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1、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作为1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1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了解事物间的关系,把相关物体进行匹配。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难点:   把握事物间的关系,将相关事物进行匹配   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实物:乒乓球、乒乓球拍、锁子、钥匙、碗、勺子、铅笔、文具盒   

2、图片(苹果、大树、土地、西瓜、葡萄、葡萄藤);图片(狗、骨头、兔子、萝卜、猴子、桃)   

3、评量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神秘的百宝箱,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1个神秘的百宝箱,猜猜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2)幼儿说说自己的猜测   2.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百宝箱中的物品,让幼儿11认识,引导幼儿发现事物间联系   师:这么多的东西,它们想要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请小朋友想想它们最好的朋友分别是谁?为什么呢?   乒乓球——乒乓球拍、锁子——钥匙、碗——勺子、铅笔——文具盒   教师小结:   (2)结合图片,探究事物间联系   师:请小朋友在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好朋友!   苹果——大树、西瓜——土地、葡萄——葡萄藤、狗——骨头、   兔子——萝卜、猴子——桃   3.幼儿操作   将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匹配   教师发放评量表,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活动。   4.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1起找找,看看你们家有哪些物品能配对成,成为好朋友,明天将你们收集到的好朋友带来和小朋友1起分享吧!   5.结束活动   演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我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仔细研究过的,小班数学“配对”这1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根据这1特点,为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愉快的式教学法为主,对幼儿的学习方法也是多样化,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是非常感兴趣的,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的接受能力也很快,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首先从生活中的实物让幼儿去找朋友,发现生活中很多物品是离不开我们的配对,其次通过让幼儿听1听,说1说、玩1玩、做1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学习知识。   整个过程是非常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最后1环节收拾学具时,有个别幼儿没能把自己的学具整理好。如果再让我上1次这节课,我会在这方面多对幼儿加强1下。我的专业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2   

1、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和黄色。   

2、能按物体的颜色配对。   

2、活动准备。   

1、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良种颜色的花若干。   

2、红黄蝴蝶胸卡若干,幼儿操作材料人手1份。   

3、活动过程。   (1)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跟老师开火车到春天的花园里去参观。   

1、教师:小朋友好!老师想带小朋友到1个神秘的地方玩,你们想去吗?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吧!   

2、提问:花园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3、认识黄色和红色。   (2)出示胸卡黄蝴蝶红蝴蝶,引起幼儿兴趣,学习配对。   

1、教师:今天有两只蝴蝶也来到这个花园里,他们说找不到好朋友,想请小朋友帮它们1起找好朋友。   

2、介绍黄蝴蝶红蝴蝶的好朋友分别是黄花和红花姐姐。   

3、请个别幼儿带胸卡去找好朋友,找到后说出“××跟××是好朋友”。   

4、评价幼儿十分找对好朋友,对的给予表扬,错的给予评价改正的机会。   

5、请小组幼儿带胸卡带好朋友回家玩,教师评价。   

6、幼儿按颜色找花并把花带到相应颜色的拱门进去。   (3)操作。   每幼儿人手1份操作材料,巩固颜色配对,师巡视指导。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有关的物体进行11匹配。   

2、通过匹配游戏,了解生活中1些物品的联系,初步获得相应的经验。   

3、体验数学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热水瓶、杯子、碗、勺子、鞋子、围巾、手套、袜子、牙膏、牙刷等。   

2、图片:雨伞、雨鞋、菜刀、砧板等。   

3、幼儿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看实物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实物展。   (2)师:宝宝,今天陆老师带来了很多东西,请你们来看1看,它们是什么?有什么用的?   (3)看完以后请宝宝说1说: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2、实物找朋友。   (1)师:宝宝们真棒,都说出了他们的用途,现在要请宝宝给这些物品找朋友,你们愿意吗?   (2)教师示范物品找朋友,举例(碗和勺子):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小碗)请你们在这里找1找,小碗的好朋友是谁?(勺子)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呢?(因为它们都是在吃饭的时候要用到的)   (3)请宝宝为实物找朋友。先集体找,再个别找,找的时候要问1问: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迁移生活经验,说1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它们也是好朋友   (1)刚才宝宝说的都很好,那请你们想1想,在我们教室里,在家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回忆。   

4、幼儿操作   (1)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图片它们也要来找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教室讲解操作步骤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讲评:先请幼儿说1说,你找到得是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教师对找错朋友的宝宝进行纠正。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1双”、“1对”的概念。   2.学习按物品的特征,将相同的东西配对。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外国小朋友   2.课件:图片—拖鞋   3.拖鞋   活动过程   

1、学习“1双”、“1对”的概念   1.出示图片:外国小朋友   教师:这个小朋友多可爱呀,你们看看她有几只眼睛啊?   2只眼睛还可以说是1什么眼睛?谁知道呀?   2.教师告诉幼儿,2只眼睛可以说是1对眼睛。   3.请小朋友再看看还有哪些部位也是有两个呢?(耳朵、鼻孔、脚、手)   4.小结:像我们人体身上两个1样的东西就叫“1双”或“1对”。   (如1对眼睛、1双手、1双脚等)   

2、知道物体的“1双、1对”   1.出示1只袜子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够穿吗?要几只才够呢?   引导幼儿说出两只袜子就是1双。   2.课件:1双拖鞋   教师:这是什么呀?它穿上合适吗?   

