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如何提高大班幼儿幼小衔接的独立性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1、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作为1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逐渐懂得留意和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活动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贴好牛奶杯的作画卡纸、废旧纸张、双面胶、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出示空的牛奶杯,问:小朋友觉得它可以做什么用甲再出示被剪成1半的牛奶杯,问小朋友:觉得像什么?先肯定小朋友的各种想法(为课后的作业布置埋下伏笔),再引出今天要做的课题—牛奶杯变花瓶。   

2、讲解示范。   分发教师已贴好的牛奶杯的卡纸(中班的孩子贴的是完整的杯形。大班的孩子贴的是杯子的1小部分,由孩子自己把杯子补充完整)和废旧纸张、讲解要补充的地方示范揉纸、撕纸成花以及贴的动作。   

3、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自己选择喜欢的废旧纸张(旧书、广告宣传单等)揉成团或撕成片后粘在合适的位置,数量和位置由小朋友自己决定。   

2、花朵粘好后、再用记号笔画出花枝、叶子。   

3、最后引导小朋友大胆添加合适的背景。   

4、展示、总结。   分享各组小朋友的完成作品。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牛奶杯做花瓶,但是牛奶杯还有好多用途呢,请小朋友回去再想1想,它还可以做什么用?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1起动手做1做、也可以把想法告诉老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连续不断、流畅的线条创作带有1定情景的图画,并大胆讲述创作的想法。   2.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和旋律不间断绘画,体验线条旅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彩色线条,正反两面都贴有彩色画纸的画板,水彩笔。   2.富有变化的音乐(快慢速度不同)。   活动过程   1.每人1根彩绳进行线条想象,请小朋友们把长线舞起来,轻轻松手,看小线条落在地上变成了什么。   2.出示1幅1笔画,请幼儿观察了解1笔画的特点,掌握1笔画的技巧。   (1)请幼儿拿画板试1试画1个1笔画事物,要求:笔不离开纸,1笔画成,这个图案是1笔画图案。   (2)师幼同画1幅画。教师虚拟1个情景,如“线条旅行”遇到什么,幼儿说到什么,教师就起笔画什么,中间不间断。   3.教师启发幼儿运用线条旅行的线索,在音乐的伴奏下绘画情景画。   (1)请幼儿欣赏1段音乐,听音乐旋律的快慢变化和感情色彩,讲1讲通过音乐听到了什么。   (2)请幼儿学习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感情和情景,大胆想象,画出富有情节的作品。提醒幼儿根据音乐旋律1笔画成,线条中间不间断,画满整张纸。   (3)听音乐进1步创作,要求画的图案要与音乐的旋律,速度有关。   4.组织幼儿交流展示创作作品,讲述自己的线条旅行故事。   (1)幼儿间互相讲述,讲述情节要与绘画图案1致,看谁讲的丰富有趣。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线条旅行故事,讲给大家听。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创作自己的线条旅行故事。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表述自己喜欢的叶子,在欣赏中初步学习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   

2、在创作中体验线描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线描画《神奇的叶子》,记号笔,绿色画纸,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线描画《神奇的叶子》:   

1、欣赏:今天老师带来1幅《神奇的叶子》,看看画上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形状?里面是什么样的?   

2、介绍自己喜欢的叶子。   前1阶段小朋友收集过许多树叶,还有哪些不1样形状的叶子,介绍1下?   

3、提出设想:今天我们也用有趣的点、线、面来装饰你最喜欢的1片叶子,然后把它们串起来做成树叶门帘,挂起来装扮我们的教室。   

2、讨论制作过程:   怎样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3、小结即提出操作建议:   

1、先用粗笔画出轮廓,注意叶柄画得明显些。   

2、用线条分块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注意线条的疏密、整齐。   

3、画好1面后剪下来,留出黑边,再画反面,两面可以装饰的不同。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个别幼儿画时细心地分割和装饰。   

