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1、教科版4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白又白用 教科版4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4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新版教科版4年级上册科学目录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解
1、水能溶解1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1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1)
4、跳动起来会怎样(2)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1课水能溶解1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4.3.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3.1
2、使物体发出声音【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
2、教科版4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馃尲闈欏噣馃尲 教科版4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1、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1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1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2、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1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1个比较长的时间(如1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2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4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4教学目标:8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26作业:3作业:作业本课的教学从1开始就十分注意为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的学习环境。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
3、教科版4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白又白用 教科版4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4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新版教科版4年级上册科学目录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解
1、水能溶解1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1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1)
4、跳动起来会怎样(2)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1课水能溶解1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4.3.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3.1
2、使物体发出声音【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
4、教科版4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馃尲闈欏噣馃尲 教科版4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1、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1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1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2、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1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1个比较长的时间(如1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2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4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4教学目标:8
2、对教学目标的反思26作业:3作业:作业本课的教学从1开始就十分注意为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的学习环境。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
5、教科版小学科学4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4年级上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教案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学情分析:本单元第1节课中已经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声音,比较了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不同,并说出了1些特点。本节课则继续深入探索,从上1课中激发学生兴趣,从敲和压、静止与振动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逐步引导学生发掘声音产生的原因。
5、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6、教学过程: (1)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2)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3)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1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1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 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1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1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1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1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7、板书: 2.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8、课后反思 在上课前,首先需解读教材,分析所教内容在整个科学教材中的地位,以及课程标准对此知识的要求,把握各知识间的承接。如:声音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世界的部分,与光、电、热、磁1样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后解读声音这1概念,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等。再次分析学生,思考本课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在这节课中,应教会学生归纳与反证的能力,如:在让学生描述振动式1种什么样的运动时,可通过比较摆动、晃动、振动的运动特点归纳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在思考是否所有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时,可将正在发声的物体(锣、鼓)停止振动,看看是否还有声音,从而反证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使结论更具说服力,起到完全归纳概念的作用。做好以上准备,最后才是制定出本课的3维教学目标。对于本课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也存在较多的问题。课题导入部分,设计得不够巧妙,感觉只是为了导入而加上的,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导入是为了本课的教学而做准备的。此外,在提问时存在问“假问题”,给学生设置“回答圈套”的现象,如: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此类提问意义不大。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脉络性不够明晰,如:让学生想办法使锣、鼓、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实验中,没有提醒学生带着目的做实验,边做边思,使得教学目的体现得较模糊。另外,教师可以在此实验中“由扶到放”的让学生思考物体发声的原因。
6、教科版小学科学4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4年级上册《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教案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学情分析:本单元第1节课中已经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声音,比较了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不同,并说出了1些特点。本节课则继续深入探索,从上1课中激发学生兴趣,从敲和压、静止与振动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逐步引导学生发掘声音产生的原因。
5、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6、教学过程: (1)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2)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3)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1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1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 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1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1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1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1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7、板书: 2.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8、课后反思 在上课前,首先需解读教材,分析所教内容在整个科学教材中的地位,以及课程标准对此知识的要求,把握各知识间的承接。如:声音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世界的部分,与光、电、热、磁1样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之后解读声音这1概念,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只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等。再次分析学生,思考本课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在这节课中,应教会学生归纳与反证的能力,如:在让学生描述振动式1种什么样的运动时,可通过比较摆动、晃动、振动的运动特点归纳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在思考是否所有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时,可将正在发声的物体(锣、鼓)停止振动,看看是否还有声音,从而反证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使结论更具说服力,起到完全归纳概念的作用。做好以上准备,最后才是制定出本课的3维教学目标。对于本课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也存在较多的问题。课题导入部分,设计得不够巧妙,感觉只是为了导入而加上的,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导入是为了本课的教学而做准备的。此外,在提问时存在问“假问题”,给学生设置“回答圈套”的现象,如: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此类提问意义不大。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脉络性不够明晰,如:让学生想办法使锣、鼓、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实验中,没有提醒学生带着目的做实验,边做边思,使得教学目的体现得较模糊。另外,教师可以在此实验中“由扶到放”的让学生思考物体发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