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八上语文教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长春八上语文教案

1、长春八上语文教案

(二) 教学目标

1、背诵积累本课八首诗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能力

2、反复诵读读促讲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国传统文化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热爱国传统文化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所蕴含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国被称诗国度历史上名家辈出留下了浩烟海诗篇早春秋战国时代所有人都必须吟唱《诗经》诗句和对方交流时会吟诗意味着任何社交场合都无法表达自己愿望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格律诗八首》吟诵驻足鉴赏尽享诗意世界馨香与美好 二、学习《次北固山下》

1、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湾生卒年详唐朝诗人洛阳人曾往来于吴、楚间早有诗名首诗吴、楚期间写诗人沿长江往东泊舟北固山下见江南残冬风光而产生了乡思写下了此作今天我们还记得名字因写下了首千古传诵诗歌印证了人诗传道理

2、熟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教师朗读指导并齐读读出诗歌韵律美

3、读懂品析 (1)四联各写了内容四联之间有样关系 首联:诗人船上想象船镇江还要乘驿车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态势潮平又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尽而未尽之际即天亮时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虽未过去而江上已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能归见此景自想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全诗四联之间互因浑体 (2)首诗哪联直接抒情哪联属于写景能说出来写作手法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三联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情设情因景生诗歌里常用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4、读透领悟 (1)首诗表达了样感情理解种感情 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作者运用了雁意象想起了雁足传书传说使全诗都笼罩层淡淡乡思愁绪乡愁诗歌重要主题乡愁丰富了我们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文学世界 (2)颈联历来脍炙人口驰誉当时传诵世请加分析 两句妙无意说理却描写景物、节令之蕴涵着种自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真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艺术鼓舞力量 三、学习《春望》

1、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灵武即位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州羌村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番作结投奔灵武途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样生活第二年(757)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写下了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五言律诗《春望》

2、熟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范读男、女生分联交错齐读读出诗歌韵律美

3、读懂品析 首联: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山河依旧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颔联: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娱人之物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颈联:开春来战火愈烧愈炽封家书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成了千古传诵名句 尾联: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白发几胜簪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所致

4、读透领悟 (1)首诗表达了作者杜甫样感情 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感情其首联、颔联重体现忧国伤时感情;颈联、尾联重体现念家悲己感情 (2)欧阳修说:古人诗贵于意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近世诗人唯杜子美得诗人之体请结合首联加分析 国指都城长安--政治、经济、文化心其繁华热闹想见目前长安唯有山河存意味着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只有山山水水了春天来了城里处都草木深意味着人烟何等稀少诗人明写景却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感情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 四、学习《钱塘湖春行》

1、写作背景 首诗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写

2、熟读感知 听录音教师范读指导学生齐读读出诗歌韵律美

3、思考探究 (1)首联水面初平写样景象说云脚低 水面初平写出了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略与堤平云脚指下垂云与湖水相连因水位上升湖面上云自显得低了早春景象杜甫有诗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诗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2)颔联几处早莺有含义争暖树谁家有深刻含义 莺春天歌手几处早莺表明莺多莺多当处处争暖树说争着飞向阳树上歌唱因余寒犹所莺儿也想晒太阳才会去争暖树燕子春天信使谁家犹言某家而家家啄春泥动作表明燕子刚刚开始筑巢而且数量也多些都暗合早春之意 (3)颈联说乱花迷眼样写跟诗题有关 乱花迷眼着重表现诗人感受唐朝时人们有骑马游春习俗诗人骑马游西湖马浅草地上走得轻快看花时间长了眼前片姹紫嫣红使人目暇接便产生迷乱感觉样写暗切诗题行字 (4)品味本诗两句 两句用抒情方式收束全诗略写湖东白沙堤绿杨阴里更美胜收白沙堤绿杨阴里按辔徐行诗人儿完全陶醉了流连忘返作者此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喜悦心情 (5)首诗题意主要行字上请说说诗人所行游踪 从孤山寺北面湖东白沙堤:开头写水面初平孤山寺所见之景见作者从孤山寺北面开始骑马游西湖;间写游程所见莺燕花草;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见至湖东白沙堤止 五、课堂小结 诵读古代诗词我们只有读熟、读懂、读透才能领悟诗歌真谛从而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词作品常常作者经历、思想感情外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有较细致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真正地做知人读诗走进作者情感世界品味感悟此真意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三首诗

