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的洞 教案(带分析),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教案

报纸上的洞 教案(带分析)



1、报纸上的洞 教案(带分析)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雨林火焰 小班综合《报纸上的洞》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尝试观察画面,愿意表达。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报纸上的洞》,有洞洞的报纸人手1张。 活动过程:

1、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瞧(播放课件)(报纸)是呀,1张报纸。你们见过报纸吗?在哪里见过?(家里)都见过的,家里有报纸。 2.我这儿也有1张报纸,有点特别哦(播放课件),瞧,发现了什么?(1个)(圆)圆圆的。(洞洞)哦,这张报纸上有1个圆圆的洞。 3.哦,你们都发现啦,那报纸上的洞洞是怎么回事呢? 4.今天的这个故事就叫做:报纸上的洞

2、倾听故事。 1.故事讲述。 (1)配乐欣赏段落1。 (播放音乐、课件)苹果猪和丑小兔是两个好朋友,他们住在1起,是1对邻居,每天早上他们都喜欢趴在窗台前,看马路上来来往往的风景。 小朋友们,马路上会有那些东西是来来往往的?(汽车)汽车开来开去,是来来往往的,说得很好。还有什么是来来往往的?还有谁走来走去?还要来来往往的人。 (2)教师讲述段落2。 瞧(播放课件),丑小兔和苹果猪的窗台前也还有来来往往的人。他们喜欢大清早就趴在窗台前看这些来来往往的风景。苹果猪很热情(播放课件),只要是从他窗前经过的人(模仿苹果猪),苹果猪都探出脑袋来,和他们热情地打招呼,于是,(播放课件)丑小兔回去找了张报纸,剪了个洞洞,就这样(播放课件、音乐)。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教案



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教案

大班健康有趣的洞洞教案



3、大班健康有趣的洞洞教案

作为1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大班健康有趣的洞洞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健康有趣的洞洞教案 1    活动目标:   

1、体验在变洞洞游戏中的乐趣,愿意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3、能主动参与游戏。与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戏。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 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1定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教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   (2)教师用手掌变出1个洞洞,引导幼儿思考: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1个小洞洞。   (3)请幼儿寻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脐、耳孔)   (4)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   (5)教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教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教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洞洞?   

2、变洞洞游戏   (1)男女幼儿分组变洞洞。教师:看谁的洞洞最结实,可以让好朋友的报纸球钻过去。   (2)请小朋友想办法,变出大1些的洞洞,让你的好朋友钻过去。   (3)请大家动脑筋和好朋友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   (4)教师钻过的"洞洞"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 到大家围成1个圆圈。   

3、延伸活动   大家试1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帮助我们1起变洞洞?(墙壁、桌子、板凳)    教学反思:   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这个活动的重点之1,我设计了能让每个孩子很快进入角色的导入游戏"变魔术",将每1次探索和难度的提升渗透到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中;而掌握洞的正确概念,并能够用各种肢体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是这个活动的另1个重点.我借助的则是让小小报纸球穿过的游戏。   环节变洞洞。当我发现1个孩子将手臂放在耳边变出了洞,和别人变得不1样时,马上招呼其他幼儿来看看他是怎么变的,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将手臂放在耳边变出了洞。我在旁边不断地提醒:动动你的小脑筋.能想出和别人不1样的方法吗?有1个孩子用双手交叉变成了洞,我马上朝他点了点头,又用手指了指他的腿.说:"你能再试试吗?"孩子马上心领神会,用脚变出了洞洞。在西宁,在我们讨论到变出不1样的方法时.我注意让孩子示范的机会多1些.不再只示范1位孩子的动作,每当看到1名孩子用身体的各部位变化有所不同时,马上表扬,这下子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设计不同的动作让小纸球穿过了。   环节玩洞洞。孩子们变出了洞洞,都等着我用纸球来"检验"洞洞是否结实.我赶紧请孩子们分成两组,男孩子和女孩子面对面,当1组变洞洞的时候另1组就把手中的报纸球从洞洞里扔过去,我做过示范后孩子们就非常投入地玩了起来。   在两次活动后我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设计层层递进,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与老师配合默契。随着教师预设情景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由游离于目标之外到对活动本身产生较高的兴趣,从不熟悉老师到愿意和老师1同想各种办法,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1再强调的让幼儿在自由探索、相互学习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大班健康有趣的洞洞教案 2    活动目标:   

1、体验在变洞洞游戏中的乐趣,愿意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3、能主动参与游戏,与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戏。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1定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教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   ——教师用手掌变出1个洞洞,引导幼儿思考: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1个小洞洞。   ——请幼儿寻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脐、耳孔)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   ——教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教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教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洞洞?   

