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1、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为1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几种果核,了解它们的特征,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2、学习分类,观察比较果核的不同。 活动准备: 各种果实的果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秋天到了,有很多的水果都已经成熟了,小朋友在秋天的时候都吃过哪些水果呢?
2、教师:在我们吃的水果的里面会有什么呢?(果核)
3、教师:小朋友们都吃过哪些水果里面会有果核呢?它们的果核都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1说自己所吃到过的果核。)
2、引导幼儿观察果核,说出它们的特征,并比较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果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不同的果核,小朋友们看1看它们,都是哪种水果或者食物的果核呢?比1比、看1看,它们有哪里不1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2、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大胆描述它们的牲,比较差异。 教师:这些果核它们又有什么1样的地方呢?
3、巩固幼儿对果核的认识
1、教师请翻看幼儿用书,请幼儿给果核找家。 教师:小朋友们看1看,画面里都有哪些水果呢?"出自:屈;老.师"里面还有很多的果核,请你们仔细观察1下,这些果核都是住在哪个水果宝宝里面呢?
2、请幼儿先说1说这些果核都住在哪个水扰庆果宝宝家里,再把它们连起来。
4、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1起认识了这么多的果核,以后小朋友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也可以去多多观察,看看这是什么水果,水果里面的果核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说1说。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的时间是孩子们在活动,在通过肢体和大脑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提升。幼儿在时间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1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1)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1起来听1听。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呀?听到了谁?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谁借尾巴的?它借到没有?那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3种不同的形式提问:
1、听到了谁,问谁借?
2、除了这个还有谁?
3、出示图片再问)小兔需不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呢?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大尘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缓仿握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1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1张操作卡,上面有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1会请小朋友来匹配。操作卡上的1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1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4)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除了故事里的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1些图片,我们1起找找、看看。看看,它们的尾巴1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5)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再去找1找,看1看!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里和孩子1起探讨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之处。 活动反思: 动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分享阅读《尾巴》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幼儿对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认识,但是对尾巴的作用却不是很了解。为了让幼儿更进1步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我设计了《动物的尾巴》这1科学活动。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材料投放: 1.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1个。胡萝卜、粉笔、小刀、磁带、录音机。 2.操作学具:人手十枚1样大小的硬币、浆糊。
1、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
2、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
3、吸管1篮、薯片筒若干
4、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 3.环境创设:
1、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
2、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
3、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 指导要点:
1、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1.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1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 2.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
2、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玩1玩、想1想-- 引导幼儿第1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1、让幼儿任意挑选1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2、启发提问: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 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3、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4、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1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量1量,说1说-- 引导幼儿第2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1、启发尝试: 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1样吗? B、请你再玩1玩,想1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1量好吗
2、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1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1样。
3、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4、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1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1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3、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1.迭1迭,变1变--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1、启发提问: 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 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1个圆柱体?
2、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1个1个1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什么?
