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手指印画给点点送礼物教案,幼儿园手工教案小班?
1、幼儿园小班手指印画给点点送礼物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苹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绘画出大小不1,疏密不同的苹果,。
2、让幼儿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音乐磁带
2、印有苹果轮廓图1张人手1份。
3、黄、绿颜料、红颜料每桌1盘、抹布、1次性桌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苹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绘画出大小不1,疏密不同的苹果,。
2、让幼儿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音乐磁带
2、印有苹果轮廓图1张人手1份。
3、黄、绿颜料、红颜料每桌1盘、抹布、1次性桌布。 重点:
1、学习用手指点画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苹果 难点:
1、食指轻轻蘸上颜料点在纸上,不要左右移动,轻轻抬起手。
2、苹果变在苹果树上。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歌表演:摘苹果。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树上结了许多红苹果,宝宝们我们1起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吧!"随即打开"苹果"音乐引导宝宝站起来1起边唱边做动作。(两遍) (2)教师:"我们摘完了苹果,坐下来休息1会儿吧!"随即老师把轮廓图贴在黑板上 "看,苹果全给我们摘光了!小朋友你们说这样好看吗?"(不好看)(鼓励幼儿帮想办法)老师也来想1个办法把苹果变出来吧!"
2、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老师要请两个朋友来帮忙变苹果,1个是它。"随即伸出食指,问幼儿:"它是谁呀?"(食指),"还有1个是红颜料。"出示颜料盘。"这个颜料盘里面的颜料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教师小结:"我请的食指跟红颜料来帮我变苹果。"边说边用实物示意。 示范讲解:"现在我开始变苹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变苹果的。""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苹果树上变、变、……" (2)老师:"噢,原来老师变苹果还要念好听的儿歌呀!""宝宝也来学1学好听的儿歌吧!"引导幼儿伸出食指念2遍。 (3)那你们看这里老师变的苹果1个是大的1个是有点小的,你们知道怎么变大苹果、怎么变小苹果吗?(老师再做1遍看了以后请幼儿说说--食指竖起来的时候是小的,食指躺下来点的时候是大的) (4)师:"老师刚才变了1些苹果,哪个宝宝也上来变些苹果?"请1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苹果变的时候要分开1点,不重叠) (5)师:"森林里还有去多苹果树,上面的苹果多没有了,宝宝们你们愿不愿意给他们变苹果呀?"
3、提出作画要求。 在变之前老师也变了好几颗苹果树,你们来看看这里有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就去找那个颜色的变苹果。 a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用力变变变。 b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1下就马上拿开,不要左右移动。 c强调苹果变在苹果树上。 d鼓励幼儿这边变变,那边变变,多变些苹果。 e提醒幼儿及时用抹布擦干净手,不弄脏衣服。 g变好了红苹果,还想变其它颜色的苹果,可以去边上变自己喜欢的苹果。
4、幼儿开始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讲评。 (1)教师:"苹果变好了,苹果树回到果园里去吧,宝宝看1下你自己变的苹果,再看看其他宝宝变的苹果,谁变得好?"引导放到旁边的美工板上(布置成树林),互相欣赏。 (2)教师:分别出示几张好的作品,讲评,告诉幼儿好在哪里的原因。
6、结束。 师:"宝宝们真能干,变了这么多的苹果,自己表扬1下自己。"。
2、幼儿园手工教案小班?
小班手工活动教案:苹果
1、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好奇心,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愿意进行手工活动。
2、能初步掌握撕纸的技巧和粘贴的方法;能根据要求进行美工创作;
3、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2、活动准备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固体胶管、桌椅
3、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指导语: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想1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请小朋友想1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活动重点:强调要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幼儿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活动重点:使幼儿掌握撕纸的技巧及粘贴的方法。
2、操作过程
1、幼儿自主进行创作活动.
2、老师巡回指导.
3、展示、交流、分享
1、请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
2、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小朋友来讲讲自己的心得体会.
3、把自己的名字写上 (可以老师代写,也可以鼓励小朋友自己创作非凡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4、延伸活动假如时间答应或者孩子们爱好还是很高的话,可以鼓励孩子们给自己的小苹果画上叶子等其他的添画.。
3、小班它们该行驶在哪美术撕贴画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要求进行美工创作。
2、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准备材料
1、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
2、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
3、固体胶管。
4、桌椅。 活动过程: 导入过程: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
1、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想1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朋友想1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年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幼儿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操作过程
1、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2、老师巡回指导. 展示、交流、分享
1、夸奖孩子们贴的苹果非常的美丽.