5、在歌表演中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串树叶门帘挂起装饰教室。    活动反思:   我在选题时,考虑到叶子是幼儿所熟悉的,且利于幼儿探索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符合幼儿兴趣,会动手操作出自己所想象的作品,但本节课没有达到目标,要求学习用点、线、面来装饰树叶,但我在上课时欠缺对点线面的分析,幼儿不够理解这1概念。我提供的范作中忽视了暗示性的想象作品,装饰的作品可以抽象1点,以帮助部分幼儿根据范例进行创意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本班幼儿的自主性很好,对记号笔,剪刀等美工材料都能很好运用。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所喜欢或参加过的运动项目。   

2、借助图片和人物动作的表演,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不同人物的动态。   

3、体验将美术作品编成小故事的成功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幼儿晨练录象、体育项目图片(正面和侧面形态)、黑色勾线笔、绘画纸人手1份,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录象,并进行自由讨论。   教师:你看到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做哪些运动?   

2、观察运动图片,感知人物的动态。   ----教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运动?他的4肢是怎样的?   ----请个别幼儿上来模仿图片中的运动,做1个身体动作给大家看(正面或侧面的形象),引导幼儿观察4肢的姿态。   ----教师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描绘出小朋友锻炼的身姿。   

3、幼儿尝试画出自己所喜爱或参加过的运动项目,教师巡视。   鼓励幼儿自由选择,画出1种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师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和同伴1起参加运动的情景。   

4、迁移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运动场上,小朋友积极参与运动锻炼身体的情景。   观看录像有点吵闹,所以我在放录像之前提了要求。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看,去寻找。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的讲评时,我尝试改变策略,让评价活动不再以老师为主角,而是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用信任的眼光尊重他们的看法,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变换采用幼儿个体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以及师生间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这些积极互动的方法,鼓励他们在美术作品中大胆的展开想象,自由的展现自我,释放出各自的.与众不同,在欣赏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快乐中,激发幼儿和老师、和同伴之间的共同交流与分享,在轻松、友善、鼓励、肯定的氛围中,互相学习,相互发现,在共享成功的喜悦中共同成长。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1些好看的国画。我们1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1幅?   (1)欣赏齐白石的1组小鸡图。   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1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1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1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干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   (l)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   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1次我们再去试着画1画,好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篇6   

1、活动目标:   

1、学习中心及边缘连续装饰的技能,能用简单的图案装饰盘子。   

2、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连续对称的美。   

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掌握边缘连续装饰方法。   

2、活动准备:   

1、水彩笔、彩纸、废旧图书、雪花片、圆形纸盘若干。   

2、教师制作的盘子展。   

3、投影仪、各种盘子录像。   

3、活动过程:   (1)用谈话的形式组织幼儿看各种盘子的录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春节就要到了,请小朋友为自己家选盘子,提醒幼儿互相介绍自己选的盘子及原因。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连续装饰的方法。了解有规律排序的方法,从而解决重、难点。   

1、引导幼儿比较发现两个盘子的不同之处。   

2、强调连续装饰时,间隔开的花纹时1样的(形状、大小、颜色都是1样,)   

3、找出盘子展中连续装饰的盘子。   (3)幼儿自主选择装饰材料进行装饰。   (4)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提出要求:你喜欢什么样的盘子。   

2、幼儿操作时教师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注意图案、材料的创新;帮助能力弱的幼儿选择简单的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   (5)欣赏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1、幼儿自己选择位置放置自己装饰的盘子,自由介绍作品。   

2、运用互评方式讲评作品。重点引导幼儿讲评连续装饰技能的运用。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喷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1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1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1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1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1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大班美术:金灿灿的油菜花。

如何提高大班幼儿幼小衔接的独立性教案



2、如何提高大班幼儿幼小衔接的独立性教案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不能很好地衔接,是我国教育领域里的1个很突出的问题。由于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个重大的转折点。作为家长应该事先认识到这些变化必然会出现,并估计这些变化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然后在幼小衔接的这1整年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将来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1、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1般说来,孩子到了

