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花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
1、《美丽的花园》大班教案
作为1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的《美丽的花园》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丽的花园》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总数将相应的两个数群圈画在1起,并用加法算式记录,学习9以内的加法运算。
2、尝试根据总数和1个与之连线的数群,圈画出另1个数群,并列出减法算式,学习9以内的减法运算。
3、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1)、(2),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
1、1
3、15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感知数群数量。 教师出示数群卡1,引导幼儿观察数群卡中每部分的物体及数目。
2、圈画数群,学习加法运算
1、请幼儿为数群卡中得某1群花找朋友,两群花合在1起要是9朵花,并将它们圈画在1起。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习用算式记录圈画两群花合在1起的数目。
3、看数选数群,学习减法运算。
1、教师出示数群卡2
2、请幼儿根据数字9和已圈画出的某1群花的数目,再圈画出另1群花并与之连线。
3、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圈画的结果。
4、请幼儿用算式表示全圈画的结果。
4、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装糖果
2、看图列式
3、拼9方格图
4、依样接画
5、活动评价
1、幼儿相互交流"装糖果"的记录结果
2、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不同记录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美丽的花园》大班教案2 设计思路: 每1个孩子都很喜欢花园,花园里的每1朵花、每1棵草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会说话的,有生命的。通过让孩子亲自去花园观察、感受。使孩子有直接的感受去表现、创造。进1步激发了孩子的绘画兴趣。使孩子能更好地表现。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感受花园的美丽。 2尝试用水粉画表现花园的1角。 3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水粉材料、笔 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园吗?为什么?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美丽的花园,请你们把花园里的美景,用眼睛当照相机把它拍下来。等1会儿,请你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2幼儿观察 1把幼儿带入花园 2引导幼儿观察花园里的花、草、树、等。它们的形状、颜色等。 3讨论再现 1刚才你在花园里,看到了什么?(互相讨论) 2把你所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4幼儿创作。 ⒈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所看到的。 ⒉幼儿画面的布局、色彩的使用情况。 5创编故事 ⒈请幼儿把自己的画编成1个故事,然后讲给大家听。 ⒉把自己的绘画工具整理好。 预设结果: 让孩子亲自去花园感受,他们会有很高的兴趣。通过孩子的观察、再现提高了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孩子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的创作。最后让孩子自己创编故事提高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美丽的花园》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总数将相应的两个数群圈画在1起,并用加法算式记录,学习9以内的加法运算。
2、尝试根据总数和1个与之连线的数群,圈画出另1个数群,并列出减法算式,学习9以内的减法运算。
3、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1)、(2),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
1、1
3、15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感知数群数量。 教师出示数群卡1,引导幼儿观察数群卡中每部分的物体及数目。
2、圈画数群,学习加法运算
1、请幼儿为数群卡中得某1群花找朋友,两群花合在1起要是9朵花,并将它们圈画在1起。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习用算式记录圈画两群花合在1起的数目。
3、看数选数群,学习减法运算。
1、教师出示数群卡2
2、请幼儿根据数字9和已圈画出的某1群花的数目,再圈画出另1群花并与之连线。
3、请幼儿说己的圈画的结果。
4、请幼儿用算式表示全圈画的结果。
4、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装糖果
2、看图列式
3、拼9方格图
4、依样接画
5、活动
1、幼儿相互交流"装糖果"的记录结果
2、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不同记录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美丽的花园》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从下到上画线表现小草的形象特征。
2、大胆地用绘画、粘贴画、点画、印画等技能,表现对春季美好的感受。
3、激发幼儿参与操作的兴趣和热情。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去春游,或在晨接时带领幼儿在迷宫活动,观看春季的植物,如:花、草等。
2、白纸与幼儿人数相同、
1、绿色、红色、黄色、桔黄色油画笔若干。
2、绿色油画笔、各种颜色的纸花若干、6瓶浆糊。
3、绿色油画笔、水粉色彩、布。
4、绿色油画笔、水粉色彩、积木若干、布。 活动过程:
1、以交谈的形式引入活动教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为什么知道是春天?春天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呢?"