2、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小朋友来讲讲.
3、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可以老师代写,也可以鼓励小朋友自己创作特殊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延伸活动 如果时间允许或者孩子们兴趣还是很高的话,可以鼓励孩子们给自己的小苹果画上叶子等其他的添画。
4、小班美术教案由点连线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苹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绘画出大小不1,疏密不同的苹果,。
2、让幼儿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音乐磁带
2、印有苹果轮廓图1张人手1份。
2、黄、绿颜料、红颜料每桌1盘、抹布、1次性桌布。 重点:
1、学习用手指点画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苹果 难点:
1、食指轻轻蘸上颜料点在纸上,不要左右移动,轻轻抬起手。
2、苹果变在苹果树上。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歌表演:摘苹果。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树上结了许多红苹果,宝宝们我们1起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吧!”随即打开“苹果”音乐引导宝宝站起来1起边唱边做动作。(两遍) (2)教师:“我们摘完了苹果,坐下来休息1会儿吧!”随即老师把轮廓图贴在黑板上 “看,苹果全给我们摘光了!小朋友你们说这样好看吗?”(不好看)(鼓励幼儿帮想办法)老师也来想1个办法把苹果变出来吧!”
2、教师示范讲解。 (1):教师:“老师要请两个朋友来帮忙变苹果,1个是它。”随即伸出食指,问幼儿:“它是谁呀?”(食指),“还有1个是红颜料。”出示颜料盘。“这个颜料盘里面的颜料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教师小结:“我请的食指跟红颜料来帮我变苹果。”边说边用实物示意。 示范讲解:“现在我开始变苹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变苹果的。”“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苹果树上变、变、……” (2)老师:“噢,原来老师变苹果还要念好听的儿歌呀!”“宝宝也来学1学好听的儿歌吧!”引导幼儿伸出食指念2遍。 (3)那你们看这里老师变的苹果1个是大的1个是有点小的,你们知道怎么变大苹果、怎么变小苹果吗?(老师再做1遍看了以后请幼儿说说——食指竖起来的时候是小的,食指躺下来点的时候是大的) (4)师:“老师刚才变了1些苹果,哪个宝宝也上来变些苹果?”请1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苹果变的时候要分开1点,不重叠) (5)师:“森林里还有去多苹果树,上面的苹果多没有了,宝宝们你们愿不愿意给他们变苹果呀?”
3、提出作画要求。 在变之前老师也变了好几颗苹果树,你们来看看这里有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就去找那个颜色的变苹果。 a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用力变变变。 b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1下就马上拿开,不要左右移动。 c强调苹果变在苹果树上。 d鼓励幼儿这边变变,那边变变,多变些苹果。 e提醒幼儿及时用抹布擦干净手,不弄脏衣服。 g变好了红苹果,还想变其它颜色的苹果,可以去边上变自己喜欢的苹果。
4、幼儿开始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讲评。 (1)教师:“苹果变好了,苹果树回到果园里去吧,宝宝看1下你自己变的苹果,再看看其他宝宝变的苹果,谁变得好?”引导放到旁边的美工板上(布置成树林),互相欣赏。 (2)教师:分别出示几张好的作品,讲评,告诉幼儿好在哪里的原因。
6、结束。 师:“宝宝们真能干,变了这么多的苹果,自己表扬1下自己。”。
5、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苹果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chenshi801121 幼儿园小班手工活动教案:苹果 活动目标
1、根据要求进行美工创作;
2、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活动准备
1、16开铅画纸(画有苹果)。
2、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
3、固体胶管。
4、桌椅 活动重点:使幼儿掌握撕纸的技巧及粘贴的方法。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1、呈现画有大苹果的铅画纸,问
1、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想1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简述及活动目的,并倾向朋友想1想自己想把苹果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贴在苹果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幼儿如何用手指撕纸、如何用胶水粘贴
2、操作过程
1、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2、老师巡回指导.
3、展示、交流、分享
1、夸奖孩子们贴的苹果非常的漂亮.
