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1、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1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剪发的含义。   2.掌握5的剪发,认识“-”。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卡片,1-5数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每人1份操作卡片及玩具卡片    活动过程:   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5的分解组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纷呈3和几?   幼儿:于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   2.创设情景,摆放数字卡片,利用数与量的对应,理解剪发的意义。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小熊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有5根骨头,5捆情操,5个胡萝卜、5条小虫子。他的好朋友小狗,小羊小兔子小鸡来了以后真高兴,他们吃的真香,我们来看看他们吃的多少。   教师:小熊拿来了5个胡萝卜,用数字5表示,小兔子吃掉了2个用数字2表示,还剩下几个胡萝卜呢?剩下3个用数字3表示,5-2=3   理解剪发就是减掉后数量变少了   3.开展游戏,请幼儿扮演小动物,算1算面前盘子里的5个食物,吃掉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幼儿两两自由结组,每组幼儿取5个玩具,开展猜拳活动,幼儿家在幼儿乙闭上眼睛后,拿走若干玩具,请幼儿乙用剪发算算幼儿甲拿走了几个玩具,并用数字卡标出算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熟练掌握5以内的剪发,教师在活动后可以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材料与环境创设:   鞭炮若干,算盘(人手1份),苹果、梨子(每人1个)、汽车6辆、数字卡片若干、记数卡片若干、开汽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游戏“放鞭炮”(学习进位加4的运算法)。   (1)激发幼儿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   师: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是谁的节日?我买来许多的鞭炮1起和爷爷、奶奶过节,好吗?我买的鞭炮有些不同,你要做出里面的题目才会响。   (2)出示鞭炮卡片(9 4)幼儿尝试自己拨珠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边讲述边操作理解之后,我们1起来放个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7 4)师:请1个小朋友在大算盘上做,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集体拨打),答对之后师:这个鞭炮我们也可以放了。(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16 4)师:再请1个小朋友来做,你为什么这样做?集体拨打,我们1起来放放这个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8 4)师:我也来做做,(错误指法),对不对?哪里不对?应该怎样做?(小结:先去再进)(乒!乓!)   (3) 师:大鞭炮放完了,我们再来放放小鞭炮。(教师出示小鞭炮并翻开题卡,幼儿按题拨珠)   幼儿自由选择拨题,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并引导能力弱的幼儿讲讲这样算的原因。   
2、游戏“送水果”   (1) 找车牌号码   师:放完了鞭炮,我们还该给爷爷奶奶买什么礼物呢?(幼儿发散思维)商店离这很远我们要乘车去买礼物,可是这些车没有车牌,不可以在马路上开。(出示红、黄、蓝、绿、橙6辆小汽车)我们先要把车牌号码找出来。车牌号   码在哪呢?(出示数字
4、
7、
1、
2、9)秘密就在这些数字中。   师:红颜色的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字从小排到大。猜猜是多少?(12479)   师:兰颜色的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中最小的放在第1位,后面的由大到小(分组说是多少?19742)   师:绿颜色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单数放在前,双数放在后,然后从大排到小(个别说,演示排列法97142)   师:还有3辆汽车的车牌在我的卡片上,请你们记住拨入算盘。(教师出示卡片,幼儿记数拨珠)   师:找到了车牌,这回可以去买水果了,小汽车准备好了吗?(幼儿倒坐椅子作开汽车状,自由听音乐做开汽车)   (2) 游戏:“买水果”   师:水果店到了,在每张桌子中间都有装满水果的筐,水果的背面都有1道题,请你们用心算的方法算出来,算对即可买到这只水果。   幼儿心算买水果。   师:现在我们1起把水果分给爷爷奶奶吧!    活动目的:   
1、 在游戏活动中,理解进位4的运算道理,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听题打算盘。   
2、能积极投入探索活动,操作寻找总结方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借生日》讲述了: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1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也送给妈妈。故事体现了母女间的真挚情感。我希望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母女间浓浓的爱,从而唤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学会关心体贴妈妈,培养爱他人的情感。   《借生日》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设计整个活动时,我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通过“借生日”这条主线,层层深入,从疑问“妈妈为什么从来不过生日”到找到原因,到再次疑问“你们记得妈妈的生日吗”,到提升“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悟与生活经验融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动也拓展了故事的意蕴,幼儿在情感教育的感召下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2.通过对故事的解析,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过生日和妈妈怀孕、生产的短片。   2.《借生日》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幼儿过生日的短片,幼儿随乐曲1起唱《生日快乐》歌。   2.预设提问:   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吗?爸爸妈妈是怎么为你们过生日的?   
2、观看《借生日》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   (1)让幼儿倾听故事,根据画面提供的线索,进行合理推测:小云为什么要“借生日”给妈妈。   (2)借助动画情景,唤起幼儿想听、想说的愿望。   2.为故事配音。   
