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好还是幼儿园好教案反思,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5篇)

小学好还是幼儿园好教案反思



1、小学好还是幼儿园好教案反思

小学好还是幼儿园好教案反思如下:客观的说:幼儿园是锻炼孩子自立能力的开始,是为上小学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是努力学习,步步为营。上小学是幼儿步入正规教育的开始,进入小学以后,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习惯将面临很纯歼大变化,也是幼儿生命历程中的1个重要转折点,再过两个月孩子们即将升入小学,有些孩子非常担心上小学,如不适应小学生活、交不到新朋友等等1系列的问题 有些孩子说上小学好,因为我要成为小学生了,还能挂红领巾,针对这个话题启航百花园开展了辩论赛活动,“上幼儿园好”还是“上小学好”。活动开始后正反两方可谓是针尖对麦芒、势均力敌,活动中每个孩子从自身的感受和经验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清晰地各自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两队辩论非常激烈。正方“上幼儿园好,因为做幼儿园可以吃、可以睡、可以玩。”“上幼儿园好,因为上小学有作业,幼儿园没有。”“上小学比上幼儿园困难(要学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上幼儿园好。”“小学没有睡觉的床,幼儿园有。”活动开始后正反两方可谓是针尖对麦芒、势均力敌,活动中每个孩子从自身的感受和经验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清晰地各自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两队辩论非常激烈。反方“我喜欢上小学,因为上幼儿园可以学很多东西,可以写字,我喜欢写字。”“上小学如果作业是数学的话,我可以做得很快。”“小学可以写字,幼儿没有写,所以我喜欢上小学。”“因为小学有很多的比赛,可以从比赛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上小学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小学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长大就有更多时间玩了。”本次辩论活动是基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亏隐经验开展的,销裤厅它为大班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在活动中,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大胆表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我们通过辩论赛游戏的形式,从中引导幼儿怎样才算是1个好的辩论手,积极鼓励幼儿倾听别人的优点,接受同伴的观点引导幼儿从对立的双方转变成合作的双方,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时光飞逝,转眼间大班孩子们美好的幼儿园生活就要画上圆满的句号啦,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做好孩子们的入学准备工作是我们教育核心与价值所在,每1项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都为了孩子们能更好的迎接小学生活。加油吧,孩子们!。



2、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及反思(5篇)



3、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

教学反思能够有效帮助教师们总结经验,特别是幼儿园老师更是不能对此懈怠。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1)   中班主题有趣的夹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行6以内的数数,学习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卡片上的圆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乐意表达操作成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夹子若干(大小、颜色不同),大统计表1张,小统计表1张,音乐磁带,录音机,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夹子来玩1个好玩的游戏。   

2、幼儿第1遍玩夹夹子游戏,感知6以内的数量   1.幼儿听音乐夹绿颜色的夹子,并进行数数。   2.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并在统计表的相应数量边贴上标志。    

3、幼儿第2遍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进行数量的统计   1.幼儿听音乐夹夹子,并进行数数。   2.教师关注幼儿夹夹子的情况。你夹了几个夹子?两种颜色混在1起,数起来方便吗?   3.鼓励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介绍统计表,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    

