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正确的书写姿势》教案?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粪金龟滚球球》教案
1、幼儿园中班《正确的书写姿势》教案?
书写姿势:(1)头正:头不得左右歪斜。 (2)身直:上身要坐端正。 (3)胸舒:胸部与桌沿保持1拳的距离。 (4)臂平: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 (5)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以与肩等宽为宜。 (5)握笔的姿势: 右手执笔,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3个方向握住笔杆的下端,离笔尖约1寸左右,笔杆的上部斜靠在食指的根部。笔杆与纸面约呈现45°角。
2、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粪金龟滚球球》教案
作为1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粪金龟滚球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熟悉并演讲歌曲,感知歌曲的趣味。 重点难点: 了解粪金球的主要特点。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粪金龟滚球球》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看粪金龟滚粪球的视频,并出示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了解粪金龟的外形及滚粪球的原因及方法。 1.这个虫子长什么样子?有几只脚?身体是怎么分的? 2.它的名字叫蜣螂,也叫粪金龟。很喜欢滚粪球,为什么要滚粪球呢?
2、播放CD,请幼儿欣赏歌曲,并尝试学唱歌。 1.歌曲中粪金龟是怎样滚粪球的呢?前脚做了什么?后脚做了什么? 2.歌曲中有时间唱的'慢,那是粪金龟在慢慢滚粪球,我们也来慢慢唱、慢慢学粪金龟滚粪球。快快滚粪球的时候,是怎么唱的?我们也来唱1唱、做1做。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欣赏书上的图书,并和同伴说1说画面内容。 1.这里有几只粪金球。 2.它们分别在做什么?
4、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请幼儿将学习单带回家,完成学习单上3种动物的研究,并带回幼儿园,本内容将作为下1个集体活动的活动准备。
3、幼儿园中班《儿歌-好朋友》语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儿歌-好朋友》语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儿歌-好朋友》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 重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难点: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1起来看1看。
2、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教师再1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
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3、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1起来学1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4、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1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附:儿歌 好朋友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活动反思: 活动根据中班发展情况而选择,比较容易熟念。在学习儿歌时,结合相应的儿歌图片,幼儿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能达到活动目标。启发幼儿创编时,也结合了鲜明的图片,幼儿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及目标。而不足之处,是在选材时,应选些较肯定的儿歌,教具,做起来也比较鲜明易懂。总的来说,整个活动还算是很成功的,活动基本达到目标要求。 幼儿园中班《儿歌-好朋友》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结合《我爱大自然--秋天的歌》的主题,我选择了散文诗《树真好》这个内容进行执教。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语言和科学结合在1起,引导幼儿在欣赏散文诗中,感受树的用途;萌发亲近树木、爱护树木的情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树是我们的好朋友"的联想、讲述,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愿意讲述树的好处,发展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3、萌发初步的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木及小鸟、小猫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图片,布置成美丽的树林。
2、散文诗《树真好》的录音带、幼儿手工操作材料及优美的音乐2段。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树林"参观。
2、探索树林的秘密。 提问:a、美丽的树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树林里都有些什么?
1、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林里玩?
2、欣赏、理解散文诗。 (1)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2)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 提问:a、树真好,小鸟在树上干什么?
1、树真好,他能挡住什么?
2、树真好,……、制作树林,体验树的多样性及好处。 (1)教师:"树真好,小朋友喜欢树吗?我们1起来做1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要求: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手工材料粘贴小树林,然后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粘贴在树林中。) (2)放配乐散文诗《树真好》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
3、听音乐在美丽的树林里自由舞蹈。(树真好,树林里可真美,让我们在树林里1起跳个快乐的舞蹈吧!)延伸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引导幼儿创编《树真好》。 观察与效果分析: 在活动中,当我出示教学图片让幼儿对画面进行仔细地观察时,幼儿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内容,并用1句话说:"树是我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中班《儿歌-好朋友》语言教案 篇3 目标:
1、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1起活动的快乐。
2、在对应、匹配和寻找的过程中了解朋友之间简单的关系,并尝试用儿歌形式表达表现。 过程:
1、导题
1、师生律动进场“好朋友”。
2、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篮子,看看是什么?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篮子里的物体去进行匹配找朋友(只找1样)。
2、交流分享
1、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形式介绍:如:杯子和牙刷是好朋友,他们快快乐乐在1起。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3、今天老师还带来1样好东西,是什么呢?(球)
4、引导幼儿为球找好朋友。
3、延伸活动
1、皮球有这么多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为什么是好朋友呢?
