 教案扩展: 在别的教材中,计算的内容放的比较多,小朋友练的也比较扎实。这套教材中9以内的加法就放了1节课,相对与本班学生的基础。1节课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不用说速度快,连正确率也不高。因此我在平时的晚自修和午自修进行了练习。但是每天还是要学习新的知识,小朋友的自觉性又不高,所以小部分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好。假期回家后好好的再去学习学习。现在我把人教版中关于计算的表格出示如下,不仅让学生横、竖的读背。更要发现横竖算式中的规律。用这些规律帮学生更好的记忆。提高思维的有序性。算得数的方法很多瓣手指,想组成……我们1般选择想组成的方法。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算的又快又准。掌握方法后,那么读读、背背,提高速度。
2、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
作为1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1 设计意图: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南》中都提出大班要以幼小衔接为基础,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指出,5—6岁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喜欢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1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对各种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认识时钟是小学生活中1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已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更加显得重要。但是,现在的孩子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1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1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2、感知时间的永不停顿,初步了解时间的宝贵。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重点: 在观察比较誉喊中发现丢失的1分钟。 难点: 能理解1分钟很短,但是也很重要,要珍惜每1分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环境准备: PPT投影仪,4张大桌子呈1字排放,上面摆放材料桌子前面留1空场地空场地材料准备:故事PPT1分钟体验材料(皮球6个,呼啦圈6个,小毛巾20条,毛豆1篮,泡沫砖20块,记号笔6支,画纸6张,数学练习纸6本,串珠子插塑积木1筐)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交流时间的重要性观看ppt:金爷爷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家里没有钟。 重点提问:
1、没有钟,有什么苦恼呢?
2、辅助递进的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呢?(因为不知道时间了,他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小结:没有钟,金爷爷的生活1团糟,所以他决定去买钟。
2、第1次讲故事——了解1分钟的重要,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1)讨论1分钟的重要性
1、观看ppt:金爷爷买了两个钟,1个放在楼下,1个放在楼上。
2、重点观察: (1)楼上楼下的两个钟:顷蚂显示的时间不1样:楼下是3点,楼上3点01分。 重点提问:
1、两个钟就差1分钟,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苦恼呢?
2、少掉1分钟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金爷爷跟你们想的1样(不1样)。在金爷爷看来,1分钟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3、观看ppt:1分钟雀虚埋爷爷浇好1盆花;转热1杯牛奶;削好1个苹果。 小结:原来金爷爷的1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2)体验1分钟的任务 1)1分钟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上1分钟,感受1下1分钟究竟有多长)重点提问:1分钟过去了,你有什么感觉?(过的很慢,过得很快)小结:有的觉得很快,有的觉得1分钟挺长的。那都是我们坐着体验的感觉。 2)第1次体验活动在老师规定的1分钟时间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活动。 要求:可以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做的数1数。等1会来告诉大家: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多少? 重点提问: 你在1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2次体验重点提问: (1)还是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结: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4)进1步感知观看ppt: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感受1分钟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小结:原来,1分钟真的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金爷爷才会这么苦恼呀!
3、第2次讲故事——感受时间的永不停顿 (1)讨论金爷爷"失踪"的1分钟
1、观看ppt:1楼的钟——8点2楼的钟——8点013楼的钟——8点02(其中穿插金爷爷走楼梯画面)
2、重点提问: (1)、怎么回事?为什么钟时间都不1样呢? (2)为什么总是差1分钟?是钟不准?还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自由讨论,寻找原因)小结:原来不是钟不准,而是时间不会停顿,爷爷在1楼看好时间,他要走到2楼去。当爷爷在走楼梯时候,时间也在向前走,而爷爷走楼梯正好花了1分钟时间,那当他到2楼的时候就看到了时钟多了1分钟。到3楼的时候又多了1分钟。爷爷少掉的1分钟就是在走楼梯。 (2)联系生活,进1步激发幼儿要珍惜时间。
1、老师联系实际讲述生活经历:感知时间不等人重点提问: 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2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2、感知时间的永不停顿,初步了解时间的宝贵。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难点: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丢失的1分钟。 能理解1分钟很短,但是也很重要,要珍惜每1分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环境准备: PPT投影仪,4张大桌子呈1字排放,上面摆放材料桌子前面留1空场地空场地材料准备:故事PPT1分钟体验材料(皮球6个,呼啦圈6个,小毛巾20条,毛豆1篮,泡沫砖20块,记号笔6支,画纸6张,数学练习纸6本,串珠子插塑积木1筐)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交流时间的重要性观看ppt:金爷爷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家里没有钟。 重点提问:
1、没有钟,有什么苦恼呢?