4、游戏:摸摸乐,引导幼儿按照卡片内容并进行夹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关信息(圆点数量、颜色),请幼儿11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4.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统计情况,获得小红花。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夹子,进1步感知数量,进行颜色大小的分类统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厅缓御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哪此更多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2)   中班主题我想有个美丽的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让班内每个孩子都明白不能乱丢垃圾,要爱护环境更要保护环境。   让孩子们能够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大胆说出自己对保护环境的理解。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明白随手乱丢垃圾是1个不好的坏习惯,需要改正应该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难点:孩子接受问题的能力,乱丢垃圾的坏习惯。   活动准备   1.1顶带有机玻璃的遮阳帽。   2.几张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图片。   3.生病带着口罩的儿童。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我们大家1起做个小实验看看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拿出带有有机玻璃的遮阳帽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前,在阳光照射到遮阳帽的有机玻璃上会在教室屋顶形成1道7彩虹,持续晃动遮阳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发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好看吗?美丽吗?孩子们回答后接着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美丽的7彩虹。   2.说出答案是因为天空晴朗空气好如果空气被污染了就看不到美丽的彩虹,继续引导孩子们思考问题空气不好有哪些危害性拿出图片。   3.着重说明空气污染了就会让人生病甚至吃药打针,打针是很疼的。我们都不想生病,更不想打针。所以我们不能让空气产生污染。空气为什么会污染,拿出图片,那是因为有许多不爱护环境的人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引起的。从此以后我们不能再随便乱丢垃圾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如果大家人人都乱丢垃圾,那么久会破坏环境产生污染会引起生病也就看不到美丽的7彩虹。   延伸:   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以往虽发现了乱丢垃圾不是1个好习惯,应该让孩子们改正缺点,却只是简单的1句话提醒了事,没有认识到方法过于武断没有认识到孩子们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通过本次培训认识了直接灌输并不是解决扮岩问题的最佳方法,引导孩子们好奇的天性掌握儿童在游戏中生活的特性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努力跟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学习明白只有教育观念的率先改变才能引起教育行为的逐渐改变,找到了方向明确了目的就1定会达到目标成为1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3)   中班主题表情娃娃教案反思   

1、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2、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3、活动准备:   屏风1个,纸箱制操作人手1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1套,内藏1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4、活动过程:   (1)、 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1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2)、 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1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1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1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1颗、数1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1摸、猜1猜、看1看、点1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4)   中班主题活动大卫惹麻烦教案反思   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做错了事要勇敢的承认错误,并且要知错就改。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准备:已制作好的幻灯片   过程:   1.出示封面,引题:认识人物姓名、书名。   2.逐1出示幻灯片,让幼儿观察大卫惹了哪些麻烦?   3.幼儿讨论:大卫是怎样的小男孩?怎样帮助大卫认识自己的错误?   4.继续观察最后3张幻灯片,幼儿观察大卫是怎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妈妈是否原谅他?   5.教师小结,并完整讲述故事。   6.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做错事但勇敢承认,并获得妈妈原谅的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认真的观察每1张图片,并且都能较好的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图片内容,只是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还应有所侧重,从而会使整个活动更加紧凑,从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看来,他们已经理解了整个活动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还是不错的。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认真的观察每1张图片,并且都能较好的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图片内容,只是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还应有所侧重,从而会使整个活动更加紧凑,从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看来,他们已经理解了整个活动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还是不错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5)   幼儿园中班学习5的加减法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1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1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1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1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1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1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1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1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1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与 教师1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1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2、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6)   中班主题我上中班了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意识到自己升中班了,长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   2.主动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交往,学习尝试照顾弟弟妹妹。   3.萌发自豪感和骄傲感。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愿意为弟弟妹妹做榜样活动难点:能大胆主动的与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活动准备: 故事《成成当哥哥》   活动环节:   1.组织幼儿讨论:小班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你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弟弟和妹妹和你有什么不1样?   通过比较,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要有1种新的姿态,新的表现,为弟弟妹妹做榜样。   2.小朋友现在是小哥哥和小姐姐了,你想为弟弟妹妹做点什么事呢?(怎样做弟弟妹妹的榜样,怎样关心小弟弟和妹妹。)3.教师引导幼儿以"我们升中班了,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为题,拓展话题。   (1)教师组织幼儿观看中班幼儿的学习、游戏的照片。   使幼儿明确中班幼儿应该在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上中班了,我们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说1说自己在吃饭、睡觉、游戏等方面应该怎样做。)4.有个小朋友,也上中班了,他很想做哥哥,他能做1个真正的哥哥吗?请小朋友听故事《成成当哥哥》   提问:谁是成成的妹妹?妹妹让成成帮她干什么?成成会吗?他怎么么样帮助妹妹的?妹妹高兴吗?成成怎样学会系鞋带的?   通过听故事,进1步激发幼儿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5.小朋友要想当哥哥姐姐帮助弟弟妹妹,就要比弟弟妹妹学的知识多,本领大,要不怎么帮助他们呢?   活动延伸:绘画《我是大哥哥(或大姐姐)》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说出自己和小班孩子的不同,而且还感受自己是1个中班小朋友,为自己变能干而高兴。孩子的回答5花8门,课堂气氛1下活跃起来!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评价,看得出他们自豪,自信!想到这,我的心里无比高兴!孩子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小部分幼儿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4、幼儿园教案反思怎么写

