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幼儿园摩擦起电教案
1、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
作为1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1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牛奶几乎每个幼儿都天天喝,吃完以后就随手扔了纸盒,我觉得非常可惜,何不利用这纸盒给孩子游戏玩耍,体验用废物做玩具的乐趣。但是成人常常认为只有买的、昂贵的玩具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实不然,我们常常能在家中利用不需要的包装盒(如盒子、瓶子)等中找到各种教育契机。比如:可以通过挤、压纸盒装水射水等来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同时感受装水的不同方法,从小培养幼儿自己探索尝试的科学能力。设计这1活动,
1、可以让幼儿熟悉生活中各种盒子的不同废物玩法,帮助幼儿获得感性经验,不是买的玩具才是最好的玩具;
2、锻炼手部肌肉;
3、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用不同方法玩纸盒水枪的游戏,感受不同玩法的乐趣。
2、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喝光的空牛奶盒、装水的容器、若干,倒背衣、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
2、装有颜色的牛奶盒每人1个,大张白纸两张,小熊、电话机1个,场地准备。 活动过程:
1、导入: 幼儿和老师1起做游戏,电话铃响了。老师假装接电话。 “你好,你找谁?哦,是小熊。有什么事?……请我们小朋友1起到你家去玩纸盒水枪?哦,你等1等我来问1问?”老师问:“小朋友,小熊请我们1起去它家去玩纸盒水枪,你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
1、幼儿向小熊问好。小熊请小朋友坐。(老师套手偶)
2、幼儿围坐在老师的周围,老师展示纸盒。 小熊:“小朋友,谢谢你们来我家做客。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纸盒水枪,你们想玩吗?
3、教师示范。师:这是1个空的纸盒,现在老师要把它变成1个水枪,看看老师能不能成功。先把牛奶盒挤1下放到水里,把它拉拉好,数5下,
1、
2、
3、
4、
5、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哈哈,有了小朋友仔细看,水枪要发射了。好不好玩?现在请小朋友试试
4、引导幼儿积极尝试。教师帮助能力弱不愿尝试的小朋友。幼儿尝试打开装水、射水。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关注以下内容:注意幼儿的习惯养成,如不要把衣服弄湿,不要把水射在小朋友身上,毛巾擦过要放在指定地方。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共同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即自己是如何装水、射水的。鼓励幼儿尝试打开各种不同的方法装水、射水。边操作边说“纸盒水枪射射”。)
3、结束:
1、现在我们让水枪再来给我们变魔术发射‘烟花’?教师示范把彩色水枪喷在白纸上,让幼儿体验彩色水枪喷在纸上的乐趣。
2、鼓励幼儿积极尝试。
3、庆祝自己也会变魔术,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4、收拾材料,回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中始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育原则,每个环节都让幼儿先行探索、理解,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引导。事实证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学会”。 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2 目标预设: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摩擦产生的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萌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通过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重、难点: 本节活动不是要求幼儿认识静电,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物体摩擦产生的神奇魔力,从而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活动,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我把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做为重点,精心的呵护和培植。 