2、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作为1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1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生活中,洞洞随处可见,家里、学校、马路上,自己的身上都会有,对孩子来说1点不陌生,孩子对他们其实是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让他们用眼睛多观察自己周围的1些事物和现象,了解其用途,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引起幼儿对周围现象的兴趣,提升幼儿对洞洞的认识。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愿望,尝试用身体变出洞洞,并体验玩洞洞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寻找身边的洞洞,知道其作用,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2、能够借助身体,探究出各种不同的洞洞;
3、体验与同伴1起找洞洞、变洞洞的乐趣。 活动重点: 寻找身边的洞洞,知道其作用。 活动难点: 借助身体探究各种不同的洞洞。 活动准备: 毛毛虫、白纸、皮球 活动过程:
1、出示毛毛虫,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这是1只喜欢钻洞洞的毛毛虫,请小朋友用这张白纸为他钻出1个洞洞来(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做)。
2、寻找自身及生活中的洞洞,了解其作用
1、寻找自己身上的洞洞 教师:我们也来玩个找洞洞的游戏,请大家先找找我们脸上有那些洞洞?他们有什么作用? (1)、寻找脸上的洞洞 (2)、寻找身上的洞洞。 小结:其实,我们身上从头到脚可以找到很多洞洞,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都有用处。
2、寻找生活中的洞洞 教师:除了我们身上有洞洞,你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发现过洞洞?他有什么作用?
3、借助身体,探究变出洞洞的方法
1、用小手变洞洞 “小手小手变变变,变出1个洞洞来,毛毛虫,毛毛虫,钻钻钻”。
2、用肢体变洞洞 “小手小腿变变变,变出1个洞洞来,皮球,皮球,钻钻钻”。
3、与他人合作变洞洞
4、延伸活动 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洞洞及它们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了解身体的1些洞洞(器官)名称和功能,知道它们需要保护。
2、大胆尝试用身体创造洞洞,体验洞洞的有趣。 活动准备: 图片、课件 活动流程与问题设计:
1、联系经验看图讲述 意图:联系生活经验,讲述梳理洞洞的已有经验。
1、我们的身体都有许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身体上有没有有趣的洞洞。(出示图片)看看,这两位小朋友身上哪里有洞洞?
2、牙齿很坚固,怎么会有洞洞?这个洞洞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麻烦?
3、心上有洞洞,会有什么感觉?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心痛、难过? 小结:这些洞洞给我们带来了麻烦、疼痛、难过,我们都不喜欢它们。
2、关注自我观察寻找 意图:知道身体上洞洞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作用。
1、我们身体上还长着许多有用的洞洞,它们在哪里呢?我们互相找1找。
2、这些洞洞都有什么用?(关注鼻孔、耳洞、嘴巴、肚脐眼) 小结:这些洞洞都有自己的本领,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
3、游戏体验,拓展经验 意图:拓展“洞洞”的概念,体验洞洞的有趣。
1、我们的身体还能变出各种洞洞,谁来试1试。
2、有什么好办法能变出更大的洞洞吗?(观看视频)