2、引导幼儿谈谈观察到的草地及鲜花。教师:你们看到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小草长的什么样子?小草是从什么地方长出来的?
3、以有趣的谈话,引入操作活动。“今天小蝴蝶想请小朋友帮个忙,因为其它蝴蝶的花园里开满了花、长满小草,多么美呀。可是小蝴蝶的花园里什么也没有,所以想请小朋友帮忙,帮忙装饰花园,让它的花园比别人还漂亮。”讲述几种制做方法。
4、交代要求,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掌握画小草和布置花的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绘制,丰富画面。
5、幼儿布置壁画让幼儿自己动手把作品布置到壁画中,表扬大胆作画、用色,以及画面整洁的幼儿。活动延伸在分区活动中可让幼儿继续用油画笔和水粉色彩大胆创作。 分区活动:
1、美术区:自由绘画,大胆用色。
2、计算区:找朋友
3、穿钮珠:大胆的制作装饰链。按种类穿或交叉穿。
4、娃娃家:让幼儿选择喜爱的角色进行活动。
5、益智区:用不同的图形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6、泥工区:用不同的方法(团、搓、压、捏、印)等技能把泥制成各种物品。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给我1些启示,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放手是让学生在1个宽松自在的环境氛围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表达,让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创造和大胆想象,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有疑惑的是这个度的把握,像这次活动我觉得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缺少1点激情,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自己有了激情,才能带动孩子产生积极的反应。在课堂上我应该改变1下在语言或者讲课的方式,也可以改变1下教学的环境,让孩子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效果更佳。 在示范画的时候我自己感觉有些简单,可以让个别学生自己用小纸片先试1试,感受1下会更好。放范画和示范画的黑板摆放地离学生有些远和偏了,学生的视觉看画太远了,应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讲课语气要生动,因为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花,是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要想使整节课生动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设置要生动,语言的组织也非常重要,只要把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了,那这堂课可就成功了1半。 我在花的知识和表现手法的.讲解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就是老师怎么示范,学生就怎么做,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给学生1个自由的发挥空间。课后我想,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多感受1些就好了,对新知识、新技法、新材料的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业的点评缺乏目的性,应该针对1幅画指出好在哪里,怎么画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我鼓励孩子们用“刮蜡法”的方式,为不同的花的花瓣和叶子涂色。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乐意为这些花“穿上漂亮的衣服”。我在示范刮蜡法涂画的时候,特意向孩子们强调:花的花瓣和叶子的颜色要形成对比,否则花会显得很晦涩,当然针对2年级的学生,我们不宜讲得太深,其实学生是能感觉到的。 学生们分组给美丽的花园创作鲜花时,由于多种材料的引进,作业的创作方法和呈现效果显得更丰富。但是在课堂上,许多的孩子只能感受到其中的1种,这给了我些许困惑,更困惑的是由于材料的限制,学生没有机会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表现。这是我上这堂课感觉最苦恼的地方。 在作业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给花瓣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甚至1朵花上就出现多色花瓣,但是花的叶子,除了大部分涂上绿色外,个别孩子涂上其他颜色。不知道是他们随意涂,还是他们眼中的事物与成人不同。最后,我选择欣赏他们的作品。尊重孩子的眼光,尊重孩子的表达,孩子的世界也是美丽的。
2、幼儿园大班《丰收的秋天》教案
1、活动目标:
1、认识1些农作物或果树,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
2、能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交谈。 3.教育幼儿尊重成人的劳动,爱惜农作物。
2、活动准备:
1、幼儿多次了解过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收获许多的水果、蔬菜,并知道其中的1些名称。
2、农民田间劳作场景的录像。
3、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在教室的1角布置“丰收的季节”展览。
3、活动过程: (1)自由探索。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2、你们喜欢秋天吗?最喜欢秋天的什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讨论对秋天的认识)。 (2)引导发现。