3、解析故事   预设提问:   1.妈妈为什么从来不过生日?   2.妈妈真的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吗?   3.妈妈为什么记得小云的生日,却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呢?   4.妈妈到底忘记自己的生日了吗?   5.小云为什么要把生日借给妈妈?   
4、播放妈妈怀孕、生产的短片   预设提问:   1.你们记得妈妈的生日吗?   2.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反思   《借生日》虽然比较短小,“生日”也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但要让幼儿自己悟出故事中的道理却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中我采取了“问题讨论”的方法,逐步递进和诱导、适时点拨,在与幼儿的交流中促使其领悟母爱的伟大。当我问及:“妈妈为什么从来不过生日?妈妈真的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吗?”幼儿的回答令我诧异,多数幼儿竟然认为妈妈真的把自己的生日忘记了。妈妈忘记自己的生日,在他们看来是自然而正常的事。   面对这样的回答,我马上抛出第3个问题:“妈妈为什么记得小云的生日,却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呢?”这时幼儿有点恍然,对啊,为什么妈妈记得小云的生日,却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呢?这时,有1个幼儿站起来说:“妈妈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日,只是她想省点钱,给小云买好的生日礼物。”幼儿的回答虽然比较幼稚,但分明能看到幼儿的爱心已被悄悄“点燃”。这样的情绪和情感马上弥漫在教室中。于是,我顺势引导幼儿,让他们讨论“妈妈到底忘记自己的生日了吗”,幼儿的回答各不相同,但都说明他们在回忆自己妈妈对他们的爱。通过讨论,我欣喜地看到“爱妈妈”的情感在幼儿心中蔓延。当我再次问到“小云为什么要把生日借给妈妈”时,幼儿爱的情感再次被我激发。   活动结尾部分我引导幼儿观看短片,和他们1起总结,并设想“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有效地对故事内容进行了深化,幼儿的自主性再次被调动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面粉是幼儿在1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物,但这只是孩子与它的间接的接触。我们的幼儿对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和我的孩子们1起来分享面粉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真假面粉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心与热爱,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2、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时,让幼儿形成较强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探索实践,让幼儿在4种白色粉状物中辨别出面粉。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动环境,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用方法辨别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记录。    活动准备:   百宝箱、面粉、淀粉、糯米粉、水、盐、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电饭锅、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1、导入:通过游戏百宝箱出示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引起幼儿对活动兴趣。并提问幼儿:馒头、花卷、水饺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面粉   教师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盐供幼儿猜想4种白色粉状物品哪1种是真正的面粉。   
2、展开:   幼儿的操作记录分两部分:   1)猜想记录:要求幼儿只用眼观察凭借以往的知识经验判断谁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记录(4样猜想物品分别用数字作为各自标志。
1、面粉、
2、淀粉、
3、糯米粉、
4、盐)如:   2)验证真假并做记录(在这里我挑选面粉、淀粉、糯米粉、盐4样食物是因为它们
1、在外观上比较接近可供幼儿探索
2、即使幼儿用品尝的方法来验证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交流)   验证后的记录:   
3、师幼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统计记录总人数36人)   在交流中幼儿各自说出了验证方法他们有的通过鼻子闻、有的通过嘴巴尝、有的用水来验证面粉的真假方法多多,兴奋无比。通过验证幼儿知道了4号盘的是盐因为它咸是用嘴尝出来的';2号不是因为见到水就不见了,有的幼儿说出了这是淀粉,教师给予了鼓励;1号和3号的识别教师和幼儿做成了饺子皮放入电锅里煮1煮,出锅之后3号变的发粘幼儿很快判断出这不是面粉,则判断出真正的面粉是1号。   结束:师幼1起归纳总结面粉的特点,对幼儿在活动时的表现做出了评价,并强调安全教育。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允许是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事物的。    活动反思:   根据《纲要》精神,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中,展开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尽情探索,而我在活动中早以成为他们活动中的朋友,倾听者的角色。《真假面粉》活动中,幼儿说的多,操作多,精力非常集中,并体会到了成功了快乐。通过操作幼儿也了解到了很多常识如:盐是咸的、淀粉遇见水就会融化、糯米团煮熟后是粘的,真正体现出玩中学的思想。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大班幼儿学习了数字2—6的分解,知道数字如何分解,但是对其内在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行分解,不会动手操作的现象。而且幼儿对分解数字这1活动好像不是很感兴趣。电视频道1直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幼儿在平时都会谈论这部动画片的剧情。在他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时,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么不按他们喜欢的羊羊不同,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羊羊队呢?看看究竟是哪只羊羊最棒?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字分解的兴趣。这样,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   