设计理念: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静电现象在冬季是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许多有关静电的现象。作为教师,应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设计思路: 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操作,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再次试验各种方法得出结论,并记录下操作结果,最后鼓励幼儿多观察,勤思考。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思考师:冬天来了,天空上飘下了美丽的雪花!(教师边说边抛洒小纸片)小朋友,想不想把小雪花拣起来玩啊? 师:可是,小雪花很害羞,1碰到我们的手,就化成水了。小朋友,想1想有什么办法,我们不用手,就能拿起这些小雪花呢?你们桌上有些东西,可以用它们试1试。
2、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木棒、木头筷子、塑料筷子、纸棒、塑料梳子、木头梳子、小铁棒等)11试验,看能否成功。
3、做各种物品摩擦毛衣产生的现象师:看这里,老师手里面有1把尺子(在黑板上画1个表格,在表格中画1把尺子),老师用尺子能不能拿起小雪花呢? (不能)师:真的吗?看看老师的魔法:神奇1擦,芝麻开花。(在毛衣上擦)再用尺子去吸引小纸屑,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观察师:小纸屑被吸引过来了,小朋友,轻轻1擦,神奇不神奇啊?(在黑板上做记录演示行的表示法)(神奇)师:塑料尺只要我们往身上的毛衣上1擦,它好像就突然具有了神奇的魔力1样,能吸引起小纸屑,真是很有意思。还有什么东西擦1下就能产生神奇的魔力呢? 老师这里还有1支铅笔,让我来试1试,看能不能产生魔力。"神奇1擦,芝麻开花"(黑板上在表格中画铅笔)能不能吸引啊? (不能)(老师在黑板上做记录演示不行的表示法)师:这儿还有1把梳子,让我们看看它摩擦后能不能产生魔力(营造1种看见什么都想试1试的情境。)请个别幼儿来操作。
4、幼儿分组操作,并记录结果下面请你们再用桌上的那些东西试试,看看它们摩擦了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跟你同桌的好朋友1起来做试验,把你们发现的现象都在纸上记录下来。做试验的时候,1定要1个人1个人做,其他的小朋友协助他,并且要仔细观察。 教师巡回指导,统计的时候引导幼儿如何做记录。
5、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请3--4名幼儿展示记录表,并表述出来。 师:从你们的记录表上可以看出塑料尺、塑料棒、塑料梳子这些东西擦了毛衣以后,能吸引小纸屑。其实,在冬天,很多东西因为摩擦而互相吸引,看当我们梳头的时候,梳子和头发也会互相吸引。小朋友,如果以后你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就告诉杜老师,比1比谁眼睛最亮,最善于发现身边的奥秘! 教学反思: 1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1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1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3 设计思路: 现在是春天的主题,春天又是万物苏醒,气象更新的季节,结合课改精神和“科学认读”的理念与计算活动相整合,设计了这个活动。因为数字1――10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已相当熟悉,而“科学认读”是以感官刺激让幼儿逐步认识汉字,同时,还要以幼儿感兴趣的或能吸引孩子的内容来刺激孩子的感官,让孩子自由学习,自己去找答案。所以,我觉得数字1――10与汉字中的量词的念法相同,但写法不同,还有大小写之分,对于好奇的孩子来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更便于孩子记忆和认读。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感受春天的气息,知道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
2、初步了解汉字中也有表示数量的字。 活动准备: 1幅春天的画面,练习纸、记号笔、汉字卡,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1、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你怎么知道是春天啊?;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泛讲)是啊,春天是万物苏醒,气象更新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我这里也有1幅春天的画,你们看看有些什么?(幼儿讲述,并找出相应的汉字)
2、幼儿操作:你们看到那么多景色,我再请你们帮忙数1数有多少,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把他写在这张纸上。
3、师生共同检验:填上数字。
4、认识汉字中的大小写数字:我这里还有1些字宝宝,他们说,他们也叫
1、
2、、、、10,而且,他们还是双胞胎,名字1样,长的不1样,你们认识他们吗?(幼儿操作,幼儿自由选择摆放)
5、再次检验: (1)纠正错误 (2)整理区分大小写汉字。