幼儿园教案反思怎么写如下: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在观察、讲述嘴巴的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画出嘴巴的.基本特征与不同造型,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启发幼儿通过置换、方位转换等方式在嘴巴原型上进行创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及美术表现力。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协商、合作的能力。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写课后反思是1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但目前幼儿园教师对课后反思具体思什么、写什么比较模糊,本文提出教师应从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定位、教育策略的运用、幼儿学习状况、教育理念的体现等方面对自己在备、教、学等过程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旨在给1线教师在进行课后反思时给予参考。幼儿园课后反思幼儿进入新世纪后,“课后反思”又是频频挂在教师口中的1个常用词,如各级教研活动中,常要坐下来进行课后反思,很多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也规定教师必须写课后反思,领导要检查,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1项内容。



5、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

小朋友的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幼儿自我安全意识,老师们要怎样开展课程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1)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是大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幼儿园每年定期都要进行安全演习活动,可见安全对幼儿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在对以往演习活动的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对于基本的自救知识都能了解并做到,但对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1些问题预料和解决得不够,例如,人多时怎么又快又安全地出去,如何避免拥挤等。于是,我们在全幼儿园进行演习之前开展了这个活动,通过游戏、体验来引导幼儿自己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遇到危险时不惊慌,初步掌握简单的自护和求救的方法。   2.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和对动作的控制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对"11月9日"消防日的认识和了解。   (2)对遇到火灾时的简单自护方法的了解,如用湿毛巾捂鼻、弯腰走、快速撤离现场等。   2.物质准备:   毛巾每人1块、实验材料包括:饮料瓶、带绳子的串珠(串珠要比瓶口小1些)、钟表、纸、笔。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危险的存在,并能积极思考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并巩固消防日和消防自护知识。   (1)你们都知道有哪些特殊的日子吗?(3月8日妇女节、10月1日国庆节、9月10日教师节、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2)你们知道11月9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消防日)   (3)为什么要有消防日?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4)在发生火灾时,有哪些自护的方法?   2.模拟防火演习体验。   (1)教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这么多的防火知识,如果真的发生了火灾,我们是不是能做到呢?我们现在就来进行1次模拟防火演习,怎么样?   (2)配班老师敲铃发出警告,演习开始。   (3)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们的表现,发现问题,以便在下1步讨论环节中提出。   3.用实验的方法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1)回顾讨论:刚才演习时我们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你们发现还有什么问题?(幼儿在通过门口时特别拥挤)   (2)通过"快速拿彩珠"实验,引导幼儿思考"怎么解决出口拥挤的问题"。   

1、请5个小朋友来做,每人抓住1根绳子,绳子的另1头拴在彩珠上,事先放在瓶子里。   

2、1位教师发口令,1位教师记录时间,1说开始,幼儿都快速的往外拉绳子,都把绳子拉出才结束。(第1次幼儿的表现会是都抢着往外拉,在瓶子口挤成1团)   

3、"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幼儿讨论解决的办法。   (商量好谁先拉,1个1个拉)   

4、按照商量好的方法再1次进行实验。    两次实验后,进行时间的对比,并让幼儿说1说两次实验的感受,进1步验证商量的方法对我们又快又好地完成实验的帮助。   小结:由实验延伸到我们刚才进行的防火演习,请幼儿按照这个方法再1次进行防火演习。   活动延伸:   1.可以在全幼儿园进行防火演习,让幼儿把学到的方法再1次熟悉并运用。   2.在家庭中可以请孩子们介绍消防的1些常识,并做好消防工作。   3.在环境中适宜的地方出示1些图示以提醒。   个人反思:   对于大班幼儿的教学,我们不仅仅是让幼儿学到1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自己去找到解决的方法,同时还能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方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到底有什么好处。这样,幼儿们的思维非常清晰,他们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并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们非常投入,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有关演习话题的讨论是幼儿们熟悉的,所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其次是分组的游戏体验方式幼儿们特别喜欢;最后就是对幼儿们说的方法教师没有简单地给予肯定与否定,而是不断鼓励他们自己来体验感受适宜和不适宜。还有,在活动中教师能适时地运用"图示记录"帮助幼儿们记录、总结、提升过程中的方法,很有效。如果在过程中能运用录像的形式帮助幼儿来观看当时的现状,对幼儿的教育引导作用会更大。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2)   设计背景   针对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认知差,自我防范意识弱的特点,设计此次活动。因为孩子的安全是第1位,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安全时时刻刻在心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相信陌生人的话。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1、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辨别陌生人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陌生阿姨。   活动过程:   