3、小结:1个1个1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圆柱体。 2.找1找,削1削--让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1、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2、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3、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4、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1样粗细。
4、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想1想,说1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
5、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1.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1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 2.花链数字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 3.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 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1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1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1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 设计意图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活动目标 1. 认识夏日仙子——荷花,知道荷花是夏天盛开的。 2. 观察荷花,并了解荷花的组成部分及用途。 3. 通过认识荷花,感受荷花的美及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重点难点 重:1.中班幼儿已经具备区分春夏秋冬的能力,让幼儿知道荷花是在夏天盛开的。2.区分莲藕和莲蓬,莲藕是茎,莲蓬是果实,莲子是种子。 难:知识类课程会有些枯燥,相比其他课程会缺乏1些趣味性,中途应该多次吸引幼儿,如:多提问,给予实物观察。 活动准备 1. 夏日仙子的传说。 2. 荷花、莲藕、莲蓬、莲子、荷叶实物。 3. 杭州西湖荷花盛开的美景(图) 活动过程 1. 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1个夏日仙子的故事。从前天上有1位漂亮的仙女,她在天上看见杭州西湖很美,她就偷偷的从天上下来到西湖里面玩耍。在玩耍的途中她玩得太开心了,就忘记了时间,被天上的神仙发现后,就被惩罚到杭州西湖里面变成了1朵鲜花。这朵鲜花的名字叫:荷花。你们想看看荷花长什么样子吗?(播放杭州西湖荷花盛开图) 师:这些荷花都开在哪儿呢?幼:池塘里 师:池塘里面是干的泥土吗?(荷花喜湿不喜干) 师:你们猜1猜荷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给你们1个小小的提示:婷婷水中伫,6月枝头香。师:6月是什么季节呢?(引导幼儿说出夏天) 2. 观察荷花结构,了解其用途 师:今天老师把这位夏日仙子带来啦,请小朋友们1起来看看吧。(出示荷花、荷叶、莲蓬、莲藕自由观察。) 师:你觉得哪个是它的花瓣,哪个是他的果实,哪个是它的种子,哪个是它的茎。(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荷花的花瓣有粉色的、白色的、深红色、淡绿色。(播放图片)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荷花? 师:荷花的叶子圆圆的,我们的雨伞就是根据荷叶的形状来发明的。荷花的果实叫做莲蓬,等荷花的花瓣都掉了之后,就会剩下1个莲蓬,这些小洞洞里面有莲子,是荷花的种子,可以拿来吃,也可以拿来播种,还可以作成药来治病。那这个莲藕是什么呢?(请幼儿各自猜测,给予幼儿肯定) 师:莲藕是荷花的茎,我们来把莲藕切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哇!这里面有好多小洞洞呀,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老师来揭晓答案啦,这些小洞洞是荷花为了适应水中生活形成的气腔,这些气腔为了给荷花输送水分和营养的。你们吃过莲藕吗?你们喜欢吃莲藕吗? 3. 说1说喜欢荷花的什么?为什么? 师:在很久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喜欢荷花,还给它写了很多诗。因为他们觉得它从泥土中生长,却不被泥土给污染。老师也很喜欢荷花,因为它不光漂亮,而且全身都是宝贝,可以做药也可以作成好吃的菜。你喜欢荷花吗?为什么呢? 4. 活动延伸 欣赏关于荷花的诗词。 活动反思 首先,3个目标都已经达成,在整个活动中先用“夏日仙子”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衬托出荷花的“仙气”,从而让幼儿对荷花感兴趣,产生好感,对下面的环节作铺垫。在了解荷花的组成部分时稍显枯燥,个别幼儿兴趣不高,在观察的时候个别好动幼儿进行破坏,现场稍混乱。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遇到事情懂得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
2、物质准备: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背景音乐,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PPT。
3、资源利用:事先请两名幼儿排练敲门情境,1名幼儿敲门很粗野、很急促,另1名的幼儿比较轻柔、和缓。 活动过程:
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3位神秘人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好~我们先请3位新老师来给大家表演1个故事,大家认真看、认真听,看看谁对谁错。 (2)看新老师表演1遍。 (3)幼儿分组讨论:你们看完故事了,那么故事里都有谁呢?如果你是老奶奶,你会怎么做?你们自己讨论,等等来告诉大家。 (4)引导幼儿说1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 (5)谁在敲门啊?你觉得他敲门的声音像什么?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小陈老师现在请3位小朋友上来表演。
2、小结: 刚刚小朋友说的真好,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学会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敲门,笃笃笃……(老师边说边做示范轻轻敲门的动作),小朋友要懂得做1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客人。
3、播放诗歌音乐,教师示范朗读,播放PPT。 (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 师:现在老师朗诵,你们要认真听哦。 (2)听完提问: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故事里都有谁啊?发生了什么事呢?雷公公是怎么敲门的呀?啄木鸟呢?老奶奶给谁开了门呀? (3)提问: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嗯~那小朋友觉得像啄木鸟这样敲门的声音好听吗?