1、观看农民田间劳作场景的录像。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行谈话,拓展话题。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如收割、脱粒、扬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小结:农民伯伯为了给我们种粮食,辛苦了1年,我们要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2、秋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和蔬菜,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引导幼儿在别人谈话过程中,积极参与谈话和补充谈话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幼儿知道秋天是各种植物收获的季节。) (3)交流讨论。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的名称、外形、味道及用途。 教师巡回参与幼儿的交谈,提醒幼儿围绕话题轻声谈话,不影响别人。
3、幼儿园大班科学《汉字真有趣》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汉字真有趣》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基本特点,能将象形字与现在用的汉字联系起来。 知道汉字是中国发明的文字,对中国文字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1些常见汉字。 课件准备:“汉字”组图;《汉字的演变》小知识音频及图片;“象形字”组图;“汉字对对碰”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文字”,引导幼儿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特点。 图片中有许多文字,你能找出哪些是中国的汉字吗? 为什么这些是汉字?/不是汉字? 小结:汉字是中国的文字,它的形状方方正正,所以又称作“方块字”。 播放小知识音频及图片《汉字的.演变》,引导幼儿了解汉字的发展。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变化而来的,1起看图了解汉字是如何来的吧。 小结:我们的汉字经过很长的时间演变发展,从最早的图画到象形字,又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慢慢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出示组图“象形字”,引导幼儿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图片上是1些象形字,你觉得它们像什么? 你觉得它们可能是什么字? 小结:象形字是最早的文字,是用简单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的事物的外形特征形象地画出来。经过数千年的演变,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跟原来的象形字已经有很大不同。 出示组图“汉字对对碰”,鼓励幼儿连线配对,认识更多汉字。 图片上的象形字对应哪个现代汉字?试着动手连1连。 你觉得这是什么字? 小结:今天我们1起认识了这些有趣的汉字,知道汉字是中国发明的文字。从象形字到现在的简体字,都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我们要学好汉字,做喜欢汉字、热爱汉字的中国人。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共同配合,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1些常见汉字。
4、幼儿园中班《美丽的蝴蝶》教案
作为1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1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美丽的蝴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不同活动形式,体验绘画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均匀涂色和能够运用丰富的色彩大胆创造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简单了解有关蝴蝶的知识,学会对称涂色。 活动准备 1.涂色——蝴蝶 2.油画帮、画稿、教师范画、蝴蝶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春天来了,小草换上了绿绿的衣裳,小花穿上了5颜6色的衣裳,植物园里1片美丽的景象。 你们猜,花儿把谁吸引来了? (教师出示蝴蝶)
2、展开 1.帮助幼儿简单了解蝴蝶的特征。 这些蝴蝶美不美?它们都有几对翅膀?(1对)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翅膀的形状、花纹、颜色是不是1样的? 小结:蝴蝶有1对翅膀,翅膀的形状、花纹、颜色都是1样的,这就叫做“对称”。 2.教师布置任务 (1)出示蝴蝶的头饰,激发幼儿的活动欲望。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美丽的小蝴蝶? 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不同样子的蝴蝶画稿,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子, 用最丰富的色彩为蝴蝶涂色。 画完后老师可以帮助小朋友们剪下来,压上膜,制成蝴蝶的头饰。 小朋友们戴上自己画的蝴蝶头饰,就会像老师1样变成美丽的小蝴蝶了。 (3)重点提示:蝴蝶翅膀的形状、花纹、颜色要对称,色彩越丰富,画出来的蝴蝶越美丽; 注意不要涂到边框的外边。 3.幼儿作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指导幼儿的作画姿势和握笔姿势,注意色彩的选择。 (2)鼓励画得快的小朋友要用色均匀。 (3)帮助指导画得慢的孩子不要涂到边框的外边。 4.教师点评 请小朋友1起来看1看:谁是最美丽的小蝴蝶?为什么? 小结:颜色涂的均匀,色彩丰富,做到了对称性,画面非常的干净。