2、辅助递进的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呢?(因为不知道时间了,他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小结:没有钟,金爷爷的生活1团糟,所以他决定去买钟。
2、第1次讲故事——了解1分钟的重要,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1)讨论1分钟的重要性
1、观看ppt:金爷爷买了两个钟,1个放在楼下,1个放在楼上。
2、重点观察: (1)楼上楼下的两个钟:显示的时间不1样:楼下是3点,楼上3点01分。 重点提问:
1、两个钟就差1分钟,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苦恼呢?
2、少掉1分钟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金爷爷跟你们想的1样(不1样)。在金爷爷看来,1分钟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3、观看ppt:1分钟爷爷浇好1盆花;转热1杯牛奶;削好1个苹果。 小结:原来金爷爷的1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2)体验1分钟的任务1)1分钟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上1分钟,感受1下1分钟究竟有多长)重点提问:1分钟过去了,你有什么感觉?(过的很慢,过得很快)小结:有的觉得很快,有的觉得1分钟挺长的。那都是我们坐着体验的感觉。 2)第1次体验活动在老师规定的1分钟时间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活动。 要求:可以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做的`数1数。等1会来告诉大家: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多少? 重点提问: 你在1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2次体验重点提问: (1)还是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结: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4)进1步感知观看ppt: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感受1分钟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小结:原来,1分钟真的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金爷爷才会这么苦恼呀!
3、第2次讲故事——感受时间的永不停顿(1)讨论金爷爷"失踪"的1分钟
1、观看ppt:1楼的钟——8点2楼的钟——8点013楼的钟——8点02(其中穿插金爷爷走楼梯画面)
2、重点提问:(1)、怎么回事?为什么钟时间都不1样呢? (2)为什么总是差1分钟?是钟不准?还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自由讨论,寻找原因)小结:原来不是钟不准,而是时间不会停顿,爷爷在1楼看好时间,他要走到2楼去。当爷爷在走楼梯时候,时间也在向前走,而爷爷走楼梯正好花了1分钟时间,那当他到2楼的时候就看到了时钟多了1分钟。到3楼的时候又多了1分钟。爷爷少掉的1分钟就是在走楼梯。 (2)联系生活,进1步激发幼儿要珍惜时间。
1、老师联系实际讲述生活经历:感知时间不等人重点提问: 你们有没有遇到像老师这样希望时间停下来的事情吗?(鼓励孩子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小结:时间总是在不停的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的。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溜走了。
4、活动的延伸我们1起学习看钟,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象金爷爷1样,做1个爱惜时间的人。 活动反思: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旁白者""画外音",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提供幼儿探索的材料、提供环境及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学习的条件,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2、精彩的绘本和巧妙的ppt制作让孩子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
3、在1分钟时间内,提供各种适合大班孩子经验和能力的操作材料充分让孩子动起来,活起来,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3 设计意图: 认识时钟是小学生活中1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已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更加显得重要。但是,现在的孩子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1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1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2、感知时间的永不停顿,初步了解时间的宝贵。 重点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丢失的1分钟。 难点: 能理解1分钟很短,但是也很重要,要珍惜每1分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 环境准备: PPT投影仪,4张大桌子呈1字排放,上面摆放材料桌子前面留1空场地空场地 材料准备: 故事PPT1分钟体验材料(皮球6个,呼啦圈6个,小毛巾20条,毛豆1篮,泡沫砖20块,记号笔6支,画纸6张,数学练习纸6本,串珠子插塑积木1筐)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交流时间的重要性 观看ppt:金爷爷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家里没有钟。 重点提问:
1、没有钟,有什么苦恼呢?
