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教案7.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千姿百态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1、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有关证明和判断的基本 方法 .   (1)了解并区分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单调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图象判断1些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定义证明某些函数的单调性;能用定义判断某些函数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简化1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   2.通过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1般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理论研究,增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乐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2、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的本质,掌握单调性的证明.   (2)函数的单调性这1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1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明,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明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3、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1次函数,,2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认识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1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认识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认识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1步的必要性,每1步的目的,特别是在第3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 总结 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1个课件,以   \   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   \   开始,逐渐让   \   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   \   时,就比较容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如   \   )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2   高中数学第1册(上)1.1集合(1)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集合的元素的概念;

2、了解集合的元素的3个特性;

3、记忆常用数集的表示;

4、会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1)教学案例   。教学重点: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的元素的3个特征性质教学难点:

1、集合的元素的3个特性;

2、数集与数集的关系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制作数学家康托介绍,包括头像、生平、对数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本节课所需的例题、图形等。

2、布置学生预习1.1集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为科学而疯的人——康托托康(Contor,Georg)(1845-1918),俄罗斯—德国数学家、19世纪数学伟大成就之1—集合论的创立人。康托生於俄国圣彼得堡,父母亲是丹_,父亲出生於丹_都哥本哈根,是1个富裕的商人,他的母亲玛丽具有艺术家血统,他父母亲年轻时移居到俄国圣彼得堡,康托就出生在那里,康托是家中长子,并於1856年全家移居到德国法兰克福,也因为康托多次改变国籍,许多国家都认为康托的成就都是它们培养出来的。康托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23岁获博士学位,以后1直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1874年康托的有关无穷的概念,震撼了知识界。康托凭借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著作中关于无限的思想而导出了关于数的本质新的思想模式,建立了处理数学中的无限的基本技巧,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分析与逻辑的发展。他研究数论和用3角函数地表示函数等问题,发现了惊人的结果:证明有理数是可列的,而全体实数是不可列的。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1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3舍的态度。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康托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1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1个平面上的点11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11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1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1系列 文章 ,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康托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数学观念发生了尖锐冲突,遭到1些人的反对、攻击甚至谩骂。有人说,康托的集合论是1种“疾病”,康托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是“疯子”.来自数学_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_,被送进精神病医院.他在集合论方面许多非常出色的成果,都是在精神病发作的间歇时期获得的.真金不怕火炼,康托的思想终于大放光彩。1897年举行的第1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的工作“可能是这个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1918年1月6日,康托在1家精神病院去世。今天,我们将学习高中数学第1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的1.1集合(1),让我们回顾1下初中涉及到集合的有关知识。

2、[复习旧知识]复习提问: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实数集、2元1次方程的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点的集合等。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圆、圆的内部、圆的外部等。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整数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正分数负分数负整数自然数正整数03.实数的分类

3、实数的分类:   实数正实数负实数0   

4、以下由学生完成:(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0、2.

5、、-

6、8%、19   整数集合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1、-1

0、、-

2、3.

6、—0.

1、

8、负有理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实数集:{}   无理数集:{}   3.解不等式组(1)2x-3〈5   4.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是—————————————————

3、[学习互动]

1、观察下列对象(1)2,4,6,8,10,12;(2)所有的直角3角形;(3)与1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4)满足x-3>2的全体实数;(5)本班全体男生;(6)我国古代4大发明;(7)2007年本省高考考试科目;(8)2008年奥运会的球类项目,   《集合(1)教学案例》通过学生观察以上对象后,教师提问:[集合的概念](1)集合是什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1起就成为1个集合,简称集。(2)什么是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3)集合、集合的元素怎样表示?1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且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4)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A,记作a∈A;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A,记作aA。

2、探讨下列问题(1){1,2,2,3}是含有1个

1、2个

2、1个3的集合吗?(2)的科学家能构成1个集合吗?(3){a,b,c,d}与{b,c,d,a}是否表同1个集合?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下面结论: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集合中的元素的性质]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集合的元素的特点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顺序的。组成集合的元素可以是:数、图、人、事物等。[常用数集的表示](1)自然数集:用N表示(2)正整数集:用N﹡或N+表示(3)整数集:用Z表示(4)有理数集:用Q表示(5)实数集:用R表示(正实数集用R_R+表示)