6、结束活动,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操作。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1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1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4 设计理念: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静电现象在冬季是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许多有关静电的现象。作为教师,应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操作,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再次试验各种方法得出结论,并记录下操作结果,最后鼓励幼儿多观察,勤思考。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摩擦产生的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2、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萌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活动重难点: 本节活动不是要求幼儿认识静电,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物体摩擦产生的神奇魔力,从而萌发对科学的兴趣。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活动,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我把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做为重点,精心的呵护和培植。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思考 师:冬天来了,天空上飘下了美丽的雪花!(教师边说边抛洒小纸片)小朋友,想不想把小雪花拣起来玩啊? 师:可是,小雪花很害羞,1碰到我们的手,就化成水了。小朋友,想1想有什么办法,我们不用手,就能拿起这些小雪花呢?你们桌上有些东西,可以用它们试1试。
2、幼儿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木棒、木头筷子、塑料筷子、纸棒、塑料梳子、木头梳子、小铁棒等)11试验,看能否成功。
3、做各种物品摩擦毛衣产生的现象 师:看这里,老师手里面有1把尺子(在黑板上画1个表格,在表格中画1把尺子),老师用尺子能不能拿起小雪花呢? (不能) 师:真的吗?看看老师的魔法:神奇1擦,芝麻开花。(在毛衣上擦) 再用尺子去吸引小纸屑,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观察 师:小纸屑被吸引过来了,小朋友,轻轻1擦,神奇不神奇啊?(在黑板上做记录演示行的表示法) (神奇) 师:塑料尺只要我们往身上的毛衣上1擦,它好像就突然具有了神奇的魔力1样,能吸引起小纸屑,真是很有意思。还有什么东西擦1下就能产生神奇的魔力呢? 老师这里还有1支铅笔,让我来试1试,看能不能产生魔力。“神奇1擦,芝麻开花”(黑板上在表格中画铅笔)能不能吸引啊? (不能) (老师在黑板上做记录演示不行的表示法) 师:这儿还有1把梳子,让我们看看它摩擦后能不能产生魔力(营造1种看见什么都想试1试的情境。)请个别幼儿来操作。
4、幼儿分组操作,并记录结果 下面请你们再用桌上的那些东西试试,看看它们摩擦了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跟你同桌的好朋友1起来做试验,把你们发现的现象都在纸上记录下来。做试验的时候,1定要1个人1个人做,其他的小朋友协助他,并且要仔细观察。 教师巡回指导,统计的时候引导幼儿如何做记录。
5、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请3——4名幼儿展示记录表,并表述出来。 师:从你们的记录表上可以看出塑料尺、塑料棒、塑料梳子这些东西擦了毛衣以后,能吸引小纸屑。其实,在冬天,很多东西因为摩擦而互相吸引,看当我们梳头的时候,梳子和头发也会互相吸引。小朋友,如果以后你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就告诉杜老师,比1比谁眼睛最亮,最善于发现身边的奥秘! 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主要运用探索式教学法,尽量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1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5 设计背景 幼儿园的孩子们,对生活中各种各样弯弯的东西是熟悉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我想:怎样将抽象的弯弯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让孩子在探索、交流、游戏中去感知各种弯,知道不同的弯有不同的名字?所以设计本次活动“从生活中引入,利用形象的教具帮助理解”,在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的弯:8字弯3字弯。