2、辅助递进的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呢?(因为不知道时间了,他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 小结:没有钟,金爷爷的生活1团糟,所以他决定去买钟。
2、第1次讲故事——了解1分钟的重要,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1)讨论1分钟的重要性
1、观看ppt:金爷爷买了两个钟,1个放在楼下,1个放在楼上。
2、重点观察: (1)楼上楼下的两个钟:显示的时间不1样:楼下是3点,楼上3点01分。 重点提问:
1、两个钟就差1分钟,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苦恼呢?
2、少掉1分钟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金爷爷跟你们想的1样(不1样)。在金爷爷看来,1分钟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3、观看ppt:1分钟爷爷浇好1盆花;转热1杯牛奶;削好1个苹果。 小结:原来金爷爷的1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2)体验1分钟的任务 1)1分钟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上1分钟,感受1下1分钟究竟有多长) 重点提问:1分钟过去了,你有什么感觉?(过的很慢,过得很快) 小结:有的觉得很快,有的觉得1分钟挺长的。那都是我们坐着体验的感觉。 2)第1次体验活动 在老师规定的1分钟时间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活动。 要求:可以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做的数1数。等1会来告诉大家: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多少? 重点提问: 你在1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2次体验 重点提问: (1)还是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结: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4)进1步感知 观看ppt: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感受1分钟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 小结:原来,1分钟真的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金爷爷才会这么苦恼呀!
3、第2次讲故事——感受时间的永不停顿 (1)讨论金爷爷“失踪”的1分钟
1、观看ppt:1楼的钟——8点 2楼的钟——8点01 3楼的钟——8点02(其中穿插金爷爷走楼梯画面)
2、重点提问:(1)、怎么回事?为什么钟时间都不1样呢? (2)为什么总是差1分钟?是钟不准?还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自由讨论,寻找原因) 小结:原来不是钟不准,而是时间不会停顿,爷爷在1楼看好时间,他要走到2楼去。当爷爷在走楼梯时候,时间也在向前走,而爷爷走楼梯正好花了1分钟时间,那当他到2楼的时候就看到了时钟多了1分钟。到3楼的时候又多了1分钟。爷爷少掉的1分钟就是在走楼梯。 (2)联系生活,进1步激发幼儿要珍惜时间。网
1、老师联系实际讲述生活经历:感知时间不等人 重点提问: 你们有没有遇到像老师这样希望时间停下来的事情吗?(鼓励孩子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讲述) 小结:时间总是在不停的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的。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溜走了。
4、活动的延伸 我们1起学习看钟,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象金爷爷1样,做1个爱惜时间的人。 活动反思: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旁白者”“画外音”,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提供幼儿探索的材料、提供环境及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学习的条件,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2、精彩的绘本和巧妙的ppt制作让孩子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
3、在1分钟时间内,提供各种适合大班孩子经验和能力的操作材料充分让孩子动起来,活起来,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专家点评: 教师结合幼小衔接教育有意设计了这1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从孩子的经验谈起,结合ppt ,观察比较,体验了1分钟的重要。1分钟体验材料的选择能够从孩子生活出发,涵盖了生活,运动,游戏、学习4大领域,很好地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在反复的体验中帮助幼儿理解1分钟的重要。同时结合绘本阅读,结合孩子生活经验,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交流讨论。互动,充分地探索,交流和论证,寻找到丢失的1分钟。使得原本比较空洞的时间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这样的设计使幼儿理解了1分钟的重要性,时间的宝贵。为孩子养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的终身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3、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
作为1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1 设计意图: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南》中都提出大班要以幼小衔接为基础,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阅读习惯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 《上海市学前教育指导纲要》指出,5—6岁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喜欢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1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对各种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认识时钟是小学生活中1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已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更加显得重要。但是,现在的孩子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1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1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2、感知时间的永不停顿,初步了解时间的宝贵。
3、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重点: 在观察比较誉喊中发现丢失的1分钟。 难点: 能理解1分钟很短,但是也很重要,要珍惜每1分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环境准备: PPT投影仪,4张大桌子呈1字排放,上面摆放材料桌子前面留1空场地空场地材料准备:故事PPT1分钟体验材料(皮球6个,呼啦圈6个,小毛巾20条,毛豆1篮,泡沫砖20块,记号笔6支,画纸6张,数学练习纸6本,串珠子插塑积木1筐)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交流时间的重要性观看ppt:金爷爷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家里没有钟。 重点提问:
1、没有钟,有什么苦恼呢?
