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1、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1认。 观察钱币,读1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1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1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1会儿带这,1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1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1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1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1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1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1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1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1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1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2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1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2、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1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0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1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0钱。
3、练习 1.教师出示1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1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0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2: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1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2、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3、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1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2、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作为1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1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1 集中活动1: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1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2、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1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0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1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0钱。
3、练习 1.教师出示1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1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0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2: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1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2、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3、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1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1认。 观察钱币,读1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1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1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1会儿带这,1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1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1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1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1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1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1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1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1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1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1、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2、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3、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1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1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1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1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1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1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1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1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1、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2、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1、请小朋友2个人1组,互相商量1下1人做营业员,1人做顾客。
2、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1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1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1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1下,它们有什么不1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2、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1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1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3、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1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1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习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1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1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 (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习用品,买学习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 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1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2、 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 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1起认1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2)提问: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交流) (3)谈话: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几类,你可以怎样分?请小组同学1起分分看,想想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分法。) (4)提问: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 (5)说明: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将人民币分成用纸做的纸币和用金属做的硬币。 (6)师问:如果分成3类,又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师随即板书:1元(壹圆)、1角(壹角)、1分(壹分)) (7)说明: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在元、角、分下面加着重号。)请组长把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都放进盒子里。 (8)谈话:生活中你用1元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钱能买到1小块橡皮吗?(指名回答)说明:在元、角、分这3个单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情境图)谈话:下面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去文具柜台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价格呢?(指名交流) (2)(媒体播放: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提问:小明想买什么?(指名回答)他说什么?你们觉得可以吗?请小组同学讨论1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提问:用10角可以买到1元的练习本吗?为什么呢?(指名交流,说明理由。) (4)谈话:让我们1起来见证1下。(媒体出示元角换算图,生边看边1角1角地数。)问:1元=( )角(生齐答后板书:1元=(10)角) (5)谈话: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下。(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提问:1角等于几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生答)谈话:下面让我们1分1分地数数看。(媒体出示分角换算图) (7)揭示:1角等于几分?(生齐答后板书:1角=(10)分) (8)(及时反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元、角、分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它们之间却是有关系的,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记得牢不牢。(出示换算练习)
3、认识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谈话:为了使用方便,国家除了发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外,还发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请各小组的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成员1起认1认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 (2)谈话:我们请1位同学来认认看,其他同学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媒体出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指名交流。)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组长把这些人民币也放进盒子里。
4、教学“试1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 (1)(出示“试1试”第1题)谈话:老师想知道 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1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币举起来。 (2)交流:你们拿了几张5角?(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试1试”第2题)谈话:几枚5分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枚1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1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币举起来。 (4)交流:你们拿了几枚5分?(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 组织练习,深化认知。 谈话: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1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问: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买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连线) (3)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国徽,象征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随便揉搓,要爱护人民币。
2、 想想做做第2题 (1)(媒体出示第1小题)提问:这张图什么意思?1共有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2)(媒体出示第2小题)提问:这张图又是什么意思呢?1共是几元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3、 想想做做第4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图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指名交流) (2)问: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为什么?(指名交流) (3)问:还可以买哪两样商品?(指名交流)
4、 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明要给外地的哥哥写信,来到邮局,告诉叔叔(买1元2角邮票。)媒体出示问题:可以怎样付1元2角? (2)谈话:小组讨论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个组的拿法多。(小组活动后交流拿法并板书。)
6、拓展练习 谈话: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图案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找准人民币上的关键地方,认1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比比谁的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1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1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1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1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1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1样、颜色不1样、图案不1样、数字不1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1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1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1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1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1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 (1)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2)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1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3)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1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4)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1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1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5)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1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1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1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1元) (6)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1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1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3、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作为1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1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1 集中活动1: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1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2、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1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0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1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0钱。