1、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1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1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2、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1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3、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1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4、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活动后评析: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根据幼儿喜好把本班幼儿分成了6组。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萌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1位幼儿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说的说,分的分,写的写,真正做到了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游戏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字7的合成过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教材简解:   园丁把对花儿的爱蕴含于等待之中--守候花期,俯身丛中,浇水松土,呵护。于是这种等待收获了万紫千红,争奇斗艳;果农把对果树的爱浸透于等待之中,渴望成熟,穿梭林间,剪枝施肥,悉心照管。于是这种等待换来了满园飘香,果实累累。爱需要等待,等待也是1种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需耐心等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漫长过程。我们的孩子也需要怀有1颗爱心,耐心等待,等待长大,等待花儿开。    活动目标:   1.能有层次、逐1地观察画面内容,会欣赏散文的优美。   2.能理解图画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3.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自然因素。    重点难点重点: 欣赏散文,找出散文句式的特点和优美。    难点 :帮助孩子解析文中动词的具体含义,并且与相关的主体对应起来进行学习。    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运用拟人化的、自述的方式来展示植物生长这个自然过程,将植物生长相关的各种因素用第1人称的方式进行描述,从而形成1个完整的故事。把1个涉及科学的内容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教学的特殊和优美之处,展现无遗,更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文体的美。    设计思路: 等待对于每1个孩子来说是1个漫长难熬的过程,但是孩子的学习、成长、游戏都必须遵守这条很重要的规则和过程--即等待,只有通过耐心的等待,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以及游戏合作的快乐。大自然的1切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们等待春天花开的那份激动与喜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聪明、灵动的孩子们又怎能错过上天赐予他们发现这1切的慧眼呢?    教学准备: 1.幼儿有观察过各种植物或种植植物的经验,   2.太阳、朝霞、风、雨、土地、种子、花等的小图标。    教学过程:   1.谈话活动:(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经验)请幼儿说说:你种过什么花?它开花了吗?你觉得植物开花需要哪些条件呢?当幼儿说出阳光、水、土壤时,教师可以用表示各个因素的小图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2.阅读图画:教师和幼儿1起观察画面。   画面上有什么呢?这个故事是跟花有关的。你们知道花儿是怎样从1粒种子长大并开花的吗?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慢慢地等待花儿1点点长大。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散文名字叫《等待花儿开》   第1幅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呢?看见朝霞接着会出现什么呢?看,太阳出来了,你可以用1个动词来描述太阳的状态吗?"太阳升起来了"。太阳会给花儿带来什么呢?没有太阳,花儿会怎样呢?这时候的花儿又是什么样子呢?   第2幅图:这次出现的又是谁呢?风是怎样来的?你可以用1个动词来形容1下吗?风儿会带来什么呢?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使用确切的动词。这时候花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3幅图:现在又是谁出现了?"云是怎么过来的?风和云又是什么关系呢?当云在天空变厚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什么呢?花儿长大了吗?变成了什么?   第4幅图:看,雨来了!没有雨水花儿又是怎样呢?云和雨又是什么关系呢?花儿有什么变化呢?   第5幅图:雨点落到地上了,大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呢?雨水不见了,原来是大地喝到肚子里了。雨水落到地上就不见了,原来是渗到地里去了,这样花儿才能吸收到水分。花儿又有什么样子的变化呢?   第6幅图:画面上都有什么呀?小种子是长在哪里的?小种子慢慢长大后会怎样呢?从泥土里钻出来。   第7幅图:(跟前面对照看)花儿由种子变成什么了?从土里钻出来的是花苗。花苗慢慢长大、长高,然后会怎样呢?   第8幅图:花儿终于开放了!我们再返回去看1下,从第1幅图开始,是经过1个怎样的过程花儿才长大、开放的呢?(教师对照画面,利用小图标将花儿开放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展示出来,帮助幼儿进行梳理。   回放画面:原来花儿开放是1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好多因素,所以文章名叫《等待花儿开》,"等待"是什么意思?在等待花开的时候有哪些因素陪伴着、等待着花儿逐渐长大并开放的呢?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样的?花儿又是怎样1点点地长大的?   3.自由讲述,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及整个故事的内容;在幼儿讲述时请幼儿注意书中所使用的不同的动词。   4.教师出示词汇:升、飘、吹。并且根据图画来理解这些动词的不同含义。教师帮助孩子解析词汇的具体含义,并且与相关的主体对应起来进行学习。例如:风-------过来了。(吹、刮)太阳-----------上来了。(升、爬)等待花儿开朝霞说:"太阳要升起来了。"太阳真的升起了。   太阳说:"风要吹过来了。"风真的吹过来了。