2、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制造弯。
3、运用肢体语言感受弯。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了解特殊的弯; 难点:弯折电线创造性造型。 活动准备 各种带弯的物品。用来制造弯的材料。教具(电线围成的蝴蝶和数字8)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
1、引出弯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弯弯物品
3、幼儿相互介绍手中的弯弯。
4、送弯弯回家。
2、基本环节
1、认识特殊的弯。 3字弯————教师出示教具蝴蝶(幼儿找弯,用手感受弯,用语言描述弯) 8字弯————教师出示数字8
2、制作弯
3、作品分享(数码相机现场拍摄,大屏幕展示)
4、身体部位上找弯(例如:眉毛、耳廓等等)
3、结束环节 身体造型表现弯(音乐舞蹈) 活动延伸 生活中细心观察,寻找更多的弯弯带到幼儿园和朋友分享。 教学反思 带领着幼儿进入了1个弯弯的世界中。在开始的时候,让幼儿面对各种物体,并引导他们去发觉和体验与之相关的造型、作用和乐趣,再让幼儿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创造探索1个弯弯的世界。 幼儿园中班科学《我的发现》教案6 活动设计背景 了解、回顾4季的变化是大班幼儿的学习内容之1。在设计“我发现的变化”这个教学活动时,我们考虑得较多的是如何回归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发现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活中的变化。除了验证1些变化现象外,我们还尝试把科学启蒙活动的大目标——科学态度的养成融入其中。 这个活动的脉络有两条: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活中的变化。其中。“自然界的变化”包括两个小环节:(1)回忆冬季的变化。(2)回顾4季的变化。“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两个小环节:(1)交流我发现的变化。(2)欣赏其他的变化。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学习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事物。
2、感受身边的变化,大胆地表述生活中自己发现的各种变化。
3、在生活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感知周围生活中的变化。 难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及观察、比较、想象、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4季的变化,通讯工具的变化。
2、1些会变化的东西:粉笔、固体胶水、速溶奶茶、大米、未充气的气球、铁丝、香蕉、苹果、饮料瓶(内有少许水)、纸张、橡皮泥、肥皂等。
3、文字的变化动画、通讯工具演变PPT。 活动过程
1、4季的变化
1、发现冬季来临时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当冬姑娘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周围有哪些变化? 幼:天气会变冷、会下雪、会穿厚衣服。 师小结:当冬姑娘到来时,我们的周围会发生许多变化(树叶变的枯黄,纷纷掉落、气温降低、会下雪、花儿凋谢、人们会换上冬装御寒。)
2、回忆其他季节的特征,感受4季的变化。 师:大家还能回忆起春暖花开的春季、烈日炎炎的夏季、桂花飘香的秋季是怎样的吗?各个季节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变化的? 幼: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对,现在让我们1起来看1看4季的变化吧。 (教师播放课件《4季的变化》,帮助幼儿完整地回顾4季特征,感受4季的变化。) (1)播放幻灯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4季的特征,巩固幼儿对4季的认识。 (2)再次点击课件,完整播放4季更迭的过程,引导幼儿感受4季的变化过程。
2、生活中的变化
1、交流:我发现的变化。 师:除了季节会变化,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变化,你们都知道哪些变化? 幼:讨论后自由回答。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东西,1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幼儿:幼儿观看。 师小结:现在我们1起来看1看哪些东西会发生变化。
2、出示教具,引导幼儿观察。 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分析归纳变化需要1些条件,如时间、外力等。 (粉笔用过后会变短、铁丝用力掰会变弯、固体胶放久了会变硬、大米煮好后会变软、书本用久了会变旧、苹果放久了会变坏、饮料喝完瓶子会变空、肥皂用久了会变小等等。)