4、[

4、[互动参与]例1下面的各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是()(A)所有的好人(B)小于2004的实数(C)和2004非常接近的数(D)方程x2-3x+2=0的根例2用符号填空(1)3.14Q(2)πQ(3)0N+(4)0N   32(5)(-2)0N_6)Q   3232(7)Z(8)—R   

5、[分层议练]

1、选择题(1)下列不能形成集合的是()A、所有3角形B、《 高1数学 》中的所有难题C、大于π的整数D、所以的无理数

2、判断正误(1){x2,3x+2,5x3-x}={5x3-x,x2,3x+2}()(2)若4x=3,则xN()(3)若xQ,则xR()(4)若xN,则xN+()   常用数集属于a∈AN、N_或N+)、Z、Q、R。集合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不属于aA   本节课设计的目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使教学呈现方式多样化;探索现代教学手段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3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   1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1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1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1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1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1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1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1起就成为1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2、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1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1)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1些数、1些点、1些图形、1些整式、1些物体、1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1组对象的全体形成1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1起就成为1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1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1起就成为1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1起就形成1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   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_N+Q、Z、R等 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表示成Z _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1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1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3、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

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1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不确定)   (2)好心的人(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0实数,那么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A)   (A)2个元素(B)3个元素(C)4个元素(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a∈Z,b∈Z)的数,求证:   (1)当x∈N时,x∈G;   (2)若x∈G,y∈G,则x+y∈G,而不1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a∈Z,b∈Z)中,令a=x∈N,b=0,   则x=x+0_a+b∈G,即x∈G   证明(2):∵x∈G,y∈G,   ∴x=a+b(a∈Z,b∈Z),y=c+d(c∈Z,d∈Z)   ∴x+y=(a+b)+(c+d)=(a+c)+(b+d)   ∵a∈Z,b∈Z,c∈Z,d∈Z   ∴(a+c)∈Z,(b+d)∈Z   ∴x+y=(a+c)+(b+d)∈G,   又∵=   且不1定都是整数,   ∴=不1定属于集合G   

4、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5、课后作业:   

6、板书设计(略)   

7、课后记:

高中美术教案7.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千姿百态



2、高中美术教案7.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千姿百态

世界名画,由法国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创作于1850年,属布面油画。规格为55.5×66厘米。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作者简介: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米勒出生于诺曼底的1个农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艺术启蒙教育。1873年,他来到巴黎,受教于德拉罗什画室,并在卢浮宫研究学习历代大师的作品。1848年,他的作品《簸谷者》在沙龙展出。1849年,他定居于巴黎东南郊外的巴比松农村。在以后的27年里,他创作了1系列以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题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喂食》、《慈母的爱》、《倚锄的人》、《牧羊女》等。 欣赏: 《晚钟》,创作于1958年至1859年。画面十分简洁,米勒撷取身边农民的日常劳作场景进行描绘,将普通的瞬间描绘成永恒的艺术经典。暮色中1望无际的田野,远处隐约显露出教堂的钟楼,画面前景是1对正低头合掌祈祷的青年夫妇,身边停放着独轮小推车、篓筐、装土豆的麻袋和农具。整幅画面宁静而安详,1切都表明这对年轻夫妇在1天的劳作忙碌后停顿下来,画面在此刻凝滞,原来是远处教堂飘荡过来的钟声使他们如此虔诚,观者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的钟声。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1般的夫妇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在画面中,画家让日暮余晖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1hXmgKZz3jBnOYJq07MGDjg?pwd=x1hd 提取码: x1hd 。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