4、幼儿学习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 提问: (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很大声),同时播放打雷的声音,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轻轻的声音),同时播放啄木鸟啄树的声音。 (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1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 (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 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提问: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5、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1步体验作品。 幼儿分组表演,第1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2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突出语气的变化。
6、小结: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1样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 附儿歌: 《雷公公和啄木鸟》我装雷公公,"轰轰轰!"去敲奶奶的门。敲了老半天,敲的越是响呀,里面越是没声音。我装啄木鸟,"笃笃笃!"请奶奶给我开开门。奶奶奔出来,像闪电1样,欢欢喜喜打开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但分组讨论模仿时,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开始激动了,在还没听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开始讨论,在让孩子们学习诗歌时,我有些操之过急,掌握诗歌的情况下,就急切的转换到下1个环节,以至于有些孩子们模仿时出现不会模仿的情况,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而要顾全大局。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 教师准备: 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1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1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1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2、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1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1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
1、设计意图: 颜色的变化是所有幼儿都十分喜欢的1项活动,它能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的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中班的幼儿对颜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可是在对于颜色之间的有趣关系不是很了解,所以色彩的美妙变化会令幼儿惊叹不已,幼儿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浓厚兴趣会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本次活动重点是红黄蓝3色的配对变化难点是幼儿操作调色。
2、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对色彩变化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混在1起会变化另1种颜色。
3、活动准备: 红、黄、蓝色卡,水粉颜料红黄蓝,绘画纸,记录纸,彩色笔
4、活动过程: (1)、猜猜会有什么变化 1出示3种色板。教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漂亮的颜色宝宝。它们3个是好朋友,喜欢在1起做游戏。" 2说1说它们是什么颜色。 3猜1猜把其中两个颜色合在1起会有什么新变化? (2)、操作活动:颜色对对碰
1、幼儿第1次操作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放在1起,看发现了什么?(提醒幼儿倒入的两种颜色1样多。) 2教师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 3幼儿操作,请幼儿讲讲发现了什么 4小结:原来把两种颜色放在1起会变出另外1种不同颜色。 5现在请小朋友用其他的颜色放在1起试1试,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把变化记录在纸上 6出示记录纸,教师介绍记录方法。 反馈结果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黄色=绿色原来我们用红色、黄色、蓝色其中的两种颜色放在1起会变成另外的颜色。所以,我们把红、黄、蓝这3种颜色叫"3原色"。
7、教师再次出示色卡,两种颜色的色卡合在1起时什么颜色 (3)、幼儿第2次操作
1、出示西瓜、葡萄、橘子等3个没有颜色的水果,出示红、黄、蓝3种颜色今天,颜料宝宝到我们班来做客了,你看来了谁呀? 听说颜料宝宝来了,西瓜、葡萄、橘子想来染1下颜色没,穿件漂亮的衣裳,你说西瓜应该穿什么颜色?葡萄呢,橘子呢? 那他们想要的颜色有这里有吗? 没有该怎么办呢?(调颜色)
2、幼儿操作调色,涂色,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1起变成了另1中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活动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更上1层楼。
2、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为1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几种果核,了解它们的特征,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2、学习分类,观察比较果核的不同。 活动准备: 各种果实的果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秋天到了,有很多的水果都已经成熟了,小朋友在秋天的时候都吃过哪些水果呢?
2、教师:在我们吃的水果的里面会有什么呢?(果核)
3、教师:小朋友们都吃过哪些水果里面会有果核呢?它们的果核都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1说自己所吃到过的果核。)
2、引导幼儿观察果核,说出它们的特征,并比较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果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不同的果核,小朋友们看1看它们,都是哪种水果或者食物的果核呢?比1比、看1看,它们有哪里不1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2、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大胆描述它们的牲,比较差异。 教师:这些果核它们又有什么1样的地方呢?