2、变洞洞游戏   ——男女幼儿分组变洞洞。教师:看谁的洞洞最结实,可以让好朋友的报纸球钻过去。   ——请小朋友想办法,变出大1些的洞洞,让你的好朋友钻过去。   ——请大家动脑筋和好朋友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   ——教师钻过的“洞洞”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到大家围成1个圆圈。   

3、延伸活动   ——大家试1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帮助我们1起变洞洞?(墙壁、桌子、板凳)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我设计了能让每个孩子很快进入角色的导入游戏“变魔术”,将每1次探索和难度的提升渗透到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中;而掌握洞的正确概念,并能够用各种肢体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是这个活动的另1个重点.我借助的则是让小小报纸球穿过的游戏。此次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体会1:互动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包括孩子与教师、同伴、材料的互动。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温馨、激励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信任、亲近教师.愿意和教师交流,愿意展示自己的动作。在环节1中,我利用手指互相打招呼的游戏与每1位孩子亲近,抓住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把注意力尽快投入到接下来的手指变洞洞的环节。   体会2:只有当学习者自己觉得学习活动是有意义、有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意识与行动才是统1的,才会表现出积极、自觉的行动,所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非常重要。在环节2中,孩子们对找寻自己身体的洞洞这种简单问题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我提高要求,让孩子们在“蹦1蹦”中去探索。   体会3:无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要针对孩子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我们班孩子平时活动时分组形式运用的较多,所以孩子们对自己组队进行自主活动很熟悉,我则作为1名观察者,让孩子在前,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

小班 报纸上的洞洞教案



4、小班 报纸上的洞洞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cheungyore 活动名称:报纸上的洞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小猪用报纸上的洞洞帮助小兔克服胆小的缺点。 2.体验和好朋友在1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 活动过程:

1、认识小兔(价值分析:认识小兔,发现小兔的胆小特点。) 1.出示图

1、2:认识小猪和小兔,引导幼儿打招呼。 你们站在窗前看过风景吗?看到过什么风景? 2.你们觉得,当有人走过的时候,两个好朋友会怎样呢? 3.小猪很大方,可是小兔呢?它怎么样?为什么要躲到窗帘后面呢? 小结:用小兔喜欢的东西吸引它出来,真是好办法!

2、报纸上的洞洞(价值分析:观察画面,理解小猪作为好朋友帮助小兔克服胆小的过程。) 1.出示图

3、4:我们来看看小猪和你们想的办法1样吗? 聪明的小猪找来了1样东西,它能帮助小兔,我们来看它是什么? 这张有洞洞的报纸能怎么帮助小兔呢?看就看呗,干嘛从洞洞往外看?

2、出示图

5、6: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找到小兔吗?它在哪儿?在干什么? 3.出示图7至图9: 你发现洞洞有什么不1样吗? 4.观察图7: 第1天的洞洞最小,小兔看见了什么? 5.观察图8: 洞洞大1点了,小兔看见了什么? 6.观察图9: 洞洞更大了,小兔看见了什么?它心里会怎么想?。

中班健康我们身体里的“洞”教案



5、中班健康我们身体里的“洞”教案

作为1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中班健康我们身体里的“洞”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健康我们身体里的“洞”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捕捉画面中的关键信息,能较清楚地表达对图片的理解。   

2、了解我们头上的“洞”及其作用,乐意在游戏中运用感觉器官进行探索。   

3、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图书、花露水、魔盒(糖果)等   活动过程:   