3、原来我们合在1起就会把洞洞变得更有趣、更好玩,找好朋友1起玩1玩。(幼儿自由游戏) 小结:身体的本领真大,能变出这么多有趣的洞洞,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洞洞是随处可见的,家里、幼儿园、马路上、自己身上都有,对孩子来说1点不陌生,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让他们用眼睛多观察自己周围的1些事物和现象,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引起幼儿对周围现象的兴趣,提升幼儿对洞洞的认识。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愿望,尝试用身体变出洞洞,并体验玩洞洞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身体上1些洞洞的名称和功能,知道需要保护它们。 2.大胆尝试用身体动作变出洞洞,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3.感受洞洞的有趣,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洞洞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1定了解,会唱歌曲《网小鱼》。 2.材料准备:白纸、彩纸、剪刀、皮球、羊角球各1,照相机、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 魔术激趣,发现洞洞 1.用实物引出洞洞。(硬币钻进储蓄罐里) 2.面具上变出洞洞。(教师在面具上快速剪出眼睛嘴巴) 3.彩纸卷成洞洞。(彩纸卷起来变成望远镜) (评析:魔术充满神秘与期待,以游戏"变魔术"导入活动,能让每个孩子很快进入角色,投入到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出示3类具有洞洞的典型实物:可以放东西的洞洞、可以钻进钻出的洞洞、可以从这边望到那边的洞洞。能把生活中有关洞洞的现象和事物与"洞洞"这个概念链接起来,帮助孩子建立起"洞洞"粗略的概念。) 关注自我,寻找洞洞 1.你在生活中见过洞洞吗?在哪里看到过什么洞洞?(帮助孩子打开思维,把孩子生活中的已有经验引发出来) 2.找找身体上的洞洞,也可以相互找1找。(自由寻找后,教师引导幼儿从头往脚处寻找) 3.说说洞洞的用处。(关注鼻孔、耳洞、嘴巴、肚脐眼等) (评析:中班孩子对自我和他人的身体还有很大的兴趣,探索后会发现身体上有许多洞洞,知道其名称,了解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 创造洞洞,体验有趣 1.身体变洞洞:我们的身体也能变出各种洞洞,谁来试1试。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创造洞洞。
1、小手(1只手、双手):请小朋友伸出小手,小手能变洞洞吗?(变大洞洞和小洞洞)
2、双脚;
3、身体;
4、小手碰碰身体某个部位;
5、不同方位变洞洞。 (评析:给每个幼儿提供参与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身体解决问题,大胆探索、想象、创造、展示。既锻炼了幼儿的探究能力,又发展了发散性思维。) 2.球儿钻洞洞。
1、出示皮球:你平时是怎么玩皮球的`?现在皮球宝宝想玩1个钻洞洞的游戏,谁能用身体变洞洞让球儿钻1钻?(两个幼儿合作,1个变洞洞,另1个将球投入洞洞)
2、出示羊角球:有什么好办法能变出大球钻进去的洞洞呢?(幼儿合作变.教师持球钻洞洞。既拓展"洞洞"的概念,又体验洞洞的有趣)。 3.观看视频,记录结果。 观看拍摄的3个、4个、5个幼儿手拉手变洞洞的照片,数1数、记1记:3~5个小朋友分别围成了几个可以让大球钻的洞洞。 (评析:个体自己变--两人互动--多人变大洞是活动的重点,不断提高变化的难度,使幼儿1步步去解决问题,充满探索的趣味,是1个跳1跳的发展过程。孩子创造洞洞,老师拿着大小球钻洞洞,这种有效的师生合作,渗透了大小、数的逻辑、社会性发展等,非常有挑战性。多媒体的适时介入解决了本次活动的1个难点,让孩子们感受到合作的人越多,变的洞洞就越多,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对他们的知识经验又是1次提升。) 游戏体验,拓展经验 1.游戏:网小鱼。 请小朋友想办法.1起变出1个大的洞洞(手拉手围成1个洞洞网),少数幼儿扮小鱼,在洞洞网里面游来游去,跟着音乐1起游戏。 2.游戏:钻山洞。 请大家动脑筋和好朋友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 老师钻过"洞洞",搭洞洞的幼儿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到大家围成1个圆圈。 (评析:创设让孩子亲身感受和探究的情境,既体验1起合作变洞洞的有趣、好玩,又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洞洞游戏的乐趣。) 延伸活动 小朋友变出了可以让小球钻来钻去的小洞洞,又合作变出了可以让大球钻来钻去的大洞洞。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帮助我们1起变洞洞?如果手碰碰椅子、桌子、墙壁有洞洞吗?小朋友去试1试吧!
