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教实验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

求:人教实验版9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求:人教实验版9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初中数学8年级教案



3、哪里有免费的北师大版7年级数学教案下载?



4、初1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又迎来了1个全新的起点,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2022初1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1起来看看吧。   初1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   

1、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1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2、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1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3、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工作,不断向老教师学习,吸取经验。   

4、出勤:   在工作中我1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1名教师,我1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8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1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5、本期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初1数学。   第1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   第3章:字母表示数   第4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5章:1元1次方程   第6章:生活中的数据   第7章:可能性   

6、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1、基本技能:能够按照1定的程序与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2、逻辑思维能力: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运算能力: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初1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主动去接触知识,从而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目的,产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1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4)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1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看教师拼、摆,听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5)寻求规律,发展兴趣   数学知识的特点之1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1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自我提高   首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材料,完成自己的教研课题。在备课、讲课,还是在讲评练习中,发现问题及闪光点要及时进行小结。有机会多到外校去听课,学习其优点及新理念。经常与教研员及3中、安林的老师联系,互相交流信息。   其次,认真学习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励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注意扬长避短,坚持岗位练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必然落实于热爱学生。   爱学生成长中的每1个闪光点,理解信任他们,并严格要求他们,勤奋学习。   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别的教师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阅读有关的书籍与刊物,了解先进的教育方法,学习与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并在学习的同时,要做好学习笔记和读书的心得笔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素质。   总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初1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7年级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24人。从毕业成绩来看7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7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7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7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2、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1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3步为主).通过实例进1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2章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为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3章1元1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1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1元1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1元1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1元1次方程的1般步骤,掌握1元1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1元1次方程的关系,进1步体会利用1元1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1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1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1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1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1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1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1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1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1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1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   

3、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   针对以往学生中出现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现象,本学期我们还要抓好每个学生尤其是新生和学困生的学习常规,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这也是我们进1步转化学困生,控制学生流失的根本保证。   

1、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基本要求:   

1、及时预习。根据教学进度和教材的难易程度,适当地提前预习新课。   

2、善于预习。依据知识基础、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等,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预习方法。要记录好新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和不懂的'问题,以便上课时加以注意。   

2、指导并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培养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径。听课的基本要求是:   

1、要做好听课准备。包括学习用品、相关知识和心理准备。   

2、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   

3、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要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敢于发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5、要做好笔记。记住重点内容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教师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笔记,及时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检查学习效果,防止知识遗忘,提高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下1次新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的重要过程。复习的基本要求是:   

1、要及时复习。复习要及时,每天复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1个单元、1个章节后,也要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知识。   

2、复习要有针对性,要抓住要点,对1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加深记忆。   

3、复习要注意归纳总结,使知识更加条理化、层次化。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当天的学习效果,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基本要求是:   

1、要及时完成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   

2、要独立完成作业。养成独立思考和完成作业的习惯。   

3、要注意解题方法,总结答题规律,答题要有1定的速度。   

4、要正确对待作业的评价。要及时订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要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各教研组每周要及时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案、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记录、课后辅导记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做到不求全面,但求突破。布置作业时,做到少而精。全科作业量要控制在1.5-2小时左右。教师的讲课时间1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留下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复习、整理。这样,真正把课堂改革引向深入,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初1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校本教研为先导,以教研组为主线,注重“双基”讲究工作方法,着重抓好落实,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2、基本情况分析   

1、教师:7年级数学组共有7名教师。几名教师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创造性强,只要发挥各教师聪明才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尽心尽力,相信年级组的教学业务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2、学生:7年级共有7个教学班,学生大约有350人,由于各种原因,成绩较好的学生基本转走。留下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能力整体偏低,学习兴趣不浓,自觉性不够强,同时学生对数学语言尤其是几何语言的理解,表述能力也比较差,因此教学中更要注重基础,更要因材施教,更要有耐心和爱心。   

3、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合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的运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和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线—点和线。   

2、情感和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数学的意识。   (2)学生要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1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   (4)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交流合作的意识,并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4、教学教研设想与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进1步提高教研认识,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课改实验。   

2、切实落实教研时间的任务,提高教学教研实效。每周星期2上午第2节课为年级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时间,认真落实各项教研任务;交流教学心得,解决教学疑难,学习传达教改信息,组织“听、说、评、讲”课等活动。   

3、配合学校教学工作,继续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本学期年级组组织“听说讲评”课5节,听新上岗老师及年轻教师的创新课,听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每次听课前,要由主讲教师先说课,再由全组教师讨论定课,然后主讲教师课堂讲课,最后全组教师认真评课,把优点说全说足,把缺点说明说透。   

4、在教学中切实做到“5统1”。(统1教学进度、统1作业、统1教辅资料、统1测试、统1交流总结。)   

5、做好每次测试情况的分析,并依据测试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5、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案