3、延伸活动 将幼儿的画剪下来,压膜,做成蝴蝶头饰。 幼儿园中班《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时期是好奇心最强的时期,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设计了本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认识蝴蝶的成长过程。 (2)引导幼儿发现科学奥秘。 (3)给蝴蝶涂颜色。 (4)培养观察蝴蝶的能力。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蝴蝶的成长过程。 (2)发现科学奥秘。 活动准备 课件,计算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请来了1位小客人,请小朋友猜1猜。(谜语) (2)讲故事——认识蝴蝶的成长过程。 子——幼虫——蛹——蝴蝶(看图) 1·子长大变成了什么? 2·幼虫长大变成了什么? 3·蛹长大变成了什么? (3)创编儿歌,边唱边做动作。 子儿变变变,变成小虫虫, 虫儿变变变,变成蛹儿, 蛹儿变变变,变成小蝴蝶。 (4)认识更多的蝴蝶,并发现科学奥秘。(看图) 1·观察蝴蝶身上有什么?(图案) 2·图案像什么? 3·说1说有什么作用? (5)给蝴蝶涂颜色。 按照自己喜欢的颜色涂。 (6)看1看谁的最漂亮。 反思: 这节活动课让幼儿认识了蝴蝶的成长过程,并通过创编儿歌,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认识更多活蝴蝶,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奥秘并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之处是没能让幼儿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 幼儿园中班《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动物的活动和生长有初步的兴趣。 2.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3.观察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蝴蝶》。2.幼儿用书:《蝴蝶》、《好饿的毛毛虫》。3.教学挂图:《蝴蝶》。
4、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引出蝴蝶的话题。 如:教师:猜猜这个谜语说的是谁?“有样东西真美丽,4片翅膀象花衣,春天飞到花园里,停在花上吸花蜜。” 教师:谜语里为什么说的是蝴蝶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课件《蝴蝶》。 如:教师:你见过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凭借已有的经验,自由讲述对蝴蝶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主要特征:对称的翅膀、细小的身体、触须等。 教师:蝴蝶什么地方最美丽?(引导幼儿观察翅膀对称的花纹)。 教师:你们还见过哪种蝴蝶? 3.在教师与幼儿交流中引导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如:教师:蝴蝶最喜欢在哪里飞来飞去?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围绕蝴蝶自由提问和交流自己的认识。(幼儿可以讲有关于蝴蝶的'故事或儿歌,教师讲述好饿的毛毛虫,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的由来) 4.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蝴蝶。 如教师:蝴蝶是怎么飞的? 教师:蝴蝶停在花朵上时,翅膀是什么姿态? 教师和孩子1起跟音乐模仿蝴蝶飞。 5.教师带领幼儿1起做游戏《蝴蝶找朋友》。 如:小朋友们,让我们把自己变成美丽的蝴蝶吧,去美丽的花丛中去寻找自己的小伙伴吧,看谁的朋友最多,谁的朋友多,谁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噢!(幼儿相互找朋友) 教师总结:蝴蝶非常美丽,但它的寿命很短,所以我们不要去伤害蝴蝶,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好朋友似的爱惜它们,我们也要像蝴蝶1样,对他人多做贡献,多做好事。 幼儿园中班《美丽的蝴蝶》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磁带、头饰、积木活动流程: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活动 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1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2、欣赏活动: (1)、尝试创编活动:
1、幼儿建设花园:“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花园------)“那我的花园在哪儿呢?你们快快来帮我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我1只蝴蝶玩,真孤单。”“让我们随着音乐1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2)重现欣赏: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1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1起来听。 (3)交流讨论:
1、了解: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中国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1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1件什么事呢?——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4)联想创作
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后面速度快了,听上去欢快地,她看她们胜利了,欢快地在1起玩了。结尾部分又慢慢静下来,好象太阳下了,她们休息了。)
2、分段听音乐表演
3、再次创编表演: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3、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5、《蜗牛吃什么》幼儿园中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蜗牛吃什么》幼儿园中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蜗牛吃什么》幼儿园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2、尝试饲养和照顾小蜗牛,体验其中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 讲话。 重点难点: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在植物园内散步时,和幼儿1起找找蜗牛,共同捕捉若干小蜗牛。
2、与蜗牛有关的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1位动物朋友。看,是谁?(出示实物蜗牛)我们跟蜗牛打个招呼吧!