3、高中英语教案设计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由26个字母组成,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英语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1   《Unit 1 Art》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曼哈顿的艺术博物馆加深对博物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学习有关介绍博物馆的相关词汇和表达,并能在特定语境中合理运用。   (2)通过扮演导游对感兴趣的博物馆进行介绍,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掌握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中的词汇用法。   (3)通过提供相关词汇进行对潍坊本地的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写1个宣传 广告 ,提高学生的 英语写作 能力。   2. 过程与 方法 目标   (1)通过展现曼哈顿以及曼哈顿5个艺术馆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头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为节课做热身。   (2)通过阅读课文利用Skimming 和 Scanning阅读技能找到每个艺术馆的地理位置、艺术特色等相关信息,提高分析处理英文信息的能力。通过寻找描述每个艺术馆的关键词培养学生的归纳 总结 信息的能力,同时为下1个扮演导游介绍艺术馆的活动做铺垫,提供相关的语言词汇铺垫。   (3)通过提供相关词汇进行对潍坊本地的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写1个宣传广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的艺术馆,培养学生的 文化 意识和对艺术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运用文中相关词汇进行说和写的活动以提高学生读、写、说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正确、准确、有效的介绍各个艺术馆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展示学习目标与小组评价规则   (2)“导入”   展示曼哈顿的相关图片,展示课文中出现的5个艺术馆的图片及名字。   (3) Fast reading   快速扫读课文   (4)Detailed Reading: 详细阅读   (5)Challenge your speaking(口语能力提升)   提供参考词汇: Welcome to …   This museum is located in…   It displays(展出) art works in… centuries of …countries, including …   It will appeal to…   You shouldn’t miss…   (6)Challenge your writing (英语写作能力提升)   Watch the videos and then write an advertisement to introduce one of the museums in Weifang. within80 words   写作参考词汇: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Weifang World Kite Museum)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Yangjiabu Folk Art Museum)   kite 风筝 wood-print new year pictures木板 年画 be located in 位于   …is famous/well-known for …因…而出名 it displays/shows…展出   Here you can enjoy…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 artist 艺术家 appeal to 吸引 tourist 游客 it’s well worth a visit 很值得参观   (7)成果展示   个别学生 优秀 作文 展示   (黑板展示)   展示作文评分细则   教师点评   课后习题   测评练习   测评1:   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 短语 和 句子 。(预习测评)   1.宁愿做…   2.对…偏爱   3.值得1去   4.吸引   5.在于   6.不仅仅是   7.向…引进(介绍)   8.生活方式   9.贮存于   10. 入场费(门票)   11. 1个…的 收藏   12.每两年   13.健在的艺术家   14.亨利.克莱.弗利克是纽约的1位富豪,于1919年去世,把他的房子、家具和艺术收藏品全部留给了美国人民。   15. 这家博物馆展示的不只是看得见的艺术之美,它还向你介绍了古代的生活方式。   16. 馆内没有永久展出,展品都是随时更换的。   测评2   Writing (写作测评)   Write an advertisement to introduce one of the museums in Weifang. within80 words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2   《Unit 3 Travel journal》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两个阅读技能---scanning, skimming;   学习本单元的部分生词。   能力目标:   能形成 文章 的图式,在图式的帮助下自主地复述本课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实现生词的重现。   情感目标: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进1步探究知识。在这1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实现互相 教育 和自我教育,并能寻求自我发展;   学生能明白计划的重要性,并能收获1些与之相关的 谚语 。   教学重难点   形成文章的图式,并在图式的帮助下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Steps   Teacher’s activity   Students’ activity   Aims   Step 1   Show and tell the students the learning goals for them and make possible explanations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eacher and have an idea of what they are going to learn in this class.   To make the students know what they are to learn in this class   Step 2   1). Show some pictures with beautiful scenery   2) Ask the students two questions:   Are they attractive?   Where do you want to travel? – I dream about traveling…   1.) Students appreciate those pictures   2) Students answer teacher’s questions and practice the sentence pattern “I dream about traveling in/to…”   1).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2) To practice a sentence pattern   Step 3   1). Show the title of the reading passage   2). Ask the students whether this passage is ab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journey.   3). Ask the students how to skim.   4) Tell the students the skill of skimming on the screen   1)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 after they read the subtitle of this part.   2). Students tell how to skim.   1) To make the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subtitle, which can tell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2) To review how to skim   Step 4   1) Ask the students to skim more—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1) Students tell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1) To practice how to skim   Step 5   With four questions,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scan paragraph 1   Ask students how the scan   Show the skills of scanning on the screen   Students scan paragraph 1, and answer the four questions   Students tell how to scan   To review how to scan   To practice how to scan   Step 6   1) Ask the students to scan paragraph 2 and find out what different attitudes Wang Kun and Wang Wei have, and then finish the table   1) Students scan paragraph 2 and finish the table   1) To practice how to scan   Step 7   1) Provide the students with a picture which describes a geographic word as well as a few sentences about the flow of the Mekong river on each slide and ask them to read the sentences.   2) Ask the students to match each geographic word to the proper meanings   1) Students read the sentences loudly together and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he related geographic words in the meanwhile.   2) Students do the matching work   1) To better know how the Mekong river flows   2) To help the students better learn the geographic words which are new to them   3) To check how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new words   Step 8   Review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together with the students and show some key words on the screen   Provide the students with some words and phrases which are the new words in this unit   Ask them to retell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ssage in groups   With the teacher, students review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Retell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ssage in groups   To help students form the schema of the passage by reviewing the structure of it   To know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better as well as to create more chances for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new words   Step 9   1) Ask the students what they learn from the story   2) Give the students some useful and related proverbs   1) Students share their opinions with the group members what they have learned from the story.   2) Students read the proverbs loudly together.   1)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form their own views and share them with others   2) To learn some useful proverbs   Step 10   1) Summarize this class by showing the learning goals again   2)Homework   1) Students review what they have learned by reading the learning goals on the screen.   1) To help students review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class    高中英语教案设计3   

