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人间》优秀音乐教案,采茶扑蝶音乐教案

《爱的人间》优秀音乐教案



1、《爱的人间》优秀音乐教案

《爱的人间》,由王建填词,谷建芬作曲,王健作词的抒情歌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爱的人间》优秀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的人间》优秀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爱的人间》,并能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听、朗诵、唱、动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感悟“爱”的主题。   教学重点:   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感悟体验“爱”的主题,抒发爱的情怀。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以及附点、休止符等。   教具准备 :课件、曲谱、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生问好!   首先老师想和同学们来做个小游戏。(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取老师指定的课本;2.请1位同学出来,蒙眼作画)   师:请同学们说说刚才的感受?(没有了光明,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孤独、恐惧)那同学们觉得眼睛对我们重要吗?(重要)   师总结:在我们的周围,就有着这样1群特殊的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双目失明,无法用眼睛去感知这美丽的世界,生活在孤独与黑暗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全凭耳朵来听辨,全靠双手来摸索。在我们中国,视力残疾儿童就有6万多人,他们被称为“盲童”。 盲童的眼睛虽然看不到,可是他们却和我们1样,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2、学唱歌曲   1.初听   要求:   a感受歌词美,表现手语美。(手语朗诵歌词)   b感受旋律美。(哼唱全曲)   c体会歌曲美。   问题:   a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b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c全曲可以分成几段?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   d标出你演唱时觉得困难的乐句,请大家帮忙解决!   (注意:4句“总有”不能拖拍,休止符、附点等唱准)   2.分析歌曲   师: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歌曲的第1段和第3段是基本相同的。前后旋律相同,中间不同,我们把它叫什么结构呢?是典型的ABA’3段体结构。同学们观察1下,A和A’哪里不同呢?(最后多了几个小节)这最后几个小节其实是作曲家1个小小的作曲技巧,她有意为这段音乐加了个小尾巴,使整段音乐给人以结束的感觉,这个小尾巴称之为“尾声”。   下面让我们1起来看看A’乐段中不相同的尾声部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1下。如果现在你是1个盲童,你会听到什么呢?【朗朗的读书声、小鸟的叫声、悠扬的笛声、呼呼地风声、沙沙的雨声……】(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师走到学生当中提问,注意节奏的控制)可以听到的东西太多了,那么作曲家在这里休止3拍是为什么呢?(想让盲童们仔细回味美好的生活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3.跟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跟上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刚才咱们同学们唱的时候,节奏、速度都掌握的很好,但是,情感方面还有所欠缺,这首歌曲怎么处理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呢?   第1部分可以唱的轻1些,显得温馨而甜蜜;中间部分呢,情绪激动,可以唱的强1些,充满感激之情。最后1部分轻柔,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4.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说是为盲童而写的1首歌曲,其实它反映了所有得到世间关爱的残疾人的心声,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此时此刻,让我们用最动人的歌声来尽情抒发我们内心的爱吧!   好,请同学们用心来感受歌曲,加上手语,完整地演唱1遍!   

3、结束:《爱的奉献》   同学们,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精彩的。让我们怀着1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去理解、尊重、关爱!就像《千手观音》的编导张继刚先生所说的:“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就会有1千只手来帮助我们;只要你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1千只手帮助别人……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1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高声唱出《爱的'奉献》!   《爱的人间》优秀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欢乐颂》   

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2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1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和谐地演唱2部合唱《欢乐颂》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20分钟)   (1)学唱《欢乐颂》的第1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2声部歌谱及歌词。   (3)2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15分钟)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1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   (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   (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   (7)全体学生1起跳集体舞。   

3、小结。(5分钟)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   《爱的人间》优秀音乐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1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1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1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1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1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1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1单元的目的之1。   这1单元的4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1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1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1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2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1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2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1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4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2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2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2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1半唱第1声部,另1半唱第2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1单元的学习,这是1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1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5、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2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采茶扑蝶音乐教案



2、采茶扑蝶音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采茶扑蝶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茶扑蝶音乐教案1    采茶扑蝶    设计意图:   劳动创造了人类,同时也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人们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发展。《采茶》正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1首优美动听的福建民歌。大班幼儿的模仿智力已经发展到了1定的程度,既能模仿采茶的动作,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蝴蝶的动作。结合优美动听的音乐,通过自己的创编,让孩子体会劳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2、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发展幼儿的模仿智力。   

3、学习调整自己的动作与同伴协调1致。    活动准备:   

1、乐曲:《采茶》。   

2、事先准备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画。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   

2、结合有关采茶的图画,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   评析:通过分别欣赏乐曲和采茶的图片,石油获得1种更为形象和直接的知识,有利于对该知识的掌握。   

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   

4、想像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   

5、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创意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型空和扑蝶的情景。   评析:幼儿的接受智力已经发展到了1定的程度,通过上述活动幼儿对采茶已有了1定的经验,于是在这1环节中我们运用幼儿的模仿智力极利用智力让幼儿自己创编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了。   

