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糖果有多少 活动反思,幼儿大班数学糖果有多少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 糖果有多少 活动反思

1、大班数学教案 糖果有多少 活动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糖果有多少 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通过活动让 幼儿了解按“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并尽可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方法得当,大班后期,幼儿的按群计数能力可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范围可达“100”,甚至以上。按几个几个数更快,为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数群越大,数的次数就越少,数群越小,数的次数就越多的函数关系。

幼儿大班数学糖果有多少教案反思

2、幼儿大班数学糖果有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反思:

1、由于为孩子们预先准备了数量颜色不均等的九盘实物糖果,带给孩子们的是动手操作的浓厚兴趣和快捷的数数速度。

2、对实物进行按群数数时,“2个2个”地数幼儿比较容易掌握;“5个5个”地数,对于幼儿 较难掌握。但只要掌握规律多练,数数时还是比较容易的。

大班数学门牌号码教案?

3、大班数学门牌号码教案?

大班数学门牌号码教案?大班数学活动门牌号码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辩认楼房的层数和间数,初步感知坐标图和含义,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门牌号码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辩认楼房的层数和间数。  

2、初步感知坐标图和含义。  

3、学习坐标位置的表示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流程:  

1、学习认识单层放你房子的间数。  教师: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住在什么地方?这排房子有几间?(从左边数)  教师:从左往右数小动物们分别住在第几间?  

2、认识单栋楼房的层数。  教师:还有一群小动物住在楼房里,请小朋友数一数,这栋楼房一共有几层?第一层在这栋楼房的什么位置?  教师:从下往上数,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层?  

3、学习楼层和房间空间位置的表示方法。  教师:这些小动物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特别想住在一起,于是他们就搬到了一座非常大的楼房里,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栋房子一共有几层?第一层在哪里?第二层呢?…我们用数字标出来,你们会怎样标?

1、

2、

3、

4、5分别代表什么?(楼层的层数)  教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每一层又有多少间呢?让我们从左边开始数,第一层有几间?第二层又几间?…让我们用数字标出来,这些数字有代表什么呢?(楼房每层的间数)  

4、 学习坐标位置的表示方法?  教师:现在呀,小动物们都非常开心地搬到了新房子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小猫住在哪里呀?他住在第几层?住在第一层的第几间?那让我们先用数字来表示?可以怎样表示呢?(小猫:

1、3)。  教师:在引导幼儿示范看一看小狗住在哪里?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5、操作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红心上的数字表示的是楼层的什么?蓝星上的数字表示楼层的什么?  教师:每个小朋友分别住在第几层的第几间?  教师:请你们用正确的数字把他们的位置表示出来,前面表示第几层,后面表示第几间?  

6、幼儿操作后互相检查对错,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从活动的设计到教学的过程,这个活动基本上都能做到层层递进,第一、第二个环节是对楼房的层数和第几间复习巩固,第三个环节是联系坐标认识楼房的层数以及第几间。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也很感兴趣,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各个楼房的层数、第几间。但在最后一个环节出示一栋楼房,并标明楼房的层数、第几间的坐标,让孩子自己独立看坐标写出各个小朋友所住的楼层及第几间时,有个别孩子吧楼层的层数与第几间的先后顺序搞乱。另外一组小朋友是黄启凤老师上的,前面的第一、第二个环节省略,他直接出示一栋楼房,让孩子分辨几楼、第几间,而且楼房的层数教师没有用数字坐标标明,孩子的记录反而全部正确。思考:第一组孩子出错是否受坐标的影响,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有没有必要介绍认识坐标。

糖果有多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4、糖果有多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糖果有多少教材分析:在生活中,按数群计数的运用很广泛,通过活动让 幼儿了解按“数群计数”的方法,在操作中,体验运用不同的方法数数的乐趣.并尽可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群体(物体群)为单位.幼儿按群计数能力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幼儿掌握10以内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方法得当,大班后期,幼儿的按群计数能力可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范围可达“100”,甚至以上.按几个几个数更快,为什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数群越大,数的次数就越少,数群越小,数的次数就越多的函数关系.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计数及依据某种参照物估计一组数量.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数并确定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的多种方法.活动反思:

1、由于为孩子们预先准备了数量颜色不均等的九盘实物糖果,带给孩子们的是动手操作的浓厚兴趣和快捷的数数速度.

2、对实物进行按群数数时,“2个2个”地数幼儿比较容易掌握;“5个5个”地数,对于幼儿 较难掌握.但只要掌握规律多练,数数时还是比较容易的,如:

2、

4、

6、

8、

10、

12、

14、

16、

18、20;或

5、

10、

15、20、2

5、30……

3、下次作业时需改进:让幼儿在操作卡上学习“按群圈数”,这样数起来更清楚.请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