2、辅助递进的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呢?(因为不知道时间了,他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小结:没有钟,金爷爷的生活1团糟,所以他决定去买钟。
2、第1次讲故事——了解1分钟的重要,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1)讨论1分钟的重要性
1、观看ppt:金爷爷买了两个钟,1个放在楼下,1个放在楼上。
2、重点观察: (1)楼上楼下的两个钟:顷蚂显示的时间不1样:楼下是3点,楼上3点01分。 重点提问:
1、两个钟就差1分钟,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苦恼呢?
2、少掉1分钟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金爷爷跟你们想的1样(不1样)。在金爷爷看来,1分钟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3、观看ppt:1分钟雀虚埋爷爷浇好1盆花;转热1杯牛奶;削好1个苹果。 小结:原来金爷爷的1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2)体验1分钟的任务 1)1分钟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上1分钟,感受1下1分钟究竟有多长)重点提问:1分钟过去了,你有什么感觉?(过的很慢,过得很快)小结:有的觉得很快,有的觉得1分钟挺长的。那都是我们坐着体验的感觉。 2)第1次体验活动在老师规定的1分钟时间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活动。 要求:可以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做的数1数。等1会来告诉大家: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多少? 重点提问: 你在1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2次体验重点提问: (1)还是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结: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4)进1步感知观看ppt: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感受1分钟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小结:原来,1分钟真的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金爷爷才会这么苦恼呀!
3、第2次讲故事——感受时间的永不停顿 (1)讨论金爷爷"失踪"的1分钟
1、观看ppt:1楼的钟——8点2楼的钟——8点013楼的钟——8点02(其中穿插金爷爷走楼梯画面)
2、重点提问: (1)、怎么回事?为什么钟时间都不1样呢? (2)为什么总是差1分钟?是钟不准?还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自由讨论,寻找原因)小结:原来不是钟不准,而是时间不会停顿,爷爷在1楼看好时间,他要走到2楼去。当爷爷在走楼梯时候,时间也在向前走,而爷爷走楼梯正好花了1分钟时间,那当他到2楼的时候就看到了时钟多了1分钟。到3楼的时候又多了1分钟。爷爷少掉的1分钟就是在走楼梯。 (2)联系生活,进1步激发幼儿要珍惜时间。
1、老师联系实际讲述生活经历:感知时间不等人重点提问: 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2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2、感知时间的永不停顿,初步了解时间的宝贵。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难点: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丢失的1分钟。 能理解1分钟很短,但是也很重要,要珍惜每1分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环境准备: PPT投影仪,4张大桌子呈1字排放,上面摆放材料桌子前面留1空场地空场地材料准备:故事PPT1分钟体验材料(皮球6个,呼啦圈6个,小毛巾20条,毛豆1篮,泡沫砖20块,记号笔6支,画纸6张,数学练习纸6本,串珠子插塑积木1筐)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交流时间的重要性观看ppt:金爷爷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家里没有钟。 重点提问:
1、没有钟,有什么苦恼呢?