3、幼儿操作(拖鞋配对)   1.小朋友好多拖鞋宝宝玩游戏时游戏,都站乱了,请你们仔细的找1找,   让拖鞋宝宝配成对,好吗?   2.幼儿给拖鞋配对   提醒幼儿将配好对的拖鞋争取的摆放在鞋架上。   

4、活动评价   1.你们都把拖鞋宝宝配成对了吗?   2.小朋友真能干,把那么多的拖鞋宝宝配成对了,拖鞋宝宝说谢谢你们啦。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5   

1、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2、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   

2、难点:寻找鞋底的秘密,特别是形状:两头大中间向里凹,但两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3、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1张白纸。   

2、欢快的音乐1段。   

3、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便于活动。   

4、活动过程:   (1)奇怪的鞋子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1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1双了,有1天他穿了1双很特别的鞋子,1只是大的红鞋子,1只是小1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1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   

2、教师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1样的鞋子不是1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2)我的鞋子   

1、师: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脚上的鞋子,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鞋子的特别之处。(着重从鞋子的外型、颜色、大小等特点来观察)   

3、师:我们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颜色1样,款式也1模1样。除了这些秘密外,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4、教师提供白纸,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秘密(幼儿可脱下鞋子来看,也可在白纸上踩上1对脚印再观察):如,两只鞋底(或鞋印)的花纹是1样的,鞋底(或鞋印)的形状是两头大中间向里边凹,但它的朝向是相反的。   

5、教师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1样,款式1样,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们叫它1双鞋。   (3)鞋子配对   

1、(出示鞋架和随处乱放的鞋子),师:娃娃家的宝宝经常把鞋子乱丢乱放,害得妈妈找也找不到,还常常把鞋子穿错。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能够把鞋子1双1双的整理好,他们家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整理1下,好吗?可是怎样的两只鞋子才算1双呢?   

2、师:我们脚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颜色和大小都是1样的,请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以及朝向等特点,把这些鞋子1双1双的配配好,再把它们摆放在座位前。   

3、幼儿分散收拾,将找到的两只鞋子摆放在身边,并自由说说为什么要将这两只鞋子放在1起。   

4、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只鞋子放在1起呢?(重点引导幼儿从鞋子的大小、颜色和款式来讲述)。   

5、师:把两只长得1样的鞋子并在1起反过来朝上看看它鞋底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形状和花纹)。   

6、幼儿观察得出:两只鞋底的花纹是1模1样的,形状也都是两头大中间向里凹,并且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   

7、教师小结:外形1样、颜色1样、大小1样、鞋底的形状和花纹也1样,凹型所朝的方向不1样的两鞋子叫1双,所以要放在1起。   

8、幼儿相互检查、验证,并把找对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4)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   

1、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1双1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平时,我们回家换下来的鞋子也要1双1双的放整齐,下次穿的时候会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螺丝构造。   

2、体验为螺丝与螺帽配对的喜悦。   

3、尝试小组分工与合作。   活动准备   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铁制螺丝和螺帽若干,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   

1、教师:我们教室里变成了3大组,每个组的桌子上有螺丝和螺帽,请各组小朋友为螺丝和螺帽配对。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指导要点:对于个别不愿意参与的幼儿给予提醒与指导。   

2、交流共享   

1、请3个组的代表说说自己小组是怎样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   

2、说说在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3、提问   (1)你们发现螺丝有哪些形状?请用手指给其他小朋友看。   3个组进行抢答,获胜的1组得到1颗5角星。   (2)你们发现螺帽有哪些形状?   (3)你们觉得螺丝像什么?螺帽像什么?   (4)你是怎样为螺丝和螺帽进行配对的?   请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4、小结:螺丝和螺帽有的是圆形,有的是3角形,相同形状的螺丝和螺帽才可以配成对。   

3、模仿游戏   

1、教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螺丝和螺帽,   我们大家1起玩1个关于螺丝和螺帽的游戏好不好?   