1、课件出示情境表演   1,、小林在路边等妈妈,突然有1位陌生人对小林说,他要带小林去找妈妈。   

2、小红自己在家玩,这时突然有人敲门,告诉小红说,她是妈妈单位里的阿姨。妈妈有事不能回来了,让小红去阿姨家玩。   

2、组织小朋友们讨论   

1、看了情境表演你都知道了什么?   

2、什么是陌生人?能和陌生人走么?   

3、能相信陌生人吗?为什么?   小结:   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和陌生人走。   

3、情境练习   

1、 放学了,这时1个陌生人对1个小朋友说,你妈妈有事让我来接你。看了这个表演让小朋友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怎么说?怎么做?   

2、 小朋友做游戏时,突然1位小朋友哭了,这时1位陌生人拿1块糖,对哭的小朋友说,我给你糖吃,不哭好么?   通过第1个情境表演小朋友知道了不能和陌生人走,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所以第2个情境1表演完老师还没有提示,小朋友马上就说不能要陌生人的东西吃,陌生人能把人骗走。特别有1位小朋友说东西里有迷药吃了就回不了家了。可见此次活动是十分成功的。   教学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我 设置了两个与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激发儿童的兴趣。特别是有些小朋友,在我没有提示的情况下马上就能认识到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不能要陌生人的东西吃等。他能说出东西里有迷药的话。从中可以看出此活动帮助儿童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通过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的道理。让儿童有初步自我保护意识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   

2、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重难点:   重点:教授孩子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让孩子学会安全使用剪刀。   难点: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   (1)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T:“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T:“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T:“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5颜6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1上1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拿1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1下,再对折1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1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1下。(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3)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T: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1剪,变1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1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4)让幼儿自己总结你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说1下你在使用剪刀时你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安全的使用剪刀。   活动反思:   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小班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还不太好,有的幼儿剪的还是折线,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动的突破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1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幼儿已经能够在剪好的小花的基础上,创造镂空的图案。因为是第1次尝试,所以要对幼儿的作品更多的是给予鼓励的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反思(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集体讨论活动。   

2、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3、能够辨别食品的安全,购买健康合格产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活动难点:能够辨别食品的安全,购买健康合格产品。   活动准备:   

1、视频(正确购买和不正确购买商品)。   

2、食品包装袋若干,发霉食品与安全食品若干。   

3、纸,笔,空白墙作为提示墙。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1个小女孩去超市买东西,请小朋友帮忙看1看她哪1次买东西的方法是正确的。   

2、基本部分   活动展开:观看两个视频,提问:哪1个视频里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需要检查包装袋上的食品安全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观看第3个有语音的视频,了解包装袋上的安全信息。   

1、看1看,说1说。   (1)观看图片,认识上面的安全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环保标志和识别码(2)教师小结:它们可以告诉我们所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可以放心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是安全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标志。如果你不会计算什么时候过期,可以问问身边的大人。   (3)提问:如果你在超市买到了不安全的商品,你该怎么办呢?   教师总结:如果你发现哪个超市的商品存在安全隐患,就可以打12315这个电话投诉他,管理超市的工商管理机构就会来调查处理。   

2、找1找。   教师出示包装袋,请3到5名幼儿上前找出这些标志,大家验证,教师可以拿出手机扫1扫2维码,演示给孩子看,没有这些标志的是3无产品,我们不能购买。   

3、提问:没有包装袋的食品,你怎么来辨别它的好坏呢?出示变质和没有变质的面包,请个别幼儿通过看和闻来辨别它们的安全。   教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可以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1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可以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新鲜牛奶、豆浆在室温下不能放太久。   