7年级的同学刚刚开始接触高中的数学课程,打好基础是关键,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师大版数学初1上册教案:整式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1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1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 列代数式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   (2)若3角形1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3角形的面积为 ;   (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   (4)若m表示1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   (5)小明从每月的0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1年下来小明捐款 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 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 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2、讲授新课:   1.单项式:   通过特征的描述,引导学生概括单项式的概念,从而引入课题:单项式,并板书归纳得出的单项式的概念,即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然后教师补充,单独1个数或1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5。   2.练习: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 ; (2)abc; (3)b2; (4)-5ab2; (5)y; (6)-xy2; (7)-5。   (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同时利用练习中的单项式转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教学)   3.单项式系数和次数:   直接引导学生进1步观察单项式结构,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的。以4个单项式a2h,2πr,abc,-m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是什么,从而引入单项式系数的概念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说出以上几个单项式的字母因数是什么,各字母指数分别是多少,从而引入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并板书。   4.例题:   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1、x+1;

2、 ;

3、πr2;

4、- a2b。   答:

1、不是,因为原代数式中出现了加法运算;

2、不是,因为原代数式是1与x的商;   

3、是,它的系数是π,次数是2;

4、是,它的系数是- ,次数是3。   例2: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1、-7xy2的系数是7;

2、-x2y3与x3没有系数;

3、-ab3c2的次数是0+3+2;   

4、-a3的系数是-1;

5、-32x2y3的次数是7;

6、 πr2h的系数是 。   通过其中的反例练习及例题,强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圆周率π是常数;   

2、当1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x2,-a2b等;   

3、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5.游戏:   规则:1个小组学生说出1个单项式,然后指定另1个小组的学生回答他的系数和次数;然后交换,看两小组哪1组回答得快而准。   (学生自行编题是1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1味由教师出题的形式,且由编题学生指定某位同学回答,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同时培养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6.课堂练习:课本p56:1,2。   

3、课堂小结:   

1、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2、根据教学过程反馈的信息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结。   

3、通过判断1个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已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4、课堂作业: 课本p59:1,2。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初1上册教案:几何图形   3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与几何体的关系过程,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立体图形.   (2)经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掌握1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技能.   (3)经历对点、线、面、体关系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   (4)经历画图等数学活动过程,掌握直线和角的1些简单性质;掌握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表示方法;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5)在现实情境中,探索两条线段、两个角的比较方法及比较的结果,探索线段与线段之间、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6)认识线段的等分点,角的平分线、角角和补角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掌握的几何体知识描述现实物体的形状,在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会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数学原理.   (3)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能在现实物体中,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能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1些数学问题.   (6)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独立地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运用数学知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1)掌握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学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掌握两点确定1条直线的性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会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会画1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了解两点距离的定义.   (3)会用符号表示1个角,学会度量1个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确定几个角的运算关系.   2.难点:   (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   (2)从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图形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对这些性质进行描述.   3.关键:   (1)从实际出发,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时划分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2课时   4.2 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4.3 角 4课时   数学活动 1课时   回顾与思考 2课时   教学设计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1.1 几何图形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120页.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2)能把1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   (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2.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3.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1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本图4.1-5的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打开电视,播放1个城市的现代化建筑,学生认真观看.   2.提出问题:   在同学们所观看的电视片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2、新授   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的电视片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1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4.1-3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用幻灯机放映课本4.1-4的幻灯片(或用教学挂图).   (4)提出问题:在这个幻灯片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2、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3角形等.   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3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注: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不要求给出完整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   (1)从不同方向看:出示课本图4.1-7(1)中所示工件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   (2)提出问题.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你们会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吗?   (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工件模型,独立画出得到的各种平面图形.   

2、进行小组交流,评价各自获得的结论,得出正确结论.   

3、指定3名学生,板书画出的图形.   6.思考并动手操作.   (1)学生活动:在小组中独立完成课本第119页的探究课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   (2)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探究课题给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并对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7.操作试验.   (1)学生活动: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墨水瓶包装盒裁剪并展开,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得出1个长方体它的平面展开图具有的1个特征:多样性.许多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   (2)学生活动:观察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3、课堂小结   1.本节课认识了1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1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可以是1个平面图形;可以把立体图形进行适当的裁剪,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或者把1个平面图形复原成立体图形,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以互相转换.   注:小结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由学生归纳,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4、作业布置   1.课本第123页至第124页习题4.1第1~6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1、填空题.   1.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   

2、选择题.   2.如下图所示,每个图片都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3.如下图所示,经过折叠能围成1个棱柱的是( ).   A.

1、

2、 B.

1、

3、 C.

1、

4、 D.

