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案和初中音乐教案的区别?初中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教案和初中音乐教案的区别?


1、高中音乐教案和初中音乐教案的区别?


高中音乐教案与初中音乐教案的区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加,学习阶段的提升,版音乐学习的内容也权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到了高中阶段,音乐教案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


与初中音乐教案相比较,高中音乐教案有以下特点。



1、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从风格看,更是不拘1格。



2、知识性强,系统性强。 


初中音乐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音乐教案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高中就要求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它在每1个时期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具备1定的鉴赏能力。在欣赏音乐时,都能借助相关知识读懂内容并进行艺术鉴赏。教案也是如此,更讲究艺术鉴赏阶段的规范性。知识性和系统性使0散的、不具条理的内容得到整合。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音乐教案比初中阶段的音乐教案范围扩大很多,要求也更多,更高,程度也进1步加深,更趋向应用性,审美性。



2、初中音乐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gsb16662 初中音乐教案青春舞曲初2年级第3课:《青春舞曲》第1课时教学课题:《青春舞曲》课时:第1课时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表现歌曲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协作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如小鸟1般1去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教学难点: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教学过程:
1、课前音乐《青春舞曲》音乐风光欣赏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风光呢?(新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1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体课件揭示课题:青春舞曲)
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青春舞曲》教师用卡拉OK式范唱歌曲,学生跟随音乐轻轻击拍。
2、学生试填歌词
3、练唱美丽小鸟处;我的青春小鸟1样处(放慢速度唱准)练唱别的那呀哟别的那呀哟处("别"字语气要加重)
4、完整连唱歌曲(可唱两遍歌词)要求用1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5、再次完整连唱歌曲(加适当律动)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4、表现与创造教案。



3、初中8年级音乐教案【3篇】




4、初中音乐教案:《江河万古流》



1、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以情带声。



2、学习目标



1、学会并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江河万古流》,歌唱要有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歌曲中出现的特殊节奏型——切分音,并通过音乐活动巩固。



3、通过学唱《江河万古流》唤起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达到有感情地背唱的目的。


难点:唱谱练习,以听唱为主,视唱为辅,重点掌握乐谱中的切分音节奏。



4、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5、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6、教学过程



1、播放《江河万古流》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简单介绍歌曲及歌曲作者。


(1)歌曲介绍:《江河万古流》,电视片《9州方圆》主题歌,全曲是带再现的2段式结构,两乐段音乐风格基本1致,第2乐段开始处,旋律多次处在高音位置,造成音乐高潮,随后再现第1乐段的音调,与前面音调形成统1,全曲结构简洁短小,音调精炼,伴吟伴唱、充满激情地对长江黄河的万古源流予以无限的慨叹,对中华雄魂情思悠悠予以深情的赞颂。


(2)歌曲作者介绍


王立平,作曲家,满族,国家1级作曲,中国电影乐团艺术指导,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自1973年从事专业音乐创作,1979年调入中国电影乐团,20多年来创作了大量影视作品。主要作品有《太阳岛上》、《驼铃》、《大海啊!故乡》、《江河万古流》、《枉凝眉》、《说聊斋》等。



3、引导学生听录音范唱,同时提示学生在听录音时应注意思考速度、节拍及其特点、乐曲情绪等几个问题,并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做出积极回答。



4、引导学生唱乐谱,注意要以听唱乐谱为主,而非视唱乐谱,要求教师自弹自唱,学生跟唱,直到唱熟为止。



5、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的1种特殊节奏型——切分音,并看书29页,鼓励学生针对该节奏型发表自己的看法,归纳其概念(弱拍成弱位的音,延续到强拍或强位而变为强音,即改变了原来的强弱关系)。



6、做音乐活动第1题,继续巩固切分音节奏,为唱好歌曲做好充分准备



7、在熟唱乐谱的基础上加入歌词的学习,教师范唱,学生听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词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大声朗读歌词等手段,吃透歌曲情感,然后有感情的学唱,以情带声。



8、进1步处理歌曲。教师给出演唱提示:歌曲气势磅礴,深情豪迈,演唱中要注意气息要深而悠长,共鸣腔体要充分打开,声音结实有力。



9、引导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独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组织学生给所唱小组或个人打分。