3、结束部分   食品安全小卫士: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怎么样来辨别食物的安全,那你知道哪些食物是垃圾食品,不能吃吗?现在请你当1名食品安全小卫士,在纸上画出你知道的垃圾食品,画完后贴在我的提示墙上,我将提示墙贴在教室,提醒大家远离这些食品。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结合当地幼儿的已有经验,使用了观察法、图示法和实物操作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看1看,找1找,闻1闻,画1画等环节,利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了解了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活动中,我先播放了小女孩超市购物的视频,经过观看幼儿知道了购买商品应该了解的包装袋安全信息,但是由于孩子对于包装袋安全信息接触少,所以提及安全标志,生产日期等信息时,孩子们说不出。在讲述垃圾食品时,孩子们经过鼓励,能说出身边常见的垃圾食品,但在绘画时多数幼儿模仿了别人,没有画出不同的垃圾食品,需要鼓励。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达到了重点,难点也到了突破,不过在活动中可以考虑投入更多的食品包装袋,让每位幼儿参与寻找,体现幼儿自主性。



6、幼儿园儿歌教案及反思

《手指歌》是1首比较形象有趣的儿歌。边念边进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们会更容易接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儿歌教案及反思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儿歌教案及反思篇1   《手指歌》   情景描述:   《手指歌》是1首比较形象有趣的儿歌。边念边进行手指表演可能孩子们会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学时,我先用简单的“轱辘轱辘”手部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接着让幼儿尝试着变变小手,看小手能变出什么来;然后我再根据儿歌内容变变,让幼儿猜猜我的手变成了什么,在干什么?最后让幼儿伸出自己的小手1起来做1做,做1个动作学念1句儿歌。   显然孩子们对这种方式非常乐易接受,个个开心地念着、学着、做着……很是投入!   理论分析:   幼儿的儿歌教学也可采用以下的1些方法,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1、采用游戏形式对幼儿进行儿歌教学。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有不少儿歌的内容是描述幼儿游戏活动的,对此类儿歌,我常采取先做游戏后教学的方法,按照儿歌描述的内容,先组织幼儿游玩,在游玩中幼儿1边动作1边观察,充分体验愉快的情趣,为学习儿歌打下基础。   

2、运用故事法对幼儿进行儿歌教学。根据儿歌的内容可以看出有些儿歌是叙事性的,由于受字数和句式的局限,叙事的跳跃是儿歌的特点之1。这时教师选择1些恰当的关连词或过渡句把儿歌内容串连起来,根据儿歌要求,适当增添有关的生动有趣的情节,来增加儿歌的容量,为幼儿展开想象更好地理解记忆儿歌提供帮助。   @_@我是分割线@_@

3、在儿歌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图画式的教学方法,1幅幅切合诗意的图画能使诗歌教学直观化,有时我还根据儿歌的难易程度,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引导幼儿主动地学习,提高了幼儿学习儿歌的积极性。   