2、

4、   

3、解答题.   4.桌上放着1个圆柱和1个长方体[如下图(1)],请说出下列3幅图[如下图(2)]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5.如下图,用4个小正方体搭成1个几何体,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该几何体所得的平面图形.   6.如下图,动手制作:用纸板按图画线(长度单位是mm),沿虚线剪开,做成1个像装墨水瓶纸盒那样的长方体模型.   答案:   

1、1.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   

2、2.C 3.D   

3、4.分别是从左面、上面和正面看到的. 5~6.略   北师大版数学初1上册教案:有理数加减法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足球赛中的净胜球数,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解决问题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   认识到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叁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重点   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6.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2.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的第3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4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1课时,本课设计主要是通过球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   3.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冲坡中学是乐东县利国镇的1所完全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现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已逐步形成。   4.教学过程   (1)问题与情境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   4+(-2),   黄队的净胜球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2)、师生共同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有理数的1些基础知识,从今天起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两个有理数的加法.   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为此,我们来看1个大家熟悉的实际问题: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学校足球队在1场比赛中的胜负可能有以下各种不同的情形:   (1)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赢了1球,那么全场共赢了4球.也就是   (+3)+(+1)=+4.   (2)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输了1球,那么全场共输了3球.也就是   (-2)+(-1)=-3.   现在,请同学们说出其他可能的情形.   答: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全场赢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输了3球,下半场赢了2球,全场输了1球,也就是   (-3)+(+2)=-1;   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不输不赢,全场仍赢3球,也就是   (+3)+0=+3;   上半场输了2球,下半场两队都没有进球,全场仍输2球,也就是   (-2)+0=-2;   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全场仍是平局,也就是   0+0=0.   上面我们列出了两个有理数相加的7种不同情形,并根据它们的具体意义得出了它们相加的和.但是,要计算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我们总不能1直用这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这7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也就是结果的符号怎么定?绝对值怎么算?   这里,先让学生思考,师生交流,再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1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3)、应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   (1)(+4)+(+3); (2)(-4)+(-3); (3)(+4)+(-3); (4)(+3)+(-4);   (5)(+4)+(-4); (6)(-3)+0; (7)0+(+2); (8)0+0.   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   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1个加数是否为0;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1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例2(教科书的例1)   解:(1)(-3)+(-9) (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3+9) (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12.   (2)(-4.7)+3.9 (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   =-(4.7-3.9) (和取负号,把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0.8   例3(教科书的例2)教师在算出红队的净胜球数后,学生自己算黄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科书第23页练习第1与第2题   (1)(-0.9)+(+1.5); (2)(+2.7)+(-3); (3)(-1.1)+(-2.9);   学生书面练习,4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4)、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由学生自己小结)   (5)练习设计   1.计算:   (1)(-10)+(+6); (2)(+12)+(-4); (3)(-5)+(-7); (4)(+6)+(+9);   (5)67+(-73); (6)(-84)+(-59); (7)33+48; (8)(-56)+37.   2.计算:   (1)(-0.9)+(-2.7); (2)3.8+(-8.4); (3)(-0.5)+3;   (4)3.29+1.78; (5)7+(-3.04); (6)(-2.9)+(-0.31);   (7)(-9.18)+6.18; (8)4.23+(-6.77); (9)(-0.78)+0.   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0,b<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 ______0.   5.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1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30分钟以上)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另1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如本教学设计.   现在,试比较这两类教学设计的得失利弊.   第1种方案,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法则的应用,这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   第2种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1些基本方法.   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千万次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故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第1种方案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1次机会.权衡利弊,我们主张采用第2种教学方法。   6.点评。



6、初1下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知识是1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1些初1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1下册数学知识点 总结 北师大版 1.1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有理数 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number)。 通常用1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axis)。 数轴3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1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记作|a|。 1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1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1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1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1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1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1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1个数的左边第1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digit)。 数学知识点7年级 【统计】 科学记数法:1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小于等于A小于10,N是正整数。 扇形统计图:

1、用圆表示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度的比。 各类统计图的优劣: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近似数字和有效数字:

1、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的。

2、利用4舍5入法取1个数的近似数时,4舍5入到哪1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1位。

3、对于1个近似数,从左边第1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X(上边1横)。 加权平均数:1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1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中位数与众数:

1、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1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1组数据中出现次数的那个数据叫做这个组数据的众数。

3、优劣:平均数:所有数据参加运算,能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常用,但容易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少,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众数:各个数据如果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的意义。 调查:

1、为了1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每1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2、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1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1个样本。

3、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1小部分个体,因此他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主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频数与频率:

1、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2、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7年级数学 重要知识点 1元1次方程 1元1次方程:只含有1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0的整式方程是1元1次方程. 1元1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1元1次方程的最简形式: 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1元1次方程解法的1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 (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0.1 ,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1/3πR2h. 初1下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相关 文章 : ★ 北师大版初1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 7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提纲 ★ 北师大版初1数学下册知识点 ★ 北师大版7年级下数学提纲 ★ 北师版初1数学上册知识点 ★ 北师大版7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7年级数学下北师大版知识点 ★ 北师版初1数学知识点 ★ 北师大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7年级下 ★ 北师大版7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