1、进行 快速阅读 的必要条件   进行英语快速阅读的必要条件是:基本知识、语言基础、阅读技能、快速阅读不是1种孤立的能力,它必须以了解1定的基本知识为先决条件,以具备1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为基础,还要掌握1些重要的阅读技能。如果没有语言基础,阅读材料通篇都是生词,语法难点很多,即使掌握了1些快速阅读的技能,要快也快不了。反之,如果只有语言基础知识,而没有阅读技能,要想读得快,读得多,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对材料的内容缺乏基本常识,即使语言基础好,并具备阅读技能,也不可能“快读”,只能“慢读”。   基本知识主要是指的是所涉及英语的专业知识,没有1定的专业知识,要想把内容理解透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指词汇量和句型结构。要有1定的词汇量。这包括两部分,1是公共部分,2是专业部分。我认为公共英语部分至少要达到4,000个单词量,而专业部分要有1,500个词汇量。要有1定的句型分析能力。英语文章的语法难点是句型,句型中的难点是定语从句。1个句子很长,往往是由于定语从句连环套在作怪,定语中套着定语。这样的连环从句表达专业概念非常严谨,却给我们阅读带来困难。因此,我们要能够进行层次分析,准确把握各从句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要了解词性的变化,名词的动用和动词的名用。至于时态等 其它 的语法现象对我们具备1定语法知识的参试人员来说,基本上构不成多大障碍。   

2、快速阅读的重要性   所谓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精读和泛读能力。然而, 英语阅读 中,速度是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之1。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百分之8十至百分之9十的阅读1般都是快速阅读、通过快速阅读,我们可以更广泛、更大量地阅读资料,猎取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过大量阅读,频繁地接触语言材料,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学到或掌握大量的词汇和语汇,进1步熟练阅读技术,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3、快速阅读的速度与理解的关系   现在许多参试人员平时学习中对英语快速阅读的认识不足,他们无论看什么英文材料,都只注重理解而不注意阅读速度,因而阅读的效率、水平都难以提高。这样1来,处理好阅读速度和理解之间的平衡关系是我们值得认真对待的1个实际问题。速度太快,理解上往往出现很大的困难;速度太慢,又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中,我认为要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筛选阶段。在我们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首先筛选出对我们有利用价值的。每分钟的阅读速度可达800个字符,重点放在文章的标题和每段的第1句和最后1句上,基本上可对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图有个20-30%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入第2阶段,也就是快速阅读阶段。就是说对我们已筛选出的信息作进1步的遴选,每分钟的阅读速度可保持在500个左右字符,达到70%的理解,再从中挑选出对我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来,然后进入第3阶段,也就是精研阶段。这1阶段,要达到90%以上的理解,力求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融会贯通,根据其利用价值进行取舍。本文主要讨论第2阶段,限于篇幅,对其它两个阶段不作过多陈述,但也可参照本文的观点。   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初期,理解的降低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继续以此速度读下去,就会发现理解会渐渐回升上来,达到原来速度时的理解水平。这里有1点必须注意,在理解水平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少要达到70%的理解)时,不要继续加快阅读速度。这2者的平衡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不能过多的注意其中1项。我们应该明白,1分钟读400字符且达到了70%的理解比1分钟读200字符而达到90%的理解率效率高得多。理解了这1点,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减少1些不必的担心,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快速阅读的能力。   