6、想象山坡上还有什么昆虫出现,如何用动作表现。   

7、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跳舞。   评析:在这1环节中,我们充分利用的是幼儿的创造能力,通过理解、记忆和构思,加上幼儿的合作表演,幼儿对该内容的掌握程度就1目了然了。    活动延伸:   在教师放1些与采茶有关的道具,如茶篮、头巾等,鼓励侍岁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自由表演。 采茶扑蝶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和乐曲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玩法与规则,学玩游戏。   2。能注意倾听音乐,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简单了解采茶的过程,熟悉歌曲《采茶》。   2。每人右手戴1个标记。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与韵律:采茶。   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采茶。   边做动作边唱歌。   2。欣赏乐曲,学习扑蝶游戏。   (1)倾听、初步欣赏扑蝶的音乐。   (2)进1步感受乐曲,学习采茶人扑蝶的游戏方法。   讨论:采茶人是什么时候扑蝴蝶的?扑了几次蝴蝶?   采茶人是怎么扑蝴蝶的?(集体学习扑蝴蝶的动作:看→扑)   尝试做采茶人,随音乐扑蝴蝶。   (3)初步学习蝴蝶的角色动作(用双手做蝴蝶)。   讨论:蝴蝶是怎么飞的?什么时候躲老租睁起来的?怎么躲?   跟随音乐尝试用双手做蝴蝶随乐游戏。   两两合作,分别做采茶人和蝴蝶(手部动作),随乐游戏。   (4)进1步学习蝴蝶的角色动作(扮演蝴蝶4散游戏)。   讨论:自己扮演蝴蝶可以怎么飞?怎么躲?   教师做采茶人,幼儿做蝴蝶,4散随乐游戏。   幼儿两两合作,分别做采茶人和蝴蝶,4散随乐游戏。   3。完整随乐游戏:采茶扑蝶。   (1)完整倾听、欣赏音乐:采茶扑蝶。   (2)两两合作,尝试跟着音乐完整地游戏。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1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1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1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采茶扑蝶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音乐旋律和情绪,尝试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采茶"与"扑蝶"的'不同内容。   

2、倾听音乐会在乐句的鼓点响起时"停"和"扑"。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的快乐。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欣赏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初步了解歌舞表现的内容。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1把小蒲扇、小蝴蝶若干只;图谱1张。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幼儿随《采茶扑蝶》音乐,手持小扇子走小碎步入室。   

2、完整欣赏《采茶扑蝶》音乐,了解AB两段音乐表现的内容。   

1、幼儿完整欣赏。   师:茶园里响起了《采茶扑蝶》的旋律,我们1起来听听,这可以分几段?每段在说什么?   

2、欣赏后提问:可以分几段?第1段在说什么?第2段呢?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   

3、分段欣赏与游戏表现   (1)欣赏第1段"采茶"部分音乐   

1、提问:茶女怎么采茶的? 她们是用什么装茶叶的?(引导幼儿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以及高低左右的动作方位变化)   

2、幼儿尝试使用扇子随音乐采茶。   (2)欣赏第2段"扑蝶"部分音乐   

1、教师拿蝴蝶示范逗幼儿游戏1遍。   提问:第2段谁来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戏的呢?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图谱,师随音乐指图谱,引导幼儿感觉乐句的最后重音。   提问:蝴蝶是什么时候停呢?   (2)幼儿扮演蝴蝶随音乐做蝴蝶飞、停动作。   (3)幼儿扮演茶女随音乐用扇子有节奏地扑蝴蝶   

3、两人结伴玩游戏:扑蝶   (1)教师引导幼儿商量游戏玩法。   小结游戏玩法:蝴蝶随着音乐飞来飞去,当锣声响起的时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这时扇子就轻轻地去扑蝴蝶。   (2)幼儿两两相对,1人当蝴蝶,1人扑蝶,进行游戏。   游戏后评价:游戏时是否听音乐进行游戏,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3、交换角色再游戏1遍。   

4、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采茶扑蝶"   

1、游戏第1遍:男孩采茶,女孩当蝴蝶   

2、游戏第2遍:女孩采茶,男孩当蝴蝶   

3、游戏第3遍:请客人老师当蝴蝶,全体幼儿采茶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玩了什么感觉?回去可以和谁1起玩?我相信你们1定玩得很开心。   

5、律动出室:幼儿手拿小扇子,随"采茶扑蝶"音乐小碎步律动出室。    教学反思: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1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1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1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采茶扑蝶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2、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乐曲:《采茶扑蝶》   

2、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   

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   

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   

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   

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教学反思: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1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1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1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采茶扑蝶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福建民歌的特点,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活泼、愉快的情绪。   

2、了解舞蹈轻柔的动作、欢快的风格,尝试用动作表现采茶的劳动情景。   

3、培养对舞蹈的兴趣及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   准备扇子、篮子、围裙等小道具。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讲1段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借助故事清洁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采茶的各种动作。   

3、引导幼儿根据后半段音乐渐轻的特点,想1想:采茶姑娘最后有没有扑到蝴蝶?   

