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西红柿旅行记教案,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
1、大班科学西红柿旅行记教案
1 教案一:西红柿旅行记 活动目标:
1、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2、懂得健康饮食,保护消化器官,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大图、各消化器官的卡片每人一份、西红柿每组一份、小勺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激发兴趣 脸蛋圆圆像苹果, 酸酸甜甜营养多, 可以把它当菜吃, 又能将它做水果。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呢?(谜底:西红柿) 评析:利用形象的谜语导入,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播放课件 鼓励探索 师:今天,西红柿要到奇奇的身体里进行一场神秘的旅行,你想不想知道它都去了哪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认识消化系统,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1)西红柿旅行的第一站到了哪里?它有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的? (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重点说出牙齿嚼碎西红柿,并请幼儿进行模仿。) (2)西红柿被牙齿嚼碎后,通过哪个地方滑下来?食道像什么? (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形象记忆来帮助幼儿理解食道的样子和功能。) (3)西红柿经过食道来到了哪儿呀?它在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 小结:胃就像一个大口袋,胃会蠕动是为了把口袋里的食物磨得更细更烂,便于人体消化吸收。 (4)被磨成浆的西红柿接下来来到了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这里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肠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一个加工厂,把营养和水分全吸收了。 (5)最后西红柿到了哪里?在这里它又有什么变化? (6)大便通过什么排除体外呢?(肛门)
3、交流讨论消化器官的位置。 教师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大图,帮助幼儿巩固记忆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三、提供材料 尝试操作 教师提供各消化器官的操作卡片,请幼儿按西红柿旅行时经过的地方进行排列,教师进行安静巡视,轻声交流,适时指导。 四、品尝食物 延伸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2、提供西红柿,让幼儿品尝,感受食物旅行的奥秘。 2 教案二:《西红柿旅行记》 活动目标:
1、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了解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2、合作完成消化系统模型,并用清晰地语言进行讲述。
3、知道保护自己的消化系统,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西红柿每人一份。
2、《西红柿旅行记》课件。
3、不同消化器官拼图、人体消化系统模型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品尝食物,谈谈所吃西红柿的去向
1、出示食物 师:孩子们,今天我请你们吃美味的西红柿,我们排好队去拿西红柿吧。
2、师幼交流 师:想一想,你吃的西红柿哪里去了?(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 师:刚才有人说西红柿到了胃里,有的说到了肚子里,还有的说到了肠子里…… 二、倾听故事,说说西红柿的消化过程
1、倾听故事 师:那么,西红柿到底去了哪里呢?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西红柿去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
3、个幼回答
4、教师小结 师:西红柿的旅程真奇妙!首先从嘴开始,经过一条像水管的通道,来到一个像大口袋的地方,接着去了细细弯弯的小肠,来到一条比小肠粗的地方,最后没被吸收的被排除到体外。 三、观看图片,讲讲各种消化系统功能
1、观看图片 师:谁知道这些消化器官都叫什么?
2、个幼回答
3、教师提问 师:那你知道每种消化器官各自的功能都是什么吗?现在请你和身边的伙伴说一说吧。
4、幼儿讨论
5、个幼回答
6、教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消化器官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叫做消化系统。口腔中的牙齿负责咬碎及初步嚼磨食物;食道是输送食物的通道;胃会不停地蠕动、分泌胃液,把食物消化成为食糜;小肠可以把食糜分解为养分,吸收食物的营养;大肠可以吸去食物残渣内剩余水分,使食物残渣成为粪便。 四、拼图活动,摆摆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1、提出要求 师:今天我们玩一个和消化系统有关的拼图游戏,我为每组准备一套消化器官的拼图和一个消化系统模型,完成拼图后将消化器官粘贴到消化系统模型上,最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用清晰的语言给大家说一说每种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接下来开始行动吧!
2、幼儿操作
3、小组介绍 师:现在请小组的代表到前面来说一说吧!