10、鼓励全体同学有感情的放声高歌,尽量能够背唱。



11、再次播放《江河万古流》的歌曲录音,让学生进1步感受歌曲情感。



12、课堂小结。



5、初中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


作为1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导入   1.课前播放器乐版《在那遥远的地方》,创造氛围   上课,师生问好。   很高兴和大家共同走进音乐课堂。在美中享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美。这学期我们聆听了华夏古韵,赏过了梨园风采,品过了欧洲清唱剧,接着来领略神州音韵。《第2张图片》   2.请学生说1说自己知道的民歌有哪些。老师引入本节课内容。   通过对神州音韵1,2,3单元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丰富独特的民歌,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和情感。你们知道的民歌有哪些呢?可否唱几句?   《茉莉花》、《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花儿与少年》、《达坂城的姑娘》等等,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呢!看来大家并没有忘记我们的民族艺术。有1位老人曾说过:“如果你热爱音乐,就会发现它是用美丽的民歌铺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并学习1首草原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第3张图片   
2、熟悉歌曲   1.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王洛宾   第4张图片   这首歌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先生在1940年创造的1首草原情歌。同时王洛宾还具有“西部歌王”之称。   第5张图片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根据我国青海地区民歌改编而成。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还曾流传,这首歌是王洛宾老先生在青海拍摄1个纪录片,3天的时间里他结识了1个很漂亮的藏族女孩,他们1起在青海湖边策马扬鞭,1起欢歌笑语,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呢,王洛宾先生在思念中才写下了这首不朽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他长达60年的音乐生涯里,他搜集整理并创造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堪称是王洛宾先生的巅峰之作,是他音乐展示飞翔的标志。还被收录在巴黎音乐学院的东方音乐教材中。不仅地球人熟悉这首歌,外星人也可能会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首歌曾竟被群众投票选中,放在东方红卫星上播放,代表着中国的声音向太空呼唤。   2.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学生跟唱12段。   了解了这么多,我们赶快来聆听1下这首经典名曲吧。在聆听这首歌曲的同时,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第6张图片   这首歌曲在情绪、节奏、速度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7张图片   好的,演唱者在演唱当中和我们课本中的歌词稍微有点不同,是因为这首歌在传唱的同时也在被改编,虽然被广泛的改编,但歌曲的韵律抒发的情感却传承了原版民歌的韵味。我们来说1说从刚才的'聆听中,你感受到音乐的情绪、节奏、速度等方面有什么特点?(优美、抒情、节奏舒展、中速)歌声中传达了怎么样的情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美的执着追求)这么优美的歌曲不唱1唱实在可惜,让我们也来唱1唱吧。    3唱1唱   1.朗读歌词   这首歌不仅旋律美,歌词写得也很美,请大家先来朗读1遍。   2.随琴学唱   下面请大家用LA来跟着电子琴哼唱歌曲旋律。请大家用连贯平稳的气息来哼唱。(2遍)你们的音准不错,如果在唱准基础上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就更有味道了。让我们填上歌词来完整的演唱1遍。你们学唱的真认真!如果能轻声歌唱,聆听电子琴,唱准音高就更好了。   3师生接唱   你们的歌声也感染了我,让我和你们1起来演唱这首歌曲吧,我们分句接唱,我1句你们1句。音乐课上歌声嘹亮,我发现同学们唱的心欢畅,何不来个赛歌会,把你的嗓音亮1亮。就来个男女生赛唱吧。男生第1段和第3段女生第2段和第4段,结束句共同来唱。刚才男女生演唱的声音都比较洪亮,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演唱是不分上下,都有那么点民歌的风味。德国音乐家舒曼说过这样1句话:要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4拓展延伸   最后,让我们通过另外1个版本再次来聆听优美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感受草原民歌的魅力。第十张图片    5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和学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1同体验感受了民歌的魅力,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多找1些自己喜欢的民族歌曲来唱1唱,让我们继续将这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扬!。