4、启发幼儿围绕故事清洁想象采茶姑娘扑蝶的动作并进行创编,如:看见蝴蝶时高兴的情绪、神情、扑蝶时轻柔的动作,蝴蝶飞走时焦急的神态,追逐蝴蝶时活泼地跳来跳去的情景。   

5、启发幼儿分角色创编动作结伴表演,如:有的幼儿当蝴蝶,有的当采茶姑娘,两两相对表演,也可几个幼儿共同围成圈,先采茶后再扑蝶。   

6、引导幼儿将创编的动作进行组合,并尝试表演出来。   

7、教师帮助幼儿练习,重点突出手腕的动作。   

8、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方式、道具,边听乐曲边做动作,把想象的内容用动作表现出来,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体验美感。 采茶扑蝶音乐教案6    设计思路: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民间歌舞"采茶扑蝶",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乡美山村,迄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作品情节生动有趣,角色形象诙谐,是福建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我们结合《纲要》,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欣赏民间歌舞《采茶灯》的基础上,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充分体验、感受民间音乐的艺术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音乐旋律和情绪,尝试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采茶"与"扑蝶"的不同内容。   

2、倾听音乐会在乐句的鼓点响起时"停"和"扑"。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欣赏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初步了解歌舞表现的内容。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1把小蒲扇、小蝴蝶若干只;图谱1张。    活动过程:   

1、律动入室:幼儿随《采茶扑蝶》音乐,手持小扇子走小碎步入室。   

2、完整欣赏《采茶扑蝶》音乐,了解AB两段音乐表现的内容。   

1、幼儿完整欣赏。   师:茶园里响起了《采茶扑蝶》的旋律,我们1起来听听,这可以分几段?每段在说什么?   

2、欣赏后提问:可以分几段?第1段在说什么?第2段呢?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   

3、分段欣赏与游戏表现   (1)欣赏第1段"采茶"部分音乐   

1、提问:茶女怎么采茶的?她们是用什么装茶叶的?(引导幼儿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以及高低左右的动作方位变化)   

2、幼儿尝试使用扇子随音乐采茶。   (2)欣赏第2段"扑蝶"部分音乐   

1、教师拿蝴蝶示范逗幼儿游戏1遍。   提问:第2段谁来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戏的呢?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图谱,师随音乐指图谱,引导幼儿感觉乐句的最后重音。   提问:蝴蝶是什么时候停呢?   (2)幼儿扮演蝴蝶随音乐做蝴蝶飞、停动作。   (3)幼儿扮演茶女随音乐用扇子有节奏地扑蝴蝶   

3、两人结伴玩游戏:扑蝶   (1)教师引导幼儿商量游戏玩法。   游戏玩法:蝴蝶随着音乐飞来飞去,当锣声响起的时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这时扇子就轻轻地去扑蝴蝶。   (2)幼儿两两相对,1人当蝴蝶,1人扑蝶,进行游戏。   游戏后:游戏时是否听音乐进行游戏,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3、交换角色再游戏1遍。   

4、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采茶扑蝶"   

1、游戏第1遍:男孩采茶,女孩当蝴蝶   

2、游戏第2遍:女孩采茶,男孩当蝴蝶   

3、游戏第3遍:请客人老师当蝴蝶,全体幼儿采茶   :刚才这个游戏玩了什么感觉?回去可以和谁1起玩?我相信你们1定玩得很开心。   

5、律动出室:幼儿手拿小扇子,随"采茶扑蝶"音乐小碎步律动出室。 采茶扑蝶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音乐旋律和情绪,尝试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采茶”与“扑蝶”的不同内容。   

2、倾听音乐,会在乐句的鼓点响起时“停”和“扑”。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欣赏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初步了解歌舞表现的内容。   

2、物质准备:PPT、幼儿每人1把小纸扇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入   

1、幼儿随《采茶扑蝶》音乐进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1起到茶园里去采茶,好吗?   

2、完整欣赏《采茶扑蝶》音乐,了解AB两段音乐表现的内容。   

1、幼儿完整欣赏。   师:茶园里响起了优美的的旋律,我们1起来听听,这首音乐这可以分几段?每段在说些什么?   

2、欣赏后提问:刚才的音乐可以分几段?(两段)   第1段在说什么?(茶女在茶园里采茶)   第2段呢?(蝴蝶也飞来跟茶女做游戏啦!)   