2、大班数学《学习2等分》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dumuzhou33 学习2等分



1、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提高,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帮助老师分绸带入手,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接着围着图形层层展开活动。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对认识新事物具有积极意义。第1环节提供圆形可学习用对折的方法2等分,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2环节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幼儿凭自己地思维能力选择2等分地方法,在讲解中学习多种2等分的方法。第3环节,使知识能力得到进1步提高。第4环节,要求幼儿在掌握2等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联系生活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2等分。



2、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1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3、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1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难点: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各种食物(花片、毛线、吸管、米、水)。  (2)基本部分:操作探索
1、游戏:分蛋糕师(展示课件):今天小熊生日。



3、大班数学老虎过生日的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线索。


2.初步尝试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体验和感受儿歌独特的情趣美和韵律美。


3.体验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生日歌》。


2.根据儿歌内容准备相应的图示。


3. 双响桶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播放《生日歌》


师:这是什么歌呀?什么时候会唱这首歌?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你过生日的时候有谁来参加?


(2)按儿歌顺序逐段欣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1.师:今天小老虎也要过生日,(出示小老虎和蛋糕图片)大家看有没有朋友来参加?


师:过生日没有人来参加会感觉怎么样呀?


师:没有朋友来参加,冷冷清清不热闹,那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猜测)师:我们小朋友想出的办法真多,那我们听1听小老虎是怎么做的?(听录音)2.师:小老虎想到了什么办法呀?(出示电话机)他把电话打给谁了?(出示小白兔),它会和小白兔怎么说?