3、巩固幼儿对果核的认识
1、教师请翻看幼儿用书,请幼儿给果核找家。 教师:小朋友们看1看,画面里都有哪些水果呢?"出自:屈;老.师"里面还有很多的果核,请你们仔细观察1下,这些果核都是住在哪个水果宝宝里面呢?
2、请幼儿先说1说这些果核都住在哪个水扰庆果宝宝家里,再把它们连起来。
4、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1起认识了这么多的果核,以后小朋友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也可以去多多观察,看看这是什么水果,水果里面的果核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说1说。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的时间是孩子们在活动,在通过肢体和大脑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提升。幼儿在时间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1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1)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1起来听1听。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呀?听到了谁?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谁借尾巴的?它借到没有?那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3种不同的形式提问:
1、听到了谁,问谁借?
2、除了这个还有谁?
3、出示图片再问)小兔需不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呢?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大尘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缓仿握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1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1张操作卡,上面有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1会请小朋友来匹配。操作卡上的1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1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4)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除了故事里的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1些图片,我们1起找找、看看。看看,它们的尾巴1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5)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再去找1找,看1看!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里和孩子1起探讨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之处。 活动反思: 动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分享阅读《尾巴》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幼儿对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认识,但是对尾巴的作用却不是很了解。为了让幼儿更进1步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我设计了《动物的尾巴》这1科学活动。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材料投放: 1.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1个。胡萝卜、粉笔、小刀、磁带、录音机。 2.操作学具:人手十枚1样大小的硬币、浆糊。
1、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
2、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
3、吸管1篮、薯片筒若干
4、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 3.环境创设:
1、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
2、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
3、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 指导要点:
1、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1.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1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 2.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
2、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玩1玩、想1想-- 引导幼儿第1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1、让幼儿任意挑选1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2、启发提问: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 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3、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4、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1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量1量,说1说-- 引导幼儿第2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1、启发尝试: 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1样吗? B、请你再玩1玩,想1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1量好吗
2、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1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1样。
3、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4、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1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1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3、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1.迭1迭,变1变--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1、启发提问: 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 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1个圆柱体?
2、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1个1个1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什么?