3、分段欣赏与游戏表现   (1)欣赏第1段“采茶”部分音乐   

1、欣赏前提问: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我们1起来听听。   欣赏后提问:茶女怎么采茶的?谁能来采采看?(请个别幼儿表现,其他幼儿跟着1起学)   师:我看到你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找到1片茶叶摘下来。(动作演示)我们1起来学1学。   (1)提问:那我们看不到的茶叶可以怎么采呢?(请幼儿表现拨的动作,1起来学动作)   (2)提问:茶女采茶的时候动作有哪些变化呢?谁来试1试。(请个别幼儿表现高低左右的动作方位变化)   (3)提问:茶女采了这么多茶叶用什么装茶叶呢?(手叉腰当箩筐)   

2、幼儿表演采茶动作   师:你们想不想也到茶园里去采采茶呢?(想)那我们轻轻地走到茶园中间找到1棵茶树。(引导茶树有高有低)   (2)欣赏第2段“扑蝶”部分音乐   

1、欣赏前提问:第2段谁来了?   欣赏后提问:第2段谁来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戏的呢?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图谱,师随音乐指图谱,引导幼儿感觉乐句的最后重音。   提问:蝴蝶是什么时候停呢?   (2)幼儿扮演蝴蝶随音乐做蝴蝶飞、停动作。   (3)幼儿扮演茶女随音乐用扇子有节奏地扑蝴蝶   

3、两人结伴玩游戏:扑蝶   (1)教师引导幼儿商量游戏玩法。   小结游戏玩法:蝴蝶随着音乐飞来飞去,当锣声响起的时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这时扇子就轻轻地去扑蝴蝶。   (2)幼儿两两相对,1人当蝴蝶,1人扑蝶,进行游戏。   游戏后评价:游戏时是否听音乐进行游戏,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3)交换角色再游戏1遍。   

4、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采茶扑蝶”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玩了什么感觉?回去可以和谁1起玩?我相信你们1定玩得很开心。   

5、结束活动:   幼儿手拿小扇子,随“采茶扑蝶”音乐离开。

小班音乐教案



3、小班音乐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沙》   

2、认识沙槌。   教材分析:   歌曲情绪活泼,意境优美,生动地表达出“花儿”、“鱼儿”、“苗儿”在春雨沐浴和滋润下的快活情景,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的美好景象。歌曲旋律素材凝练,句式简单,其中下行的分解和弦音型构成了旋律主要特色,犹如细细垂落的雨丝。   教学构思: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本课在设计教学时,注重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构建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多种智力和能力,并体现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享受音乐的美好,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表达和表现音乐,做课堂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感受音乐之美。   

2、感受“小雨”的轻柔,体现演唱上的.力度变化。   

3、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激发音乐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5、认识打击乐器沙槌。   教学重点:   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力。   教学难点:   

1、感知旋律的重复和变化。   

2、演唱中强弱力度的控制。   

3、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教学方法:情境引导法 、听唱法。   教具学具使用:电子琴 沙槌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谈话激发情趣,揭示课题。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大地会发生哪些变化?(指名回答)   

2、多媒体播放图片,师生共同欣赏春天的美景。   

3、春姑娘来了,要举办音乐会耐不住寂寞的种子也想参加,可是土地太干怎么也钻不出来,想想谁能帮的了它?(指名回答)   

4、揭示课题。   3:认识沙槌。   

1、介绍沙槌及沙槌的演奏方法。   

2、节奏练习。   x –| x – |   沙沙   XX | x x |   沙 沙 沙 沙   X X|   沙沙 沙沙沙 沙   3;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   思考:小雨唱歌的声音沙沙沙出现了几次,每听到1次可以举1下手。 2,再听歌曲   在“沙沙沙”处加入学生的小雨声“沙沙沙沙”   

3、再次聆听   强调歌曲是42拍,边听边用声势表现歌曲。   

4、学唱歌曲   

1、多媒体出示歌词,打着恒拍领着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教唱歌曲   A、逐句教唱(两遍)   B、听唱法学唱(1遍)   C、找出相同乐句,对比唱,   D、试着完整演唱,师纠正错误。   

3、指导有感情地唱。   

4、随伴奏齐唱。   

5、编创舞蹈   

1、老师教跳简单动作。   小班音乐小雨沙沙教案   

2、随音乐齐跳   

3、边唱边跳。   

5、课堂小结   

1、同学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沐浴着你们,长大了要记得报答祖国,好不好?   

2、齐唱《小雨沙沙沙》。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能听辨长短不同的滑音,并用滑滑梯动作表现。   

2、在图片及老师的语言提示下,尝试听音乐做相应动作。   

3、乐意与同伴共同表演滑滑梯,体验与同伴间进行身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有滑滑梯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滑滑梯吗?你们都玩过什么样的滑梯呢?   

2、听音乐念儿歌,熟悉音乐结构。   扬扬在在公园里,走走走走、找找……找到了1个很小的滑梯,他“呜”滑了下来,很好玩,于是他又在公园里找1找,他走走走走,找找……真好玩。   

3、在身体上探索滑梯,掌握基本动作。   你的身体上哪里象滑梯,我们1起来玩1玩。   

4、创编滑梯造型、动作,师生共同游戏。   

5、与客人老师1起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纲要: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指南: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力。    活动由来:   本次活动结合了奥尔夫音乐,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快慢,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并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感受不同音乐的快和慢,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愿意听音乐,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兴趣。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歌曲《加油歌》、《摇篮曲》、《百灵鸟》    活动重点:   通过打电话的游戏初步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    活动难点:   感受不同音乐的快和慢,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听音乐《百灵鸟》进活动室,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   重点指导:鼓励幼儿能够听音乐动作合拍的进行律动,重点感受音乐中的高低音。   

