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蚂蚁和蝈蝈》教学案例
1、小学1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1年级# 导语】《蚂蚁和蝈蝈》是1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1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1】小学1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原文 夏天真热。1群蚂蚁在搬运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藏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篇2】小学1年级语文《蚂蚁和蝈蝈》教案 教学目的:
2、《蚂蚁和蝈蝈》教学案例
《蚂蚁和蝈蝈》教学案例1
1、教材简析: 《蚂蚁与蝈蝈》是苏教版第2册中的1篇短小精美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蚂蚁冒着炎夏烈日搬运粮食,蝈蝈则躲在大树下乘凉、唱歌、睡觉,待到严冬来临时蚂蚁安然越冬,蝈蝈又冷又饿的对比描写,深刻说明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文章充满童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全文共3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变化进行描写。课文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两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1年级语文上册《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的生活习性,下面1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教案!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这应是低年级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课堂培养目标。另外课文内容和插图都很生动,在教学中,力求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去观察、体会,从而使学生能够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读。 设计思路: 运用课件,观看蚂蚁搬粮食的动画——感受蚂蚁搬粮食的辛苦;理解文本——看蝈蝈乘凉的图片,感受蝈蝈的懒惰;听1听呼呼的北风,感受冬天的寒冷;在形象、富有生趣的过程中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
4、《蚂蚁和蝈蝈》教案
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蚂蚁和蝈蝈》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蚂蚁和蝈蝈》教案(1) 第1课时
1、看图,揭示课题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小昆虫。 看蚂蚁图:看,图上画了1群——蚂蚁,(板书)发现蚂蚁两个字的共同点吗?左边是虫字旁,右边各是什么呢?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左右靠紧。还要注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写字姿势。生书写,教师巡视 小朋友平时都见过蚂蚁,知道蚂蚁会做什么呢? 看蝈蝈图:这是谁?板书-蝈蝈 师生介绍蝈蝈 2.今天我们学习1篇有关他们的小故事 板书:和 谁和谁的故事 指导读题
2、自渎课文。
5、《蚂蚁和蝈蝈》教案
《蚂蚁和蝈蝈》教案第1篇 教材分析 《蚂蚁和蝈蝈》是1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即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说明了只有勤劳的人才能拥有幸福。本文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分析 《蚂蚁和蝈蝈》是本学期学生接触的第5篇童话故事。学生已有了1定的阅读基础,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
6、《蚂蚁和蝈蝈》教案+反思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3、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表演来感受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
2、学会用“有的……有的……”造句。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像蚂蚁1样勤劳,才会有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学会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