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的来历习俗?元宵节为什么挂彩灯
1、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的来历习俗?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5为元宵节。正月十5日是1年中第1个月圆之夜,也是1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5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2、元宵节为什么挂彩灯
1种说法跟汉初讨平“吕雄之乱”有关。汉高祖死后,刘邦的皇后吕雉篡权,杀害众功臣,大封堵吕,引起全国官民不满。 周勃、陈平等汉忠臣于正月十5这天扫除诸吕,拥戴刘恒为文帝,次年文帝刘恒纪念这个日子,于正月十5出宫与民同乐,人们得知在门口挂彩灯助兴。文帝看了十分高兴。便令每年正月十5家家户户挂红灯,日久人们称灯节。第2种说法跟黄巢“护民除奸”义举有关。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民不聊生,黄巢起兵造反,连攻浑城3昼夜不克,转眼即过年了便想撤兵缓攻。年后他只身进城刺探敌情,不料奸细告密,朝廷派众兵满城搜查,捉拿黄巢,幸亏1老汉相救,并向黄巢献攻城之计。临别黄巢对老汉道:正月十5我攻城,必克。请你转告全城善良人家在门口挂1灯笼,大军进城后决不惊动。不挂灯笼者即贪官污吏,1律满门剿斩。果然,正月十5这天黄巢率大军进城,对那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脏官斩尽杀绝。日后,为纪念黄巢“护了除奸”的义举,兴起了正月十5挂灯笼的风俗。
3、元宵节为什么 挂彩灯
1种说法跟汉初讨平“吕雄之乱”有关。汉高祖死后,刘邦的皇后吕雉篡权,杀害众功臣,大封堵吕,引起全国官民不满。 周勃、陈平等汉忠臣于正月十5这天扫除诸吕,拥戴刘恒为文帝,次年文帝刘恒纪念这个日子,于正月十5出宫与民同乐,人们得知在门口挂彩灯助兴。文帝看了十分高兴。便令每年正月十5家家户户挂红灯,日久人们称灯节。第2种说法跟黄巢“护民除奸”义举有关。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民不聊生,黄巢起兵造反,连攻浑城3昼夜不克,转眼即过年了便想撤兵缓攻。年后他只身进城刺探敌情,不料奸细告密,朝廷派众兵满城搜查,捉拿黄巢,幸亏1老汉相救,并向黄巢献攻城之计。临别黄巢对老汉道:正月十5我攻城,必克。请你转告全城善良人家在门口挂1灯笼,大军进城后决不惊动。不挂灯笼者即贪官污吏,1律满门剿斩。果然,正月十5这天黄巢率大军进城,对那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脏官斩尽杀绝。日后,为纪念黄巢“护了除奸”的义举,兴起了正月十5挂灯笼的风俗。
4、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吃元宵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5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1个重要节日。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5人们迎来了1年之中第1个月满之夜,这1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寓意全年圆圆满满!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吃元宵、赏灯、猜灯谜……成为世代相沿的传统习俗。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
5、20 元宵节为什么挂彩灯
这1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1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1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1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1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1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1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6火焚身”的签语。1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3日傍晚,火神君会派1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1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1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5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1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5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1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1起在十5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5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5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1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5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5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6、元宵节挂彩灯的来历?
元宵节为什么挂彩灯元宵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公元前108年,汉文帝平叛胜利,那天正好是正月十5日,就将这1天定为“元宵节”。西汉时代,就有了简单的庆祝活动,但还没有元宵挂灯的习惯,只是在正月十5日晚祭祀天帝。东汉时,明帝刘庄信仰佛教,命令官民在元宵节挂灯。这是元宵节挂灯的最早记载。因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普遍挂灯,故元宵节又称为“灯节”。虽然灯笼起源于汉,但真正流行开来是在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1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1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5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元宵节挂彩灯的来历关于挂彩灯的由来,民间还有1种有趣的说法。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4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1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5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1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
4、十
5、十6日这3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1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5这天晚上,天帝往下1看,发觉人间1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5,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