1、生活中的“洞”   环节意图:感知理解什么是洞,引发对洞的兴趣   

1、钻洞游戏,体验钻洞的乐趣   

2、观察生活中不同的“洞”,幼儿看看猜猜引发对洞洞兴趣。   提问:没有这些洞会怎么样呢?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洞,它们都各有用处。   

3、流鼻涕的“洞”:   了解除了生活中有很多洞,我们的头上也有洞。   

2、我们头上的“洞”   环节意图:捕捉画面关键信息,了解头上的“洞”的作用,   

1、找1找:头上的“洞”   找找、说说头上有哪些“洞”,翻出相应的图片   

2、介绍绘本   介绍书名,幼儿自主阅读(书中“小锁”前的.部分),找找刚才说到的“洞”,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3、呼吸、闻味道的洞——鼻子:(共同观察画面,引导观察)   (1)提问:鼻子“洞”有什么用呢?书里哪幅图片告诉你鼻子可以呼吸?   —寻找绘本中相应的页面,通过呼吸体验理解图片内容。   小结:鼻子“洞”帮助我们呼吸。   (2)寻找出书中另1幅与鼻子相关的画面。   通过辨别花露水的味道,理解画面所表达的鼻子的作用。   小结:鼻子把闻到的气味报告大脑,大脑想1想就知道闻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味道。   

4、听声音的洞和看东西的洞(引导幼儿通过自主阅读捕捉、理解画面关键信息)   (1)听声音的洞——耳朵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经验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游戏:听听、想想、猜猜   听听电话铃声、救护车鸣笛声,想想、说说是什么   小结:耳朵听到的声音报告大脑,大脑想1想就知道听到的是什么东西的声音。   (2)看东西的洞——眼睛   —阅读眼睛页面,尝试通过画面理解并表达眼睛是怎么看东西的   —游戏:看看、想想、猜猜   通过看到的动物影子及动物局部进行推测,并能清晰地表述判断的理由。听声音再次进行删选与判断。   小结: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会报告大脑,大脑会把接收到的信息放在1起,然后向我们报告:“报告小主人,前方发现……”。   

5、吃东西的洞——嘴巴   回顾头上还有哪个洞洞没说到,知道嘴巴有吃东西的作用。   

6、游戏:“魔盒”里面有什么?   用听1听、闻1闻、看1看的方式猜测魔盒里是什么,并用嘴巴尝1尝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说明理由。   小结:原来大脑收到的信息越全面你做出的判断就越准确。   

3、身体里的洞   

1、鼻子、耳朵、眼睛、嘴巴,我们头上的洞真不少,它们都很重要。说说我们身体上除了头上有“洞”还有哪里有“洞”呢?   

2、打开小锁引发幼儿阅读绘本后半部分的兴趣,将绘本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延伸阅读。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1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1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中班健康我们身体里的“洞”教案2    活动意图: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1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1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1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接触到的事物。《我们身体里的洞》关注的是平常不被称之为"洞"而又最为我们熟悉的"洞",不仅呈现了身体里的"洞",还有各种"洞"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1些洞的用处。   2. 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   3. 萌发保护“洞”的意识。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PPT“我们身体里的洞”。   2. 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5角星标记。   3. 纸制背心、短裤。    活动过程:   (1)洞洞大猜想。   1.出示PPT1 :1个洞   这是什么洞?(下水道)   2. 出示PPT2:许多洞   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什么洞?(洗澡喷头上的洞,长得像莲蓬,因此我们叫它“莲蓬头”)   3. 出示PPT3:两个洞   这两个洞是什么?   (2)寻找身体里的“洞”,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1. 找“洞”游戏:分组找身体里的“洞”,并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2. 自主阅读,发现身体里更多的“洞”,集体讲述“洞”的本领。   (3)给“洞洞”分类,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1. 把哪些“洞”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哪些动要露在外面?为什么?   2. 哪些“洞”要藏起来,为什么?   3.帮娃娃藏“洞”。(为娃娃"穿"背心短裤)要藏起来的"洞洞",我们要特别地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别人摸。   4.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和同伴继续阅读图书,找身体里的“洞”。   

2、钻洞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4个环节。第1环节为"洞洞大猜想" 第2环节为找洞洞,第3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1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1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