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社会教案及反思《怎样爱护图书》?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社会教案及反思《怎样爱护图书》?



1、幼儿园小班数社会教案及反思《怎样爱护图书》?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教案及反思



2、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进行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活动准备:1)大圆形、大3角形、大正方形各1个2)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3)颜色大小不同的3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卡片若干活动过程:

1、谈话引趣

1、出示大圆形、大3角形、大正方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幼儿按老师出示的图形回答问题)

2、教师扮演图形妈妈自我介绍:我是XX图形妈妈。引导幼儿跟图形妈妈问好,加深印象。

2、送图形宝宝回家

1、教师继续扮演引趣:我们的图形宝宝们还没有回家,小朋友能帮帮我们吗?要是看到图形宝宝请送它们回家

2、出示带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提问:小朋友说说哪座房子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标记

3、请图形妈妈回家等图形宝宝(教师用大图形示范,学说句式:我送XX回家)

4、在教室里找找图形宝宝。引导语:小朋友,我们1起来找找调皮的图形宝宝藏在哪里?

5、引导幼儿将不同的图形宝宝送回相应的家,并试着1边送1边说:我送图形(3角形、圆形等)宝宝回家。

6、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要求1次只能送1个图形宝宝回家。其他幼儿评价

3、指导幼儿操作材料《我送图形回家》

1、分发材料,让幼儿分组按照标记,把图形分类。

2、第2个环节中送图形宝宝找家。原来我设计的是引导幼儿对房子进行观察,发现房屋上的圆形、3角形、正方形的标志,从而确定是哪个图形的家。但。

小班《身体暖洋洋》教案与反思?



3、小班《身体暖洋洋》教案与反思?

教学意图: 小班幼儿渐渐地长大、懂事,对自己长大了的感觉也十分强烈。为此,设计了《我是怎样长大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试试的过程中,既感受到自己身体方面的成长,又能进1步了解自己的妈妈,体验自己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从而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

2、通过回忆和体验自己长大的过程,懂得关心妈妈。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我是怎样长大的"。

2、妈妈的图片。

3、红色嘴唇贴片。教学过程:

1、与幼儿谈话

1、你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

2、我们从什么时候就会笑了?

2、看幻灯片,初步了解长大的过程

1、妈妈怀孕了,有1个可爱的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1天1天慢慢长大。妈妈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想到肚子里的小宝宝,开心地笑了。问:你知道你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过什么事情吗?(踢妈妈的肚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玩,会吃手指头,也会开心地笑)慢慢地,慢慢地……十个月过去了,妈妈的肚子越开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2、宝宝出生了,他睁开眼睛,看到美丽的世界,看看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对什么都很好奇。这时候的宝宝,好小好小,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地哭,所以,妈妈就要很细心的观察宝宝,为宝宝吃奶,给宝宝换尿布,妈妈好辛苦呀。

3、3个月过去了,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看图片),宝宝会翻身了,你是怎么翻身的?小朋友们来学1学?

4、6个月过去了,这时候的宝宝,不想总是躺在床上,他想干什么呢?让幼儿想想,——坐起来,这样好舒服呀!

5、又过了1段时间,7个月过去了,宝宝又学会了新的本领,想想看,是什么呢?——宝宝会爬了,摸摸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们还记得自己是怎样爬的吗?我们1起来试试吧。

6、后来,宝宝在大人的帮助下,迈出了自己的第1步,第2步、第3步。孩子们可以模仿妈妈和幼儿1起学走路的样子。体验妈妈的辛苦。

3、懂得关心妈妈 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了吧!在我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妈妈辛苦吗?现在我们长大了,懂事了,不能再让妈妈这么辛苦了,想1想,我们能帮妈妈做些什么呢?(擦桌子、扫地、收拾玩具、端水、捶背,不淘气)

4、亲亲妈妈 你们看,这是谁,(妈妈),我们来亲亲妈妈吧,老师这有好多的红嘴唇,你想亲妈妈哪里,就把红嘴唇贴到妈妈哪里,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教师像妈妈1样拥抱幼儿,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妈妈和我》教案及反思



4、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妈妈和我》教案及反思

设计意图: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孩子对妈妈的了解却很少。让孩子初步地了解妈妈的工作,了解妈妈工作的辛苦,引发幼儿关心妈妈情感的基础,由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清楚地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用画面的方式表现妈妈抱着自己的温馨情景。 重点难点: 观察画面,清楚地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帮忙发1张抱着孩子的照片的电子版给教师,幼儿用书《妈妈和我》,教学电子资源《妈妈和我》,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蜡笔。 活动过程:

1、请幼儿1起欣赏幼儿用书封底的名画《母与子》和两幅幼儿作品。 1.画里有谁? 2.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3.画里的妈妈是怎样抱小宝宝的? 4.小宝宝胖嘟嘟的.手在做什么? 5.小朋友的作品里妈妈坐在什么地方?她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2、教师播放电子资源中其他“母与子”的名画,请幼儿欣赏。

3、教师播放家长抱着孩子的照片,请幼儿进行分享。 1.这是谁和自己的妈妈呢? 2.你的妈妈是怎么抱你的? 3.妈妈抱着你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4、给幼儿发放图画纸和画笔,请幼儿画1画妈妈抱着自己的样子。

5、延伸活动: 语言《我的妈妈》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关心爱护妈妈,不依赖妈妈,萌发独立活动的意识。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讨论妈妈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妈妈在哪里工作。还应在以后的活动中让幼儿能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爱,了解到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并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发,还需依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