5、幼儿园中班《纸质品展览会》教案
活动说明:纸(皮)影戏是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它集说、背、演为1体,生动有趣,具有浓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而近十几年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前的1些好玩的民间游戏已慢慢被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人的童年趣味多了许多声光效果和有着华丽精美外表的各式玩具,而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实施“中国娃”这1主题活动时,让幼儿自带1些游玩时购买的有趣的民间艺术品来举办“民族文化展览会”活动,其中琪琪带来的“皮影人”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大家围在1起7嘴8舌,“你看我1拉,皮影人就跳舞”、“皮影人在做游戏”、“皮影人在摆造型”、“皮影人在表演节目”……这不是1个好的教育契机吗?可以将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再1次重返幼儿手中,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因此,设计了这节活动:《有趣的纸影戏》,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去“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提高!”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活动目标:
1、感知纸偶的颜色、构成,知道纸(皮)影戏是中国特有的1种民间艺术。
2、能正确使用长脚钉组装皮影造型,掌握操作皮影的方法。
3、体验纸影游戏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相关资料教具准备:皮影戏视频、教师自制成品。材料准备:造型纸卡,方竹筷、长脚钉、双面胶、水彩笔。游戏过程:
1、欣赏皮影戏视频,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2、欣赏各种各样的纸偶造型,感知纸偶的颜色、构成。
1、学习新名词:纸偶、操偶棒。
2、观察纸偶的颜色及构成
3、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纸偶的制作方法
1、了解制作纸偶的材料,学习制作方法
2、探讨长脚钉组装皮影的方法
3、探讨让腿跟随身体运动的方法
4、请幼儿观察成品,讨论操偶棒固定的位置及固定方法。
6、幼儿园中班《顽皮的小雨滴》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散文活泼欢快的情趣,理解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小雨滴的语言和形象美。 2.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萌发对雨天的兴趣。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通过阅读,理解散文的内容。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下雨的声音、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音频(下雨的声音)。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那谁能告诉我,雨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回答)是这样的吗?我们1起来看1看、听1听吧。” 基本部分: (1)欣赏儿歌第1段,并出示《顽皮的小雨滴》相应画面 1.师:这是什么样的小雨滴?从哪里能看出顽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初步感知雨滴的顽皮)他们都是怎样顽皮的呢?我们接着往下听?播放散文诗第1段。 2.师:刚才诗歌里说,小雨滴娃娃离开了云妈妈的怀抱后,都到哪里去了?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挂图贴在黑板上。 3.师:(1)雨滴娃娃是怎样到树上的?(跳)谁来做个跳的动作? (2)落到了屋顶上。 (3)挤进了草丛里。(找几个孩子做挤得的动作) 总结:雨滴娃娃就像咱们小朋友1样,都喜欢争先恐后的到处去玩玩。你们说小雨滴顽皮吗?接下来他们又会到哪里去呢? (2)欣赏第2段和第3段 1.师:(1)雨滴娃娃把妹妹的伞当成什么了?你们喜欢玩滑梯么?小雨滴也很喜欢。 (2)接着他们又到哪里去了?这会他们又把池塘当成什么了?你们觉得小雨滴快乐吗?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总结:小雨滴们很快乐,到了很多地方玩,这些顽皮的小雨滴还会到哪里去呢? (3)欣赏第
4、5段 1.师:(1)观察图片。小雨滴溅到路人身上时,表情是怎样的?是不是很顽皮? (2)小朋友玩过捉迷藏吗?那你是怎么玩的呢? 总结:回顾雨滴娃娃都到了那些地方(结合黑板上的'挂图) (4)1起完整欣赏诗歌,启发幼儿将小雨滴的顽皮可爱样子表现出来 (5)表演游戏 老师表演云妈妈,幼儿表演雨滴。边表演边说诗歌。 结束: 师:顽皮的雨滴娃娃还想到更多的地方去玩,我们1起去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演等多种感观的统1,使幼儿进1步提高了对词汇、句子的运用能力及表达能力。这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注重启发引导,通过让幼儿在主动探索、操作和游戏等过程中欣赏散文诗,淡化了教与学的界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同时也让幼儿在玩玩想想中,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小百科:雨是1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1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1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