3、师提问:出示袋装奶茶提问,小朋友们,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啊? 幼:奶茶。 师:我的杯子里有奶茶的粉末,它会有什么变化呢?(师倒出奶茶粉末到透明杯子里。) 幼:用热水冲泡,会变成可以好喝的奶茶,香香的,甜甜的。(师用准备好的水冲泡奶茶,幼儿观看。) 师:原来,奶茶粉会从粉末状态变成液体状态,变化成了可以喝的奶茶,味道好极了!不过需要用水冲泡这个条件。 师提问:出示“变质”的香蕉提问,小朋友们,这个香蕉变得怎么啦? 幼:变坏了,变得不能吃了。 师:是的,我们看到香蕉的身体上出现了很多黑色斑点,说明这个香蕉摆放的时间太长了,它霉变了,这样的变的香蕉我们吃了会拉肚子的。 师小结: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在生活中,我们周围很多物品也在发生变化:有的颜色变了,有的形状变了,有的味道变了,有的重量变了,这真是1个神奇变化的世界。
4、师提问:生活中有不会变化的东西吗? 幼:自由回答。 师:大家的意见呢?(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出纠正。如:电视机的画面会变化;时间长了电视机旧。小朋友会变高,会长大。幼儿园会变得越来越漂亮。) 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看似不变的东西其实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它们的变化。
3、了解、欣赏其他的变化。 师:现在我也要和大家分享我发现的变化。(播放文字变化、通讯工具变化) (1)播放文字的变化动画。 师:看了这1组变化的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幼:自由回答。 师小结:文字的变化过程漫长,从古至今,历史悠久。 (2)播放通讯工具幻灯片。 师:看了这组幻灯片,你有什么感受? 幼:自由回答。 师小结: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
4、幼儿操作。
1、老师这里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东西。(铁丝、纸、橡皮泥、气球、雪花片。) 请每组幼儿拿出小椅子下面的物品进行操作,感受物品的变化。
2、请幼儿说说看,你是怎样使你手里的物品变化了。 (铁丝用力掰会变弯、纸可以变成折纸的动物,还可以揉搓后变成纸球或变皱、橡皮泥捏1下会变形、气球吹气会变大、雪花片接在1起会变成不同的形状。)
5、总结归纳变化的意义。 师:请幼儿展示操作后物品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变化,真棒。大自然和我们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会变化的,季节会交替变化,人会长大变老,我们的生活化境会越变越美好···有1些变化是我们马上就能看到或感觉到的比如天气的变化,还有1些变化是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现的,比如文字的变化、通讯工具的变化等等。前不久,我们大3班的小朋友就迎来了1个大的变化,那就我们从中班的小朋友变成大班的小朋友了。大家都长高了,大1岁了,变懂事了。老师祝愿你们有更多令人高兴的变化! 教学反思 这是1节目标为让幼儿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了解各种事物都是出于变化之中的科学探索活动。1堂课下来不足的地方有很多,刚开始多数幼儿认为很多东西都是不会变化的,有的地方我没能及时纠正,而是选择用实际来证明幼儿发的错误,让幼儿未能充分理解到什么是变化。 本堂课我准备了很多教具,自我总结不足之处有:
1、展示给幼儿观看的东西缺乏新意,幼儿观看后感觉不明显。
2、在播放有关变化的东华时,特别是《文字变化》的动画时,我的讲解不够白话,有些用词较深奥,幼儿难以理解,感觉比较困难。
3、最后1个环节,幼儿操作时提供给幼儿操作的材料较少,应给幼儿准备更多集多种变化的物品让幼儿探索和发现,也许是考虑到安全的因素而忽略了培养幼儿的发现探索的能力。其次,应把操作材料放于桌上,让幼儿自!出自:快思老、师!主选择感兴趣的物品来操作。而不是让每个幼儿只拿1样,没能达到预想的实现幼儿自由探索这1目标。
4、和幼儿交流不够,没能应到幼儿进入探索发现的氛围中来。 经过课后的反思和其他老师的建议,我想以后类似的科学探索活动就不会显得这么生硬,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2、幼儿园摩擦起电教案
百度资料
1、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2、在实验中了解摩擦产生静电的粗浅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2、活动准备: 塑料制的梳子、尺子和笔、塑料袋、纸屑、毛衣、气球、两种颜色的自制纸盒若干等
3、活动过程:
1、探索活动:搬运小纸屑 (1)出示塑料制的梳子、尺子和笔、纸屑、毛衣、气球等,请幼儿用这些工具,把红纸盒里的小纸屑搬到黄纸盒里。 (2)幼儿交流搬运纸屑的方法,老师归纳总结。
2、尝试与讨论 (1)引导语:“我们换1种方法,尝试用1用摩擦的方法,看看会有什么结果。”教师示范把塑料尺子在毛衣上来回反复摩擦几次,然后接近小纸屑,请幼儿观察。 (2)引导语:“你有什么新发现?”“为什么尺子被摩擦了以后会收起这些小纸屑?”(幼儿讨论) (3)幼儿具体操作。尝试换1种物品来摩擦,看看会不会出现刚才的现象。比如:用吹鼓的气球表面、塑料袋表面、塑料笔或塑料梳子。
3、教师总结小朋友的发现,告诉幼儿这种现象是摩擦产生静电。并提问让幼儿想1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感到有静电?
