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份学前班数学10以内的编应用题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的应用题课件

急需1份学前班数学10以内的编应用题教案



1、急需1份学前班数学10以内的编应用题教案

学前班应该主要是10以内的口算,应用题会让孩子太累了,也容易影响孩子1年级的的学习。 请慎重,别误了孩子,如果你真要教最好参考1年级数学课本。

1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的应用题课件



2、1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几的应用题课件

9○□=13 12○□=5 7○□=14 11○□=11 6○□=13 1) 小明要做14朵小红花.做好了7朵,还要做几朵? 算式:______(朵) 答:还要做□朵。 (2) 商店有熊猫玩具11只,卖掉7只,现在有多少只?。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应用题教案



3、20以内不进位加法应用题教案

新人教版1年级上册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应用题教案和教学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应用题(用数学)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1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基本口算练习 1.看课件口算。 8+3 7+6 6+5 8+6 8+8 7+5 8+4 7+7 6+6 7+4 2.听算。 8+2 9+4 9+5 7+3 8+3 9+6 8+7 6+4 10+8 7+5

2、新课 1.出示例4。屏幕显示:活泼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做游戏。自然围成两圈(如例4图)。此时,提出问题:1共有多少只兔?(文字与声音同步) 2 .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6人1组,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请各组代表发言。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1、点数出小兔的总只数。1,2,3,...,15;1共15只。

2、按左、右两群计数,用加法算。列出算式8+7=□(只),然后算出得数。 …… (2)如果学生没有按颜色把小兔分成两类计数,再计算。引导学生:看1看图中有几种颜色的小兔?想1想还可以怎样把小兔分成两部分?使学生明白:可以把小兔分成白兔和灰兔两部分。 接着,让学生数出白兔的只数(10只)和灰兔的只数(5只)。然后,由学生口述算式和得数,教师板书: 10+5=15(只) 4.小结 (1)让学生评议哪1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解决"1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1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3、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做练习2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08页上面第1题。同桌互相说说题意,之后,指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1说题意。 2.独立填写算式。[8+4=12(只)] 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请几个学生说1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想的,计算的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得清楚、合理、正确。 4.引导学生从另1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1)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1想,还可以怎样解决"1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 (2)让学生寻找另1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3人讨论解决办法。 (3)交流。 请几名学生说1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 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 5.强化认识。 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1共有多少只鸡"这1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练习 做教科书第108页上第2题。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教案 求1个数比另1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



4、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教案 求1个数比另1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求1个数比另1个数少几或多几的应用题对比,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找出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明白两种应用题都是用减法计算,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并不1样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准备   1.口算.(开火车形式)   26+30  27-9   40-4   37+10   60-40 38+6   56+4   40+28   (2)画1画,算1算   (1) 有3角形12个,圆形9个,3角形比圆形多多少个?   第1行画:-----------------------------------------------------------------------   第2行画:------------------------------------------------------------------------   (要求学生找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

比多少的应用题教案1年级数学教案教案



5、比多少的应用题教案1年级数学教案教案

目标正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终极回宿。如何制定出1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把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1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展开全部。

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



6、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1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1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7第1

3、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1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

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1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1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

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1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1、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   

2、闯关。   第1关:快速抢答。(卡片出示)   3+4=1+6=7-3=4+2=1+5=   7-5=5+2=6-2=6-3=7-1=   第2关:方框再现。(小黑板出示)   

3、师:好,大家都闯过了关,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请闭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摇起你的小脑袋,不1会儿,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1同去郊游》的歌曲并出示挂图——美丽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师:睁开眼睛,多美的乡村风光,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略)   

6、揭示课题。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玩儿,不过要请大家用数学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能)(出示课题:用数学)   

2、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图文应用题。   (1)师:我们先看1下草坪上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蝴蝶,又来了2个小朋友。)   (2)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共有几个小朋友?)   (3)引出大括号、问号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在图上怎样直观地表示出来呢?我们的数学家找到了1种简洁明了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想)好,我们就1起来认识两个新的数学朋友吧!   

2、出示、粘贴大括号:我们的这个新朋友叫大括号,它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在1起。   

3、出示、粘贴“?个”:这是我们认识的第2个新朋友,它表示我们提出来的问题。   

4、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同桌说1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把答案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师巡视)   

5、生交流,师板书:4+2=6(个)。   (2)引导学生学习减法图文应用题。   (1)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1个问题,而且认识了两个新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1位叔叔家,他有东西送给大家。快猜猜他会送什么呢?(向日葵)   (2)师:对了,他要送向日葵。为了保护环境,老师先替你们收下,待回校再分,师边说边从图上摘下3个向日葵。   (3)师:此时,你们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快说出来大家1起来分享吧!(地里1共有7个向日葵,老师摘下了3个向日葵,还剩下几个向日葵?)   (4)师:那怎样表示?怎样解决呢?   (5)小组讨论。   (6)汇报交流。师适时粘贴图画,并让学生说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7)小结:比较异同。   提问:这两幅图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号”和“问号”;不同的地方:第1幅图的“?”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作为1个整体,求1共有几人。第2幅图的“?”表示两部分中的1部分,求还剩几个。)解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叔叔还有东西送给大家,是什么呢?请看这儿。   

1、师出示、粘贴石榴、大括号和问号图卡,先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师出示、粘贴蝴蝶、大括号和问号图卡,先让学生看图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3、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1、师:你们还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吗?(想)那还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拍起小手掌,摇起小脑袋,1同出发吧!   

2、播放《1同去郊游》伴奏乐,生课间休息,师出示美丽的大池塘图。   

3、让学生打开课本第51页,看图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选1小题让生说说想法。)   

4、拓展延伸。让学生寻找周围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困难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暂时找不到身边数学信息的学生完成练习7第14题。   

4、课堂小结   

1、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学会了什么?(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师讲述:小朋友真聪明,这次郊游大家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并解决了它们。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要善于用好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现在,我们回家吧!下课。   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   

1、引入   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2、新授   

1、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1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1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

1、左边4人

2、右边2人

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1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1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3、课中操   

4、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1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1想怎样列式。   

5、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   小学1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能力目标: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2)新授:   

1、教学例7: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

1、第1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2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2、从左上到右下这1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3、从右上到左下1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4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1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1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1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2)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并说1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3)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1做,再集体订正。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