2、螺丝和螺帽的要求:   3个组自己推荐哪些小朋友当螺丝,哪些小朋友当螺帽。   

3、游戏设计:   请几个当螺丝的小朋友站成横、竖两排,组成“丁”字形状。   然后再请几个扮演螺帽的小朋友在“螺丝”纵排的空当中快乐地钻S形。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去找找螺丝和螺帽藏在家中的什么地方。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红色,黄色,蓝色,感知几种常见的颜色。   (2)让幼儿尝试将相同颜色的物体配对,并在游戏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3)让幼儿初步学习自己动手收拾学具。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并初步学会让幼儿将相同颜色的物体配对。   难点: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色板、红、黄、蓝3种颜色的即时贴点点;音乐《找朋友》   (2)学具准备;色板、彩色笔;红、黄、蓝3种颜色的彩色娃娃头及相应颜色的上衣;白纸;固体胶。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同时给每位幼儿额头上贴1个颜色点点。   

2、集体活动。创设情境:教室来了3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小红、小黄和小蓝。   (1)认识红、黄、蓝3原色。教师出示教具“色板”,红色、黄色、蓝色的色板各两块。先拿出1块红色的色板:“小红的颜色是红色”。再依次拿出黄色和蓝色的色板,运用3阶段教学法引导幼儿知道红、黄、蓝3种颜色的名称,认识这3种颜色。   (2)颜色配对。创设情境:小红、小黄和小蓝在玩找朋友的游戏。教师依次拿出红、黄、蓝的另1块色板,将颜色相同的色板并排放在1起,让幼儿感受颜色配对。   (3)幼儿操作学具“色板“进行颜色配对。   

3、游戏活动。游戏“色彩娃娃站起来”教师发出游戏口令,说到哪种颜色娃娃,贴有相应颜色点点的小朋友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如:“情红色娃娃站起来”。则所有贴红色点点的幼儿都站起来。音乐游戏“找朋友”。教师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拍手找贴有和自己相同颜色点点的幼儿做朋友。游戏熟练后,幼儿可以互相交换不同颜色的点点再进行游戏。   

4、分组活动。第1组:粘贴画“色彩娃娃穿新衣”。幼儿将3种颜色的色彩娃娃头粘贴在白纸上,然后给每个娃娃选相同颜色的衣服并粘贴。第2组:操作学具“色板”。请将相同颜色的两块色板放在1起,试着说出每块色板的颜色名称。第3组:操作彩色笔。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彩笔找出来成为好朋友放在1起。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欣赏幼儿分组活动的成果,巩固幼儿按颜色配对的规则意识。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我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仔细研究过的,对幼儿的学习方法也是多样化,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颜色是非常感兴趣的,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幼儿的接受能力也很快,在游戏活动中去认识颜色并进行配对。整个过程是非常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最后1环节收拾学具时,有个别幼儿没能把自己的学具整理好。如果再让我上1次这节课,我会在这方面多对幼儿加强1下。我的专业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手套的颜色、款式和材料以及手套的作用。   

2、根据1只手套的色彩、图案、大小找到相应的另1只手套。   活动准备 :   每人1双手套、挂手套的绳子、音乐。   活动过程 :   (1)请幼儿看看,摸摸、戴戴,发现它们的不同。   我们的手宝宝有个好朋友,它呀,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就藏在我们的小椅子下面,快,我们把它找出来。(小朋友拿出手套)戴1戴,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1说,你的手套娃娃是怎么样的?   

1、你的`手套是什么颜色的?   

2、款式:请小朋友互相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说出手套的不同,并积极地同伴交流。   

3、材料:看1看、摸1摸、想1想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4、手套的用途。我们的手套有什么用呢?   (2)尝试活动。   幼儿玩“手套找朋友”游戏,请小朋友为绳子上的手套找朋友。自己找手套配对,积累经验。我们的手宝宝有两个,可手套娃娃只有1个,原来另1个不见了,请你帮你的手套娃娃找到它的好朋友,让它们变成1双手套。(自由寻找、配对)   (3)交流讨论,知道1双手套是1模—样的。   讨论:你找到的是不是1双手套?为什么?(从颜色错的—颜色相同图案不同的—颜色图案相同有大小差异的,逐步评价取得正确认识)   (4)戴好手套,听音乐做动作。   现在手套娃娃要和我们的小手做朋友了。随音乐1起跳舞。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将相同形状的物品配对。   2.初步感知立体图形。   3.喜欢堆砌,发展创造力。   活动形式:   小组   活 动准备:   积木、布袋。   活动过程:   1.出示不同立体图形的积木,请幼儿摸摸看看,让幼儿数1数有几个面,并尝试堆出不同的组合。   2.让幼儿自由组成3人1组,1起玩配对对游戏。老师先在布袋中放入3至4个积木,然后给每组幼儿分发布袋,请幼儿收到布袋后先取出积木细心观察,然后再到活动室辨认相同形状的物品,放进布袋中。   3.请各组幼儿拿出收集回来的物品,与积木比较,看看形状对不对。然后运用那些物品进行创作堆砌。   4.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和内容。   5.请幼儿将布袋内的物品对应着放回原来的位置。   总结分享:   请幼儿说说是在哪里找到那些物品的。   活动评价:   1.能给相同形状的物品配对。   2.能运用不同物品进行堆砌创作。   活动建议:   1.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适当调整本活动的难度。如布袋内的积木要特征比较明显,便于幼儿配对。当幼儿对配对游戏相当熟悉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如可让幼儿寻找颜色、大小不1样,而形状相同的多件物品。   2."立体图形"这1概念,相当小班幼儿来说,还有1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正方体"和"正方形"的比较,让其知道它们有所不同即可。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玩各种配对游戏,如用连线的方式找1找挂图中相同的图案等。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始我创设了情境“帮鞋子找朋友”,让幼儿从关注自己脚上的鞋子出发,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脚上鞋子有两只,两只鞋子是1样的,它们是1对好朋友。在“帮鞋子找朋友”环节中,请幼儿根据手里的单只鞋子到很多鞋里去找另1只1样的鞋子。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讨论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帮助幼儿解决了特征混淆的问题,使幼儿知道1样颜色、1样花纹、1样大小的两只鞋子是1双鞋子,丰富了1双的概念。在操作环节:材料的设计考虑到了鞋子大小花纹1样颜色不同、颜色花纹1样大小不同、颜色大小1样花纹不同,这几种在操作材料中都显示出来,由于在前面“找鞋子”环节中幼儿出现了问题,幼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操作中都能正确成双配对鞋子。整个活动,老师的指导有针对性,由简到难,层层深入,有效的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最后环节“鞋子碰碰舞”,提供给幼儿的鞋子在颜色、款式、大小上有了帅选,方便幼儿在“碰碰舞”中快速寻找到和自己手中1样的鞋子的朋友,游戏中并不断和旁边小朋友交换不同的鞋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小班《配对》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手套、能说出手套的特征、功能。   