2、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初步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用你的小眼睛仔细看看,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特征,并且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如:蜗牛有1个大壳壳;蜗牛有两对触角等。教师积极肯定幼儿的观察与讲述。
2、播放视频《蜗牛》,进1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看完了1段有关蜗牛的视频,你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 追问:蜗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时会有什么东西? 师幼共同 小结:蜗牛有两对触角,大触角上有1黑点就是它的眼睛;身体是软软的,用腹足前进,会留下粘液;背上有1个硬壳。
3、拓展小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看图说说,探讨1些蜗牛的其他秘密,如:蜗牛的嘴巴里有上百颗牙齿等。 (2)了解蜗牛的饮食习惯
1、大胆猜疑,激发兴趣 提问:蜗牛喜欢吃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的猜测、讲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2、在操作中发现蜗牛喜欢吃什么 要求:每组 提供4只实物蜗牛,请小朋友选择你觉得蜗牛可能会喜欢吃的4种食物喂蜗牛,看看蜗牛喜欢吃什么,并且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在幼儿需要时 提供及时的帮助。 集中交流:通过喂蜗牛,你发现蜗牛喜欢吃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进行大胆的讲述、交流。
3、进1步了解蜗牛蜗牛的饮食习惯。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蜗牛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在经验基础上进1步了解蜗牛的饮食习惯,并进行 小结。
3、尝试饲养和照顾蜗牛
1、师:我们请蜗牛住在我们教室,好不好?我们可以怎么照顾蜗牛呢? 引导幼儿在之前的经验基础上积极讲述、交流。
2、结合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以分组的形式饲养、照顾蜗牛,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反思: 蜗牛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生动、可爱,很受幼儿喜欢,因此在这个科学活动《蜗牛吃什么》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下面让我结合本活动来说说我对课堂调控的运用。 对教学活动的调控 对教学活动的调控包括教师对学生、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及协调相互关系的调控,具体策略如下:
1、教学的前馈控制策略 教学的前馈控制是指在幼儿的学习产生偏差之前,教师根据同类教学信息的反馈与矫正所形成的经验,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防范错误的发生。 如:播放视频《蜗牛》,进1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中,我提问:“看完了视频,你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考虑到幼儿可能会重复之前的回答,或者1时回答不出来,学习产生偏差之前,我将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追问:“蜗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时会有什么东西?”提前采取控制策略,防范错误的发生。
2、教学的多边互动策略 多边互动,即“多边活动论”,是指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论,而是强调教学是1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师师诸动态因素间的多边互动,以利于开展与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 活动中,我采用了师幼、幼幼的多边互动策略。
3、反馈控制策略 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如幼儿大胆猜测蜗牛喜欢吃青菜、毛豆、苹果等时,我会积极肯定幼儿的猜测讲述,反馈:“有可能”、“我也觉得蜗牛会喜欢吃青菜”等。当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涨时,我会通过肢体语言的提示,矫正幼儿不能安静倾听的情况,引导幼儿静下来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甚至对个别幼儿我会去摸摸他的头暗示他认真听。 自我调控 工作4年,我深有体会如果自我没有调控好,整个活动的氛围都会随之走样。因此,在活动中,我做到放松自己,把目标记在心里,把活动内容记在心里,不生搬硬套,调控好每个教学环节,争取让每位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对于认知方式和策略的自我调控,我还有待进1步的学习,尤其当我遇到1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时,或许我可以尝试运用假设、例证、反抛、联想等策略,真正让师生互动起来,难题不应该是教师的难题,而是应该教师启发幼儿尝试、探究、解决的问题,使难题不再难。 《蜗牛吃什么》幼儿园中班教案2 目标:
1、尝试饲养和照顾小蜗牛,观察记录比较蜗牛的饮食习惯。
2、乐意和老师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交流与发现的快乐。 准备:
1、师生共同捕捉小蜗牛若干。
2、《幼儿画册》 过程:
1、观察小蜗牛 提问:小蜗牛长什么样?