我们来听听小老虎是怎么说的?(听录音),我们帮小老虎1起请小白兔好吗?(带领幼儿集体说)3.师:小白兔会不会去呢?。



4、大班数学教案了解贵和便宜的含义,比较价钱的多少


活动目标:


巩固11对应比较的方法。并能用添加或减少的方法使两种物体变得1样多。


内容:《比较多少》


活动准备:


多种数量不同的物体。每人1组物体。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的朋友们给它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老师扮演小兔,小朋友们扮演小兔的朋友,每人拿着1筐的东西。



2、幼儿用意义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1、小朋友们和旁边的同伴对应比较,看谁的东西多。



2、找朋友比较看和谁的1样多。



3、学习用添加或减少的方法使两种物体变得1样多。


老师出示两种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小朋友们想办法,怎样就把两种物体变得1样多。


可以将多出来的物体拿掉,也可以给少的再添加。


活动结束:


小朋友1直探讨。



5、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


作为1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1   目标:   1.初步理解剪发的含义。   2.掌握5的剪发,认识“-”。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准备:   “-”卡片,1-5数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每人1份操作卡片及玩具卡片   过程:   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5的分解组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纷呈3和几?   幼儿:于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   2.创设情景,摆放数字卡片,利用数与量的对应,理解剪发的意义。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小熊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有5根骨头,5捆情操,5个胡萝卜、5条小虫子。他的好朋友小狗,小羊小兔子小鸡来了以后真高兴,他们吃的真香,我们来看看他们吃的多少。   教师:小熊拿来了5个胡萝卜,用数字5表示,小兔子吃掉了2个用数字2表示,还剩下几个胡萝卜呢?剩下3个用数字3表示,5-2=3   理解剪发就是减掉后数量变少了   3.开展游戏,请幼儿扮演小动物,算1算面前盘子里的5个食物,吃掉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幼儿两两自由结组,每组卖扒尘幼儿取5个玩具,开展猜拳活动,幼儿家在幼儿乙闭上眼睛后,拿走若干玩具,请幼儿乙用剪发算算幼儿甲拿走了几个玩具,并用数字卡标出算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熟练掌握5以内的剪发,教师在活动后可以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景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并加以巩固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让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最近发展区)更进1步的发展,较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此唯点。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突出“趣”,引起幼儿的兴趣。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比较适合幼儿,容易让幼儿接受,调动幼儿的求知兴趣和操作欲望。我同时也发现个别孩子的能力真的是很弱,尤其是新来的几个孩子更是如此,应与家长多沟通,让孩子尽快适应学习。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7的减法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剪发的含义。   2.掌握5的剪发,认识“-”。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卡片,1-5数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每人1份操作卡片及玩具卡片    活动过程:   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5的分解组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纷呈3和几?   幼儿:于老中禅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   2.创设情景,摆放数字卡片,利用数与量的'对应,理解剪发的意义。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小熊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有5根骨头,5捆情操,5个胡萝卜、5条小虫子。他的好朋友小狗,小羊小兔子小鸡来了以后真高兴,他们吃的真香,我们来看看他们吃的多少。   教师:小熊拿来了5个胡萝卜,用数字5表示,小兔子吃掉了2个用数字2表示,还剩下几个胡萝卜呢?剩下3个用数字3表示,5-2=3   理解剪发就是减掉后数量变少了   3.开展游戏,请幼儿扮演小动物,算1算面前盘子里的5个食物,吃掉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幼儿两两自由结组,每组幼儿取5个玩具,开展猜拳活动,幼儿家在幼儿乙闭上眼睛后,拿走若干玩具,请幼儿乙用剪发算算幼儿甲拿走了几个玩具,并用数字卡标出算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熟练掌握5以内的剪发,教师在活动后可以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小熊请客》以故事小熊请客导入,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带幼儿进入数字、圆点、实物3者的相匹配的学习中。由于课前我教具学具准备的充分,因此1堂课下来很是顺利,孩子们听得认真,学的就好,当然作业也就完成情况好咯。活动流程是这样的,结合双节的到来,我出示了主人公“小熊”,告诉幼儿,“为了庆祝节日的到来,今天小熊也像鼠太太1样请他的好朋友来做客了(早期阅读《鼠太太请客》已学过),看!小熊今天请了那几位客人?”接着我逐1出示各小动物。让小朋友学做主人公小熊欢迎朋友们的到来,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朋友小猫、小狗、小鸡、小猴等,孩子们很是喜欢。让幼儿个别数1数、集体数1数今天小熊请来了几位客人,孩子们很快说出了“6位客人”,接着我就让个别幼儿上来找出了数字6的卡片和数字6 的圆点卡片。   第2环节是请客人用餐,根据小熊为朋友们准备的食物,进行手口1致地点数,数1数,如:
