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元二使安西
1、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期都会需要用到教案,那你准备好你的教案了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1)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1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程序】
1、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朋友,你们1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1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1起学习1个新成语,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
2、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3、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1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1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3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后1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1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4、拓展运用
1、过渡: 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⑴ 师举例: 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⑵ 学生举例,进1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
5、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2) 教学目标
1、掌握影视评论的初步方法。
2、能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表述自己对影视的看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同学们平时除了学习之外,最喜欢什么活动(看电视、看电影),你们最喜欢看哪些节目,为什么喜欢看这些节目呢?(节目精彩吸引人)。最不喜欢看什么,为什么,说主理由。
2、学生交流:刚才同学们说的影片,节目的好与不好,就是1种评论,那么怎么去评论呢?
3、例文指导:
1、示例:《哪吒闹海》的两评论。
2、讨论指导: ⑴语言表达应清楚、明了,使人1听就明白。 如:少儿节目《大风车》同学们都看了,我觉得这个节目特别有趣,适合我们看,特别是节目主持我金桂子的语言动作,穿着常引得我们好笑,而笑中又使我们学到1些知识,懂得1些做人的道理。 ⑵评论的范围易小不易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
1、人物的形象方面(长象(扮相)着装、性格)
2、故事的情节方面(惊险、扣人心弦、感人泪下)
3、画面或场景、插曲等。 ⑶同学们在评论前,1定要注意想好了再说,好与不好,前后应1致,不能说到哪是哪,这样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 看图同桌练说。
4、小组交流,共同评议。
5、全班展示,巩固学法。
6、作业:练习写1评论电视的文章。 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3) 教学目标 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1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1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1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2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1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1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1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1、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学生带着理解读1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4人小组内可以演1演。
4、指导学生有感情讲1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1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1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1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4、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1讲这个故事。
2、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元2使安西
。
3、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元2使安西
。
4、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1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1段话。
2、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 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1课时
1、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2、导入(学习第1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1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1)桂林山水天下第1,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1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3、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2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3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1“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2“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3“绿”。课文用“仿佛那是1块无暇的翡翠”这1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3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3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4、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2课时
1、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3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1读,画1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2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1步感受到: 特点之1“奇”。“桂林的山真奇啊,1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2“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3“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
2、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4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1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1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1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1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1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3、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4、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1个字词写1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读完全文,学生都能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4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1课时
1、 导入新课
2、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1段话,用上生字。 1.指导写字。
3、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2课时
1、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2、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1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1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1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1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2.朗诵比赛
4、 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内容简析 这是1首儿童诗,写“我”和爸爸、妈妈在看书。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1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识目标: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9个字,会写“又、手、书、本”4个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看书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掌握“手、书”两个字的书写。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带。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流程
1、激趣引入 1.拿出各种各样的书,激发学生:你看过这些书吗?平时在家里,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些什么书?谁来告诉老师? 2.告诉学生:读书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以《看书》做题目的课文。 板书“看书”,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1下,拼读准确了,再往下读。 2.再读课文,1边读,1边画出生字词,读得不好的可请教同学,或者问问老师。 3.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然后再把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并想想:文中写了谁在看书?
3、看图学句 (1)读第1节课文。 1.看图1:图上画的是谁?(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2.他们手上的书像什么?出示第1段课文,读1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看谁找得最快。 3.指导朗读。 师:看他们读得多认真啊!你们能这么认真地读书吗? (1)自由练习读。先1句1句地读好,再连起来读。 (2)小组互读,看谁读得好。 (3)老师范读,学生评1下老师,说说老师读得好不好。 (4)表演读,看谁最勇敢,读得好。 (5)练习背诵第1节课文。 (2)读第2节课文。 1.看图2,小妹妹在干什么?谁来描述1下? 2.自由读第2节,说说爸爸、妈妈和“我”的书各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后评价。 (2)听录音(或师范读),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读的。 (3)自由练习读,多读几次,读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4)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读句子,说句子。 爸爸看_______书,妈妈看_______书,我看_______。我的书_______。 (6)背诵全文。
4、拓展延伸 师: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小组交流。
5、学词写字 1.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写在词语花篮里。 2.重点指导“手”“书”两个字,其余两个字可以先自己练习,再指导。
6、教师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识字4》教案。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1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 使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先1起看看 小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吧?