2、请愿意介绍自己苹果的小朋友来讲讲.
3、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可以老师代写,也可以鼓励小朋友自己创作非凡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4、延伸活动 假如时间答应或者孩子们爱好还是很高的话,可以鼓励孩子们给自己的小苹果画上叶子等其他的添画.。
6、《毛毛虫》小班教案
在写教案时,1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是我整理的《毛毛虫》小班教案,欢迎参考。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纯岁携也开展了1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1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做伏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雀枣 教具:范例1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1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1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 提问: 这是什么?(毛毛虫)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 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不足之处: 范例稍微小了1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指印画的方法表现毛毛虫。
2、能尝试表现出毛毛虫身体弯曲的变化。
3、喜欢印画活动并享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色水粉颜料、调色盘、用绿色卡纸剪成的树叶。
2、挂图、幼儿美术画册等。 活动重点:
1、了解毛毛虫的身体形状,并能尝试用手指点画来表现毛毛虫。
2、能控制所蘸颜料的量,并尝试表现动态毛毛虫。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自制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 (1)教师:“你们知道毛毛虫是什么样的?” (2)教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说?” 2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是毛毛虫”,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它的身体是长长的,1节连1节的,小朋友想不想学1学? (2)请几名幼儿做毛毛虫的身体,进行活动。教师:“现在我们是1条小小毛毛虫,身体很短。” (3)继续请幼儿做毛毛虫的身体:“毛毛虫长大了,身体越来越长,看!身体排不下了,怎么办?”幼儿:“可以弯过来。”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探索毛毛虫的印画方法,并给予指导。 (1)教师出示自制作品:“这里有1条毛毛虫,猜猜看,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请个别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毛毛虫。 (3)教师演示,边用食指印画边念儿歌:“小手指开火车,1节1节连起来。”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欣赏评价。 (1)教师请个别幼儿象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将小朋友的作品组合在1起,供大家欣赏。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3 活动内容: 消灭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学会在苹果上大胆的涂颜色,把苹果都涂满了。
2、感受消灭毛毛虫之后愉快的心情。 活动过程:
1、出示1棵在哭的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看看苹果树怎么了?
2、教师与幼儿谈话 T:那苹果树哭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哭呀?苹果上长了什么? C:长了毛毛虫。 T:树妈妈要我们小朋友帮忙消灭毛毛虫,你们怎么帮助它呢? C:喷农药(踩死……)
3、明确绘画的要求 (1)教师示范:我也来消灭毛毛虫,你们看看我是怎么消灭的。 (2)画到1半,现在我有没有把毛毛虫杀死啊?(没有,没有涂满。) (3)全涂满,只有涂满了才能把毛毛虫消灭了,它才不会又爬出来吃苹果。
4、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图色要有力,苹果画的鲜艳。表扬涂画认真,画的浓,把苹果涂满的幼儿。
5、相互欣赏作品。 把苹果都贴到果树上。 T:小朋友帮苹果树消灭的毛毛虫,苹果树笑了。要请我们小朋友吃苹果。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通过观察玩具毛毛虫的变化和教师所绘的毛毛虫造型,尝试用纽扣按1颗紧挨着1颗的方法连接拼贴毛毛虫。 知道将不用的纽扣按颜色放回相应的盒中。 【活动准备】 各色鲜艳的可反复使用的即时贴底板(可用废旧纸盒的内底板贴上即时贴做成)人手1块。 足够数量的各色大纽扣。 .绒布玩具毛毛虫。 【活动过程】