1、
2、
3、41共有4条虫子。说1说,学习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小熊给小兔准备了2个胡萝卜、2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等。找1找,从1堆数字卡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卡,如:数字2或是2个圆点的点子卡片。拿1拿,把相应的卡片找出来之后放到相匹配的动物、食物处,在个别、集体、两两合作的形式下让幼儿在小熊请客的情景中把实物数量与数字、圆点3者进行匹配,在同伴的力量下,相互纠错,相互学习,体验快乐。   第3环节是让幼儿在活动材料《数学》第3页上进行操作,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我适时提醒启发他,边巡视边指导,孩子们的完成情况很不错。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景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并加以巩固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让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最近发展区)更进1步的发展,较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要突出“趣”,引起幼儿的兴趣。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比较适合幼儿,容易让幼儿接受,调动幼儿的求知兴趣和操作欲望。我同时也发现个别孩子的能力真的是很弱,尤其是新来的几个孩子更是如此,应与家长多沟通,让孩子尽快适应学习。 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大班幼儿本学期在学习量的守恒和面积的守恒课程的情况下,把本节课作为1节课程的活动延伸,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知道等分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2.增加数学活动的趣味性,感受学习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出在不同条件下的组合方法   2.根据提示进行简单的推理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小兔各1个,每组1个盘子,每人10粒玉米豆,3个饼干袋,4个糖纸,5个果冻壳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导入主题   1.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变变变》   2.玩具小熊引出课题内容   ---教师:小熊过生日,邀请好朋友来做客,她准备了许多的玉米豆,为了让每个客人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个客人准备了1个或者两个玉米豆,朋友来了,小熊真开心,直到朋友走了,小熊也没有搞清楚今天家里来了几位客人,他在整理房间时发现,盘子里的玉米豆少了10个。   2.感知物体的多种组合方法   1.在游戏中初步感知物体的不同组合方法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组合方法   ---教师提问:客人1共吃了几粒玉米豆?   ---请小朋友帮小熊算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个客人?   ---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了1粒玉米豆,那来了几个客人?   ---如果每个客人吃了两粒玉米豆,拿来了几个客人?   2).幼儿操作练习: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盘里的10粒玉米豆,分1分,算1算来了几个客人?   3).比较3中分法,最多来几个人,最少来几个人?   2.游戏中巩固对物体组合多样性的认识,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1).出示小兔子,设置故事情境   ---现在小兔子也要请客了,它为每1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3个食品,知道客人走了,小松鼠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时,它发现垃圾桶里有3个饼干袋,4个糖纸,5个果冻壳。   ---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2).操作并联系   ---客人1共吃了几个食品?让我们1起数1数。   ---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老师操作。   ---如果每个客人都吃3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1算,请幼儿操作。   3).请小朋友比较1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3.小结:   ---今天,我们帮小熊和小兔子解决了难题,她们都夸小朋友们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现在,小班小朋友也在为老师发给它们的糖不知怎么分而发愁呢?我们1起去帮帮它们怎么样。   教学反思   1.课堂中重复语言过多,语言不够精炼,教学对于大班孩子而言可以直接开门见山没有必要再做手指游戏来导课   2.在活动中没有注意每个孩子的探索发展情况。   3.整个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但是结束时有点草率,没有出现小组操作巩固的环节,   4.最后西安市高新幼儿园的园长听完此课点评时讲到希望作为我们农村的幼儿园老师在学具准备时尽可能选择随地可取的才来用,可以拿动物的图片来等分等等,希望可以从繁琐的教学具准备过程中将老师解放出来。她认为教学知识形式,发展孩子才是关键。好的是我的教学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孩子的等分物体困难。 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4   活动目标: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黑板、教师用笔、纸   