3、小结:1个1个1样大的圆形迭起来象圆柱体。 2.找1找,削1削--让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1、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2、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3、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4、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1样粗细。
4、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想1想,说1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
5、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1.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1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 2.花链数字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 3.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 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圆柱体,但对圆柱体是1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的意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杯子和罐子之间的比较,让孩子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其中的特殊性,从而来认识圆柱体的具体特征。因此,孩子会比较感兴趣。我们班孩子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因此,差异性比较大。能力较强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回答问题完整,并且善于观察。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相差比较大。所以,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强弱互相搭配的方法,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相对较差的孩子1起活动,引导他们去相互学习。我的这个活动也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圆柱体的外形特征,并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圆柱体。最后,孩子们在愉快地“手拉车”游戏中结束活动。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1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不断的试教修改反思。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已经幸福的感受到了。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4 设计意图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活动目标 1. 认识夏日仙子——荷花,知道荷花是夏天盛开的。 2. 观察荷花,并了解荷花的组成部分及用途。 3. 通过认识荷花,感受荷花的美及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重点难点 重:1.中班幼儿已经具备区分春夏秋冬的能力,让幼儿知道荷花是在夏天盛开的。2.区分莲藕和莲蓬,莲藕是茎,莲蓬是果实,莲子是种子。 难:知识类课程会有些枯燥,相比其他课程会缺乏1些趣味性,中途应该多次吸引幼儿,如:多提问,给予实物观察。 活动准备 1. 夏日仙子的传说。 2. 荷花、莲藕、莲蓬、莲子、荷叶实物。 3. 杭州西湖荷花盛开的美景(图) 活动过程 1. 故事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1个夏日仙子的故事。从前天上有1位漂亮的仙女,她在天上看见杭州西湖很美,她就偷偷的从天上下来到西湖里面玩耍。在玩耍的途中她玩得太开心了,就忘记了时间,被天上的神仙发现后,就被惩罚到杭州西湖里面变成了1朵鲜花。这朵鲜花的名字叫:荷花。你们想看看荷花长什么样子吗?(播放杭州西湖荷花盛开图) 师:这些荷花都开在哪儿呢?幼:池塘里 师:池塘里面是干的泥土吗?(荷花喜湿不喜干) 师:你们猜1猜荷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给你们1个小小的提示:婷婷水中伫,6月枝头香。师:6月是什么季节呢?(引导幼儿说出夏天) 2. 观察荷花结构,了解其用途 师:今天老师把这位夏日仙子带来啦,请小朋友们1起来看看吧。(出示荷花、荷叶、莲蓬、莲藕自由观察。) 师:你觉得哪个是它的花瓣,哪个是他的果实,哪个是它的种子,哪个是它的茎。(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荷花的花瓣有粉色的、白色的、深红色、淡绿色。(播放图片)你喜欢哪种颜色的荷花? 师:荷花的叶子圆圆的,我们的雨伞就是根据荷叶的形状来发明的。荷花的果实叫做莲蓬,等荷花的花瓣都掉了之后,就会剩下1个莲蓬,这些小洞洞里面有莲子,是荷花的种子,可以拿来吃,也可以拿来播种,还可以作成药来治病。那这个莲藕是什么呢?(请幼儿各自猜测,给予幼儿肯定) 师:莲藕是荷花的茎,我们来把莲藕切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哇!这里面有好多小洞洞呀,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老师来揭晓答案啦,这些小洞洞是荷花为了适应水中生活形成的气腔,这些气腔为了给荷花输送水分和营养的。你们吃过莲藕吗?你们喜欢吃莲藕吗? 3. 说1说喜欢荷花的什么?为什么? 师:在很久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喜欢荷花,还给它写了很多诗。因为他们觉得它从泥土中生长,却不被泥土给污染。老师也很喜欢荷花,因为它不光漂亮,而且全身都是宝贝,可以做药也可以作成好吃的菜。你喜欢荷花吗?为什么呢? 4. 活动延伸 欣赏关于荷花的诗词。 活动反思 首先,3个目标都已经达成,在整个活动中先用“夏日仙子”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衬托出荷花的“仙气”,从而让幼儿对荷花感兴趣,产生好感,对下面的环节作铺垫。在了解荷花的组成部分时稍显枯燥,个别幼儿兴趣不高,在观察的时候个别好动幼儿进行破坏,现场稍混乱。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遇到事情懂得讲文明、懂礼貌的道理。
2、学会用不同的声音、语气表演儿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敲门的文明礼仪。
2、物质准备:奶奶、雷公公、啄木鸟的头饰,背景音乐,啄木鸟和雷公公的声音,PPT。
3、资源利用:事先请两名幼儿排练敲门情境,1名幼儿敲门很粗野、很急促,另1名的幼儿比较轻柔、和缓。 活动过程:
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3位神秘人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好~我们先请3位新老师来给大家表演1个故事,大家认真看、认真听,看看谁对谁错。 (2)看新老师表演1遍。 (3)幼儿分组讨论:你们看完故事了,那么故事里都有谁呢?如果你是老奶奶,你会怎么做?你们自己讨论,等等来告诉大家。 (4)引导幼儿说1说,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有礼貌的,怎样的敲门方式是没礼貌的。 (5)谁在敲门啊?你觉得他敲门的声音像什么?你们平常是怎么敲门的?小陈老师现在请3位小朋友上来表演。
2、小结: 刚刚小朋友说的真好,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学会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敲门,笃笃笃……(老师边说边做示范轻轻敲门的动作),小朋友要懂得做1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客人。
3、播放诗歌音乐,教师示范朗读,播放PPT。 (1)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常规幼儿认真倾听。 师:现在老师朗诵,你们要认真听哦。 (2)听完提问:哪位小朋友告诉老师,故事里都有谁啊?发生了什么事呢?雷公公是怎么敲门的呀?啄木鸟呢?老奶奶给谁开了门呀? (3)提问:你喜欢哪种敲门方式?奶奶最后给谁开门?为什么?嗯~那小朋友觉得像啄木鸟这样敲门的声音好听吗?
