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熊幼儿诗教案,小熊滑雪 教案
1、我是1只熊幼儿诗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教材选自幼儿大班《语言》诗歌部分。这首幼儿诗歌主要讲述小熊害怕过桥与小鲤鱼如何鼓励小熊的典型事例,对幼儿进行勇敢品质的教育,从而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激励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幼儿勇敢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应放在激励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难点: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活动准备 诗歌《小熊过桥》背景图 图饰小熊、乌鸦、小鲤鱼各1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2、出示诗歌背景图,引路入题。
3、采用各种教法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 专心听、随意说的方法。让幼儿专心的听教师的示范朗读。在这1环节里,教师以自己感人的、深情并茂的语言把幼儿带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让幼儿通过耳脑的活动去感知,在感情上引起共鸣。根据幼儿记忆容易遗忘的特点,听了以后,让幼儿根据自己所记忆的程度,说出诗歌中的任何1句。让幼儿在你说我说中,加深幼儿对诗句的印象,教师也趁此纠正幼儿在发音上的不足,为下1步幼儿学习朗诵打好基础。 (2) 初步跟读的方法。在这1环节里,采取了两种跟读的方法:第1种,教师带着幼儿把诗句从头到尾的放慢速度跟读。第2种,辨口型读诗句,即教师无声的读,幼儿看口型把诗句大声的念出来。此方法很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丰富了课堂的气氛。 (3) 接龙的方法。第1种,教师说上半句幼儿说下半句;第2种,幼儿说上半句教师说下半句;第3种,教师说上1句幼儿说下1句。此种方法调节了课堂气氛。 (4) 改错的方法。改错的方法是教师针对幼儿争胜好强的特点,有意的将1些诗句的某些词句说成相反或相近的意思,或者是相类似的物品。如诗歌中“乌鸦”教师故意说成小鸟,小熊喊妈妈故意说成是 “爸爸”……。每到这1环节是幼儿情绪高涨的时候,幼儿的“我比老师能干”的好胜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4、活动延伸 采用表演诗歌的方法。这是在以上各个环节的基础上,综合能力表现的过程。幼儿自选诗歌中的角色来进行表演诗歌内容,表达自己对《小熊过桥》诗歌的理解。 总之,将单1的诗歌教学变成师生互动的1种有趣的活动。达到激发幼儿“我要学”是本次活动的最终目的。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运用引导、思考点拨的方法,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创设愉快的课堂环境,注意培养幼儿听、说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幼儿的学习热情。本课的教学方法也不是独立于其他方法之外的,学法也将融入教法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引”与幼儿的听、思、辨结合起来,让幼儿自我对照自我教育,在轻松活泼中学习诗歌,寓教于乐。 总之,将单1的诗歌教学变成师生互动的1种有趣的活动。达到激发幼儿“我要学”是本次活动的最终目的。。
2、小熊滑雪 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过程,进而感知诗歌内容;2. 学习诗歌,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3. 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有过桥的经验,课件,搭"小桥",操作卡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依次走过"小桥"进入活动室. 2. 你刚刚过小桥时有什么感觉?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桥? 2. 理解图意(逐幅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逐1讲解诗歌)1. 小朋友看看这条河上架着1座什么桥?小竹桥走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 2.今天小熊来过桥了,小熊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的心里怎么样? 3.被谁看见了?它们会怎么说呢? 4.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有人来帮帮小熊就好了,你们愿意帮它吗?怎么帮它? 5.我们看谁会来帮它了,原来是小鲤鱼.小鲤鱼不能扶它,只能鼓励它. 6.看,小熊怎么样了?它过了桥心里怎么样?小鲤鱼也很高兴,乐得尾巴摇. 3.完整欣赏诗歌(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诗歌)提问:1.小熊开始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它害怕时,有谁看见了,它们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3.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了? 4.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打开操作卡,边看图边朗诵诗歌)提问:1.诗歌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你们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小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刚才你们过小桥时就很勇敢,勇敢的孩子们,跟着我1起来学学小熊过桥吧! 《小熊过桥》活动反思: 《小熊过桥》这首儿歌幼儿很喜欢,与以往的儿歌有所不同。在以往的儿歌教学中,儿歌简短、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学习。但今天学习的这首儿歌《小熊过桥》内容比较多,较长。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理解儿歌。我在活动1开始就带领幼儿过小桥,让幼儿自己体验过小桥的心情。提出问题:刚才你们在过小桥时心情怎么样的?今天有只小熊也要来过1过小竹桥,猜猜小熊过桥会碰到什么事情呢?提出悬念。根据幼儿回答播放课件:对于"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画面上对应出现:1只乌鸦边飞边叫,桥下的流水露出了咧嘴笑的笑容,又形象又富有情趣。在针对儿歌的最后1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画面上出现了回头笑嘻嘻的小熊,半钻进水不停摇着尾巴的鲤鱼,再配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幼儿陶醉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插上了想象翅膀。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1定的记忆。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不事事依赖别人。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课件,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但由于儿歌比较长,幼儿的在念了几遍以后,对儿歌的兴趣就减弱了,部分幼儿根本就不跟着念,我觉得应该结合课件请幼儿给每句儿歌自己配上具体的动作,引导孩子变动作边表演。在动作的提示下逐步的掌握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的兴趣会高1些,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锻炼。