4、教师小结 师:通过大家的合作,我们从口腔、食道、胃、小肠到大肠,共同完成了一个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型。 五、生活践行,聊聊饮食和卫生好习惯
1、提出问题 师:消化器官非常重要,谁来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2、个幼回答
3、教师小结 师:消化系统非常重要,平时我们吃完东西一定漱口,坚持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多吃饭菜;饭后不要进行剧烈运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越来越棒。
2、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
活动目标
1、对蝴蝶的演变过程充满好奇。
2、尝试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蝴蝶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毛毛虫变蝴蝶视频、剪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用时2分钟> 以拼图游戏引入活动主题 (共6各组,每组各一个拼图<蝴蝶>与同伴共同完成) 提问:谁玩过拼图游戏?你们能拼出来什么? 幼儿:玩过/没玩过 蝴蝶 二、幼儿讨论<用时3分钟>
1、引导幼儿了解蝴蝶外形特征 提问:拼出来的蝴蝶是什么样的? (小结:通过颜色、翅膀、触角、身体、花纹)
2、教师:你见过蝴蝶么?知道蝴蝶的宝宝是谁吗?毛毛虫怎么变的? 三、引导幼儿了解蝴蝶成长的过程<用时15分钟>
1、欣赏视频(无目的观看)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毛毛虫、蝴蝶
2、欣赏视频(有目的观看) 教师: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先…..后….然后…再…) 幼儿:圆的(卵子)、毛毛虫、蛹、蝴蝶幼儿讲述刚才看到的过程 教师:进行纠正并在黑板上贴上剪纸(蝴蝶演变过程) 四、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蝴蝶演变过程<用时10分钟or延伸课题> (注:不进行评价幼儿的绘画,)。
3、幼儿园大班数方块涂色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本活动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数学生成活动之一:拼图。对大班孩子来说拼图是个刺激、有挑战性的一项智力游戏,而且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非常大。设计此活动,也可以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及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拼出九方格图案,并能在记录单上记录拼出的多种组合方法。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感受拼图游戏奇妙之处,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组合形式进行拼图。 难点: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具:九方格图案一张,各种颜色、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卡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方块拼图卡、记录单1张。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观察、比较各种方块拼图卡。
1、教师出示各种方块拼图卡,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方块拼图卡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拼图卡,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一样:形状、大小;不一样:数量、颜色、编号、组合形式)
2、引导认为每块正方形不一样大的幼儿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证明一下。 师:请你用这块正方形来比一比。(用事实证明一切,幼儿没有异议。)
3、教师出示九方格图底板。 师:那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玩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吧。(幼儿们高兴欢呼,跃跃欲试。) 基本环节 (一)、幼儿操作活动,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并记录结果
1、教师出示示范记录单,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记录。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在这个空白底板上用刚才那些拼图卡来拼一个九方格图案。 请一名幼儿拼出九方格图案。 师:刚才他是怎么拼的?分别是用几号图形来拼的? 幼儿:旋转着拼,用了9号和8号的图形拼成的。 师:是的,每一块拼图卡都可以任意的旋转和组合。(教师一边说一边记录,并用顿号把数字之间点开来。) 师:谁知道这黑色的小雨点有什么作用?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我们能不能用3块或4块甚至更多的卡片一起来拼这个图案。请一名幼儿根据要求演示操作,并尝试记录。用粘贴纸表扬奖励示范操作的幼儿。
3、师:原来拼图这么好玩,你们想不想也来拼一拼?(幼儿:想)请小朋友来玩玩这个拼图游戏并把自己的拼图结果记录下来。(强调记在1号记录单上,拼一次就记录一次,每一行记录一种方法,编号之间点开。)
4、幼儿操作并记录,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记录情况,鼓励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比一比谁拼出来的答案多。 (二)、发现一张卡片与其他卡片的多种组合形式,激发幼儿二次操作的兴趣。
1、展示幼儿的拼图记录单,集体进行验证。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拼得对不对!(教师有目的的找到3号拼图卡参与的不同种组合方式,每验证一次就用红笔在记录单上划条线)
2、通过验证对比发现问题: 师: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3号拼图卡可以和12号组合,还能和2号、1号组合,3号拼图卡还可以和谁组合拼成这个图案。请小朋友在记录单上找一找。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记录单上用红笔把3圈出来,并把它们的组合形式也划出来。
3、教师示范操作并记录(记录单2)。 师:除了3号拼图卡以外其他的拼图卡也可以这样拼吗? 幼儿:也可以。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先确定一块拼图卡,比如“5号拼图卡”,然后在2号记录单上每一行都写上“5”。谁愿意来拼一拼,记一记?
4、请个别幼儿操作并记录。1名幼儿用
5、
5、
12、1拼成了完整的九方格图,并记录。
5、集体二次操作记录。 师:请其他小朋友再来玩一玩。记录前先把确定的那块图形号码都写下来,然后拼一次就记录一次。(要求同上) 结束环节
1、幼儿交流分享各自的拼图方法。
2、展示个别幼儿的拼图记录单,集体进行展评。(奖励方法最多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尝试操作多种的拼图方法,并引导他们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并通过一次次的操作验证环节对幼儿的能力进行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制造悬念,激发操作欲望。在二次操作结束后对比幼儿的操作发现:原来方块数量少的卡片组合方法多,方块数量多的卡片组合方法少。我在此基础上延伸了下次活动,鼓励幼儿继续操作在拼图游戏发现其他更有趣的现象。 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我正是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启发他们不断思考和探索,使他们的思维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4、急求幼儿大班下学期好的数学公开课教案,要求操作性比较强的
大班计算活动《快乐数学》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抢答器(鼓、腰鼓、锣)三个,统计牌一个,唐老鸭、米老鼠、小熊图片各一张.