4、运用提问题法进行儿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提问题是激发幼儿求知欲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有效措施,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在他们解答不出来时,教师再进行讲解,幼儿就会豁然开朗,而且记得牢。   所思所悟:   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浓,他们喜欢边念边做各种有趣的动作。   但同时我也发现,幼儿在朗诵儿歌时总是断断续续的,不连贯,每1句之间缺少1种衔接。还有个别幼儿跟不上节奏,总是慢半拍。   所以,我觉得教师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时候,还要想、再要想,多考虑考虑例如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等等。   还有我想,教师在结合丰富的表情、动作来表现儿歌的同时,是不是再自编1个短小有趣的关于儿歌的故事,这样,孩子的这种情况也是否会得到改善呢?!   幼儿园儿歌教案及反思篇2   《好朋友》课后反思   我的汇报课选择在语言领域,确定为《好朋友》是因为这堂语言课附有1首儿歌,且这首儿歌是3段式的,内容很简单也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进行儿歌表演,重要的是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学会了知识迁移。   进入幼儿园后,小朋友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找1个好朋友,并且学会和好朋友相处,见到好朋友要相互打招呼。通过这堂语言教学课,小朋友们应该基本了解了打招呼的各种方式,不拘于只会用嘴说你好,也可以是点点头,也可以用微笑向他人问好,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能碰到的。不仅知道这些,动物之间的打招呼也是很有趣的,他们会运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打招呼,这也是1种经验的拓展。   上完这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如何才能让幼儿熟悉学会儿歌,这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是我过于着急想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而没有重视过程的铺垫,就像是打地基,总要把桩打结实了,房子才造的起来。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我由实际生活出发,向孩子们提问他们的好朋友是谁?大家都很乐意回答并且都答的不错,但是越是上下去,我觉得问题就逐渐冒出来了,怎样提高孩子学习表演的兴趣,这就是我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我自我反思觉得每1环节的引导我做的不够好,总是缺点东西或者是过程走的太快,让幼儿1下子有些跟不上脚步;其次,没有向外拓展,只是围绕儿歌进行,其实在第1环节中我就可以利用提问向幼儿介绍很多平时我们相互之间打招呼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知识的迁移,为下环节儿歌教学做好铺垫,结果在这以环节中缺少梳理,使之孩子们对于打招呼的方式太过于局限、想不到更多的方法,让小朋友们学习儿歌受到阻碍。   我的另1个不足之处就是对教材的分析不够,《纲要》中指出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材料,我在这点上明显做的不到位。我使用的儿歌本身就已经做到押韵,但是从孩子读起来郎朗上口方面,我却考虑不周。孩子们更多的语句还是来自生活,从生活中惯用的句式改变成押韵的儿歌,孩子们恐怕1下子难以做到,所以在念儿歌时,小朋友们常常会出现平时生活中的惯用的语句,而且怎么提示也改变不了。从我自身出发,是否可以适当的改变1下儿歌的语句,使他更口语化,与孩子们的生活句相结合,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孩子才能读的更好,学的更快!   从这次的汇报课,让我又有了1次学习的机会,逐步的学习更多的课堂回应方式,更多的课堂组织能力,并且事后有了包园长的提点与梳理整堂课的过程,更是清晰的了解了这堂语言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孩子们应该从中学习到什么知识,使用怎样的方式方法能有助于教学的效率推进。总之,前前后后的准备过程就是我学习的开始,这1系列的经过是我成长的过程,每1次的上课就是1次收获的机会,我珍惜每次教学汇报,希望能更快成长!   幼儿园儿歌教案及反思篇3   《点点虫》反思   方言是历史留给每个人的珍贵遗产,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方言有助于保存本地文化的记忆,对于保持当地的文化特色、生活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小班语言(方言)活动《点点虫》,从1教到3教谈谈自己的1些思考。   首先,从选材上这首方言儿歌里面4个小动物,虫、鸡、狗、鸟,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这首方言儿歌的比较的简单,句式重复,是点点X,XX怎么样,根据这个动物最明显的特征来讲述。儿歌朗朗上口,重复的句式,非常适合小班幼儿。   其次,在活动的第1环节从1教中普通话念儿歌和方言念的儿歌进行对比,从而了解这就是方言,幼儿1下子从普通话的儿歌转换为方言的儿歌不太适应。于是就调整为在开始部分,和幼儿1起用方言来介绍自己,在师幼的相互交流中使幼儿对于方言有1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这个就是在家里和爷爷奶奶说的话,这个说的就是本地话、家乡话也叫方言,幼儿也就对这种“话”,也就是方言,有了1个初步概念的认识,有了1个初步的听觉印象。   最后,在幼儿学说环节,图片的出示帮助幼儿更好的记住这些小动物,在幼儿学说环节不单单是1教的时候纯粹的跟着老师学说儿歌的语言,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如集体、个别学说,师幼、幼幼互动等形式来学习儿歌,形式丰富,激发了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活动中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幼儿听儿歌后,不能马上回答出动物的名称,可以在念的时候出示相应的图片,便于幼儿回答讲述。在活动的游戏环节,对于幼儿的能力特点考虑的还不够,游戏的难度要适合小班幼儿的能力水平等等。这些都值得改进。   方言儿歌有亲切、通俗、朗朗上口的特点,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还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教学中结合念、唱、玩、编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思维发展,增长知识,提高自信心等。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