2、了解手套的保暖常识、有初步的自我护理意识。   

3、能按照手套的异同给手套配对,培养数数、对应的兴趣。   活动准备:   手套每人1副   活动重点:   知道手套的常识,练习配对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游戏形式导入   游戏:手指1家。让幼儿1只手握成拳头,跟老师1起念儿歌做动作,念到哪知手指起床了,哪个手指就伸出来。   

2、初步感知   提问:天气冷了,我们穿上什么样的衣服?小脚穿上了什么?头上戴了什么?那小手怎么办?   

3、进1步感知认识手套   (1)出示手套引导幼儿讨论,说说手套是什么样子的?1双手套有几只?手套有什么用?戴在身体哪个部位?   (2)出示两双不同样式的手套让幼儿比较,说说他们的区别?说说哪个是小指的家?哪个是中指的家?哪个是大拇指的家?   请幼儿上来摸摸手套,戴上手套感受1下,说说自己的感觉。   

4、练习配对   (1)请幼儿从3双不同大小的手套中挑出合适自己的手套来。   (2)教师从3双手套中任意挑出1只,请幼儿从剩下的手套中挑选出与它相配的手套。   

5、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手套的用途,教育幼儿外出要戴手套,保护小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



2、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

作为1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1    【活动目标】   

1、能按形状给物体进行分类。   

2、会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圆形、正方形。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饼干(圆形、正方形的小包装),食品盘子1个。   

2、几何图形片若干,小盘子若干(每个盘子里有6—7个几何图形片),碗宝宝(嘴巴分别是圆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动前组织幼儿将手洗净。    【活动过程】   

1、碗宝宝来作客,幼儿观察碗宝宝嘴巴的形状。   

1、用布遮住碗宝宝,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幼儿自由猜),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呀?哦,是两个可爱的碗宝宝,那小朋友看看这两个碗宝宝有什么地方不1样?(引导幼儿观察碗宝宝,发现碗宝宝嘴巴的形状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2、碗宝宝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   

1、观察“饼干”。   教师出示图形片:碗宝宝肚子饿了,它们想吃东西了,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饼干”,看看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2、喂碗宝宝吃“饼干”。   师:现在我们就来喂碗宝宝吃东西吧!这个碗宝宝应该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幼儿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相同形状的“饼干”。幼儿边喂边说:碗宝宝,给你吃“XX饼干”。   

3、幼儿操作:喂碗宝宝吃“饼干”。   要求: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其吃相同形状的“饼干”。   

3、幼儿吃饼干。   

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请每个小朋友拿1袋饼干,看看你拿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3、幼儿吃饼干。   师:吃的时候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说1句话:我吃的是XX饼干。   【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1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1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2    教学目标:   (1)认识物品,并能发现特征。   (2)两个相同的物体比大小。   (3)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学习按大小进行分类。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   (1)小熊、纸箱子、橡皮泥、汽车、篮球、雨(样子1样,大小不1)各两个。   (2)纸盒子(魔盒)1个。   (3)小班幼儿用书10月分册第19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物体的大小分类。   难点:能准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发现特征。    教学过程:   

