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复习课教案,小学阅读课教案

小学语文5年级复习课教案



1、小学语文5年级复习课教案

小学阅读课教案



2、小学阅读课教案

小学5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1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2、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 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5、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 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6、总结,留有余味 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爱”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 教学反思: 作为小学5年级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开拓,主要有以下3大特色:

1、着眼点高。落实了新《大纲》中的有关具体要求,选取冰心作为阅读对象,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切入点巧。选取代表性的冰心作品作为阅读对象,在小学生中开展专题品读、定点品赏,以此使学生感受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使学生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是1个很好的尝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1个突破和创新。事实证明,对于这种专题性阅读,学生的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也颇有见地。

3、着力点实,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诵读、背诵为主要方式,重在感悟和品味,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1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1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1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就如学生在品读冰心作品的过程中就用了各种朗读形式来汇报。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让学生回顾学习课文《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在已阅读冰心作品的基础上再次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冰心的作品。同时我把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3方面的名段,推荐给学生阅读,由此引领学生去阅读更多的作品。总之,教师要做1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如:

1、品读活动中,把冰心所有作品交给学生去品段的处理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如能做1下调整、细化则更好,学生所得则更多、更深,分4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某方面的作品来进行品读活动效果会更好。

2、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有几句话表述不够严密,使学生的思路发生了偏斜。就有1个小组在表演《小橘灯》时没有抓住精彩语段去品味。所以在设计时1定要细心。

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



3、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

5年级是培养语文素养,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为教学工作做好教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1件什么事。   2.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生字。   3.采用查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4.练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草船借箭》的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1篇根据《3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写的故事。(出示课文题目后齐读。)   2.出示挂图,简介背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1方。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诸葛亮奉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   3.从《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中,你可以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1部分(第

1、2自然段):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3天造好。   第2部分(第3~5自然段):周瑜不提供造箭材料,进1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需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3部分(第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4部分(第10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2)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因“借箭”而显示其才干。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基本把握了。请大家以“箭”来总结段意。   第1部分:写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第2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   第3部分:写诸葛亮“借箭”。   第4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学生归纳之后,老师充分肯定,并及时指出: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的。   

2、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督:读dū,不要错读成dù。   惩:读chéng,不要错读成chěng。   寨:读zhài,不要错读成zài。   饮:读yǐn,不要错读成yìn。   2.指导学生区分字的结构。   (1)加1加。   “督”由“叔”和“目”组成,且记住这个字是上下结构。   “惩”由“征”和“心”组成,这个字也是上下结构。   “饮”就是“饣”加上1个“欠”字,这个字是左右结构。   (2)换1换。   “寨”与“赛”的字形相近,它们上半部分相同,下半部分不同,注意区分。   (3)组1组。   “罚”是由3部分组成的,上面是“罒”,下面由“讠”和“刂”组成。   3.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工具书理解词义,要求学生掌握下列词语。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迟延:耽搁;拖延。   才干:办事的能力。   甘受:心甘情愿地接受。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有巧妙的用处。   疑惑:指心里不明白。   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本课指调用。   虚实: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本课指曹操因江面雾大,不了解诸葛亮的情况。   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的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   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士。弩,古代兵器,1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教学反思:   1.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借”字展开的。因此,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围绕“借”字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借箭”的原因是什么?“借箭”的经过怎么样?“借箭”的结果如何?   2.本文是1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心思想,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上课时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尽量让学生通过模拟文中各个人物的表情、语气,读出各自的心理情态。   小学5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详案(2)   学习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第1次评点课文,有1定的难度。课堂上老师可介绍方法并进行示范,来指导学生评点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1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9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简介作者   季羡林,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3、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特色   故乡不是1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1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1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1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本文的第1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1种普遍的感受。   第

2、

3、

4、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小节是1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1草1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6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1位耄耋老人的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第

6、

7、83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1直说到世界上3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1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1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作者指出,对1个异乡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构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乡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这种复杂的滋味显示出乡思特有的情感色彩。   最后1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文章的风格与1个人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1般来讲,老年人的文章都写得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季羡林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就体现了这1点,它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4、通过评点,研读课文   1.什么是评点?   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1种重要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1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1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另1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有时又是在实指中寄托了另外1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   与文章对话的进1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1个人的1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1种看法的,因此,点评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   2.示例。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开篇点题。)   但是,如果只有孤001个月亮,……什么“山高月小”、“3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过渡,由月到山、水,从而写到故乡的水。)   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写童年往事,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1起。下面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细节。)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对比,为的是突出故乡月亮之美,同时又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随着年月的增加,思乡之情更增1番苍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对故乡的思今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1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   3.学生进行评点,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5、小结   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1种方法,更重要的是1种习惯,1种读书的好习惯,要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6、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预习。

