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认识数字1是科学领域吗,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比较多少

小班教案 认识数字1是科学领域吗

1、小班教案 认识数字1是科学领域吗

1、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认识数字“1”的字形特征。

3、知道“1”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比较多少

2、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比较多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对应比较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比较多少   教学具图片、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小朋友,动物乐园里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可热闹了,我们也到动物乐园去玩玩好吧,你们愿意去吗?   二、展开   出示课件:比较多少   

1、图一   (1)看看动物乐园有哪些小动物呀?   幼儿观察后发言,动物园里有小猴子,小兔子,小熊,小鸟.   (2)让幼儿分别数一数,这些小动物各有几只?   2只小鸟   3只小猴子   4只小熊   4只梅花鹿   5只小兔子   (3)比一比,4只小熊和4只梅花鹿,谁多谁少?   

2、图二   (1)认识“>”大于号   小兔和小猴,谁多谁少?你是怎么比较多少的?   5只小兔多,3只小猴少   (2)5比3多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写 5>3,   读作:5大于3,认识>大于号   带领幼儿认读,帮助幼儿加深记忆.   

3、图三   (1)认识“<”小于号   小鸟和小猴谁少谁多?为什么?   (2)2只小鸟少,3只小猴多   2比3小,2<3,   读作:2小于

3、   (3)认识“<”小于号   幼儿集体认读.   

4、图四   (1)看一看哪些小动物最多?哪些小动物最少?   (让幼儿自由讨论)   (2)你是用什么办法比较的?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比较的方法)   5只小兔子最多,2只小鸟最少.   

5、图五   增加幼儿比较、分析的难度   (1)小明给爸爸妈妈送去的两杯水一样多吗?   (2)喝了以后,爸爸妈妈的杯子里的水,谁的多?谁的少?   (爸爸杯子里的水少,妈妈杯子里的水多)   (3)小朋友想一想,是爸爸喝的水多?还是妈妈喝的水多?   (让幼儿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6、 今天,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幼儿知道,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比较多少.   三、结束   感知物体的多少   游戏:抢椅子   音乐声响起,小朋友就绕着椅子走,音乐声停马上坐下,一张椅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椅子.幼儿游戏.。

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3、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李鹏亚 小班教案《认识图形》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执教:吴丹丹班级:小二班时间:2016年7月8日下午3点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操作材料。

2、ppt教案。 活动过程: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很厉害的宝宝来和你们玩,他们最大的本领是变魔术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操作ppt,让幼儿逐一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1、师:刚刚老师收了这些宝宝会变魔术的,你们知道是怎样变吗?

2、操作ppt展示一些组合好的图形,从中引导幼儿巩固认识图形。

1、与幼儿一起分享作品。

2、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发现户外物体的形状那些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篇二: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教案及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数学) 东郊幼儿园翁雯雯活动目标:

1、能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进行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1)大圆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各一个 2)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 3)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卡片若干活动过程:6【篇三:小班数学教案3。

小班《水滴交响乐》教案反思

4、小班《水滴交响乐》教案反思

淅沥沥,哗啦啦,下雨了!可幼儿常常抱怨下于的日子太没劲儿:不能出去滑滑梯,不能在院子里奔跑,不能出去散步……   本次主题活动的开展让下雨天不再是限制幼儿户外活动的倒霉天,雨天的游戏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富于乐趣。   内容选择的依据:   这个主题——下雨的日子,就是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他们可以在雨中玩雨伞树的游戏;可以用手接雨滴,听听水滴交响乐;还可以跳水坑,制造人工雨…… 充分体验、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幼儿也了解了雨,了解了天气的变化,培养了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下雨的日子”也会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主题达成的目标:   音乐智能:   

1、观察并聆听雨落在物体表面发出的节奏声;   

2、学唱歌曲,尝试创编简单的歌词。   语言智能: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想象的乐趣。   身体运动智能:   

1、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雨点欢快的下落、跳跃的情形;   

2、发展双脚跳、跨步跳的运动能力。   人际关系智能:   

1、能和朋友友好的合作。   自然观察智能:   

1、鼓励幼儿每天给植物角的花草“下下雨”;   

2、仔细观察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数理逻辑智能:   

1、在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中感知数量的多少;   

2、能根据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自我认识智能:   

1、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小班教案科学班里的新鲜事

5、小班教案科学班里的新鲜事

小班社会科学教案大自然真美妙

6、小班社会科学教案大自然真美妙

[教材简解]   大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主题,因为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形状?""树林里有什么秘密?"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本节活动我将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秘自然、了解自然。   [目标预设]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在游戏过程中感知自然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各种感官探究自然,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难点:通过游戏等形式与幼儿共同探秘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孩子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多一点实现需要的满足!   [设计思路]   孩子天生是个探险家,与其在教室内带领孩子观看各类图片,不如让孩子置身于自然之中,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六大解放",促使我利用一次郊游,带领孩子通过"摸摸大自然"、"听听大自然"、"记录大自然""呼吸树的游戏"等环节,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现象。在体验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为幼儿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活动准备]   

1、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一个背包。   

2、彩纸、笔若干。   [教学过程]   一、摸摸大自然的身体找一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一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然后互换角色。(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集体讨论:你摸到什么东西?是什么样感觉?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游戏:猜猜我摸的是什么?请幼儿描述触摸大自然的感觉,让同伴猜测物体。   二、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一两分钟,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三、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一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一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一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四、呼吸树的游戏

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并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探秘美妙大自然》从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