1、调动对毛毛虫的已有经验. 出示绒布玩具毛毛虫。谁来了?这只毛毛虫是怎么样的?你们用手来比比看。(引导幼儿注意到这是1条长长的毛毛虫。 分析:让小班幼儿用动作比划"长",利于加深幼儿对毛毛虫"身体长"的印象,为后面创作时表现长长的毛毛虫作准备。 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教师将毛毛虫扭成交叉状。)你们看,它的身体变成什么样了?你们来学学看。(教师用线条画出毛毛虫的交叉造型。 它又变成什么样了?(教师将毛毛虫的身体变成拱形。)这次,谁来学1学它的样子?(教师用线条画出拱形毛毛虫。 毛毛虫的头也会变。(教师将毛毛虫的头扭向后方。)你能发现毛毛虫现在想做什么吗?(引导幼儿发现:头向后的毛毛虫就好像在向后看。 如果我想让毛毛虫向地下钻,头应该怎么变呢分析:改变头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毛毛虫的造型,幼儿如果能幼儿作品:毛毛虫体会到这1关键点,便可以在后面黏贴时表现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同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提示幼儿根据头的方向想象毛毛虫所处的环境,如毛毛虫在向上吃树叶、在向下钻地洞、在草地上玩等,这样幼儿在后面黏贴时就能自发地添画毛毛虫的背景,使画面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2、明确黏贴的任务和要求. 今天老师请你们黏贴出1条长长的毛毛虫,而且是在做不同事情的调皮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教师逐14"r绍纽扣和即时贝占底板。 谁会将纽扣黏贴在底板上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在即时贴上黏贴纽扣的方法。 教师讲解并演示黏贴的方法:先将纽扣直接放在你想黏贴的底板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1按就好了。黏贴时,要1颗纽扣紧挨着1颗纽扣。这样才能黏贴成长长的毛毛虫。 请全体幼儿用动作模仿并说出黏贴的方法。尤其强调要1颗紧挨着1颗。不用的纽扣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分析: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明确黏贴的方法,降低操作难度,使他们更有信心地、快乐地投入黏贴活动。
3、在教师指导下黏贴毛毛虫. 教师提醒幼儿将纽扣1颗紧挨着1颗黏贴,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可用情境性语言引导:"你的毛毛虫正在干什么呀?毛毛虫的头在转向哪里呀是在向前爬行呢还是在向后喊朋友?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语言活动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不仅是美的获得,也是情感1次体验。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努力创设1种环境氛围,把活动室布置成果园,把孩子们变成1条条的“毛毛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那么小班的幼儿才能在轻松愉悦的下获得体验和发展。 适宜年龄: 4-5岁幼儿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游戏活动理解故事内容;
2、喜欢故事大胆讲述“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的句型;
3、知道毛毛虫长大会变成蝴蝶。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幼1起做“毛毛虫热身操”(我是毛毛虫妈妈,跳完舞你们是不是饿了,那妈妈带你们1起去找吃的吧!(把食物分散开,妈妈带幼儿去找)
2、基本部分
1、“妈妈”带幼儿1起去找。师幼学着毛毛虫的样子1起爬到苹果树前,看到1个大苹果,妈妈摘下来跟宝宝1起啊呜啊呜吃掉了,我们肚子吃饱了,睡觉了。 第2天,肚子饿了,妈妈带宝宝来到了草丛里,发现了两根香蕉,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1起吃掉了。 第3天,睡醒了,妈妈带宝宝从草丛中找到了3颗紫葡萄,跟妈妈1起啊呜啊呜吃掉了。 第4天,“妈妈”带宝宝又发现了4块咖啡巧克力,然后大口大口啊呜啊呜吃掉了 第5天,“妈妈”带宝宝找到了5片树叶,又啊呜啊呜吃掉了。
2、教师总结:宝宝们,你们吃饱了吗?刚才这个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毛毛虫”,告诉妈妈你们刚才吃的都是什么?带领幼儿按照顺序说数量几个,你是怎样把它吃掉的?(幼儿回答“啊呜啊呜”大口吃掉的,第1次吃到了1个苹果,第2次吃掉了两个香蕉,第3次吃掉了3颗葡萄,第4次吃掉了5片树叶,幼儿回答吃的东西时,就从围裙兜拿出来1个1个摆上去。 第1次找到了数量“1” 第2次找到了数量“2” 第3次找到了数量“3” 第4次找到了数量会是几呢?幼儿回答时说啊呜啊呜吃掉了1个苹果、两根香蕉、3颗葡萄、4块巧克力、5片树叶,毛毛虫是不是吃的越来越多? 原来毛毛虫第1天吃了1个苹果(教师带领幼儿1起说出小结内容) 第2天吃了两根黄色的香蕉 第3天吃了3颗紫葡萄 第4天吃了4块咖啡巧克力 第5天吃了5片树叶
3、有1个好看的动画片里面也有1只绿色的毛毛虫,它的肚子也饿了,我们看看它都吃到了什么?(观看时允许幼儿讲出故事内容,不播放结尾,让幼儿猜想)