4、幼儿学习朗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语气来学习朗读儿歌。 提问: (1)雷公公的声音的怎样的'?(很大声),同时播放打雷的声音,啄木鸟啄树的声音是怎样的?(轻轻的声音),同时播放啄木鸟啄树的声音。 (2)朗读"我装雷公公"这1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很急,敲门时"轰轰轰"的很大声) (3)朗读"我装啄木鸟"这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语气?(语气比较柔和,敲门时"笃笃笃"的声音比较轻) 幼儿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态度与效果提问:我装雷公公敲门"轰轰轰"时,奶奶开门了吗?我装啄木鸟"笃笃笃"敲门的时候,奶奶开门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5、组织幼儿分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鸟》,让幼儿从中进1步体验作品。 幼儿分组表演,第1组幼儿表演"雷公公",第2组幼儿表演"啄木鸟",教师扮演奶奶。突出语气的变化。
6、小结: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像啄木鸟1样轻轻地有礼貌地敲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敲门要有礼貌,时时刻刻都要做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
1、将雷公公、啄木鸟、奶奶的头饰投在表演区,鼓励幼儿表演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要学啄木鸟讲文明、懂礼貌。 附儿歌: 《雷公公和啄木鸟》我装雷公公,"轰轰轰!"去敲奶奶的门。敲了老半天,敲的越是响呀,里面越是没声音。我装啄木鸟,"笃笃笃!"请奶奶给我开开门。奶奶奔出来,像闪电1样,欢欢喜喜打开门。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在表达时不会自觉地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但分组讨论模仿时,孩子们的情绪已经开始激动了,在还没听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开始讨论,在让孩子们学习诗歌时,我有些操之过急,掌握诗歌的情况下,就急切的转换到下1个环节,以至于有些孩子们模仿时出现不会模仿的情况,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而要顾全大局。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 水、玻璃杯、肥皂盒、能沉能浮的各种物体如:玻璃球、珠子、石子、铁钉、纸片、塑料娃娃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树叶、小碗、磁铁、笔、)若干。 教师准备: 水、透明的玻璃缸、玻璃瓶、橡皮泥、同1大小,同样颜色的铁球和皮球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孩子们,想不想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成为1名了不起的科学家呢?今天请小朋友来当小科学家,1起做实验,学习新的知识。
2、实验 幼儿尝试(1):谁沉谁浮 请小朋友看盒子里有什么东西,请你把它们轻轻地放到水里,仔细观察,谁沉谁浮? 幼儿尝试、 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幼儿尝试(2)重沉轻浮 同1个玻璃瓶放在水里,封口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了水时,沉到水底下,这是为什么?(让幼儿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 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玻璃瓶子里有空气,空气很轻,所以就浮。装满水时,瓶子里没有空气,所以就沉下去。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1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
1、设计意图: 颜色的变化是所有幼儿都十分喜欢的1项活动,它能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的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中班的幼儿对颜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可是在对于颜色之间的有趣关系不是很了解,所以色彩的美妙变化会令幼儿惊叹不已,幼儿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浓厚兴趣会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本次活动重点是红黄蓝3色的配对变化难点是幼儿操作调色。
2、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对色彩变化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混在1起会变化另1种颜色。
3、活动准备: 红、黄、蓝色卡,水粉颜料红黄蓝,绘画纸,记录纸,彩色笔