4、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1.阅读行为习惯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克服行为上某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1)出声读。因为眼睛的移动速度比舌头动作快。出声读不但影响速度,而且会分散1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发音。   (2)逐字读。许多常见词,如功能词,不需停顿单独理解。   (3)默读。虽然没有大声读出来,但在脑中1字字读,也会影响速度,分散精力。   (4)指读。以手指挨个指着读,有碍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飞速移动,引导眼睛快看。   (5)回读。眼睛回向移动,寻找先前读过的信息,而不是继续读下去以获取完整的概念。   2.阅读中心理因素的影响   阅读时,除了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外,还要注意克服1些影响阅读和理解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   (1)期望值过高   希望1次阅读就掌握所读材料。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阅读时的心境,也使得视觉器官和大脑都不能集中于阅读过程本身,阅读的效果自然不好。   (2)过度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   由于阅读过程中过多思考阅读的方法、技巧等因素,而忽视了阅读材料及阅读本身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会使我们注意力分散,阅读的兴趣自然大大减弱。   (3)思想开小差   对文字视而不见,翻了许多页,但脑子里仍1片空白。这样就降低了我们的注意力,影响了正常思维。   

5、快速阅读的方法   面对繁杂的英语,要提高效率,就要有1定的方法。我认为唯有以泛读为基础,进行快速阅读的培养,才是1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体说来,要发现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信息,需要掌握如下方法:   1.推测(prediction)   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大概内容,也可在读了

2、3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这对快速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积极的意义。因为 英语单词 1词多义现象太普遍了,1个单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往往含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有的单词在同1专业领域在其意义的具体把握上也有细微的差别。   2.关键词句(keywordandtopicsentences)   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学会抓主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注意到是否对自己有利用价值。   3.略读或浏览或跳读(Skimming)   Skim有掠过的意思,又有从牛奶等液体上撇去的意思,转意为“快速掠过,从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华”。用于阅读,或译为略读,或译为泛读,似乎都未把其细微的意思译出。而这种读法却包含有原词的所有意思——快速读过去,取出读物中关键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读法理解为快速浏览课文,领会文章大意。1般而言,通过标题可知道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首段和末段要多加注意,以便发现作者的观点。   4.查阅(Scanning)   Scaning的意思是扫读或查阅,是快读或速读的1种。Scan就是通常所说的“扫描”。其特点是快,但又要全部扫及。Scan这个词的词义似乎矛盾,它既可以理解为“仔细地审视”,也可以理解为“粗略地浏览”。这种情况倒成了扫读的绝好证明。从形式上看,扫读是粗粗地1扫而过,1目十行,但从读者的注意方面来看,却又是高度的集中,在快速阅读中仔细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查阅可以理解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关事实细节或某1具体信息;有时要找出某1个单词或词组,如人名、地名、日期、价格等;有时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1特殊事件,而这1事件可能是由1个词或短语交代的。若不具备1定的能力,这样的细节恐不易发现。   5.速度变换(Readingrate)   我们要意识到阅读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即使同1个人阅读同1份材料,但由于阅读是1种有相当心理负荷的脑力劳动,因此在开始、中途和结束时的速度不可能1样。读物的体裁和难度不1样,阅读的速度也不同。我们不要过分焦虑自己的阅读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随着速度的提高,理解的程度都有所降低,所以我们应认识到阅读文章时的速度是可以调节的,只有合适的速度才可能获得快速准确的阅读效率。   6.阅读习惯(ReadingHabit)   从主观上要能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即所谓“思想开小差”的毛病,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客观上克服各种无意中形成或由来以久的坏习惯,如摇头晃脑,抖动双腿,玩弄纸笔,念念有词等。这些“小动作”,也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思考,降低阅读速度。   