3、结束部分: 教师出示图片实物,毛毛虫破茧变蝶。 小结:哦,原来毛毛虫长大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了。 让我们与客人老师1起也变成美丽的蝴蝶去操场玩游戏吧。 活动反思: “毛毛虫的故事”这1活动,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把儿对毛毛虫的生态的认识与已有的经验有机结合,增强幼儿认识毛毛自然成长变化过程,以游戏和律动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凸现了小班幼儿活动的游戏性,让孩子的知识经验在游戏中得到积累和提升,让幼儿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展现和提升,整个活动中我与幼儿们1起游戏、1起思考,1起表达,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并且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6
1、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和体会毛毛虫破茧而出的过程。 2.感受绘本故事带来的色彩美。
2、活动准备 PPT 每个孩子1个大袋子
3、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PPT毛毛虫面包图片 教师:宝贝们!看!这是什么?那你见过真的毛毛虫吗?在哪见的?它在干什么?宝贝们想不想看看老师见过的毛毛虫啊?看看它在干什么?它长什么样啊?毛毛虫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东海幼儿园,爬到了我们小2班,爬到了这本故事书里,看,它来了…” 2.理解故事内容 结合PPT讲解故事 (1)讲到“它想要找些东西来吃”PPT停止。 提问:毛毛虫现在想去干什么?如果你是这只毛毛虫你会去吃点什么?好了我们1起来看看毛毛虫去吃什么了! (2)继续讲到“星期5,它吃了5个桔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提问:哇!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啊,星期1吃了1个苹果,星期2吃了两个梨子,星期3吃了3个李子,星期4吃了4个草莓,星期5吃了5个桔子。星期6应该是几个?我们1起来看看是不是6个!哇,这么多好吃的啊,我们先来数数是不是6个?小朋友猜猜这都是些什么好吃的?你吃过哪1个? (3)继续讲到“到了晚上它就胃痛起来” 提问:谁知道它为什么胃痛了?毛毛虫想让你们给他想想办法,怎么才能不胃痛啊? (4)继续讲到“把茧咬破了1个洞,钻了出来” 提问:呀!老师要告诉小朋友了,钻出来的不是毛毛虫了,你们猜猜谁出来了?老师先不告诉小朋友是什么! 看图片:知了猴长大后变成了知了、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小青蛙。 它们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样子是不是1点都不1样啊!老师告诉小朋友们毛毛虫和它们1样长大后也和小时候不1样。现在小朋友想想毛毛虫从茧里出来以后会变成什么?提示:它会飞,喜欢花。 (5)继续讲完 提问:毛毛虫变成蝴蝶了,你们喜不喜欢这只蝴蝶? 3.观看视频《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老师现在要放1个好看的视频给小朋友看,看完了老师有问题要问小朋友。所以小朋友要仔细看! 提问:刚开始的时候有几只毛毛虫啊?它们吃了什么?他们把茧建造在哪里了? 4.观看各种各样的蝴蝶图片 教师:蝴蝶特别漂亮,它们的翅膀什么颜色的都有!我们1起来欣赏1下漂亮的蝴蝶吧! 5.结束。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幼儿扮演毛毛虫,钻进布袋做茧。随音乐作蝴蝶飞出教室。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中的毛毛虫形象、故事情节,在掌握作品的过程中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鼓励幼儿根据作品的结构大胆仿编新的内容。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体验毛毛虫变蝴蝶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自制故事大书《好饿的毛毛虫》,将每种食物挖出空白圆洞。
2、可操作“毛毛虫”教具1个。
3、幼儿每人大纱巾1块。
4、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毛毛虫热身操”。 活动过程:
1、以“毛毛虫热身操”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春天到了,天气真好!宝宝们想出去玩吗?那我们1起去活动活动吧!(师、幼随音乐1起做“毛毛虫热身操”。)
2、出示故事大书,讲述故事,理解作品。
1、演示“毛毛虫”教具,分段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讲至“开始寻找食物”引导幼儿猜测毛毛虫会吃什么食物。“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会找到什么食物呢?” (2)故事讲至“毛毛虫星期3吃3个李子”后引导幼儿猜测讲述毛毛虫还会吃什么食物。 “猜猜看星期4,毛毛虫会吃什么呢?吃了多少?(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毛毛虫所吃食物以及数量)。 “星期5,毛毛虫会吃什么食物呢?吃了多少?(鼓励幼儿比较完整的猜测与讲述)。 (3)继续讲述故事至“毛毛虫结了茧”,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讲述故事结局。 “毛毛虫从房子里出来,会有什么变化呢?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讲述,巩固对故事的理解,体验毛毛虫的蜕变过程。 “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我们1起来讲故事吧!”