4、活动过程: (1)、猜猜会有什么变化 1出示3种色板。教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漂亮的颜色宝宝。它们3个是好朋友,喜欢在1起做游戏。" 2说1说它们是什么颜色。 3猜1猜把其中两个颜色合在1起会有什么新变化? (2)、操作活动:颜色对对碰
1、幼儿第1次操作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放在1起,看发现了什么?(提醒幼儿倒入的两种颜色1样多。) 2教师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 3幼儿操作,请幼儿讲讲发现了什么 4小结:原来把两种颜色放在1起会变出另外1种不同颜色。 5现在请小朋友用其他的颜色放在1起试1试,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把变化记录在纸上 6出示记录纸,教师介绍记录方法。 反馈结果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黄色=绿色原来我们用红色、黄色、蓝色其中的两种颜色放在1起会变成另外的颜色。所以,我们把红、黄、蓝这3种颜色叫"3原色"。
7、教师再次出示色卡,两种颜色的色卡合在1起时什么颜色 (3)、幼儿第2次操作
1、出示西瓜、葡萄、橘子等3个没有颜色的水果,出示红、黄、蓝3种颜色今天,颜料宝宝到我们班来做客了,你看来了谁呀? 听说颜料宝宝来了,西瓜、葡萄、橘子想来染1下颜色没,穿件漂亮的衣裳,你说西瓜应该穿什么颜色?葡萄呢,橘子呢? 那他们想要的颜色有这里有吗? 没有该怎么办呢?(调颜色)
2、幼儿操作调色,涂色,教师指导。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1起变成了另1中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活动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科学活动奠定坚实科学的基础。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更上1层楼。
3、中班安全教案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正确的读写姿势
1、教育与训练目标知道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2、教育与训练要点
1、保护视力需要正确的读写姿势。
2、正确的读写姿势:身直、肩平、眼离书本1尺。
3、正确的写字姿势:身要坐直,书本放平,拿笔1寸,看书1尺,写字1拳。
3、教育与训练准备读写姿势图片。
4、教育与训练过程
1、谈话导入。(1)同学们,老师放1组图片请同学们看1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同学回答:——(2)你们觉得他的姿势正确吗?同学回答:——(3)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造成我们近视和脊柱弯曲等疾病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今天老师就要教会你们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读书、写字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都有很大的好处。(板书:正确的读写姿势1.读书姿势)
3、演示导行。(1)出示读书姿势幻灯片。请同学们看投影,读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像图上的小朋友1样,做到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1尺远。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教师分解动作示范,速度稍慢,边示范边讲解)注意:眼睛离书本1尺远,可跟学生解释,尺相当于你们文具盒的长边那么长,只要把文具盒放在眼睛和书本之间量1量就可以了。教师巡视,11纠正。请姿势较好的同学上讲台示范。
4、幼儿园中班为什么会长高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为何会长高 量1量 称1称
1、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知道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懂得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 的。
2、培养幼儿能够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发展自我意识。
2、活动准备: 幼儿入园时的身长图和体重表。
3、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刚入园的身长图和体重表,引起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1、这些图片上的娃娃是谁?(贴有照片的幼儿外形)
2、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体重的小称砣)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刚上幼儿园时保健老师给我们量身高,称体重的表,上面的1根竹子和1个小砣就表示那时我们的身高和体重。 (2)通过操作活动对比,让幼儿感知其中变化,了解自己在长大。
1、小朋友,现在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有没有变化?