3、小熊滑雪 教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过程,进而感知诗歌内容;2. 学习诗歌,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3. 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 有过桥的经验,课件,搭"小桥",操作卡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依次走过"小桥"进入活动室. 2. 你刚刚过小桥时有什么感觉?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桥? 2. 理解图意(逐幅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逐1讲解诗歌)1. 小朋友看看这条河上架着1座什么桥?小竹桥走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 2.今天小熊来过桥了,小熊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的心里怎么样? 3.被谁看见了?它们会怎么说呢? 4.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有人来帮帮小熊就好了,你们愿意帮它吗?怎么帮它? 5.我们看谁会来帮它了,原来是小鲤鱼.小鲤鱼不能扶它,只能鼓励它. 6.看,小熊怎么样了?它过了桥心里怎么样?小鲤鱼也很高兴,乐得尾巴摇. 3.完整欣赏诗歌(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诗歌)提问:1.小熊开始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2.它害怕时,有谁看见了,它们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3.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了? 4.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打开操作卡,边看图边朗诵诗歌)提问:1.诗歌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你们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小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刚才你们过小桥时就很勇敢,勇敢的孩子们,跟着我1起来学学小熊过桥吧! 《小熊过桥》活动反思: 《小熊过桥》这首儿歌幼儿很喜欢,与以往的儿歌有所不同。在以往的儿歌教学中,儿歌简短、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学习。但今天学习的这首儿歌《小熊过桥》内容比较多,较长。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理解儿歌。我在活动1开始就带领幼儿过小桥,让幼儿自己体验过小桥的心情。提出问题:刚才你们在过小桥时心情怎么样的?今天有只小熊也要来过1过小竹桥,猜猜小熊过桥会碰到什么事情呢?提出悬念。根据幼儿回答播放课件:对于"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画面上对应出现:1只乌鸦边飞边叫,桥下的流水露出了咧嘴笑的笑容,又形象又富有情趣。在针对儿歌的最后1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画面上出现了回头笑嘻嘻的小熊,半钻进水不停摇着尾巴的鲤鱼,再配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幼儿陶醉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插上了想象翅膀。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1定的记忆。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不事事依赖别人。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课件,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但由于儿歌比较长,幼儿的在念了几遍以后,对儿歌的兴趣就减弱了,部分幼儿根本就不跟着念,我觉得应该结合课件请幼儿给每句儿歌自己配上具体的动作,引导孩子变动作边表演。在动作的提示下逐步的掌握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的兴趣会高1些,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锻炼。
4、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件《落叶》的问题!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1种艺术形式,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儿童诗是诗的1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2、儿童诗的特征 (1)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1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4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4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1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1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宣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2)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1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1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1样开放。/有1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1样飞翔。/有1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1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中的“遥远的地方”,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1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诗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是“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这现实中傣家小姑娘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1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3)新颖巧妙的构思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如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在同类题材的情感挖掘上并无太大的创意,但却依然是同类题材作品的典范之作。