3、练习 1.教师出示1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1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0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2: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1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2、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3、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1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1认。 观察钱币,读1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1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1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1会儿带这,1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1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1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1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1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1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1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1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1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1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1、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2、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3、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1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1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1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1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1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1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1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1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1、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2、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1、请小朋友2个人1组,互相商量1下1人做营业员,1人做顾客。
2、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1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1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1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1、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1下,它们有什么不1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2、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1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1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3、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1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1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习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1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1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 (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习用品,买学习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 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1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2、 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 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1起认1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2)提问: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交流) (3)谈话: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几类,你可以怎样分?请小组同学1起分分看,想想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分法。) (4)提问: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 (5)说明: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将人民币分成用纸做的纸币和用金属做的硬币。 (6)师问:如果分成3类,又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师随即板书:1元(壹圆)、1角(壹角)、1分(壹分)) (7)说明: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在元、角、分下面加着重号。)请组长把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都放进盒子里。 (8)谈话:生活中你用1元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钱能买到1小块橡皮吗?(指名回答)说明:在元、角、分这3个单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情境图)谈话:下面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去文具柜台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价格呢?(指名交流) (2)(媒体播放: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提问:小明想买什么?(指名回答)他说什么?你们觉得可以吗?请小组同学讨论1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提问:用10角可以买到1元的练习本吗?为什么呢?(指名交流,说明理由。) (4)谈话:让我们1起来见证1下。(媒体出示元角换算图,生边看边1角1角地数。)问:1元=( )角(生齐答后板书:1元=(10)角) (5)谈话: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下。(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提问:1角等于几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生答)谈话:下面让我们1分1分地数数看。(媒体出示分角换算图) (7)揭示:1角等于几分?(生齐答后板书:1角=(10)分) (8)(及时反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元、角、分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它们之间却是有关系的,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记得牢不牢。(出示换算练习)
3、认识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谈话:为了使用方便,国家除了发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外,还发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请各小组的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成员1起认1认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 (2)谈话:我们请1位同学来认认看,其他同学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媒体出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指名交流。)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组长把这些人民币也放进盒子里。
4、教学“试1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 (1)(出示“试1试”第1题)谈话:老师想知道 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1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币举起来。 (2)交流:你们拿了几张5角?(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试1试”第2题)谈话:几枚5分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枚1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1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币举起来。 (4)交流:你们拿了几枚5分?(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 组织练习,深化认知。 谈话: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1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问: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买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连线) (3)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国徽,象征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随便揉搓,要爱护人民币。
2、 想想做做第2题 (1)(媒体出示第1小题)提问:这张图什么意思?1共有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2)(媒体出示第2小题)提问:这张图又是什么意思呢?1共是几元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3、 想想做做第4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图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指名交流) (2)问: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为什么?(指名交流) (3)问:还可以买哪两样商品?(指名交流)
4、 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明要给外地的哥哥写信,来到邮局,告诉叔叔(买1元2角邮票。)媒体出示问题:可以怎样付1元2角? (2)谈话:小组讨论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个组的拿法多。(小组活动后交流拿法并板书。)
6、拓展练习 谈话: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图案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找准人民币上的关键地方,认1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比比谁的大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1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1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1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1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1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1样、颜色不1样、图案不1样、数字不1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1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1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1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1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1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认识人民币》优秀数学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本节课让幼儿更好的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换算,会简单的使用人民币购物,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 活动目标 :
1、认识十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用途、准确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3、体验劳动才能获得报酬,感受自助购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并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活动准备: 1元、5元、10元人民币若干张、PPT、手工小火车、手工超市部分商品、小猪佩奇和乔治手偶。 活动导入 : (1)手偶导入 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山羊爷爷拔草,他们两个通过劳动赚了钱,就拿着钱高兴的向超市跑去。快到超市门口了,它们却想不起来他们的钱都是多少元了,焦急的它们赶忙跑去问老师。 (2)以变魔术的形式分别出示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让幼儿认识。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元、5元、10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的?(中国)它们有1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用什么用途? (3)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 教师:现在我们1起来和人民币做好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4)卡片与人民币对应 教师:老师这里有1列数字小火车,小朋友们来看1看,帮这些人民币找到它们的好朋友。 (5)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1些东西,我可以怎样付账呢? 师:1个包包5元钱,怎样来付钱呢? 幼儿讨论:(可以付1张5,还可以付5张1元) 师:1根棒棒糖2元钱3根棒棒糖,多少钱?怎样来付账呢? 幼儿讨论:(1张5元1张1元,可以付6张1元) (6)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今天我们1起认识了人民币,接下来我们1起去帮助小猪佩奇和乔治帮助它们的妈妈买东西吧! 活动延伸:周末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逛超市付账时,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来进行简单结算。
4、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
作为1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重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2.学具:每组1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1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
1、开始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1下,它们有什么不1样?"(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1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1元等于几角?"
2、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1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1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3、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1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1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4、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1起进行评价
5、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