2、辅助递进的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呢?(因为不知道时间了,他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小结:没有钟,金爷爷的生活1团糟,所以他决定去买钟。
2、第1次讲故事——了解1分钟的重要,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1)讨论1分钟的重要性
1、观看ppt:金爷爷买了两个钟,1个放在楼下,1个放在楼上。
2、重点观察: (1)楼上楼下的两个钟:显示的时间不1样:楼下是3点,楼上3点01分。 重点提问:
1、两个钟就差1分钟,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苦恼呢?
2、少掉1分钟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金爷爷跟你们想的1样(不1样)。在金爷爷看来,1分钟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3、观看ppt:1分钟爷爷浇好1盆花;转热1杯牛奶;削好1个苹果。 小结:原来金爷爷的1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2)体验1分钟的任务1)1分钟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上1分钟,感受1下1分钟究竟有多长)重点提问:1分钟过去了,你有什么感觉?(过的很慢,过得很快)小结:有的觉得很快,有的觉得1分钟挺长的。那都是我们坐着体验的感觉。 2)第1次体验活动在老师规定的1分钟时间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活动。 要求:可以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做的`数1数。等1会来告诉大家: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多少? 重点提问: 你在1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2次体验重点提问: (1)还是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结: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4)进1步感知观看ppt: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感受1分钟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小结:原来,1分钟真的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金爷爷才会这么苦恼呀!
3、第2次讲故事——感受时间的永不停顿(1)讨论金爷爷"失踪"的1分钟
1、观看ppt:1楼的钟——8点2楼的钟——8点013楼的钟——8点02(其中穿插金爷爷走楼梯画面)
2、重点提问:(1)、怎么回事?为什么钟时间都不1样呢? (2)为什么总是差1分钟?是钟不准?还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自由讨论,寻找原因)小结:原来不是钟不准,而是时间不会停顿,爷爷在1楼看好时间,他要走到2楼去。当爷爷在走楼梯时候,时间也在向前走,而爷爷走楼梯正好花了1分钟时间,那当他到2楼的时候就看到了时钟多了1分钟。到3楼的时候又多了1分钟。爷爷少掉的1分钟就是在走楼梯。 (2)联系生活,进1步激发幼儿要珍惜时间。
1、老师联系实际讲述生活经历:感知时间不等人重点提问: 你们有没有遇到像老师这样希望时间停下来的事情吗?(鼓励孩子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小结:时间总是在不停的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的。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溜走了。
4、活动的延伸我们1起学习看钟,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象金爷爷1样,做1个爱惜时间的人。 活动反思: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旁白者""画外音",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提供幼儿探索的材料、提供环境及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学习的条件,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2、精彩的绘本和巧妙的ppt制作让孩子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
3、在1分钟时间内,提供各种适合大班孩子经验和能力的操作材料充分让孩子动起来,活起来,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大班教案:金爷爷的1分钟3 设计意图: 认识时钟是小学生活中1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已即将踏入小学的孩子更加显得重要。但是,现在的孩子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1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1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2、感知时间的永不停顿,初步了解时间的宝贵。 重点 :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丢失的1分钟。 难点: 能理解1分钟很短,但是也很重要,要珍惜每1分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孩子对钟的认知度,增强孩子对时间感知和体验 环境准备: PPT投影仪,4张大桌子呈1字排放,上面摆放材料桌子前面留1空场地空场地 材料准备: 故事PPT1分钟体验材料(皮球6个,呼啦圈6个,小毛巾20条,毛豆1篮,泡沫砖20块,记号笔6支,画纸6张,数学练习纸6本,串珠子插塑积木1筐) 活动过程:
1、导入故事——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交流时间的重要性 观看ppt:金爷爷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家里没有钟。 重点提问:
1、没有钟,有什么苦恼呢?