谁能提供人教版小学语文5年级上册的复习课教案。。。万分感谢哦



4、谁能提供人教版小学语文5年级上册的复习课教案。。。万分感谢哦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小学5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8 天 7 小时 | 提问者:happy雪晴天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社会   坚决不要试题,要资料,知识!!!!   您不登录也可以回答问题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还能输入 9999 字   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采纳可同步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参考资料:提交回答 回答 共1条   生字复习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读字音,能准确判断前后鼻音的字。   

2、会写生字表(2)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认识生字表1)中的生字。   

3、正确区分本册书中出现的形近字,多音字。   复习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1、复习书183页生字表(2)中我会写的字   

1、易写错的字   方法:(1)同桌合作找1找容易写错的字   (2)全班汇报交流、并写在小报   (3)师重点听写以下字   酸、唇、瞻、虑、衰、魂、誊、诞、崖、斩等字   

2、形近字   方法(1)4人小组合作找出本册形近字   (2)小组合作出题写在小报上   (3)小组交换做题   (4)重点引导以下几组   瞻很眺瑰拂燥娇   檐恨跳魂佛噪骄   (5)学生在本子上写1写   

3、多音字   方法(1)分单元总结多音字、小组合作   (2)小组合作练说   (3)出示几练习写、弹、应、磨、划、龟、舍、   第2课时   1.听写易错的生字。同桌互批   2.、书179表(1中我会认的字   读音易错的字   方法(1)同桌合作读生字、相打分   (2)出示辩音题读1读   擎、玷、簸箕、舀、髓、踌躇、笤帚、腼腆、蔓、哞、翕、诫   (3)合作注音同桌互出   

3、复习字谜   1.复习书上78页字谜学生读1读   2.小组交流课外收集到的字谜   3.同桌合作互猜字谜   

4、复习1字多义   完成练习   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临 A.靠近 B.到,来 C.对看 D. 将要,快要   1. 5壮士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 ) 2. 今天,我们身临其境才知道当年红军过雪山的艰难.( ) 3. 面对敌人,李大钊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 4. 临考的几天,小明发高烧.( )   好 A 使人满意 B 友好,和睦 C.易于,便于 D.很,甚 E.完,完成 F.表示赞许 G.爱,喜欢   1.雷锋出差1千里,好事做了1火车。() 2.小东连连点着说:“这件事,好办!”()   3.今天好热啊!() 4.叶公好龙是1个成语故事。() 5.“好,你真行!”老师表扬了我。()   却 A.表示转折 B 再 C.推辞   1.草色遥看近却无。()2.小溪泛尽却山行。() 3.1位先生却以为我住在那里不相宜。()4. 好意难却我只得另寻相宜的住处了。   绝 A.断绝 B.完全没有了;穷尽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D用力完成 E.全,所有的   1. 竭尽全力() 2. 山穷水尽() 3.无穷无尽()4.尽量帮忙()   望 A.向远处看 B.探望 C.望,希望 D.名望 E.怨 F.对看;着   1. 1望无际() 2. 喜出望外() 3.德高望重()4.看望病人()   透 A渗透、穿透 B 暗地里告诉 C.透彻 D.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E.稍稍喘1口气   1.小草的牙向地面透,这是1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2. 1亩田多收这么35斗,谁都以为该得透1透气了。()3.果园里的苹果熟透了。()   生词复习   复习目标   1.会认语盘点中的读读记记的词。   2. 对于第7单元日积月累中出现的成语及其他单元词语盘点中出现的成语能够正确书写,正确运用,并能对这些   

3、4字词语归类   复习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复习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   教师听写难写的词   嫌疑、屋檐、诞生、环绕、担忧、崎岖、瞻仰、告戒、诱惑   同桌互相说1说平时易写错的词   4字词语归类复习练习   4字词语归类   (1)AABC AABB ABB ABCC   (2)含数字的词   (3)含反义的词   (4)带不的词语   (5)描写人物心情、外貌、神态。   (6)描写英雄人物的词   学生互考词义,练习   练习词语褒义、贬义   教师出示词语辨析   临危不惧舍生取义不屈不挠呕心沥血不求甚解   用词造句:学生在词语盘点中选择4字词语造句   复习词语盘点中读读记记中的词   同桌互读1读词语   出示补充词语填空   ( )匆匆 ( )( )绿绿 ( )盆大雨 饥肠( )( )   ( )( )不舍 ( )林好汉 毫不( )( ) ( )( )有味   ( )囵吞枣浮想( )翩如( )似( ) ( )然神伤不言而( )   句的复习   复习要求:   