2、观看课件 进行音乐欣赏。   

1、出示课件:两座房子。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拨通不同房子的电话进行音乐欣赏。   师:小百灵鸟们,小动物运动会要开始了,我们给其他小动物打电话,叫上他们1起去参加运动会吧。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欣赏两座不同房子的音乐。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倾听《加油歌》,来;自.大;考吧;幼.师网;体验快速音乐带来的快乐,并能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动作。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倾听《摇篮曲》,体验舒缓音乐带来的放松感觉,并能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动作。   

3、音乐游戏《小动物运动会》   重点引导:引导幼儿伴随音乐根据不同的图片做出不同的反应,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结束部分 运动会结束了,我们1起回家吧!教师带领幼儿跟随舒缓音乐退场。   活动延伸:与表演区相结合,跟随不同的音乐佩戴头饰进行表演,如《两只小鸟》等音乐活动。    活动反思:   《小鸭嘎嘎》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富于表演,很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   这次活动也是1次游戏化教学教改模式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理解记忆,学唱模式,将歌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听1听,说1说、学1学、做1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歌曲,整个过程像是在玩耍,没有了教的痕迹。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欣赏感知音乐,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的情绪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身心处于1种放松的状态中。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客人来了用的什么音乐



4、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客人来了用的什么音乐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曲调,会用自然地声音唱歌。   2.能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3在表演过程中知道如何热情待客和有礼貌地做客。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事先编排好的情景表演剧。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平时你们去过别人家里做客吗?别人也到过你家做客吗?   2.现在,我们来看1段表演,请大家仔细看1看小姑娘是怎样去别人家做客的,在自己家是怎样做主人的,来招待自己的小客人?   

2、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师:小朋友们看完了,客人来的时候她是怎么做的呀?   师:那她是怎么说的呢?   幼:阿姨请喝茶。   师:客人要走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那她是怎样的1个小朋友呀?(有礼貌)   

3、学唱歌曲   1.边做动作边范唱。   师:刚才我们看了客人来了,现在老师把客人来了编成1首歌,先听老师来唱1遍。   2.引导幼儿跟着老师学唱。   3.引导幼儿跟着老师边表演动作边唱。   

4、初步集体表演。   集体边表演动作边唱歌曲。   师:以后家里来客人了,小朋友是不是都知道该怎么做了呀!。

《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



5、《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

作为1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学会掌握节奏强弱规律。   

2、能根据动物外特征,初步探索用不同语言动作表现强弱特点。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1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节奏图谱   

2、各种可以敲响的物品及用具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律动   (2)基本部分   

1、“今天老是请来了许多小客人看看是谁呀?”(出示节奏谱)   

2、他们谁和谁是好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念节奏图谱)   

3、让幼儿比较轻重,理解强弱的规律。   

4、用动作表示轻重   

5、幼儿尝试(请幼儿自由选择物品)   (3)结束部分   送小动物回家。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在唱唱变变棉花糖的过程中比较顺利地结束了,在音乐的伴奏下体现了那种愉快、活跃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2    目标:   1.感知分辨4∕4拍的节奏谱,学习2∕4 拍节奏谱。   2.能用熟练、自然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由弱到渐强的唱法技能,自编节奏型为歌曲配伴奏。   3.模仿《羚羊赛跑》的动作要协调,掌握好重心,按速度的变化用轻巧、轻快的的步伐模仿羚羊赛跑。    准备:   课前观察蝴蝶飞舞的姿态,学习模仿动作。4∕

4、2∕4节奏谱若干张,羚羊赛跑的投影片1张,乐器若干。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蝴蝶飞,重点强调翅膀舞动时是以腕关节为主带动手臂至头上方向,手腕相对,动作幅度大,要保持身体平衡。   2.歌曲:《我是小鼓手》   (1)“你们想当1名小鼓手吗?小鼓手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心情唱!”   (2)集体听前奏演唱小鼓手。   要求幼儿用自豪、欢快、活泼的心情演唱,重点唱准由弱到渐强的唱法。   (3)幼儿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用什么节奏型为歌曲配伴奏。老师巡回指导。   (4)全体幼儿听音乐齐奏,学会看指挥。   (5)幼儿按自己自编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有趣的节奏小屋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1起春游“动物园”,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随老师做重步、轻步走。 “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我们来做客,都非常热情的邀请我们到它家里去做客,但是它们每1家门上都有1个节奏门铃,只要你做对了上面的节奏,主人就会立即开门让你进去。”   出示节奏小屋(放投影片)。   (1)逐个出示小房子,幼儿按门铃(打节奏)对了小动物出来迎接。   (2)同时出示4间房子,老师按门铃(拍节奏)小朋友分辨老师敲的是谁家的门。   (3)用语言节奏来叫门,x x x x x x∣。   (4)幼儿用各种声音和动作来表示所指定小屋的节奏型,如:拍手、跺脚、说话。   (5)老师弹琴来叫门:13 56 5 ─∣xx xx x─∣。   (6)请4个小朋友分别在4个方向举起不同的节奏型(硬板做的小屋),老师用动作、语言表示1种节奏型,幼儿分辨后马上走向相应的小屋。   4.羚羊赛跑   幼儿分成4队甲、乙、丙、丁,甲和乙1队,丙和丁1队。按音乐舞蹈的内容进行舞蹈。重点要掌握移动重心,用轻快的步伐,随音乐的速度,快慢,有节奏的做动作。   结束部分:幼儿听“蝴蝶飞”的音乐飞出教室。 《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的能力。   