2、操作材料人手1分:每人5个半圆片、10张方纸、7个圆片。   活动过程:   
1、小熊弟弟过生日   
1、教师边画图1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为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1位客人准备了1个或者两个糖果。朋友来了,小熊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10张糖纸。   
2、引导幼儿思考:   (1)客人1共吃了几个糖果?   (2)帮小熊弟弟算1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   (3)如果每个客人只吃1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4)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1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3、幼儿操作。   
4、比较3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2、小熊哥哥请客   
1、教师边画图2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哥哥也要请客了。它为每1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3个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熊哥哥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5个果冻壳、6张糖纸、7个桃核。   
2、思考: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1)客人1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1起来数数?   (2)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3)如果每个客人都吃3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3、进1步思考思考:想想还有没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个客人有的吃两样有的吃3样食品的话,那来了几个客人呢?   
4、比较1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3、总结:   今天我们帮小熊弟弟和哥哥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案5   目标: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准备   
1、黑板、教师用笔、纸   
2、操作材料人手1分:每人5个半圆片、10张方纸、7个圆片。   过程:   
1、小熊弟弟过生日   
1、教师边画图1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为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1位客人准备了1个或者两个糖果。朋友来了,小熊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10张糖纸。   
2、引导幼儿思考:   (1)客人1共吃了几个糖果?   (2)帮小熊弟弟算1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   (3)如果每个客人只吃1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4)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1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3、幼儿操作。   
4、比较3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2、小熊哥哥请客   
1、教师边画图2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哥哥也要请客了。它为每1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3个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熊哥哥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5个果冻壳、6张糖纸、7个桃核。   
2、思考: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1)客人1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1起来数数?   (2)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3)如果每个客人都吃3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3、进1步思考思考:想想还有没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个客人有的吃两样有的吃3样食品的话,那来了几个客人呢?   
4、比较1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3、总结:今天我们帮小熊弟弟和哥哥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教学反思   
1、课堂中重复语言过多,语言不够精炼,教学对于大班孩子而言可以直接开门见山没有必要再做手指游戏来导课   
2、在活动中没有注意每个孩子的探索发展情况。   
3、整个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但是结束时有点草率,没有出现小组操作巩固的环节,   
4、最后西安市高新幼儿园的园长听完此课点评时讲到希望作为我们农村的幼儿园老师在学具准备时尽可能选择随地可取的才来用,可以拿动物的图片来等分等等,希望可以从繁琐的教学具准备过程中将老师解放出来。她认为教学知识形式,发展孩子才是关键。好的是我的教学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孩子的等分物体困难。