3、水果卡片若干,礼花一个,胜利、失败、欢快的音乐各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大声的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今天的三个方队,贴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队,欢迎你们!贴有唐老鸭的是唐老鸭队,欢迎你们!贴有小熊的是小熊队,欢迎你们!米老鼠、唐老鸭、小熊都很喜欢吃水果,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水果,你们想要得到水果吗?那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三个方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水果.答错不奖励也不惩罚.但要自己独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选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贴到自己队的英雄榜上.看那一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现在请各队的一号选手答题.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幼儿:3+3=6 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某某和某某得到水果奖励.
3、师:现在请各队的二号选手答题.(依次进行) 小结:第一关六轮必答题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几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板书)小朋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米老鼠队现在暂时领先,但唐老鸭和小熊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Ye!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两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每个方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米老鼠队可以选择唐老鸭队和小熊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师:你们选谁?唐老鸭队接受挑战,请听题.(唐老鸭队可以是任意队员答题.答题是否正确由挑战队判断,答对拍三下,答错拍一下.)恭喜唐老鸭队得到一个水果.现在请唐老鸭队出题.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方队都加上一个水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水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比如:这张图片你回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我请每队的数字6当队长,请队长那出凳子后面的乐器当抢答器,当我那出图片说:抢答开始.注意:队长必须在我说开始之后才能敲响抢答器.好!准备!抢答开始.
3、小结:抢答环节米老鼠队几个水果?唐老鸭队几个水果?小熊维尼队几个水果? 五、统计
1、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幼儿唱数,教师统计)某某队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队和某某队水果也很多.米老鼠、唐老鸭还有小熊维尼非常高兴,给我们送来了礼花,我们一起庆祝一下(教师打出礼花)跳起来吧!
2、结束:现在我们到教室里继续庆祝.(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大班计算《小熊请客》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2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活动准备:小熊图片一张、,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若干小熊的家、三条小路、小兔、小猫、小鸡、萝卜、小鱼、小虫 橡皮泥、小棍、篮子、石块(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等若干活动过程:一.以《小熊送气球》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气球排列的规律师:小熊送来了漂亮的气球,调皮的小熊还让气球排成队.聪明的小朋友看看,这些气球怎么排队的?二、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条路的不同点,并请幼儿说出每条路面上石块的排序规律.师:(操作玩具小熊)小熊搬新家了,它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它要求每位好朋友各走一条不同的路,并说一说走了一条怎样的路.三位好朋友有些着急了,我们愿意来帮帮它们吗?小兔:按两种不同颜色的石块来排列小猫:按石块的大小,一块大两块小的规律排列小鸡:按不同形状排列
2、请幼儿帮助小动物铺路.师:大灰狼听说小动物要去小熊家,就把路给破坏了,小朋友来帮助他们铺路吧!如果你能将道路按原规律铺好,好吃的点心就会出现了哦!(帮助小兔铺好路,出现萝卜)(帮助小猫铺好路,出现小鱼)(帮助小鸡铺好路,出现小虫)三、幼儿按排序规律做冰糖葫芦
1、教师强调冰糖葫芦要有规律地排序.
2、幼儿用橡皮泥自由做冰糖葫芦,教师巡视.四、活动评价和小结大班数学活动:分类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区域活动一:分图形 准备;○、△、□几何图形若干,每种形状有2种颜色、2种大小,小篮子若干. 过程:师:“弟弟妹妹要玩拼图游戏,可是这些图形都混在一起,他们不容易很快找到想要的图形,怎么办呢?”(让幼儿思考后说一说,然后教师再提出操作要求)“想一想,这些图形可以怎么分?小朋友可以一起商量,看你们能找出几种不同的分法.” 区域活动二:娃娃超市 准备:绒布玩具、饮料瓶、塑料恐龙、塑料水果、衣服、玩具汽车、积木等 过程:师:“娃娃超市现在有一批东西乱糟糟的,经理可头疼啦.他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帮忙,怎么帮呢?”(可以提示幼儿:小朋友都去过超市吗?超市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对,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把一样的东西整齐地放在一起.” 区域活动三:涂色 准备:相似的物体若干 过程:给相同的物体涂上相同的颜色. 游戏:找朋友 玩法:给每个幼儿发一张不同数量的印章卡,当音乐起时,幼儿快速找朋友,音乐停时,找到同数量印章卡的幼儿手牵手出教室.认识三角形 教学方案 目标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准备
1、 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
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 两根约4米长的绳.
2、 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 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 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 它们有几个角.
2、 找实物 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 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 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 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 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 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大班数学活动 量沙 设计思路: 沙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动性常常会使孩子激动不已:他们会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会把沙当成米、糖等做游戏;会在沙里种上一棵小树或小草;会在沙坑里挖个洞做小动物的家.他们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玩沙,相互比着各自沙的多与少,常常争执不下.(因为大班幼儿对于长度、高矮有一定的测量经验,但对于沙、米类的量的测量,幼儿缺乏经验.)针对他们在玩沙过程中碰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量沙》这一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沙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沙?
2、幼儿第一次运沙.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 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1) 统计运沙次数 (2) 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沙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 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 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 幼儿操作 (3) 统计数据 (4) 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5、延伸游戏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沙,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