1、积累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语句,名言警句,如在回顾拓展

1、

4、6中的名言,回顾拓展

2、

3、8中的诗句,   要求学生会背诵,会默写,知道句子的大概意思。   

2、能正确运用1些常见关联词,如:“是……也是”“虽然……可是”“不论……总”“……总是……”这些就要求学生   

3、用词说话。(用1个或几个4字词语写话)   4.写拟人句,比喻句,并能将陈述句的反问句进行互换,并能了解拟人、比喻、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4、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复习时间:2课时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法;师生共同梳理书上的句子   指名说句子的意思   师重点引导以下几个句子   (1)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而父亲坚持要“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复习日积月累中的名句   方法:师生共同梳理日积月累中的名句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   歇后语   谚语   有关孝敬的名言警句   同桌互背   教师抽背,抽查默写   做以下练习   1.1日无书,。   2.读书破万卷,。   3.书犹药也,。   4. ,白首方悔读书迟。   5.读书有3到,谓、。   6.浮云天宇旷,。   7.浮云终日行,。   8.落叶他乡权,   9. ,年年相见在他乡。   10.家在梦中何日到,。   11.江南几度,鬓已斑。   12. 敦和睦,笃诚信。   13. ,不在于饰貌。   14.爱亲者, ;敬亲者,。   15非淡泊,非宁静。   

3、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方法:师生共同梳理课文中的句子   自己读1读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比喻句   

2、拟人句   

3、排比句   

4、夸张句   

5、反问句   仿写几句   完成练习   照样子写句子   

1、改陈述句。   (1)这不是你最宝贵的画吗?这是你最宝贵的画。   (2)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3)1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枝画梅,没有什么稀罕的   教学内容:阅读的复习。(两课时)   课时目标:   a) 结合课文,掌握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b) 熟读28篇课文,理解内容,并按要求朗读或背诵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c) 学会默读、快速阅读,能按要求边思考,读懂内容,完成习题。   d) 通过再次阅读掌握说明性文章的说明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明确要求掌握的内容,巩固阅读方法。   

1、梳理要求背诵的课文   检查方式:开火车背诵同位互背   背诵难点:《圆明园的毁灭》《窃读记》   

2、体会还以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圆明园的毁灭》《长征》《狼牙山5壮士》《落花生》《梅花魂》   复习方式:提问中下学生,鼓励表扬;优等生总结做题方法(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引用相关资料)   

3、引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A、读补充阅读生自由概括文章内容   B、师生总结写事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1般方法。   C、补充阅读概括主要内容,查找原因,个别辅导。   

4、复习说明性文章的说明方法。   阅读《新型玻璃》查找说明方法   同位互说《鲸》《松鼠》说明方法   补充阅读,运用说明方法,总结说明方法使用的意义。   

2、按内容做复习练习。(以复习试卷为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a、c   教学过程:   

1、检查背诵课文   重点抽查中下学生的背诵,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师生共同分析易写错的字。   检查古诗词的背诵默写   

2、限时快读补充阅读,感知快读的方法。   用眼看,用心记,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即可。   

3、做阅读分项测试阅读卷   教学内容:习作的复习。   课时目标:   a) 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纪实作文。   b) 能合理想象写出有创新的作文。   c) 能运用正确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d) 能主动阅读欣赏他人优秀作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回顾8次作文内容。   

1、学生翻阅习作,整理归纳。   

2、交流整理学生认为困难的作文类型。   

2、指导写读后感和活动的文章。   

1、再此阅读《开国大典》《愤怒与》   

2、阅读欣赏班机同学的优秀作文,交流写作方法,谈听后收获。   

3、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习作。   

3、全班欣赏课外优秀习作。   

4、修改习作。   

1、讲授正确修改符号。   

2、运用正确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3、背诵自己满意的习作。

小学阅读课教案



5、小学阅读课教案

小学5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1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2、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 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5、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 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6、总结,留有余味 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 “爱”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 教学反思: 作为小学5年级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开拓,主要有以下3大特色:

1、着眼点高。落实了新《大纲》中的有关具体要求,选取冰心作为阅读对象,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切入点巧。选取代表性的冰心作品作为阅读对象,在小学生中开展专题品读、定点品赏,以此使学生感受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使学生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是1个很好的尝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1个突破和创新。事实证明,对于这种专题性阅读,学生的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也颇有见地。

3、着力点实,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诵读、背诵为主要方式,重在感悟和品味,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1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1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1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就如学生在品读冰心作品的过程中就用了各种朗读形式来汇报。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让学生回顾学习课文《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在已阅读冰心作品的基础上再次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冰心的作品。同时我把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3方面的名段,推荐给学生阅读,由此引领学生去阅读更多的作品。总之,教师要做1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如:

1、品读活动中,把冰心所有作品交给学生去品段的处理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如能做1下调整、细化则更好,学生所得则更多、更深,分4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某方面的作品来进行品读活动效果会更好。

2、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有几句话表述不够严密,使学生的思路发生了偏斜。就有1个小组在表演《小橘灯》时没有抓住精彩语段去品味。所以在设计时1定要细心。

小学5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6、小学5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走进冰心课外阅读课教案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1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教学内容: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学生进入情境。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2、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了解两个问题:(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教学重难点指导阅读教案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1起学。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