6、初中音乐《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优秀」


初中音乐《沂蒙山小调》教案设计「优秀」   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沂蒙山小调》是1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属于小调。下面小班为大家分享《沂蒙山小调》音乐教案及讲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作用~   《沂蒙山小调》教学简案   题目:初中音乐《沂蒙山小调》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对中国民歌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练习,认识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3.知识与能力:认识民歌种类,学唱歌曲。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沂蒙山小调》;   2.教学难点:“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3、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   
4、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中国民歌的种类有哪些,我们之前学过哪些体裁的民歌,引入新课;   2.新课讲授   (1)范唱歌曲;   (2)讲授“鱼咬尾”的创作方法;   3.巩固提高   练习歌曲,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方法进行音乐创造;   4.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为课后搜集相关资料。   
5、板书设计   沂蒙山小调   
1、民歌:小调   
2、鱼咬尾   《沂蒙山小调》试讲逐字稿   《沂蒙山小调》题目:初中音乐《沂蒙山小调》   各位考官好,我是初中音乐组第1号考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1、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喜欢的音乐课的时间了。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先提问同学们1个问题:我们中国的民歌,由哪些部分组成?有谁来回答1下,坐在教师第3排的这位女生说1下,嗯,很好,请坐,这位女生说,我们中国的民歌,由3部分组成,是什么呢?山歌,还有吗?小调,很好,还有吗?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很好,请坐。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今天我们学习1首小调,是民歌中的1部分,叫《沂蒙山小调》。   
2、新课讲授   请大家翻开课本第53页,首先请大家来听老师来完整的演唱1遍:“人人都说那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由于时间关系,3段歌词老师只演唱1段。通过刚才老师演唱这首《沂蒙山小调》,你们听出了什么?或者听出其中的哪些思想感情呢?有没有同学知道?好,坐在第2排这位男生你来说1下,嗯,很好,请坐,他说这首歌曲非常的优美。很不错啊,非常的优美(老师范唱1段)。那么,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是不是很欢快?同学们都说没有,那有没有很悲伤呢?也没有是吧,所以这首歌曲是中速的、不快不慢的.,但是很优美、很抒情。好啊,那下面咱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这样的速度,我们1起来演唱1遍这首歌曲。好,老师先起个头:“人人都说那个哎,预备,唱”,“人人都说那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打拍子),好啊,老师为大家鼓掌,大家演唱的都非常的不错。那么,接下来,老师想给大家补充1下乐理知识,那么我们先看谱子,我请4位同学分别把这4句演唱1下。好,第1句,文艺委员,你带个头,你先来演唱1下,很好啊,他演唱的非常的棒(唱第1句谱)。第2句,第4排那个男生,你来唱(唱第2句谱),非常好,那么你来告诉我,第2乐句第1个音是什么音?是“2”,很好,那文艺委员演唱的第1句中最后1个音是什么?也是“2”,对不对?好,我们把第2句写1下。很好,第3句,坐在最后1排的女生你来唱1下(唱第3句谱),很好,刚才那位男生唱的最后1句音是什么,对“1”,那你刚才唱的第1个音是什么?也是“1”。很好哈,老师把谱子写1下。第41句,前排这位女生唱1下(唱第4句谱),很好。同学们,你们有谁发现了这4个乐句的规律?好,坐在第3排这位男生你说1下,嗯,很好,这位男生刚才说了,第1乐句的落音就是第1乐句的起音,第2乐句的落音是第3乐句的起音。我们把这样的创作方式,叫做“鱼咬尾”。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个难点,我们今天这节课,把“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学会了,那么,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下课以后,能用这样子的创作方式重新把这首“沂蒙山小调”给改编1下。好吧?同学们,我们在唱最后1个乐句的时候,其实还有1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老朋友附点音符,有很多同学唱错了,要注意(老师示范)。   
3、小结作业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最后,我们再完整的把这首歌唱1遍,好吗,老师给起个头:“人人都说那个哎,预备,唱”,好,那么今天这节课啊,我们学习了《沂蒙山小调》,感受到了这其中蕴含的沂蒙山人民对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学会了1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创作手法,就是“鱼咬尾”,老师希望同学们课下能把这首歌唱熟,同时啊把“鱼咬尾”的创作方式应用到我们的音乐创作中。   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