1、导入   (1)当魔术师。   教师:"今天,李老师想当1位魔术师,带着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   幼儿:"想!"   创设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变魔术。   教师:"那好,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盒子"   教师:"它呀可不是1个普通的盒子,它能变出好多好东西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变出什么东西来呢?"   幼儿:"想!"   教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来跟老师1起变变看吧!"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认1认,并发现特征。   教师:"魔盒、魔盒。"   师生:"变、变、变。"   (11出示物品)   教师:"看,咱们变出了什么呀?"   幼儿:"小熊、纸箱子、橡皮泥......"   教师:"那么小朋友来看看它有几个(只)呀?"   幼儿:"两个。"   教师:"噢!两个,那它们两个长得1样吗?"(同1物品作比较)   幼儿:"1样。"(伴随说出1些明显特征,比如:颜色等)   教师:"那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1样的地方吗?"   幼儿:"1个大,1个小。"   教师:"啊!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还能告诉老师它们两个到底是哪个大哪个小吗?"   幼儿:"能"   教师:"好,现在李老师请1位小朋友上来给老师指1指,好不好?"(幼儿举手,请1位幼儿上前)   教师:"好,谢谢xxx小朋友,请回坐。"   教师:"刚刚xxx告诉老师了,是它(大)它(小)。"(教师先举起大的1个物品,随后举起小的1个物品)   教师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发现特征。   

3、物品按大小分类   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物品,也知道了它们哪个大哪个小是不是?   幼儿:"是"   教师:"可是老师把它们都放在了这个桌子上面,小朋友看看这样放着整齐不整齐呀?"   幼儿:"不整齐。"   教师:"那么小朋友想1想咱们把它们怎么放就变整齐了呀?"   开动幼儿的脑筋,让幼儿思考。   幼儿:"分开放。"   教师:"唉!对了,小朋友真聪明。"   教师:"现在小朋友看看老师拿的这是什么呀?"   幼儿:"纸箱子。"(出示1大1小纸箱子)   教师:"它们......1个(大)1个(小)"   教师:"咦!我看见它里面有1个东西,小朋友猜1猜是什么呀?"   幼儿自由猜想,再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噢!原来是1个字宝宝呀!"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字宝宝在大的纸箱子里放着还是在小的纸箱子里放着?"   幼儿:"在大纸箱子里。"   教师:"所以这个字宝宝和这个纸箱子1样。"   教师:"来,跟老师念:大、大、大。"   幼儿:"大、大、大。"   教师:"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大。"   教师:"老师在这个小的纸箱子里也看见了1个字宝宝,小朋友猜猜在这个纸箱子里找到的字宝宝念什么呀?"   教师:"小、小、小。"   幼儿:"小、小、小。"   教师:"小朋友记住了没有?"   幼儿:"记住了。"   教师:"那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大的物品放进大的纸箱子,小的物品放进小的纸箱子,好不好?"   幼儿:"好。"   请幼儿上前自主操作,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小结   教师:"看看,现在这个桌子上面变整齐了没有?"   幼儿:"整齐了。"   教师:"为什么它变整齐了呀?"   师生:"因为小朋友把它们都分了类,所以它变整齐了。"   教师:"谢谢小朋友。"   幼儿:"不用谢。"   教师:"今天,咱们上的这1课的题目叫做《大小分类》,因为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开了并放进了大小不1样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类》。来,跟老师1起说--《大小分类》。"   幼儿:"《大小分类》"    教学延伸:   教师:"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和老师1起给书上的这些物品也分分类,好不好?"   幼儿:"好"    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大小,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3    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1,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1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5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1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3元的钱举起来,拿3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4   活动目标   1.促进幼儿比较、辨别能力的发展。   2.学习从多种颜色的不同物体中找出同1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找相同的颜色   2.红黄绿色的门票若干,红黄绿拱形门各1个。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动画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通过游戏入场,感知颜色的对应。   幼儿自由选择门票1张,通过相应颜色的'拱形门。   教师:请下朋友看1看自己的门票是什么颜色的,你就从哪种颜色的门进入。   

2、展开   1.动画片: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寻找相应的颜色。   教师:小朋友看看海里有什么?小鱼是什么颜色的?   让幼儿讲1讲小朋友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吊到什么颜色的鱼   2.初步学习按颜色分类。   趣味练习:找相同的颜色   教师:请小朋友找1找,哪些东西是红颜色的?哪些东西是绿颜色的?哪些东西是黄颜色的?   3.排除干扰,按颜色分类。   (1)有1颗神奇树,上面结满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果子,看1看都有什么颜色的?   (2)不受形状的干扰进行分类。   教师:请小朋友把水果放进和水果颜色相同的筐子里。   

3、结束   总结评价。表扬爱动脑筋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5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班数学活动《分类》。   