3、创造想象与仿编新的故事:请幼儿仿照故事中的结构(毛毛虫周1至周5的行为)进行仿编。 “又有1只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卵里出来了,它也去寻找食物,想想看,会吃什么呢?”(鼓励幼儿根据作品结构较完整的进行仿编)
4、扮演游戏“好饿的毛毛虫”,体验游戏的快乐。
1、引导幼儿讨论创编毛毛虫的动作,表现毛毛虫的形象。
2、结合故事进行表演游戏,将纱巾盖在身上变成茧。
3、将纱巾披在身上变成蝴蝶去户外玩。 活动延伸:
1、结合该故事进行计算活动,理解5以内数相互间的大小关系,理解1-5能表示相应数量与物体。
2、可开展体能游戏:好饿的毛毛虫。
1、本活动产生的背景和价值
1、活动背景 这几年,我园着力突显语言教育特色,以双语活动创品牌,以早期阅读和语言活动为特色,结合《纲要》精神试图为幼儿创造1个自由、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国内、国外的优秀儿童读物、儿童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品味。
2、作品的特点: 《好饿的毛毛虫》这1文学作品是美国作家艾瑞克-卡尔进行创作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故事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绿叶、大地、蝴蝶、5彩缤纷的果实,毛毛虫蜕变成蝴蝶充满了诗意。故事中描述了蝴蝶的成长过程,它以星期作为每段的开头,各种水果、点心等食物依次在每天中出现,语句排列对应有序,从语言到内容都具有明显的规律,使故事读起来颇具情趣。
3、教育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毛毛虫”的时候总是表现出好奇、害怕等多种反应。然而绝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毛毛虫最终会变成蝴蝶,我们试图通过1个生动的小故事,结合与内容相对应形象生动的图书教具,帮助小班幼儿感知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故事中语言重复较多,有很多情节也比较相似与重复,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故事开始、高潮后半部分及结尾处,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故事内容,在欣赏、讲述、游戏中充分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故事中讲到的各类水果,蝴蝶的生命周期,1个星期的概念和数字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
2、目标分析: 作品是以毛毛虫的行为以及蜕变作为线索,同时结合小班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从语言及游戏两个层面提出要求。 语言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中的毛毛虫形象、故事情节,在掌握作品的过程中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鼓励幼儿仿照作品的结构大胆仿编新的内容。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体验毛毛虫变蝴蝶的愉快情绪。
3、准备分析:
1、自制的图书教具的运用: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稍大的玩具,将原来的小读本做成大图书教具便于幼儿进行观察,将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变成活动教具,加上采用拼贴的手法作画,有4页截成5分之1至5分之4宽,以梯次编队,活动的“毛毛虫”教具可在各类食物圆洞中爬行,在教具来回的演示中更加吸引幼儿。
2、纱巾的提供:小班幼儿在活动中更加投入,也喜欢更加具体形象化的.东西,对于“茧”这1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纱巾的使用可以帮助幼儿有初步感性的认识,同时神秘化的气氛使游戏更具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审美情趣,使文学作品的学习得以升华。
4、过程分析: 在活动中结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1、情景体验策略 小班孩子的自觉性较弱,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不能长时间保持表态学习,因此为幼儿营造了1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游戏的情景中感受与学习文学作品,开始部分结合季节特征的“毛毛虫热身操”,结合作品的扮演游戏,让幼儿沉浸在毛毛虫的形象中。
2、设置悬念策略: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助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在分段故事的学习中在每1段落前向幼儿“抛”出问题,如:饥饿的毛毛虫会寻找什么食物呢?毛毛虫从茧里出来会有什么变化呢?会变成什么呢?,当幼儿很想知道结果与否时便继续进行学习,幼儿带着悬念去学习文学作品,激发了学习的目的性,同时也保持较长的注意力。
3、弹性空间策略: 作品语句排列对应,从语言到内容有明显的规律,因此引导幼儿进行了仿编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特点,仿编的重点不是整个大变动,而只是局部的迁移转换,引导幼儿用其它各类食品替换原有作品给幼儿提供自主生成的空间,同时体验自己能创编新的故事。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8 目标:
1、学习用圆形连接的方法画毛毛虫,提高大胆绘画的能力。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1、导入 出示PPT 教师:(好奇的口吻)哎呦,这是什么呀?奥!是毛毛虫呀。 小朋友,快跟毛毛虫打个招呼吧!