4、活动延伸:
1、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这些静电,比如:睡觉前,关掉电灯后,再脱毛衣,看看能否听见“噼啪”的声音,能否看见火星;
2、帮助幼儿了解如何消除静电,如用水或钥匙。
3、幼儿园学习的真能干怎么说
中班主题活动自己做真能干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思路,环境创设,家园共育,预设目标,主要活动等内容,尝试描画自己的手,体验其中的乐趣,大胆想象并画出小手能做的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自己做真能干教案吧。 主题思路: 中班的孩子,对事情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了,而且,他们现在已经有了1些自己的想法,遇到事情以后相对比以前依赖性小了很多。自己知道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处理好问题。例如:当他们看到班里有纠纷的事情,有的孩子就能出来解决。他们会说:“男孩子应该让着女孩”“小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并且,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去打扮生活,去解决困难。 环境创设:
1、教师与幼儿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启迪幼儿与同伴间友好相处。
2、在各区角投放相关的材料。如:数字卡,实物卡,手偶或头饰,纸团粘贴等。
3、开展“摸箱”和图形拼搭活动,巩固幼儿对数形的认识。 家园共育:
1、平时与幼儿交谈时,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失利,引导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如:家里几口人?早上乘坐几路公共汽车?
2、放手让幼儿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穿脱衣服、整理物品等。
3、带领幼儿外出观察各种建筑物,帮助其学习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求助电话11
9、12
0、110。 预设目标:
1、 尝试描画自己的手,体验其中的乐趣。
2、 大胆想象并画出小手能做的事。
3、 知道摩擦能产生静电的现象。
4、 乐意动手操作,爱做科学小实验。能较细心、耐心地进行操作。
5、 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出小弟弟早起劳动和“亚克西”的动作。
6、 学习遵守游戏规则,练习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7、 学习将物体按不同用途(吃的、穿的、用的)分类。
8、 遇到危险或急事时会拨打急用电话,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9、 能用普通话清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1
0、 能用脚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1
1、 通过交谈,明白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1
2、 利用塑料袋制作各种物品,提高动手能力。 1
3、 学习比较3个物体的长短,并会用相应的词汇描述。 1
4、 学习用小棍赶球行进,尝试探索用不同的器械赶球的方法。 1
5、 了解秋天的主要特征 主要活动: 健康领域:求助电话 洗手绢 冲浪 我会赶小猪 语言领域:我的小手真能干 自己的事自己做 落叶 手指歌 击鼓传花 社会领域:我俩不1样 求助电话 洗手绢 科学领域:会跳舞的小纸屑 我会分 气垫战车 比比谁的长 魔法铁丝 艺术领域:我的小手真能干 小弟弟早早起 奇妙的塑料袋。
4、静电,会转弯的水流教案大班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赏、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学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主动、积极地寻求帮助。
3、初步了解1些力所能及的防止静电的方法。 活动准备: 绸布、尺子、铅笔、钥匙、硬币、气球、雪花片、塑料袋 幼儿用书P34(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迁移幼儿生活经验,教师演示实验步骤
1、迁移幼儿经验,提问 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尺子和散放1些纸屑在桌子上) 提问:你们知道怎样能让尺子将桌上的纸屑吸起来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或根据生活经验回答,或进行大胆猜测)
2、教师进行实验 用尺子在绸布上摩擦,然后吸起桌上的纸屑。
2、幼儿实验并记录,观察静电现象,教师进行引导
1、介绍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提出实验要求 请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带领小朋友看并说1说实验材料有绸布、尺子、铅笔、钥匙、硬币、气球、雪花片、塑料袋) 待会做实验的时候就请小朋友先用绸布和这些材料进行摩擦,像刚才老师1样,然后去吸1吸桌子上的纸屑,看看哪些物品和绸布摩擦后能将碎纸屑吸起来,就在记录表上相应的物品格下面打“√”
2、幼儿实验,教师进行观察并指导,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3、集体分享实验结果 请小朋友说说你的实验结果,看看有谁的结果不1样?