2、预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夜雨寄北》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我国辉煌灿烂文化宝库诗歌颗绮丽夺目明珠人们代代所传诵显示出经久衰艺术生命力而唐代诗歌则古代诗歌精彩部分今天我们师生再共同解读三首经典唐诗相信同学们定会开卷有益、受益匪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找出文章中关键语句,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通过对语言的赏析,明确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语言的赏析,明确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2、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长春版八上语文第一课教案

3、长春版八上语文第一课教案

长春版八上语文第一课教案

4、长春版八上语文第一课教案

一 格律诗八首   (一)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5、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唐诗的世界,领略唐诗的风采。   二、学习《次北固山下》。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自由发言:读过本诗后你有何感受?(根据学生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进行一下说话训练。)   

3、作者与写作背景介绍。   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洲,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应当于此时写就。   

4、名句研读。   (1)你能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你能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中用“生”和“入”有什么妙处吗?   “生”和“入”二字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得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   “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的。   “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   

5、主题研读。   这首诗中哪几句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6、小结。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愁绪。全诗对仗工整,跳跃洒脱,叙事明确,写景逼真,和谐优美。   三、学习《春望》《钱塘湖春行》。   

1、导入新课。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两首写春的律诗《春望》和《钱塘湖春行》。   

2、朗读两首诗。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   (2)指导。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一课教案

5、长春版语文八上第一课教案

长春版语文八上第一课教案

6、长春版语文八上第一课教案

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作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酬赠白居易。   

2、熟读感知。   听录音,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读赏结合。   (1)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首联:直抒胸臆。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被贬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   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运用“闻笛赋”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运用“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颈联:千古名句。“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诗句表明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豁达的襟怀。这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必将取代旧事物。   尾联:点睛之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结构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写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显示了诗人豁达的襟怀,尾联顺势而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诗情起伏跌宕,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沉郁中见豪放,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三、学习《赤壁》。   

1、找学生朗读,朗读中要流露出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气。   

2、读赏结合。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赏析一、二两句。   这两句叙事,写其兴感之由,由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东汉末年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曹操和周瑜。   (3)赏析三、四两句。   这两句议论,作者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从反面落笔,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接着假想曹军胜利,东吴战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形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四、学习《夜雨寄北》。   

1、写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倚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2、边读边赏析。   (1)题目中的“北”应该怎样理解?   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也可以把“北”理解为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秋天、深夜、夜雨的情境本身就令人伤感。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宕开一笔,从眼前想象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写出了诗人的愿望。“何当”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的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第四句是承“共剪西窗烛”而来,重复运用了“巴山夜雨”,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感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因而他日重逢的欢乐更反衬出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   五、课堂小结。   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艺术的丰富内涵,直探底蕴,领悟作者微妙深奥的诗心,我们应该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诗歌的意境,希望对你们以后体会诗歌的意境有所帮助。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预习《游山西村》《过零丁洋》。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漫步在古诗中,我们喜欢诗中那富有韵律的语言,独特清新的意境,深刻隽永的哲理。前两节课我们解读了六首唐诗,领略到了唐诗的风采,今天我们师生将共同走进宋代的古诗苑中,与以死明志的文天祥共同吟诵“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拄杖叩门的陆游分享农村生活的宁静、欢悦。让我们共同来研讨崇尚讲究理趣的宋代诗歌。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写作背景。   陆游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对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2、以读促讲,边读边赏。   (1)首联渲染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什么?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农家尽其所有来款待客人,表现了农家的淳朴、热情好客。   (2)颔联写了什么内容?现在有何深刻含义?   这两句写的是眼前山间水畔的景色,描绘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花团锦簇的美丽风光,记述了作者置身山阴路上,疑惑无路,忽又开朗的真实感受。这两句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希望。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的启示,历来被人们传诵不衰。   (3)我们中国的民风民俗最生动,请说说颈联反映了怎样的民间习俗。   这两句描摹出一幅南宋初年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社”为土地神,春社这一天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并且这里农家的穿戴也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4)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的?   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盼望着从今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不仅写出了陆游的愿望,而且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可见作者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当地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5)这首诗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三、学习《过零丁洋》。   