2、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背景图1幅、动物4个、大节奏图谱4张、节奏卡每人1套。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4个小动物,他们是谁呢?请小朋友们猜1猜。(师用叫声分别引出小青蛙、小猫、小鸭、小狗,并出示动物图片)    (2)活动部分   

1、观察小动物的房子,发现特别之处。   师: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去家里作客,你们想去吗?我也很想去。   (出示背景图)   师:你们再看看小动物的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有节奏符号   

2、提出规则。   师:这些小动物家的门铃也很特别,是1种节奏门铃。只要小朋友做对了门上的节奏,小动物就会出来迎接我们。   

3、感知4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配合)   (1) 老师依次“按门铃”。(如:我先去小青蛙的家,我要按门铃了xx I xxI….)   师:现在,我第1个想去小青蛙的家,青蛙家的门铃是这样的(呱 呱 /呱 呱)。让我来试1试,门开了,哦,原来“呱 呱/ 呱 呱”就是小青蛙家的.门铃。 然后再去小猫家,小猫家的门铃和小青蛙家的不1样,是这样的:喵—,哇,小猫家的门也开了。 接下来我想去小鸭家,小鸭家的门铃有点难,听清楚,如果你拍得对就会开门,是这样的:嘎嘎 嘎。 最后1个就是小狗家,小狗家的门铃和小鸭家的有点差不多,但其实是不1样的,小狗家的门铃是:汪 汪汪。   (2) 请小朋友和老师1起敲小猴、小猫、小牛、小兔家的门。   师:刚才华老师去了1趟小动物们的家,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1起去1次吧!先是小青蛙家….   

4、分辨4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配合)   (1) 现在我要去1个小动物家,你们猜猜我去的谁的家?   师:这样吧,我们来玩个游戏,现在我去1个小动物家,你们来猜猜我去的是谁的家?   (2) 请几个小朋友来选择1个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   师:请1个小朋友选择你最想去的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我们1起来猜猜他去的是谁家。    (3)游戏部分   

1、游戏“举小屋”(播放幻灯片配合)   师:这个游戏真好玩,钢琴也想去小动物家玩你们能不能帮帮它,看它能进哪个屋?现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几种节奏卡,等会你听到哪种就把那个举起来。   (幼儿每人1套小屋模型,分辨后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   

2、游戏:“找小屋”   玩法:分别由4个小朋友举着小屋模型站在场地4周。老师用钢琴弹1个小屋的节奏型,幼儿分辨后,迅速走到相应的小屋后面。   师:老师这还有几间房子,是谁的家呢?(11出示)现在我请4个小朋友每人1个把小屋举起来,其他小朋友听到老师弹的是哪个小屋的节奏就马上走到小屋的后面。    (4)结束活动   小朋友,外面来了许多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去家里作客,你们想去吗?我们赶快去吧! 《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的能力。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分辨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幻灯片、节奏小屋卡每人1套、动物头饰4个。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我们的活动室里来了4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呢?你们看(播放幻灯片)   (2)活动部分   

1、观察小动物的房子,发现特别之处。   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你们想去吗?我也很想去。   (播放幻灯片)你们看看小动物的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节奏符号)   

2、提出规则。   这些小动物家的门铃也很特别,是1种节奏门铃。只要小朋友做对了门上的节奏,小动物就会出来迎接我们。   

3、感知4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配合)   (1)老师依次“按门铃”。(如:我先去小兔的家,我要按门铃了……)   (2)请小朋友和老师1起敲小候小猫小牛小兔家的门。   

4、分辨4种节奏型(播放幻灯片配合)   (1)现在我要去1个小动物家,你们猜猜我去的是谁的家?   (2)请几个小朋友来选择1个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   (3)游戏部分   

1、游戏“举小屋”(播放幻灯片配合)   钢琴也想去小动物家玩你们能不能帮帮它,看它能进哪个屋?   (幼儿每人1套小屋模型,分辨后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   

2、游戏:“找小屋”   玩法:分别由4个小朋友举着小屋模型站在场地4周。老师用钢琴弹1个小屋的节奏型,幼儿分辨后,迅速走到相应的小屋后面。   (4)结束活动   小朋友,活动室外面来了许多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你们想去吗?我们赶快走吧!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1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按简单的节奏谱进行打击乐活动、   

2、掌握空拍和切分音,并创编简单节奏,激发幼儿的兴趣、   

3、互相配合协作进行合声演奏、    活动准备:   节奏软件、节奏板、各种鼓、    活动过程:   

1、欣赏打击乐表演   

1、请小朋友看电视里的姐姐是怎样打鼓的?他们的情绪是怎样的?   