6、怎样培养快速阅读的技巧   读外文书籍要做到“1目十行”。   1.视幅要宽   意思是每1眼看的词要尽量的多。我们阅读表面是用眼睛看,实际是用脑子读,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机镜头的作用。努力使自己的眼睛变成“广角镜”,把尽可能多的词能1眼“尽收眼底”。   2.视时要短   意思是第1眼和第2眼之间停顿的间隙要尽量短。我们阅读时,若视幅相同,谁的停顿时间短,谁就能读得快。   3.意群要长   即在每个视幅中不是让你把很多的单词都收进脑子,而是要善于从中摄取有意义的词组,这个有意义的词组就是意群。极慢的读者是1个字1个字地读,视幅就很窄,句子中间的停顿就多,而频繁的停顿必然妨碍正常的理解。快速阅读者是半句或1句句地读。视幅大大加宽,停顿的间隙少而短,获取的都是有意义的词组,因而理解全句或全段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4.利用上下文猜生词   充分利用上下文给出的线索,有些生词的意思是可以猜出来的。下面介绍1些基本方法:   (1)利用定义的线索   在生词出现的上文或下文,有时能找到对它所下的定义或解释,由此可判断其定义。   (2)利用同义的线索   1个生词出现的上下文中有时会出现与之同义或近义的词,它往往揭示或解释了生词的词义。   (3)利用反义的线索   在某1生词的前面或后面有时会出现它的 反义词 或常用来对比的词语,由它可以推测生词词义。   (4)利用常识猜测词义   有时1句话中尽管有生词,但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判断生词的意思。   (5)利用等式或符号猜测生词   1段话后面有时会给出1些等式或符号,如前面的话中有生词,由后面的等式或符号可疑猜出生词的词义。   总之,利用多种方法猜测生词词义,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学习兴趣,是 英语学习 者应当掌握的好方法。

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电子版



4、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电子版

高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中物理教案有哪些



5、高中物理教案有哪些

高中篮球教学教案



6、高中篮球教学教案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的内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应如何设计高中篮球运动的教学教案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高中篮球教学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篮球教学教案如下   

1、教学背景: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1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的情况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也应从形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改革。从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力量训练,忽视基本功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篮球技术练习,为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基本功的教学在篮球教学中及开展的各种类别的篮球比赛中已日益显出它的重要性。大家看姚明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时间就能立足于NBA,并令世界上那些篮球专家们为之震惊和感叹!让我们这些球迷们为他的成功而骄傲、欢呼!他的成功不仅仅来之于他2.26米的身高,很重要的1方面就是他那扎实的篮球基本功技术,这也得于他有好的启蒙教练的培养。所以基本功的教学将贯穿于我们青少年篮球教学及篮球比赛中。   

2、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运球、传球和投篮以及基本战术),是《体育与保健》(水平4)的内容。球类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3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初中阶段重点是学习和初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因此,将章节重点确定为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难点基本战术的配合。   

3、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   1)了解练习的方法,明确篮球运球、传球、投篮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2、身体健康目标:   1)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1般的篮球比赛规则及遵守规则。   

3、心理健康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强烈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2)在竞争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同学协调配合。   

4、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明白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5、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参与竞争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正确对待成与败。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练奠定基础。   

4、教学方法:   

1、本章节主要以“愉快教学法、情境激励教学法”作为指导思想,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活动中愉快、轻松、活泼地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重参与、育兴趣、练技能”的教学特色,以达到优化后的教学效果。   

2、坚持循序渐进和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视频演示现场传播,即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完成学习任务的。   

5、学法说明:   初2学生的年龄为1

4、15岁,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力,有很强的求知欲,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1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学比赛,表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6、课时安排:6课时   课的设计之1   

1、指导思想   本节课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指导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主要采用的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创造性,使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研究运动形式和运动内容,养成良好的主动积极参与运动习惯。   

2、教材内容的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由于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篮球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适当的球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自信心,也是初学者需要掌握、实用的技术,为后面的进1步学习奠定基础。   

3、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特色   第1阶段:语言引导   常规性的提出本节课的内容目标和期望,检查人数、服装及所用场器材,为上课作好充分准备。   第2阶段:激趣导入   

1、热身活动   在音乐节奏中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持球韵律活动,师生的双边活动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为进行下面的学习做好生理、心理准备。   

2、运球比赛:   分组进行运球比赛,要求学生活动积极主动,团结合作。   第3阶段:掌握技能:   

1、热身以后学生分若干个小组进行熟悉球性练习,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球性好的同学可以带领其它同学练习。   

2、1般素质练习   由于本次课的第1节篮球教学,进行适当的1般性素质练习,为学生进行进1步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第4阶段:愉悦身心:   运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运球练习   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结合本教材给学生提供创设1个游戏情景,让学生可以按这个情景有创意性地进行游戏,也可以自己决定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形式。   第5阶段:收心放松:   

1、采用自创放松拍手操,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达到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