6、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作为1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教材安排了3次统计活动,让学生学习用分1分、排1排、数1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例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生日聚会的情境提出问题,体现生活里需要统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通过分类理1理,出现象形统计图,使学生认识它,并依据它描述分类整理的结果;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分类整理花的朵数,并引入简单的统计表,让学生用数据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想想做做"让学生调查本小组的小朋友各爱吃哪1种水果,统计爱吃每种水果的人数,填入统计表。这样安排,意在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并通过亲自实践,经历和体会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学习分1分、排1排、数1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能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地思考,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3、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感受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题。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 (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轮铅穗中。   
2、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动物图象、统计表   [教学过程]:   
1、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大象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吗? (显示大象图像,并伴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待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它们来了!显示:小动物们戴着面具唱着生日歌依次出现。)   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答:我想知道它们是谁?我想知腊卜道每1种动物有几只)   
2、实践操作,初步体验统计   师:是呀,大象家来了那么多客人,它们都是谁呢分别有几只呢?下面,请同学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做好登记。1个客人就拿张相应的动物头像贴在吹塑纸上。(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学生摆完后,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   生:大象家来了小狗、小猴、小猪。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生:小猴有5只、小狗有4只,小猪有3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方法能1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想出分1分、排1排、数1数的分类统计的方法。   师: 分1分、排1排、数1数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1起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样排,然后动手理1理。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1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1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师为最漂亮的小组发1颗星。)   学生进行评价。引出课本第62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完成。)   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1分、排1排、数1数得到的。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就是统计。   
3、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分小组整理各种鲜花的朵数。   师讲述:客人们给大象送来了什么(花)有没有关于花的问题想问别的小朋友呢(花有哪些颜色各有几朵)   师:课本巳经把这些花印在了附页上,请大家把附页里的花剪下来激则,分类贴在课本(课前剪好。)   分组讨论: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把每种花的朵数填在表格里。   组织全班交流,启发学生提出并回答1些简单的问题,如哪种花最多哪种最少你还知道些什么等)给予评价。   
2、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   A、以小组为单位,说明题目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剪、摆1摆。   B、组织学生交流各小组统计的结果,让学生提出并回答1些简单的问题。(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你还知道什么?)   C、想1想,说1说。   师:今天我们帮大象统计了来的客人,送的鲜花,大象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再帮大象想1想,怎样给客人们准备午餐呢?   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给予评价。   师:回家后把今天大象过生日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1听。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教案 篇2   故事背景: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要建1个自己的超市。他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品。老师说:“小朋友们,我们要把这些物品分类摆放倒架上,请你们先将物品纷纷类,并数1数每种物品有多少件,然后统计出每种物品的数量。”老是说完后。小朋友们就忙碌碌起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甚至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   
2、是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统计的过程和结果。   
3、要用儿童过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我们见超市。》;食品,生活用品。玩具,统计表。   学具准备:   几个图形卡片组。玩具。统计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回忆去超市的经历。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我们见超市。》,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小朋友们从家里带了了什么物品?   请小朋友们看1看每种物品有多少件   
2、集体活动。   
1、创建超市。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超市的构成。   教师:我们要见1个超市需要做哪些准备?   (2)教室引导幼儿用教室里的物品充当超市的货架。收银台。货物。购物筐。   (3)教师引导幼儿摆放物品。   
1、教师出示各种物品(玩具,生活用品。食品。)引导幼儿辨别。教师:请小朋友看1看我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   
2、教室引导幼儿投入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   教师: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够合理?让顾客1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教师提出分类要求: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要轻拿轻纺。与同伴商量。相互合作。   
3、教师引导幼儿按物品的名称。用途性质进行分类规范。让幼儿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   
4、教室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1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为什么?   
2、统计。   (1)教室引导幼儿观察超市中摆放的物品。并讨论问题。教师:超市里都有什么物品?   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该怎样统计呢?   (2)教师提出要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呢?   (3)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幼儿自己决定。)   
2、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   
3、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各自的统计情况。   
3、讲述。   (1)教师请部分幼儿讲授自己的统计情况。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   (2)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并想1些更为合理的统计方法。   (3)教师出事统计表。引导幼儿根据统计表进行统计。   
3、操作活动。   第1组: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玩具柜里的玩具。   第2组: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学界中的各种几格形状。   
4、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班里的各种物品。   (2)教师引导幼儿分类统计幼儿园厨房里的各种食物。   (3)园内完成《操作侧》第47/48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分类统计各种物品,例如:衣服、食品等,并帮助家长整理房间。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47/48页。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