2、请小朋友在听1听姐姐的演奏,这首节奏乐曲有那些变化?   

3、你听出了那些节奏型,请你学着姐姐用肢体表现出来、   

2、练习打击节奏   

1、小朋友你们知道弹珠警察吗?今天他们请我们到波涛乐园去做客,但是要把4个弹珠警察的节奏打对了才能进入波涛乐园,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2、请幼儿看4个弹珠警察的节奏进行节奏练习、   

3、游戏:创编节奏   幼儿听音乐随意活动,音乐停止看谁先进入弹珠警察的家,进行创编粘贴节奏并能打出节奏、   

4、我们打了这么多节奏你能把我们刚才打过的节奏用你喜欢的乐器打出来吗?   

5、把刚才打过的节奏试着进行合奏表演、   

3、我们在波涛乐园玩得这么开心,我们来给弹珠警察表演打击乐吧、 《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学会掌握节奏强弱规律。   

2、能根据动物外特征,初步探索用不同语言动作表现强弱特点。    【活动准备】   

1、节奏图谱   

2、各种可以敲响的物品及用具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律动。   (2)基本部分   

1、“今天老是请来了许多小客人看看是谁呀?”(出示节奏谱)   

2、他们谁和谁是好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念节奏图谱)   

3、让幼儿比较轻重,理解强弱的规律。   a.我们都知道大象大老鼠小,那我们用嘴巴嘴发出什么声音来表示大象?用什么声音表示小老鼠?   b.提醒幼儿根据动物的个数来发声。   

4、用动作表示轻重   

5、幼儿尝试(请幼儿自由选择物品)   a.请小朋友用你手上的东西敲出大象的声音。   b.小老鼠用什么声音表示呢?   C.幼儿看节奏谱打击   (3)结束部分   送小动物回家。 《有趣的节奏》音乐教案7   

1、活动目标   

1、体验节奏世界里的乐趣。   

2、通过联想生活中的节奏,感知节奏型的多样和有趣。   

3、学习创编说白词并配以节奏进行朗读。   

2、活动准备   

1、多媒体幻灯图片1套。   

2、易拉罐、瓶子、碗、筷、匙、若干。   

3、脑白金盒子1个。   

3、活动流程   调动情绪、引发兴趣→联想节奏、引导编节奏语言→看图编词句、配节奏朗读→演奏作品   

4、活动过程   (1)调动情绪、引发兴趣。   (1)用1神秘物引幼儿入活动室。   通过揭开神秘物而引题。   (2)听音乐选择动作:走、跳或跑,引导幼儿说出节奏的快慢特点。   (2)联想生活中的节奏。   (1)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打哈欠||、扫地|||、拍皮球|||   各环节设计意图   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供幼儿看图创编说白词用。   供幼儿演奏作品用。   供调动幼儿情绪及引入主题用。   抓住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应用神秘物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情绪和注意力。   幼儿听着音乐自主反应,快慢不同的节奏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生活中存在许多有趣的节奏,幼儿无时不在使用。这个环   小鸟叫||、刷刷牙|||牙疼|||拔河比赛加油声|||等等。   (2)启发引导幼儿想象编节奏语言。   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幼儿自由编说。   (3)看图创编说白词   (1)出示幻灯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的意思及判断图片中各种行为的正确或错误,并学习创编说白词。   (2)配节奏朗读。   引导幼儿为说白词配节奏。如果幼儿无法完成,教师可提供节奏型给以提示,让幼儿编配。   (4)演奏作品   幼儿演奏作品。请幼儿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打击伴奏,获得成功的乐趣。   节把幼儿生活中发现或发生的现象与节奏联系起来,让知识得以升华,同时感受节奏型的多样和有趣。   通过举1反3的想象练习,既可培养幼儿节奏感又可扩充词汇。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挠痒痒》



6、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挠痒痒》

作为1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挠痒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挠痒痒》1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能分角色有表情的演唱。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投影仪、背景图(大树和草)、活动教具(毛毛虫)。   幼儿已学会歌曲《挠痒痒》。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挠痒痒。   1.教师操作教具,讲述故事。   2.师:这个有趣的故事里有1首好玩的歌《挠痒痒》,我们1起来唱1唱。   

2、启发幼儿创编毛毛虫和大树的动作。   1.创编毛毛虫的动作师:毛毛虫是怎样给大树挠痒痒的?   2.创编大树的动作师:大树又会怎样呢?   