2、猜测小蜗牛喜欢吃什么? 提问:你们知道小蜗牛爱吃什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猜测)
3、试验,并尝试记录观察的结果 (1)分组收集小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 ) 幼儿食物,讨论如何喂小蜗牛? (3)鼓励幼儿经常观察小蜗牛对所食物的喜好情况,用自己的方式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4、交流、分享发现 鼓励幼儿与老师同伴交流自己喂食方法和发现,获得蜗牛在饮食方面的.初步认识。 (1)提问:你发现小蜗牛爱吃什么? (2)提问:在喂养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幼儿画册》中的,判断1下蜗牛喜欢吃什么? 活动反思: 探究蜗牛食性的活动已进行1周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不断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食物喂蜗牛。在亲自喂养蜗牛的过程中,他们的结论是,蜗牛吃水果、蔬菜、粮食,不吃树叶。在讨论结论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蜗牛爱吃甜食。”对于这个结论孩子们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为了把孩子们对蜗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时机问道:“蜗牛真的更喜爱吃甜食吗?怎么证明呢?”有的孩子说:“苹果是甜的,给它带点儿苹果试试。”但马上有孩子反驳:“只给它吃甜的食物不行,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时给蜗牛吃,看它先吃哪个,这样试才公平。”两个人经过充分讨论1致认为,要证明蜗牛是不是更爱吃甜食,应该同时甜的和不甜的食物,而且两种食物要与蜗牛的距离相同。随后,孩子们分成5个小组,为蜗牛选择了不同味道的食物进行实验。结果4个组的蜗牛都先吃了甜食,只有1个组的结果与大家不同,原因是他们将白菜摆在了离蜗牛近的地方,所以,蜗牛先吃了白菜。有的孩子还发现蜗牛的大便是红色的,有的认为是血、有的认为是粪便,这是1个有趣的发现,可以生成1个新的话题。
6、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5篇 在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精选篇1) 活动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含义。通过人物、交流讨论做个好孩子,并感受助人之乐。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大家同学间应互相关爱、乐于助人,并融入个体言行之中。 活动准备 1些乐于助人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1、叙述两个孩子在雨天帮助同学的故事,赞扬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师:在雨天,奶奶担心没带伞的小红会被雨淋湿;然后没带伞的小红被小丽送回家,衣服没淋湿,奶奶夸小丽是好孩子;带伞的鹏鹏衣服全湿回到家,原来他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自己却冒雨回家,奶奶也夸他是好孩子。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恰好与奶奶的料想相反,曲折有致,由此赞美同学间的友情。
2、学会故事中用的词语:“担心”、“淋湿”、“借”、“冒”、“夸”等词。
3、使幼儿能够探讨1下,短句中小丽和鹏鹏是好孩子的原因,自己会怎样?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感受助人之乐。从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明晓同学间应互相关爱、乐于助人,并融入个体言行之中。
5、让幼儿想想自己还能用哪些称赞的词来表达他们。
6、师说1个感人的故事,让幼儿评1评大姐姐是个好榜样。 《1位盲人的感谢信》 感谢你们,校长和老师, 你们教育的孩子真好。 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只知道她在你们学校。 1天,我顶着风雪回家, 不小心被1块石头绊倒。 她赶紧跑来把我扶起, 还替我找回甩远的书包。 从此,我们认识了, 她每天都来做我的向导。 1见面,甜甜地叫我阿姨, 清脆的嗓音总是带着笑。 早晨,她准时把我送过大街, 傍晚,准时把我接过小桥。 下雪天,她紧紧把我搀扶, 下雨了,为我把雨伞使劲举高。 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可我知道: 鲜艳的红领巾准在她胸前飘, 雷锋精神在她身上闪耀。 活动结束 让幼儿回想1下是不是助人为乐的快乐多。 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精选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愿意帮助他人做1些力所能及的事。