2、展开
1、请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毛毛虫的头和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 (3)毛毛虫的身上长着什么? (4)毛毛虫是怎样走路的?
2、教师示范画法。 (1)先变出圆圆的头,在头上画出眼睛、嘴巴和触角。 (2)在头的后面,依次画出
4、5个圆形,资料。 (3)给毛毛虫涂上好看的颜色。
3、利用情境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草丛里要举办音乐舞会,毛毛虫也想参加就想请朋友们1起来跳舞。
4、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将幼儿根据能力分成3组,1组是根据虚线描画,1组是利用模具拓画,1组是自己绘画。
3、结束 教师点评,重点观看幼儿是否将毛毛虫的身体连接起来了,毛毛虫画的是否整齐等。 《毛毛虫》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时,幼儿看到了美丽的花园,绿绿的草丛,可爱的虫虫,为了让幼儿了解夏天里草丛中还有毛毛虫,于是,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结合本班幼儿对瓶盖画活动的浓厚兴趣,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同时,培养了幼儿初步合作意识,激发了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硬卡纸上将瓶盖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拼贴不同姿态的毛毛虫,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参加活动。
3、萌发幼儿关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利用户外活动时的观察,让幼儿感受夏天的大自然美景。
2、教具:毛毛虫玩具(丝袜做);
3、学具:各色硬卡纸人手1张;各色瓶盖若干;彩笔;双面胶。
4、轻音乐:《月亮的脚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玩具毛毛虫,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谈话引导幼儿发现毛毛虫的特征:
1、今天,有1个小不点迷路来到我们班里了,看看是谁?那它长的什么样?
2、这条毛毛虫可调皮了,它不停地把身体变来变去,瞧,它变成什么样儿了? 教师将毛毛虫做成各种不同形态,引导幼儿发现其不同姿态。
3、它的头也会变,它想干什么? 教师使毛毛虫的头向上、向前、向后等,启发幼儿想象毛毛虫在向不同方向想要作不同的事情。
4、播放音乐,请幼儿自由用动作模仿毛毛虫的不同姿态。 (2)明确拼贴的任务和要求。
1、教师提问:在做不同事情的毛毛虫,用什么来做呢?(幼儿依据以往经验说出用纸或光做。)
2、教师出示拼贴材料,谈话 现在,有个仙女想领你们用瓶盖来变出不同可爱的毛毛虫,小朋友们愿意吗?
3、请幼儿观察,知道瓶盖有大小、不同颜色等特征后,尝试在硬卡纸上拼贴瓶盖毛毛虫。
4、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讲自己的尝试经历。
5、师幼商讨并总结拼贴的要领 先将瓶盖贴上双面胶,然后反过来放在你想粘贴的硬卡纸位置上,再用力向下按1按。粘贴时,要1个瓶盖紧挨着1个瓶盖,用大1点的瓶盖作头部,并在头部用卡纸粘贴上眼睛、嘴巴,在头顶画上触角(也可以选择更小1点的瓶盖粘上去)。 (3)在轻音乐中,幼儿自由拼贴,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 (1)将瓶盖1个紧挨1个拼贴; (2)注意颜色的搭配; (3)鼓励幼儿摆出不同姿态的毛毛虫,添画相应的简单背景。 (4)不用的瓶盖按照颜色放回对应的盒子里。
2、播放轻音乐,幼儿自由拼贴。 (4)作品欣赏。
1、幼儿互相欣赏,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可用情境性语言及时引导)
2、毛毛虫变蝴蝶舞动。 延伸活动:
1、用拼贴的毛毛虫布置墙面。
2、在活动区投放瓶盖,让幼儿尝试更多瓶盖拼贴画、拓印画。
3、利用节假日郊游,进而感受大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