2、辅助递进的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呢?(因为不知道时间了,他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 小结:没有钟,金爷爷的生活1团糟,所以他决定去买钟。
2、第1次讲故事——了解1分钟的重要,懂得要珍惜每1分钟 (1)讨论1分钟的重要性
1、观看ppt:金爷爷买了两个钟,1个放在楼下,1个放在楼上。
2、重点观察: (1)楼上楼下的两个钟:显示的时间不1样:楼下是3点,楼上3点01分。 重点提问:
1、两个钟就差1分钟,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苦恼呢?
2、少掉1分钟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金爷爷跟你们想的1样(不1样)。在金爷爷看来,1分钟可重要啦。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3、观看ppt:1分钟爷爷浇好1盆花;转热1杯牛奶;削好1个苹果。 小结:原来金爷爷的1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2)体验1分钟的任务 1)1分钟的感受(孩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上1分钟,感受1下1分钟究竟有多长) 重点提问:1分钟过去了,你有什么感觉?(过的很慢,过得很快) 小结:有的觉得很快,有的觉得1分钟挺长的。那都是我们坐着体验的感觉。 2)第1次体验活动 在老师规定的1分钟时间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操作材料进行活动。 要求:可以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做的数1数。等1会来告诉大家:你做了什么事情,完成了多少? 重点提问: 你在1分钟里做了什么事情?做了多少? 3)第2次体验 重点提问: (1)还是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相比,你多做了(少做)多少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2)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小结: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加快速度,合理分配,就能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 4)进1步感知 观看ppt:火箭发射,刘翔跨栏感受1分钟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 小结:原来,1分钟真的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所以金爷爷才会这么苦恼呀!
3、第2次讲故事——感受时间的永不停顿 (1)讨论金爷爷“失踪”的1分钟
1、观看ppt:1楼的钟——8点 2楼的钟——8点01 3楼的钟——8点02(其中穿插金爷爷走楼梯画面)
2、重点提问:(1)、怎么回事?为什么钟时间都不1样呢? (2)为什么总是差1分钟?是钟不准?还是什么原因呢? (幼儿自由讨论,寻找原因) 小结:原来不是钟不准,而是时间不会停顿,爷爷在1楼看好时间,他要走到2楼去。当爷爷在走楼梯时候,时间也在向前走,而爷爷走楼梯正好花了1分钟时间,那当他到2楼的时候就看到了时钟多了1分钟。到3楼的时候又多了1分钟。爷爷少掉的1分钟就是在走楼梯。 (2)联系生活,进1步激发幼儿要珍惜时间。网
1、老师联系实际讲述生活经历:感知时间不等人 重点提问: 你们有没有遇到像老师这样希望时间停下来的事情吗?(鼓励孩子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讲述) 小结:时间总是在不停的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的。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溜走了。
4、活动的延伸 我们1起学习看钟,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也象金爷爷1样,做1个爱惜时间的人。 活动反思: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是“旁白者”“画外音”,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提供幼儿探索的材料、提供环境及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学习的条件,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2、精彩的绘本和巧妙的ppt制作让孩子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
3、在1分钟时间内,提供各种适合大班孩子经验和能力的操作材料充分让孩子动起来,活起来,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专家点评: 教师结合幼小衔接教育有意设计了这1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从孩子的经验谈起,结合ppt ,观察比较,体验了1分钟的重要。1分钟体验材料的选择能够从孩子生活出发,涵盖了生活,运动,游戏、学习4大领域,很好地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在反复的体验中帮助幼儿理解1分钟的重要。同时结合绘本阅读,结合孩子生活经验,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交流讨论。互动,充分地探索,交流和论证,寻找到丢失的1分钟。使得原本比较空洞的时间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这样的设计使幼儿理解了1分钟的重要性,时间的宝贵。为孩子养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的终身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4、《生活中的数字》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1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字》幼儿园大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活中的数字》幼儿园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中表示的含义
2、能结合自己已有经验,创造性的运用数字。
3、对数字感兴趣,积极关注身边事物。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衣服鞋子、时钟、日历、图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食品包装袋)等 活动过程:
1、用特殊号码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出示火警图片,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1组什么数字?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打了119,谁会来呀?那让我们1起看看是不是火警叔叔会来!