3、能注意到别人的困难与需要,主动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事先请幼儿排练表演场景,或使用相关短片、《好朋友》伴奏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幼儿观看场景1:1位幼儿摔倒了,另外1个幼儿将他扶起来。 ——引导幼儿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幼儿观看场景2:1幼儿主动帮助家人收拾房间。 ——引导幼儿讨论:他在做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的家人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2、经验分享。 ——请幼儿回忆并说1说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家人之间,小朋友之间)。 ——请幼儿说1说被人帮助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激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愿望。 ——教师小结:你们都是很棒的孩子,都能及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会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家人和朋友感到温暖和幸福,老师特别高兴,也为你们骄傲。
3、歌表演。 ——改编并演唱歌曲《好朋友》如“我帮妈妈叠衣服,我帮爸爸摆鞋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是幸福1家人。”等,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应变 第3个环节也可以改为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帮助别人或者被人帮助的情景,还可以模拟帮助他人的情景。 活动延伸
1、和幼儿讨论决定幼儿可以帮助老师做的事(如擦桌子等),并制定班规轮流执行。
2、请幼儿到比自己小的班级里,帮助小朋友穿衣、系鞋带、整理床铺等。 区角活动 语言区:在该区域粘贴幼儿互相帮助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图片内容,并以此为榜样,主动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环境创设 班级墙上设置“助人为乐”之星,进行评比活动。 家园同步 家长对于幼儿在家里主动帮助做事情的行为,给予表扬,激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愿望。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鼓励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主动帮助。 相关链接 可以跟幼儿1起观看以雷锋系列的电影,体会主人公乐于助人的快乐心情,激发幼儿乐于助人的愿望。 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精选篇3) 活动设计背景 3月份是学习雷锋月,为了 使 幼儿园的学生们深入地了解雷锋精神和学习雷锋精神,传承并发扬雷锋精神,使同学们以雷锋为榜样,不断地总结自我,服务他人。此次活动要全面、务实、灵活, 切实起到加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自觉弘扬雷锋精神的目的,开展了以“助人为乐”为主体活动。通过讲雷锋故事,和展示雷锋的图片给学生们看,让他们更多 地了解奉献精神,通过学习雷锋精神了解雷锋叔叔非常勤俭节约,我们学习他勤俭节约要用行动来证明。 活动目标
1、让我园的孩子们知道每年的3月5日这个时候是雷锋日,使儿童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简朴的意识。
2、采用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后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表现。
3、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使学生学会明礼、感恩、友爱、奉献的优良品质,教育学生做1名新时期的小雷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教学难点:怎么树立1种助人为乐的小雷锋精神。 活动准备 雷锋图片、胶水、电视机、DVD机(放雷锋记录片以及《学习雷锋好榜样歌》) 活动过程
1、把雷锋的图片帖在黑板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们知道雷锋是1位解放军人。
2、通过讲雷锋故事,谈话等形式让孩子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1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
3、放雷锋纪录片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了解雷锋1些助人为乐事迹,教学生们唱雷锋歌《学习雷锋好榜样》。最后让全班的学生来说雷锋是1个怎样的人,怎么去学习雷锋精神。
4、鼓励学生在教室里捡垃圾,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财产,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人,帮助老人,做1个乖孩子。
5、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回答,例如,我们在街遇到叔叔阿姨们问路如果我们知道该怎么办啊?学生|:我们会帮他们指路。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家中该注意什么呀?小朋友:洗完手要把水龙头扭紧,吃饭时不浪费粮食,不跟爸爸妈妈顶嘴,帮奶奶爷爷剩饭。 教学反思