1、说教材。   

1、设计意图:分类是根据物品的同和异,把物品集合成类的过程,也就是把相同的或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归并在1起。对小班幼儿来说分类包含两个层次。   1个是求同,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摆放在1起,比如西瓜和西瓜、糖果和糖果。   第2个层次是分类,分类就是把有共同特征的物品放在1起。在本节课中就是在找到1模1样的礼物的基础上再把礼物分成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书本3大类。   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的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他们会把西瓜和糖果都放到食物箱里。所以设计时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循序渐进,再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通过生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动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积累有关类的经验,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目标定位:   

1、让幼儿能找出相同的物品,并知道摆放在1起。   

2、练习将物品分类,并养成分类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让幼儿能找出相同的物品,并知道摆放在1起。这个重点是新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让幼儿明白相同的物品应该放在1起。   难点:学会把特征相同的物品摆放在1起,养成分类摆放物品的好习惯。这个作为难点的理由是上个环节只是学会分相同的物品,现在要学会分类,把有共同特征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活动目标更好的服务,所以我准备了食物,PPT,玩具,书本,储物箱,小动物头饰。   

2、说教法。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大家都知道数学是最枯燥无味的学科,那么怎么才能让幼儿喜欢上数学,对数学有兴趣呢?只有运用游戏才能让幼儿保持兴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教学。所以我在开始的时候运用游戏来导入课题,先吸引住幼儿,又在结束的部分运用游戏,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观察法:运用PPT让幼儿能直观的了解画面,并通过画面上的物品越来越少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并了解相同的物品应该摆放在1块。   操作法:让幼儿通过礼物自己动手操作,把同类的物品放到1个储物箱中。   

3、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操作法:让幼儿自己送小白兔礼物,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分类时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体现了自我判断能力。   游戏法: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玩,体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幼儿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4、说教学过程。   这个活动我共分了3大环节,即感知、认知、分类刚开始设计了情景,在森林王国里,小兔在珠心算比赛中获奖了,大家去祝贺它。让幼儿扮演成小动物,孩子就很有表演欲望,把祝贺的礼物统1放在1起,先感知分类。导入课题。   第2个环节是求同,也就是把相同的物品放到1起。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观看PPT,让幼儿观察都有什么礼物,礼物摆放的太乱了,引导幼儿1起整理,先把1种物品拿出来,摆放在1起。再拿出1种物品,摆放在1起。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相同的物品应该放在1起。   第3个环节是分类,也就是把有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品放到1起。是第2环节的升华,加深。我运用的是游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把带来的礼物按照可以吃的,可以玩的和书本放到有图标的储物箱进行分类。能吃的就不仅仅是1种食品,有水果、蛋糕和糖果都是能吃的,这就需要幼儿自己判断,自己操作。让幼儿在游戏中反复体验,反复感受,已突破难点。   结束部分:   老师和幼儿抬着食物箱到外面草地上分享食物,让幼儿在游戏中欢乐愉快的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益智活动区,投放玩具卡《我会分类》请幼儿操作,并把各个类型的东西放在1起。   活动反思:   能按不同活动区的性质,将玩具分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分类》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颜色、大小的信号进行分类游戏。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树叶(黄色、绿色若干,大小不等)   活动过程:   

1、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大小   

1、今天我做树妈妈,你们做树叶宝宝,1起来玩游戏,好吗?   

2、树叶宝宝们好,(幼:树妈妈好),我的树叶宝宝很漂亮哦,看,(出示1片绿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树妈妈叫它绿树叶;(出示1片黄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叫它什么呀?(黄树叶)   

3、绿色的叫绿树叶,黄色的叫黄树叶,你看看自己的,你是什么树叶宝宝呀?(轮流介绍:我是黄(绿)树叶)   小结:嗯,我的树叶宝宝颜色不1样。   

4、看看,(出示大、小树叶)树叶宝宝还有哪里不1样?(大、小)大的树妈妈叫它大树叶,小的呢?(小树叶)   

5、你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呢?请和旁边的树叶宝宝比1比。   

6、知道自己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了吗?请大树叶举起手来和妈妈招招手;请小树叶站起来和妈妈抱1抱。   小结:我的树叶宝宝大小也不1样。   