3、游戏:挠痒痒。   1.幼儿分角色扮演“毛毛虫”和“大树”。   2.提醒毛毛虫从“树根”开始依次向上给大树挠痒痒。   3.交换游戏角色。   

4、结束活动。   全班幼儿变成1条长长的毛毛虫,找大树挠痒痒。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1首欢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虫和大树的故事为切入口,表现了挠痒痒时那种快乐的情感。幼儿好动,好模仿,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而乐曲中可爱的毛毛虫,快乐的大树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通过情景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夸张的进行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同伴间的交流,体验身体接触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挠痒痒》2    活动目标:   

1、运用有趣的动作和声音表现歌曲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毛毛虫的服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活动教具讲故事:哇!毛毛虫爬出来了,花朵说:"我才不怕!"毛毛虫使劲的喊:"我来了--,我来了--"花朵1点都不怕,毛毛虫躲进花朵的手臂和胳肢窝里挠痒痒,花朵1下子笑了,许多花瓣就掉下来了。   (2)提问:小花瓣是怎样掉下来的?幼儿自由做花瓣掉下的动作。   

2、激发兴趣:   (1)幼儿倾听歌曲音乐。   (2)熟悉歌曲,提问:歌曲中哪里是毛毛虫在挠花宝宝的痒痒?花朵是怎样笑的?   (3)你们觉得"挠痒痒"有趣吗?怎样做动作才更有趣?请幼儿自由想象"挠痒痒"的动作怎样表现。   (4)请幼儿进行趣味表演。   

3、趣味游戏:   教师扮演毛毛虫,幼儿扮演花朵,唱到"笑呀,笑起来"时,教师挠花朵的痒痒,幼儿自由笑,并作出花瓣落地的样子。(角色可互换)附歌曲: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孩子们的互动还是不错的,我做到以点带面,循环渐进并以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觉得孩子对整个活动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的不足之处是语言还不够精炼,教学具准备得不够,加上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不够明确,导致有的孩子对角色模糊,还有在游戏中给孩子定的位置比较呆板,并且对歌曲节奏掌握得不太到位。   我要改进的是:1.教学具1定要准备好20个,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知道带有头饰的是花朵,没有带头饰的是毛毛虫,,明确幼儿先是1对1的进行游戏,再进行1对2或1对3的游戏。2.幼儿进行第2次游戏的时候,我把毛毛虫和花朵分成两边,面对面,距离拉大点,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明确自己的角色,让幼儿自由发挥扭的动作去给花朵挠痒痒。3.自己要抓稳歌曲的节奏,要求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游戏。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挠痒痒》3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1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玩具大树、音乐。    活动过程:   

1、游戏:挠痒痒   

1、师:宝宝们,你们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今天老师来和你们1起挠痒痒好吗?   

2、老师挠几位幼儿,提问:“挠痒痒是什么感觉?”   

3、师:我又要来挠痒痒咯。老师再次挠幼儿痒痒。提问:“被人家挠痒痒,你会发出什么声音啊?”   

2、学唱歌曲。   

1、师:老师今天请来了1位小客人,他也要来玩挠痒痒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是谁啊?“哦,是毛毛虫,我们1起来跟它打声招呼,好不好?毛毛虫你好!”   

2、师:听,毛毛虫唱着歌爬出来的。范唱啦啦啦……毛毛虫怎么唱的歌?学唱啦啦啦……   

3、出示大树,师:毛毛虫唱着歌要去哪里呢?看,毛毛虫唱着歌爬到大树爷爷的身上了,大树爷爷会怎么笑呢?   

4、幼儿自由学学。   

5、师:我们来听听大树爷爷是不是像你们1样笑的。   

6、师范唱:哈哈哈哈。师:大树爷爷怎么笑?   

7、师:毛毛虫给大树爷爷挠痒痒还有1段好听的音乐呢,我们1起来听听。   

8、幼儿欣赏音乐。   

9、师:我们跟着音乐也用好听的声音唱唱这个有趣的事吧。   1

0、学唱歌曲两遍。   

3、听音乐玩游戏。   

1、师幼扮演毛毛虫,唱到13 53 63 |5——|处,教师引导幼儿挠“大树”痒痒。   师:我们小朋友唱得这么好听,真棒!我们1起来当1回毛毛虫也去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好吗?   

2、请幼儿用1个手做毛毛虫,另1只手做大树,进行游戏,可反复进行。   师:我们的两只小手就是毛毛虫和大树爷爷,我们接下来听着音乐1边唱1边给大树爷爷挠痒痒吧!”   

3、在游戏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挠痒痒是出自小班建构书里的1节音乐课,是1首非常有趣快乐的儿歌。活动目标为: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挠痒痒的乐趣。幼儿天性喜欢快乐,快乐的活动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挠痒痒是小班幼儿嬉戏和用来表达亲密的方式之1。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小班的年龄特点,纯粹的歌唱活动,就会很单调,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很高,所以设计成了音乐游戏,以游戏为主。幼儿喜欢,参与性高,课堂就会活跃。这次活动《挠痒痒》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旨在通过师幼和幼幼在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的同时,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增进友谊,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挠痒痒》4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尝试运用动作和声音表现挠痒痒的乐句。   2。感受情景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1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玩具大树、音乐。    活动过程:   

1、游戏:挠痒痒   1。师:宝宝们,你们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今天老师来和你们1起挠痒痒好吗?   2。老师挠几位幼儿,提问:“挠痒痒是什么感觉?”   3。师:我又要来挠痒痒咯。老师再次挠幼儿痒痒。提问:“被人家挠痒痒,你会发出什么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