1、对幼儿的反思:通过这次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1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在这节中让农村的孩子也知道 3月日是学雷锋月,让他们知道雷锋的教育意义很深远,让他们更加进1步地了解当代的他们吃穿不愁,生活条件优越,比较难理解那个时代雷锋身上俭朴、不怕苦不怕累帮助他人的精神。在这节课让孩子们知道雷锋、知道雷锋的故事、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转化到现实中敬仰、学习雷锋精神。
2、对我的反思:我从事幼儿教育这个职业已经有了7个年头 ,对孩子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我都比较了解,他们都是启蒙教育者,通过讲雷锋精神让学生们树立正面的思想道德,学习中国的传统美德。
3、对活动效果的反思:在整堂课中 孩子们非常认真的听讲,孩子们也认识了雷锋是个助人为乐的好人,在我所提问中孩子们回答得非常好,说明孩子在课程中已经收到启发。这节上得比较顺利,整节课感觉良好。 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精选篇4)
1、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敏锐性,并学会运用新词:踢、滚,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目标 教育幼儿与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3)人格目标 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大胆表述,追求独特性,引导幼儿向独创性方向发展。
2、活动准备图片1套:图
1、,小欣在踢毽子。图
2、,小欣的毽子搁在树上。图
3、,小明1边玩滚圈1边走来。图
4、,小明把毽子还给小欣。实物投影机。
3、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2)幼儿自由排图讲述。 1.发给幼儿每人4张图片。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每张图片讲什么? 2.师:请你们把图片排好顺序,编成1个故事。 3.幼儿排图讲述,教师巡回引导。 (3)讲述,交流,互动学习。 1.出示实物投影机,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排图的方法和编成的故事告诉大家。 2.鼓励幼儿质疑,教师解答。 3.结合学词:踢、滚,教师质疑,幼儿解答。 (4)幼儿排图讲述。 1.幼儿变换图片位置,编出不同的故事。 2.教师注意提示幼儿编故事的连贯性、逻辑性。 3.请幼儿两人1组,轮流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同伴。 (5)品德教育。师:你喜欢谁?为什么? (6)讲评,议论。 幼儿评:谁的故事编得最好,为什么。 教师出示评价表评价。
4、各领域渗透社会:在活动区摆放有关团结友爱的图片,开展角色游戏,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5、生活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行为。
6、环境中渗透将图片放在语言区,配上文字卡片让幼儿复习、巩固。
7、家庭中渗透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品德。
8、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助人为乐》教案(精选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的情感。
2、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题。
1、出谜面:1座7彩桥,白云上面架,平时不见面,雨后才见它。
2、从谜面及生活经验中了解彩虹的7彩和拱形的特点。
3、组织讨论:你觉得哪些东西像彩虹? 有1只虾,它长的很特别,他也很喜欢帮助老人,那他帮助了谁? 请小朋友1起来听听吧!
2、听故事、理解内容
1、倾听1遍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讲了些什么?故事里的7彩虾是谁?
2、再次倾听故事。 故事里小青鱼帮助了谁? 虾公公躺在小青鱼的背上,看到了什么?怎么说的?小青鱼怎么回答的?
3、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虾公公会把彩虹当作7彩虾呢?(引导幼儿根据虾和彩虹的拱形特点来分析。)小青鱼看到虾公公伤心地样子,心里怎么想?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青鱼帮助别人后心里会怎么样呢?(很开心、很快乐……)
4、结合实际,拓展到生活你愿意做小青鱼吗?愿意和他1样去帮助别人吗? 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去做的?是如何去帮助别人的?谁来和我们分享1下 故事: 7彩虾虾公公已经很老了,它游不动,只能躺在河底。1天,下了1场很大很大的雷雨,雨停的时候,小青鱼来找虾公公:“我背您到河面上去玩玩吧!”啊,虾公公又看见了蓝蓝的天,绿绿的草。 这时,天边出现了1条7彩的虹。虾公公惊叫起来:“哦,1条好大的虾呀,还是7彩的呢。”小青鱼乐了:“那是虹,不过,长得还真像您。”虾公公却固执地说:“就是虾,我这就找它聊天去。”虾公公独自往前游,不小心翻了个身,慌得小青鱼忙上前托住它。等虾公公再抬头时,“7彩虹”已经不见了。“7彩虹也嫌我老呀。”虾公公很伤心,闷闷不乐地回到河底。虾公公的身体更坏了,可依旧念叨着“7彩虹”。小青鱼好着急,它想呀想,怎么样才能安慰虾公公呢? 小青鱼去找朋友们帮忙,请它们把自己变成1条7彩鱼。当小青鱼又游到虾公公身边时,虾公公可高兴了,它轻轻地说:“噢,是7彩虹,我1直想着你。”“我也是!”小青鱼亲切地回答。它就这么弯着身子,陪伴着虾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