1、诗歌背景。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以明志节,严正拒绝。张弘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2、熟读感知。   教师范读,点名读,读出诗歌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   

3、读透领悟。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全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从语言技巧、句意及情感等方面,赏析颔联。   这两句以对偶句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痛。   (3)最后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4、拓展练习。   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文天祥式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吗?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明将史可法誓死坚守扬州城,拒不投降,最后以身殉国;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四、课堂小结。   我们师生共同在古诗的阆苑仙境中兜了一圈风,回想这三节课中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云蒸霞蔚,古诗的美真让我们目不暇接。生活在名家辈出、诗篇浩如烟海的中国,我们是何等的荣幸!相信你们一定会珍爱古诗,在我们的心里:她永远是依旧笑春风的灼灼桃花,是那一抹映在天幕上的绯红,是心灵上的永恒霞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二首诗。   

2、课外积累陆游、文天祥的代表性诗歌,背诵下来。   (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 马力竞)   (三)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4、强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韵味。   

5、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6、体会诗的意境、情趣,要有一定自读和初步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就诗歌本身而言,这颗文学明珠拥有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让我们走进格律诗的世界,感悟格律诗的魅力。   二、学习《次北固山下》。   

1、朗读诗歌。   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总结,指导朗读要求:(1)节奏停顿;(2)轻重缓急;(3)抑扬顿挫;(4)感情充沛。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出来才抑扬顿挫。请按照朗读诗歌的要求,朗读这首诗。   

2、作者简介。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3、品味诗歌。   (1)整体把握诗歌。   这首诗是作者旅途思乡之作,主要写诗人清晨在江面上的所见所感,作者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为北固山下壮美秀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由生起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   开头两句先写北固山的地势,分为水路和陆路。作者清晨在江岸边远眺所见景物: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疾驶而去。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漫无边际地涨,江面也变得宽阔了,风势正顺,船帆高悬,一轮旭日升起。作者置身于青山绿水中,自有一番情趣在其中。“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抓住海上日出的瞬息变化和江上春气回转的微妙特征,虽然是在腊月里,江南却春意盎然,诗人先顿后挫,用“生”入文,把大自然拟人化,显得生动有趣,由此可见诗人炼字功夫之深,把夜和日在旧和新之间的互相依存生动地表达出来,反映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也暗含着诗人对流年消逝的感伤。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末联两句由旅途景色引起乡思,引出以归雁捎书,表达了诗人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诗人很注意炼字炼句,“入旧年”“生残夜”等用字准确精练,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动人的景色。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   (2)体会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4、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背诵你所熟知的乡愁诗。   

5、小结。   全诗清新流畅,感情浓郁,是唐人行旅怀乡诗中的佳作。   

6、赏析乡愁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学习《春望》。   

1、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学生范读,师生点评。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2、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和壮游时期、长安十年时期、战乱流离时期、漂泊西南时期。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做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3、品味全诗。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诗的颈联写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千古佳句,妙在何处?   写花写鸟,紧扣诗题,借此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诗人感触异常。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足以见得诗人内心的忧伤。在此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悲愈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   (3)本诗有哪些写作特色?   在表现手法上,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涵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诗歌语言的意境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4、小结。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厚,因而一千多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