6、7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1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1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1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1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1名小学生了。” 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1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1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1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1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1口1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1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1种相对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笔者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1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1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1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1些困难。例如,我们发现有这样1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这就是我们小学教育中常见的 “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1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可以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解决困难;还可以讲讲身边同龄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话故事,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信心。

4、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1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1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告诉孩子,上课之前要打两次铃,第1次是预备铃,听到预备铃,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第2次是上课铃,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3方面:

1、坐姿正确,做到“1直1正2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3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做到“3个1”:眼离书本1尺;胸离桌子1拳;手离笔尖1寸。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防止3种读书现象。1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2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3是“数量书”,就是读书的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3遍,我就读3遍,读1遍数1遍。这3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3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1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12年级读书要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要告诫儿童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举1个简单的例子:上学前的“清晨大战”几乎家家发生,为了赶时间,父母催得浑身冒火,“快起床、快穿衣、快吃饭”,孩子被逼得心慌意乱、情绪低落,这还不算,他们还丧失了所有的主动性。反过来,教会孩子自己使用闹钟主动起床(当然也学会了辨别长短针,学会了认识时间),在前1天自己拨好闹钟,孩子就拥有了精神和行为上的主动性。睡眠不足,他会体会到早上爬不起来的难过滋味,起得太晚,赶不上时间,他会体会到迟到的尴尬,自然而然就会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成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孩子。更为重要的是这孩子开始拥有了可贵的主动性。  对孩子来说,能处理某件事情,会让他们觉得十分高兴和满足。经常亲身体验这种感觉,则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2。被动的生活会让孩子产生“我1个人不行”的想法,不仅有碍孩子的自立,还会影响他的学习。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多数父母的心态。可是,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输了。别人自己会系鞋带,他不会;别人会动作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的帮忙;更糟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小朋友们兴奋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停止哭。这是个从早到晚都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克服依赖性,培养自立、好学精神的第1步。  3。终日无所事事的孩子容易变得头脑呆板,缺乏表现力。  无所事事的生活,其实就是1种平淡乏味的日子,会使人无精打采,孩子也1样。对正处在心理和智力发育时期的孩子来说,处于这种状态,日后就可能变得经常发呆,缺少喜怒哀乐,既不容易受到感动,也缺乏表现能力。学习能力自然也会受影响。比如,小学生写作文,除了文字能力,关键还要有把生活中的各种体验与感觉表达出来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是靠生活的丰富体验慢慢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家里经常和大人聊天、沟通,自动处理自己的事和帮助做家务,每天过着丰富多变、活力充沛、感觉良好的生活,大脑的功能自然会得到和提高。“潜在学力”能帮助孩子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有充分的能力和主动性,能较为自如地对付各种困难。缺乏“潜在学力”的死读书,不但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且最终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好成绩。  4。做家务能提高孩子学习能力。  孩子开始学习后,首先碰到的难题是什么?那就是用橡皮擦掉写错的字。不把纸擦破而能把字擦掉,对6~7的孩子实在是1项挑战。但是,如果在家里经常干家务的孩子,手会变得相当灵巧,橡皮的使用就不会成问题。  即使孩子做家务不够能干、灵巧,只要养成遇事全力以赴的习惯,也能对孩子的性格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今后能够锲而不舍地克服各种困难。做1件家务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分配给孩子属于他“自己的工作”,1定要督促他切实完成,这是培养孩子进取心的好办法。1个孩子能做到持之以恒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就会获得毅力,在学习上也能努力不懈。分担家务,拥有“自己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完成,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能培养他的耐心和毅力,使他在学习上也努力不懈。做家务经常需要计划,分段实施,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计划能力。1个孩子若有做事按顺序的观念,懂得计划,今后的学习效率自然能提高。  让孩子学做家务,学着从自己身边开始自立,培养他的责任感和爱心,懂得关心他人,这才是父母为孩子长大后获得幸福人生而留下的最大本钱。被填满了课堂知识的大脑,自私自利、缺少情趣的乏味生活,这不会是父母为孩子设计的“光明前程”吧?。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