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如何理解幼儿园数学绘本教学案例说明

中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1、中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活动目标: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学习角色间的对话,能用重复句式复述故事。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动物图片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观察大饼。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这是1块怎样的大饼?这块大大的、圆圆的大饼会是谁做的? 2.根据图片提问,引出问题。 师:小猪做了1块很大的饼,累的睡着了。当他醒来1看,发现了什么?

2、观看课件,欣赏绘本,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大书,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1)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啊呜。 师:是小鸟咬的第1口大饼吗?为什么?为什么小鸟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小猪很着急,他找到了3个动物,是谁?(出示图片)想1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幼儿相互讨论。 (3)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师:小猪接来下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1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大饼怎么了?为什么大饼会被咬掉1大半? (6)这么大的大饼,只剩下1点点了,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啊呜,她也在大饼上咬了1口。"吧唧吧唧",它1边嚼着大饼,1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7)小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咬了大饼吗?为什么?

3、完整倾听故事,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4、活动延伸:玩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幼儿自主结伴、快乐游戏。 反思《谁咬了我的大饼》小猪的形象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整个故事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好像那只小猪就生活我们身边1样。这样的绘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根据绘本,根据这本绘本内容的特点与中班幼儿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师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1个接1个的悬念,将幼儿的注意引入与绘本故事有关的情境中,并在观察、猜测图片信息中获得结果解释疑惑。这样的提问简单有趣但是具体,围绕故事情节而展开,足以吸引幼儿全神贯注地阅读与倾听教师讲述书中的故事。活动中也存在着1些不足之处:对于该文本我还是理解的不够深入与透彻,对于剖析文本角色的内心把握的很不到位,所以在引导幼儿学习的时候也没有能够比较正确的引导幼儿,因此与幼儿的互动不是很好,整节活动显得很平,幼儿情绪也不是很高。另外在出示第1个动物朋友小鸟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让孩子说说还有什么动物的嘴巴是3角形的……这样整个活动会更生动。

如何理解幼儿园数学绘本教学案例说明



2、如何理解幼儿园数学绘本教学案例说明

建议你自己首先对绘本有1个全面的了解,可以参看1些辅助类书籍,如《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幸福的种子》等等,也可以参看1些比较成功的的绘本教学案例,。

为什么我不能 —中班绘本阅读优秀教案及课后反思



3、为什么我不能 —中班绘本阅读优秀教案及课后反思

活动反思:

1、在幼儿期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走到哪儿都爱问为什么。故根据我班年龄特点,着重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地引用课件、动画,将观察图片、引发想象、大胆提问与讲述各个环节结合起来,使幼儿在1种积极的阅读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幼儿自主阅读、和同伴交流、集体交流这1环节,体现了幼儿间的相互学习和支持,也为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提供时间和空间。幼儿在此过程中仔细观察到了每1个细节,就连跨页都观察得非常细致,同时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说出了动物的提问。最后以有趣的环形出现,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提问,并努力想办法解决,起到了1个有效的推动和启迪作用。

2、在这个活动中还存在1些不足的地方:(1)个别幼儿不愿意回答问题。(2)有的幼儿在回答哪个小动物又有什么问题时,运用“为什么我不能……,像……那样?”这个句型回答的不是很完整。整改措施:(1)加强和孩子的互动,对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多加关注,在游戏中活动中多表扬他、鼓励他。(2)在游戏中,平时也经常运用1些固定的句型说话。让孩子充分感受固定句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