2、树叶宝宝找朋友,示范分类。   

1、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黄树叶找黄树叶做朋友,绿树叶找绿树叶做朋友   

2、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   

3、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大树叶找大树叶做朋友,小树叶找小树叶做朋友   

4、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   

3、打扮树妈妈,尝试分类。   

1、(出示两棵树),请树叶宝宝来打扮树妈妈,黄树叶和黄树叶1起打扮树妈妈,绿树叶和绿树叶1起打扮树妈妈。   

2、幼儿操作、讲评   

3、(出示两棵大、小树),请小朋友们来打扮树妈妈,大树叶和大树叶1起打扮树妈妈,小树叶和小树叶1起打扮树妈妈。   

4、幼儿操作、讲评   分类作为1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第1环节以情境谈话导入活动,“我是树妈妈,小朋友做树叶宝宝,我们1起玩游戏,让孩子在感知颜色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介绍“我是绿(黄)树叶”;再从大小不同,将树叶宝宝分成大树叶、小树叶两类,初步感知颜色和大小,为下1环节做好铺垫。这个环节中孩子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第2环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初步尝试,能根据大小或颜色找朋友,并体验游戏的快乐。不过由于幼儿以树叶宝宝的角色去找朋友,成为对应的找到相同的颜色或大小,有点偏离分类的主题。经同事们的评析,将这1环节改成大家1起打扮树妈妈,突出分类概念。   第3环节是操作分类,自主选择分类方法(大小或颜色),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分类。   由于自己对分类的感念不够清晰,导致第2环节偏离主义,我想上好1堂课不但要充分的准备,而且每1个环节都需要细细揣摩。课堂上不但要达成教学目标,还有1定的教学机智,才能让幼儿真正的学到更多,课堂效果才会更好。我非常珍惜这次尝试和锻炼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找到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1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1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1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春天》



3、小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春天》

幼儿园小班教案《3字经》



4、幼儿园小班教案《3字经》

幼儿园小班教案《3字经》   作为1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3字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教案《3字经》1    教学目标:   

1、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3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透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3、体会《3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准备 :《3字经》故事,音乐磁带,《3字经》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1、多种方式,复习旧知。   

2、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读得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1听吗?(放《3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1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1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3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学明白这段故事了吗?那就请听同学来讲1讲吧!(配乐,进1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好处。)   (4)小结:只有明白这些,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忙。   

3、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学习的?你喜欢他们的方法吗?说说理由。   

4、课外延伸。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背诵给家长听。   

2、亲自查阅有关这天学的《3字经》中的典故,小组合作试着表演。 幼儿园小班教案《3字经》2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3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1种美德。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1本课外书   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1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1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1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1个什么道理?   

2、学文晓理:   (1)、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1遍融4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学文释义   

1、讲(东汉孔融4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1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3)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1个最小的?   (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6)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8)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1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4、老师朗读3字经,请学生1起读。   

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3、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幼儿园小班教案《3字经》3    活动目标   

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1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两人的照片1张。   

2、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3、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起兴趣。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1个新朋友。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这时候,谁在喊她?   (2)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   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   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1起表扬1下。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1起来听1听。(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出1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男孩子们(唉)你来读1读。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1读。   (3)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师: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马上答应,那爸爸妈妈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视频2。   

2、师幼讨论。   教师:妈妈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妈妈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想想做得真不错,我们表扬1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说1说吧?幼儿讨论教师: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谁来说1说。   情景表演:幼儿:妈妈喊我洗手,我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马上去做,不偷懒。那我们试1试。**孩子,到妈妈这里来,要吃饭了,把手洗洗干净吧。(要下命令式,让孩子去做事情)   

3、诵读句子教师小结:孩子们都明白了爸爸妈妈让我们做的事情,都知道马上去做,不偷懒。弟子规中有1句好听的话也是说得这件事情。我们1起听1听。(播放课件2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字卡)1起读1读。分角色读   

4、幼儿体验。   教师:爸爸妈妈喊你做事情的时候你能马上去做不偷懒,那老师喊你们做事情,你们愿意吗?孩子们(哎)请你们把这句好听的话告诉客人老师吧。(播放课件2)(4)诵读,进1步巩固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弟子规里两句好听的话?我们1起来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1读吧?(1起诵读)让我们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1读,好吗?   教师:刚才跟着电脑里的老师读了读,那现在我们自己来读1读吧。(完整欣赏,轻声跟读)分角色诵读:男孩子们,你们读下好吗?女孩子们,你们再读1次听听好吗?孩子们,立正,我们1起读给客人老师听1听,好吗?   教师总结:今天好开心,孩子们都会读弟子规中的两句话,明白了话的意思。让我们1起去告诉别的班级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播放音乐,幼儿拍手诵读离开) ;。

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



5、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

作为1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1   和小足球交朋友   目标:   1.熟悉足球,了解基本特点。   2.体验在草地上自由踢球的乐趣。   准备:   将小足球4散放在草地上,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自制简易球门两个。   过程:   

1、熟悉小足球   1.草地上来了许多新“朋友”,请你们每人去找1个“朋友”吧。   2.幼儿自由交流有关足球的知识经验,如球的外形、球赛规则等等。   3.幼儿讨论玩足球的基本规则:   (1)要用脚踢;(2)球门是小足球的家。   

2、和小足球做游戏   1.幼儿在草地上4散自由踢球,教师强调规则:(1)只能用脚踢;(2)限于草地范围。   2.幼儿在4散自由踢球的基础上,尝试有目的地朝球门内踢球,送球回家。   

3、放松活动   幼儿抱起小足球绕草地慢跑,放松身体。   (评:孩子们初次接触足球,非常开心。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找足球朋友,自由交流对足球的认识,自己踢玩,这些看似随意的活动安排恰好符合孩子好奇好动的天性。) 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2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画面内容。   

2、引导孩子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足球的形状特征和用途。   活动准备:   

1、《足球》画面

2、足球1个   活动过程:   

1、好玩的足球   

1、出示足球.: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   

2、足球和别的球有什么不1样?   