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作者创造了1种新颖巧妙的构思模式,达成了别具1格的表达效果。又如舒兰的《虫和鸟》:“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1只1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1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1条1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1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1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 (4)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才能成为诗。儿童诗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如刘饶民的《大海的歌》中《大海睡着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它睡熟的鼾声。”寥寥数语就把静谧安详的大海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准确的措词“抱着”、“背着”、“鼾声”形象地描绘出大海这位“母亲”熟睡时的优美的体态。经常吟诵此类诗,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从中学习并提高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愈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愈整齐。例如,以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小熊过桥》(蒋应武),用“ao”韵1韵到底;望安的《嘀哩,嘀哩》和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等诗歌中那鲜明的节奏感,都给人以读诗如唱的明快感觉,使儿童激动之余获得美感。 (5)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意境同样是儿童诗应该刻意创造的,而且应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只有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种儿童诗才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也才能感动儿童。如刘饶民的《月亮》:“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1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3片。/鱼儿吓得快逃开,/1直逃到岩石边。/回过头来看1看,/月亮还是圆又圆。”在月照大海的静态美景中,通过鱼儿的“逃”和“看”的动态加入,在精巧的构思中,创造出1群小鱼儿戏水观月的优美意境,既有童话般的境界,又有盎然的童趣。
3、儿童诗的分类 在类别的划分上,儿童诗与1般诗歌大体相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表现手段的运用方面,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从押韵、分行的角度,可分为韵律体诗和散文体诗两大类。但由于儿童诗的涵盖面比较广,常常以诗的外壳包容儿童文学其他样式和内容。因此,可把儿童诗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讽刺诗、题画诗等等。以下介绍的是儿童诗不同分类中的几种主要形态: (1)抒情诗 抒情诗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形成意象的文学样式。这种诗1般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抒发胸臆,也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而是抒情主人公心灵的直接坦露,自我色彩明显。少年期的儿童更倾向于这种最富于抒情个性的文学样式。如乔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柯岩的《我的爷爷》、唐奇的《小溪流》、杨唤的《家》、高帆的《我看见了风》等等,都是儿童读者喜爱的抒情诗。 (2)叙事诗 叙事诗是运用诗歌的语言、,通过某1特定的生活场景,表现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联系,创造优美的意境,真实地表现情感的文学样式。 叙事诗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串缀展开诗序,但不1定要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情节结构允许较大的跳动,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著名诗人郭小川曾经说过,“奇、美、情”3个要素,“都是好的叙事诗所需要的”,因为儿童喜欢读那些有人物和有情节的小叙事诗。“奇”是指叙事诗中要有巧妙的情节安排;“美”是指诗歌要用精粹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构成优美的意境;“情”是指诗歌抒发饱满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李季的《3边1少年》、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柯岩的《帽子的秘密》、金近的《天目山上好猎手》等等,可称是叙事诗中的代表作。 (3)童话诗 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或传说)故事的作品。它是童话和诗的结合物。通常认为童话诗是儿童诗特有的1种样式。同时它又是颇受学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欢迎的文学样式。1位诗人说:“我常常想,让诗中充满童话的奇幻色彩,我也常常想,让奇幻的童话世界具有诗的意蕴。我爱诗的童话,我也爱童话的诗。”(张秋生语) 童话诗中,既有取材于民间童话和民间传说的童话诗,像阮章竞的《金色的海螺》、熊塞声的《马莲花》等;也有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展开情节幻想的童话诗,像泰戈尔的《在黄昏的时候》、圣野的《竹林奇遇》和膝毓旭的《森林童话》等等。 (4)寓言诗 寓言诗又称诗体寓言,它以蕴涵发人深思的鲜明寓意(哲理或教训)为主要特征,是以寓言的形式来叙事的诗。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9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都写过大量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寓言诗我国当代作家高洪波的《列车上的苍蝇》张秋生的《会拉关系的蜗牛》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佳作。 (5)讽刺诗 讽刺诗是用比喻和夸张等手法对儿童生活中某些不良现象进行提示和批评、引导儿童对照自省的幽默诙谐的儿童诗。这种诗,或直写儿童的错误行为及后果,或巧指他们的1两种毛病缺点,或有意夸张叙写他们某种不良习惯及可笑的结局,使儿童在微笑中看到自己,受到启发,引起警觉。如任溶溶的讽刺诗《强强穿衣服》,以极度的夸张,描绘强强穿衣服动作之慢:早上起床穿衣服,1直穿到晚上。它讽刺嘲笑了某些儿童边做事边玩耍的习惯。 儿童讽刺诗和1般讽刺诗有明显的区别。儿童诗中讽刺对象是儿童,所以大都是善意的、委婉温和的讽刺。它不同于1般讽刺诗大都针对社会生活中某种不正常现象、某种人的劣迹或者敌人的那种辛辣尖刻、针砭入木3分,甚至没有回旋余地的讽刺。 (6)散文诗 散文诗是1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样式,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它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1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郭风的《我们来唱白云、银河……》就是1组精美的散文诗。另外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也写过不少优秀的儿童散文诗,像《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等等。 (7)科学诗 科学诗是指用诗歌样式所写的科学文艺作品。它以表现科学精神、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等为主要特征。如高士其的《大阳的工作》、李松波的《为黄鼠狼辩》、范建国的《太阳光的妹妹》等,都是其中的佳作。 (8)朗诵诗 它以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为主要特征。为了适应朗诵的需要,在词汇的使用和句式结构上都更注重口语化。如余光中的《乡愁》、高洪波的《遗憾的爸爸》、徐鲁的《热爱生活》、滕毓旭的朗诵诗集《少年英杰之歌》和《希望之歌》等。 (9)题画诗 题画诗是1种为适合少年儿童欣赏的图画(或连环画)而题配的儿童诗。著名诗人柯岩的题画诗就是其中的典范。
4、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2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1)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2)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编辑本段]儿童诗写法
1、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甲〃好象〃乙〃 直接比喻。
5、幼儿园小熊过桥教案
1 幼儿园小熊过桥教案:《小熊过桥》教案模板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习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2、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地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活动准备:ppt课件小熊过桥 活动过程:
1、导入 交流: 小朋友你们见过桥吗?是1座什么样的桥?(幼儿讨论,发言)
2、展开 课件演示
1、了解小竹桥的特点 (1)小朋友看看这是1座什么样的桥?(小竹桥) (2)你们知道走在小竹桥上会有1种什么感觉吗?(让幼儿议1议)
2、理解诗歌内容,并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1)谁来过桥了?(有只小熊来过桥) (2)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 (竹桥摇、熊的胆子小)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3)小熊不敢过桥时,谁在笑它?怎样笑它?(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4)小熊遇到困难是怎么想的?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5)谁来鼓励小熊走过桥的?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6)小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7)小熊是怎样走过桥的?12
3、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3、教师朗诵诗歌 让幼儿再完整地欣赏1遍诗歌,体会作品语言的优美、明快,加深对情节的印象。
4、幼儿学习诗歌 小朋友,你们和老师1起朗诵诗歌好吗?让幼儿有表情地跟读诗歌。
3、结束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生活中勇敢的事例。 123。
6、小熊过桥的幼儿语言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能用普通话独立清晰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 能分析模仿各种动物讲话时的语气。
3、 理解儿歌主题,知道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遇到困难要勇敢克服,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用不同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 难点:提高幼儿朗诵诗歌的水平及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课件 小熊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 用小熊过桥的课件引入
2、教师将诗歌编成故事讲述1遍给幼儿听。
3、 教师出示小熊头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用不同语调表现出不同角色的说话特点。
4、 教师结合课件中的图画提问:(1)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2)小熊不敢过桥时谁讥笑他?怎样讥笑他的?(3)小熊遇到困难时怎么样了?(4)后来鲤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5)小熊怎样走过桥的?
5、 教幼儿朗诵诗歌:在朗诵过程中,要求读准句子中后面押韵的音,儿童用什么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由儿童自己选择不做统1要求,以发挥儿童的创造性。
6、 引导幼儿讨论:学了这首诗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7、 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小熊过桥》的目标是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理解诗歌,并用表情、语言和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个性品质。围绕活动的目标,首先我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我运用了课件,幻灯片以及诗歌的朗诵音乐,帮助孩子进行理解,教学课件的直观形象引起了幼儿很大的兴趣,对理解诗歌的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整体感知—分段学习—集体表演的教学方法。 首先,幼儿欣赏课件,整体感知了这首诗歌,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利用幻灯片分段学习,理解每段诗句的内容,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诗歌内容;然后请幼儿1边朗诵诗歌,1边加上自己创作的动作进行表演。 本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课件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为幼儿朗诵表演做了铺垫,幻灯片的图片演示,加深巩固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生动形象,充分发挥了创造性,最后,教师的总结提问激发了幼儿勇敢、有爱心的美好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