2、出示11
0、120数字,师:这些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看看拨打这个号谁又会出现? 师:原来这些数字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2、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探索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播放ppt上的图片,)
1、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字,今天就有许多数字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1起来找找吧(寻找身边的有数字的东西)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你是在什么东西上发现了数字,它表示什么意思?我们请个小朋友上来,把他的发现告诉大家? 衣服鞋子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大小)图书上的数字表示什么(页码)钟面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时间)尺子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长度、宽度、高度等)
3、猜想老师提供的物品上面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出示生产日期师:你们想想看,这些数字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啊?那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我们1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作用?
3、玩游戏抱抱团。 师:现在我们来玩1个关于数字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抱抱团,小朋友们都很熟悉了吧,原来数字还能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这么多的快乐。 活动反思: 在本课中,我主要以培养幼儿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的来进行教学,让幼儿能知道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幼儿们在活动中去感受数字和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数字中的奥秘,能巧妙的运用数字完成任务。 能通过在教学中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数字是分不开,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我举行多种活动能让幼儿为主体,幼儿们能积极的参与活动,能学习生活中的经验与知识。让幼儿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也能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活中的数字》幼儿园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3、帮助幼儿将数字运用于生活中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布置任务,请幼儿在周围生活中找1找“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教具:0—9的数卡2套,有数字信息的物品若干,数字信息若干条
3、学具:幼儿人手3套0—9的数卡 活动过程:
1、游戏“请出数字娃娃” 数字娃娃来做客,听来得是几?
1、我比3多1,是几? 2(拍6下手)听我拍了几下手?
3、7可以分为4和几?
4、我排在6的后面8的前面,猜猜我是谁?
5、3和5合起来是几?
6、1个娃娃,1朵花,1个苹果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7、我像鸭子,我是几?
8、我比8多1比10少1,猜猜我是几?
9、2加3等于几? 1
0、1减1等于几? 教师按0—9的数序排列数字,请幼儿集体读
2、联想生活中的数字
1、我们周围生活中有许多数字,想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字?并说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回答,师随时引导归纳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说我们幼儿园有几个班?我们班共有几个小朋友?(数字可表示个数的多少)
2、认读尺子上的数字。(数字可表示长度的长短)
3、看温度计的'刻度(数字可表示高低)
4、看电子称上的读数说出物重(可表示重量的多少)
5、认读人民币,邮票的面值,物价牌上的价格?(可表示金额的多少)
6、找出表示当天日期的日历,说说今天是几年几月几日(可表示时间的顺序)
7、认读邮编,书页码,车牌号,信用卡 号码(可表示号码的顺序)
8、我们是大几班的小朋友?第3组的小朋友起立(数字可表示排列的次序)
4、讨论“假如没有数字,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5、按指令摆数字
1、请找出表示自己年龄的数字
2、摆出自家电话号码,门牌号
6、活动延伸:用扑克牌表示大小,次序。 《生活中的数字》幼儿园大班教案3 教学意图: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都会被打乱或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开展了本次教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以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字为内容,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1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兴趣,陪养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所学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进1步巩固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积极与同伴交流。
3、通过做1做、玩1玩,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各种有数字的包装盒若干;
2、电话机1部、照片数张;
3、实物展示台、投影仪;
4、腊光纸若干。 教学过程:
1、以数字儿歌引出课题。 提问:你从儿歌里听到了哪些数字?
2、找1找包装盒上的数字。 (1)幼儿互相交流。 (2)集体交流。 幼儿积极阐述自己发现的数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数字的含义。
3、说1说生活中的数字。 教师利用实物、照片帮助幼儿拓展认识。
4、游戏:打电话。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