2、认识动物,看图说话,小学1年级语文教案《《识字4》教案》。
1、出示动物园(课件或挂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动物?生活中看到过这 些些动物吗?
2、动物们在干什么?
3、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划出藏在儿歌里的这些小动物,并大声多读 几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自由读儿歌 开火车读儿歌 读词 重点指导:蜻(q ng) 蜓(t ng)
2、(出示词:蜻蜓、蚂蚁、蝴蝶、蝌蚪、蜘蛛、蚯蚓)它们又从儿歌里 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1认。
3、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4、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3)检查。
4、读儿歌,继续识字。
1、自由读儿歌。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1行读1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 快快乐。
3、齐读儿歌。
4、继续识记“网、运、展”。 (1)(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指名认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画1画、猜1猜、做1做等)。
5、指导书写“蚂、蚁、网“。
5、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1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1段话。
2、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 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1课时
1、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2、导入(学习第1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1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1)桂林山水天下第1,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1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3、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2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3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1“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2“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3“绿”。课文用“仿佛那是1块无暇的翡翠”这1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3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发生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3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4、巩固识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2课时
1、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3自然段)
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自己读1读,画1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2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1步感受到: 特点之1“奇”。“桂林的山真奇啊,1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资料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特点之2“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3“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自己休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险啊”。
2、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学习第4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1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1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1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1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1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3、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4、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1个字词写1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读完全文,学生都能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4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1课时
1、 导入新课
2、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1段话,用上生字。 1.指导写字。
3、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2课时
1、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2、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1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1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1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1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2.朗诵比赛
4、 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内容简析 这是1首儿童诗,写“我”和爸爸、妈妈在看书。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1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识目标: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9个字,会写“又、手、书、本”4个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看书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掌握“手、书”两个字的书写。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带。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流程
1、激趣引入 1.拿出各种各样的书,激发学生:你看过这些书吗?平时在家里,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些什么书?谁来告诉老师? 2.告诉学生:读书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以《看书》做题目的课文。 板书“看书”,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1下,拼读准确了,再往下读。 2.再读课文,1边读,1边画出生字词,读得不好的可请教同学,或者问问老师。 3.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然后再把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并想想:文中写了谁在看书?
3、看图学句 (1)读第1节课文。 1.看图1:图上画的是谁?(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2.他们手上的书像什么?出示第1段课文,读1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看谁找得最快。 3.指导朗读。 师:看他们读得多认真啊!你们能这么认真地读书吗? (1)自由练习读。先1句1句地读好,再连起来读。 (2)小组互读,看谁读得好。 (3)老师范读,学生评1下老师,说说老师读得好不好。 (4)表演读,看谁最勇敢,读得好。 (5)练习背诵第1节课文。 (2)读第2节课文。 1.看图2,小妹妹在干什么?谁来描述1下? 2.自由读第2节,说说爸爸、妈妈和“我”的书各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后评价。 (2)听录音(或师范读),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读的。 (3)自由练习读,多读几次,读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4)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读句子,说句子。 爸爸看_______书,妈妈看_______书,我看_______。我的书_______。 (6)背诵全文。
4、拓展延伸 师: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小组交流。
5、学词写字 1.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写在词语花篮里。 2.重点指导“手”“书”两个字,其余两个字可以先自己练习,再指导。
6、教师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蝴、蚯”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 3个生字,《识字4》教案。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
3、正确、流利朗读儿歌。
4、认识并了解夏天1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 使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我们先1起看看 小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吧?
2、认识动物,看图说话,小学1年级语文教案《《识字4》教案》。
1、出示动物园(课件或挂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动物?生活中看到过这 些些动物吗?
2、动物们在干什么?
3、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划出藏在儿歌里的这些小动物,并大声多读 几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 自由读儿歌 开火车读儿歌 读词 重点指导:蜻(q ng) 蜓(t ng)
2、(出示词:蜻蜓、蚂蚁、蝴蝶、蝌蚪、蜘蛛、蚯蚓)它们又从儿歌里 跑出来了,还认识他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1认。
3、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4、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3)检查。
4、读儿歌,继续识字。
1、自由读儿歌。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1行读1读,读出自己的感情和小动物的 快快乐。
3、齐读儿歌。
4、继续识记“网、运、展”。 (1)(出示3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指名认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画1画、猜1猜、做1做等)。
5、指导书写“蚂、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