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对幼儿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 请幼儿再次进行实验,并分享结果。
5、教师总结,简单解释静电现象 提问:为什么有的东西能吸起来,有的不能呢?
3、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常用的防止静电的方法
1、你遇到过静电现象吗?感觉怎么样?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静电呢?
2、教师总结:我们要尽量穿棉质的衣服,勤洗澡、勤换衣服。天气干燥的时候要注意擦防晒霜。
5、幼儿园静电教案
1 教案1:奇妙的静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动手操作感知、发现物体摩擦后产生静电现象,初步了解静电的相吸、排斥、放电现象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2、使幼儿用观察记录的方式,交流探索摩擦起电现象的过程和结果,并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与描述。
3、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大胆尝试与他人不同的方法,不但增强其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碎纸、泡沫、丝巾带、海绵、尺、笔、木梳、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
2、图片、录象带。 活动过程:
1、“变魔术”活动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用“神奇”的魔棒吸起小碎纸。
2、幼儿尝试。 (1)想办法用玻璃棒吸纸屑,探索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能吸起纸屑。丰富词汇:摩擦。 (2)幼儿再次尝试,感受成功的喜悦。 (3)向幼儿介绍玻璃棒吸起碎纸屑的原理,揭示课题。
3、尝试用不同材料操作,感知静电的相吸、排斥现象。 (1 )幼儿分组操作,并做操作记录。 (2)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3)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摩擦以后都能产生静电现象。 (4)小实验,发现静电的排斥现象。
4、介绍放电现象。 (1)看录象,了解放电现象。 (2)幼儿讨论,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放电现象。
5、观看录象,了解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2 教案2:《奇妙的静电》
1、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摩擦起电的实验探究,感受静电的奇妙,体验制造静电的快乐。
2、在操作和实验中发现用什么样的物品、怎样的方法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能记录、交流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3、初步感知摩擦引起的静电现象,发现有的物体(如塑料)摩擦后能产生静电,吸起纸屑等轻巧的物体,有的不能。
2、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生活中的静电》;音乐。
2、每组塑料纸1张,小盘子1个,塑料直尺、铅笔、吸管、金属筷子、水彩笔、碎纸片、小气球若干。
3、活动过程
1、欣赏魔术,产生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1)变魔术:出示1张小塑料纸,松开手指后,塑料纸会掉下来,但用塑料纸与头发摩擦后,塑料纸能吸附在手上,松开手指后也不会掉下来。 (2)请幼儿猜测其中的原因。
2、尝试操作,探索魔术的秘密。 (1)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2)引导幼儿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尺子经过摩擦以后产生了电,这些电叫静电,它能吸引轻小的物体。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3、再次尝试,进1步探索魔术的秘密。 (1)提问:还有什么东西也能用来变这个魔术,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呢? (2)幼儿先记录自己的猜想(认为能产生静电的划“√”,不能产生静电的划“x”),再自由动手操作,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并进行记录(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在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如衣服、头发等处摩擦) (3)幼儿对照记录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根据记录视情小结幼儿的发现。
4、游戏:贴气球,迁移探索经验。 (1)出示气球,提问:怎样让气球贴上黑板不掉下来? (2)幼儿分两组比赛,比比1分钟内哪组气球贴得多。 (3)观察、比较后,引导幼儿小结:除了塑料物品外,橡胶物品摩擦后也能产生静电。
5、观看课件,拓展认知,了解生活中的静电。 (1)幼儿完整观看课件,初步了解静电产生、静电利用、静电危害、静电防止。 (2)小结:在干燥的环境下,要想使自己不被“电到”,就要保持身体的湿润,勤洗手、洗澡,穿棉、丝等布料的衣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