3、足球怎么玩呢?   

4、今天又1群人正在玩足球,我们1起去看看。   

2、观察画面   

1、你看到了什么?   

2、还有谁看见了和他不1样的?   

3、足球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4、踢球的人我们可以怎么样称呼他们?球员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足球队员踢球的时候在干什么?   

5、抢到了球的人是抱着它吗?   

6、为什么又人会睡到地上?   

7、踢足球1个队友几个人,主要规则有哪些?(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足球规则:球场为长方形,每队不得多于 11 名球员,最少亦要有 7 名球员,其中之1为守门员,必须穿着不同于两队球员颜色之球衣。踢球的时候,大家要抢到球用脚把球踢到对方的球门里,站在门口的守门员可以用手,用头把球顶出来。除了守门员其他球员不可以故意用手抱球,接球,否则就是犯规……)   

3、欣赏儿歌   

1、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带来1首关于足球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足球》,请小朋友听1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2、教师完整朗读儿歌: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1、再次欣赏儿歌,提问:圆圆的足球像什么?大家喜欢足球吗?喜欢   有时还可以怎么说?踢球的时候大家都在干什么?抢到了球要干什么?   

4、我们也爱踢足球   

1、你们觉得踢足球好玩吗/   

2、踢足球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为国争光。以后小朋友可以去玩踢足球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画面内容。   

2、引导孩子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足球的形状特征和用途。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足球1个、踢足球画面和《足球》用书画面视频。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足球,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球吗?你玩过足球吗?足球是怎么玩的?   

2、观看1段踢足球画面视频。提问:你看到足球是怎样玩的?   

2、欣赏画面   

1、播放《足球》用书画面视频,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提问:图上画了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为什么?还有谁看到了不1样的东西?足球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小朋友为什么有的站着、有的躺着呢?老师用儿歌里的语言小结。   

3、学习动词:抢、踢,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去表现。   

4、教育幼儿要和朋友好好玩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欣赏儿歌   

1、有1首好听的儿歌说的就是足球,它是怎么说的呢?我们1起来听听。   

2、教师朗读儿歌,幼儿欣赏。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呢?   

3、放儿歌DV,幼儿边观察画面,再次欣赏儿歌1遍。   

4、评价幼儿活动情况,结束活动。   复习儿歌《小画报》。要求幼儿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小百科:足球(football),有“世界第1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标准的11人制足球比赛由两队各派10名球员与1名守门员,总共22人,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对抗、防守、进攻。 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4   奥特曼打怪兽   目标:   1.练习定位射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2.在游戏情景中感受小足球活动的趣味性。   准备:   1.自制球门(由小椅子两两拼成,中间用纸粘连,并贴有怪兽头像)若干,分散放在草地4周。   2.小足球人手1只。   3.奥特曼动画片主题曲,录音机。   过程:   

1、热身运动   1.现在你们是宇宙英雄奥特曼,我是奥特曼之母。为了打败怪兽,我们必须有1个强壮的身体。让我们1起来锻炼身体吧。   2.幼儿做头、颈、腰、腿等部位的舒展动作。   3.幼儿围成圆形,绕场1圈做蛙跳动作。   

2、打怪兽   1.我得到1个消息,草地上来了1群天外怪兽。我们马上去消灭他们。   2.教师示范“打怪兽”(即定位射门):把足球运到“怪兽”前面的红点子上停住,然后对准“怪兽”,将足球踢入球门。   3.奥特曼音乐响起,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对准方向,用力将球踢向“怪兽”,直到把“怪兽”头像踢破。   

3、庆祝胜利   1.“奥特曼”抱起小足球,在音乐中欢呼胜利,相互拥抱。   2.“奥特曼”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评:教师巧妙地将定位射门设计成有趣的“奥特曼打怪兽”游戏,并将足球活动的规则和技能练习蕴涵其中,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他们1次又1次地对准“怪兽”射击,不仅锻炼了身体,练习了技能,还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足球》5   小小对抗赛   目标:   1.了解简单的球赛规则,积极参与球赛。   2.练习踢球的技能,锻炼身体。   3.萌发初步的竞争意识,体验合作的价值。   准备:   在草地两端各放1个小球门,场地中间划1条线。   过程:   

1、赛前准备   1.检查幼儿的穿戴是否合适。   2.幼儿听音乐运动头、颈、手、腿、脚等部位关节。   

2、小小对抗赛   1.幼儿分成两队,明确各自的球场、球门以及比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