2、请幼儿现场量身高称体重,再贴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称砣。
3、请幼儿在观察对比,了解其中变化。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小朋友在原来的竹子上又加上了1根小竹子,竹子越长越高,说明小朋友长高了,小称砣越来越多,说明小朋友变重了。我们长大了。 (3)通过讨论,知道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许多本领。 “现在,我们长大了,在幼儿园学会了哪些本领?”(从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游戏等方面去讨论) 小结:我们长大了,学会自己吃饭,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会讲故事,会念儿歌,拍皮球,玩各种游戏,今后我们还会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
4、亲子活动 建议家长在家中1角,为孩子做两颗生长树,1棵记录身高的变化,1棵记录体重的变化,并定期为孩子测量。
5、活动评价:
1、知道自己在不断地长大;
2、逐步学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5、幼儿园中班为什么会长高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为何会长高 量1量 称1称
1、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知道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懂得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 的。
2、培养幼儿能够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发展自我意识。
2、活动准备:幼儿入园时的身长图和体重表。
3、活动过程:(1)出示幼儿刚入园的身长图和体重表,引起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1、这些图片上的娃娃是谁?(贴有照片的幼儿外形)
2、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体重的小称砣)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刚上幼儿园时保健老师给我们量身高,称体重的表,上面的1根竹子和1个小砣就表示那时我们的身高和体重。(2)通过操作活动对比,让幼儿感知其中变化,了解自己在长大。
1、小朋友,现在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有没有变化?
2、请幼儿现场量身高称体重,再贴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称砣。
3、请幼儿在观察对比,了解其中变化。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小朋友在原来的竹子上又加上了1根小竹子,竹子越长越高,说明小朋友长高了,小称砣越来越多,说明小朋友变重了。我们长大了。(3)通过讨论,知道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许多本领。“现在,我们长大了,在幼儿园学会了哪些本领?”(从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游戏等方面去讨论)小结:我们长大了,学会自己吃饭,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会讲故事,会念儿歌,拍皮球,玩各种游戏,今后我们还会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
4、亲子活动建议家长在家中1角,为孩子做两颗生长树,1棵记录身高的变化,1棵记录体重的变化,并定期为孩子测量。
5、活动评价:
1、知道自己在不断地长大;
2、逐步学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6、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为1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几种果核,了解它们的特征,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2、学习分类,观察比较果核的不同。 活动准备: 各种果实的果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秋天到了,有很多的水果都已经成熟了,小朋友在秋天的时候都吃过哪些水果呢?
2、教师:在我们吃的水果的里面会有什么呢?(果核)
3、教师:小朋友们都吃过哪些水果里面会有果核呢?它们的果核都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1说自己所吃到过的果核。)
2、引导幼儿观察果核,说出它们的特征,并比较不同
1、教师出示各种果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不同的果核,小朋友们看1看它们,都是哪种水果或者食物的果核呢?比1比、看1看,它们有哪里不1样? (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来进行比较。)
2、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大胆描述它们的牲,比较差异。 教师:这些果核它们又有什么1样的地方呢?
3、巩固幼儿对果核的认识
1、教师请翻看幼儿用书,请幼儿给果核找家。 教师:小朋友们看1看,画面里都有哪些水果呢?"出自:屈;老.师"里面还有很多的果核,请你们仔细观察1下,这些果核都是住在哪个水果宝宝里面呢?
2、请幼儿先说1说这些果核都住在哪个水扰庆果宝宝家里,再把它们连起来。
4、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1起认识了这么多的果核,以后小朋友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也可以去多多观察,看看这是什么水果,水果里面的果核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说1说。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的时间是孩子们在活动,在通过肢体和大脑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提升。幼儿在时间中培养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1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1)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1起来听1听。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呀?听到了谁?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谁借尾巴的?它借到没有?那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3种不同的形式提问:
1、听到了谁,问谁借?
2、除了这个还有谁?
3、出示图片再问)小兔需不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呢?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大尘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缓仿握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1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1张操作卡,上面有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1会请小朋友来匹配。操作卡上的1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1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4)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除了故事里的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1些图片,我们1起找找、看看。看看,它们的尾巴1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5)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再去找1找,看1看!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里和孩子1起探讨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之处。 活动反思: 动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在分享阅读《尾巴》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幼儿对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认识,但是对尾巴的作用却不是很了解。为了让幼儿更进1步的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我设计了《动物的尾巴》这1科学活动。 中班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