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概率的基本性质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案

<br/>3、<br/>1、3概率的基本性质教案

1、

3、

1、3概率的基本性质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居巢李小平

3、

1、3概率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以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 (2)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于是有P(A)=1—P(B). (3)正确理解和事件与积事件,以及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事件的关系、运算与集合的关系、运算进行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的类化与归纳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具体情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教学难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两个集合之间存在着包含与相等的关系,如{2,4}С{2,3,4,5},{1,3}={3,1}. 另外,集合之间还可以进行交、并、补运算.

2、在掷骰子试验中,可以定义许多事件如:C1={出现1点},C2={出现2点},…… 师生共同讨论:观察上例,类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运算,你能发现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吗?C3(。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案

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2)能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对抛物线方程进行讨论;(3)在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讨论中,注意数与形的结合与转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类比的思想分析解决问题。

3、情态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和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之间的简单几何性质类比,了解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运用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运用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学导式,启发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1、|温故知新, 引入新课|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通过图表的方式把前面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这样不但让学生温习了旧知识,而且将对新知识的掌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新课探讨|以抛物线|y2=2px(p>0)|为例| |

1、范围|由抛物线y2 =2px(p>0)有,又所以|所以抛物线在y轴的右侧。|当x增大时, 也增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所以y的取值范围是|2.对称性|以代,方程不变,所以抛物线关于轴对称.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

3、顶点|抛物线与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在方程中,当 时 ,因此抛物线的顶点就是坐标原点.|

4、离心率|抛物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和它到准线的。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内容

3、平行线的性质教案内容

1、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在操作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2、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及运用。

3、教学难点 (1)平行线的性质的推导。 (2)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3、复习提问巩固旧知 (1)练习(题目见课件) (2)回顾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4、出示地图,北京奥运会期间要新修建一条贯穿两条互相平行的北四环和安苑路的新干线,设计新修道路与安苑路夹角为65o,那么它与北四环的夹角是多少度?

5、活动一:(1)请同学们先画出两条平行线,再画一条直线与它们相交,并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2)测量上面八个角的大小,记录下来。(3)比较四对同位角的大小,发现了什么?(4)比较同位角的大小,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活动二:(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互补各有什么关系?(2)得到平行线的性质(3)试一试(题目见课件)。

6、例题教学发挥示范

7、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练习 (2)回归生活——解决情景引入的问题。

8、回顾归纳课堂总结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9、布置作业 (1)教材p.155 第16题。 p.155 习题

4、8第5题(要求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2)能力大挑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4、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龚建波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课题: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1)|授课班级|课 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 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难 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一、共价键及其分类|

1、按成键方式分:σ键和Π键|

2、按成键的共用电子对情况可分为:单键、双键、三键、配位键|

3、按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1)、极性键: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吸电子能力较强一方呈正电性(δ+),另一个呈负电性(δ-)。|(2)、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二、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正电荷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非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2、分子的对称性|(1)定义:具有一定空间构型的分子中的原子会以某一个面成一个轴处于相对称的位置,即分子具有对称性。|(2)关系:非极性分子具有对称性,极性分子中原子不位于对称位置。|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的影响|

4、ABm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 化合价法|(2) 物理模型法:|(3) 根据所含键的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4)。

<br/>2、<br/>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5、

2、

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zxl0175 张喜林制 [

2、

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探究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熟练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概括并证明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难点: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思考、交流得出课前预习学案中的结论结论:结合长方体模型,可知:或平行或异面;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用文字语言表示为: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如图所示: 应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难点是:过某些点或直线作一个平面.应用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口诀:“见到面面平行,先过某些直线作两个平面的交线.”

2、思考:如果平面,那么平面内的直线a和平面内的哪些直线平行?怎么找出这些直线?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结论:过直线a做平面与平面相交,则交线和a平行. (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共同概括完成上述结论及证明过程,从而得到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所以过二、学习过程②。

<br/>2、<br/>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6、

2、

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zxl0175 张喜林制 [

2、

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探究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2、熟练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概括并证明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难点:平面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思考、交流得出课前预习学案中的结论结论:结合长方体模型,可知:或平行或异面;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用文字语言表示为: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如图所示: 应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难点是:过某些点或直线作一个平面.应用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口诀:“见到面面平行,先过某些直线作两个平面的交线.”

2、思考:如果平面,那么平面内的直线a和平面内的哪些直线平行?怎么找出这些直线?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长方体模型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结论:过直线a做平面与平面相交,则交线和a平行. (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共同概括完成上述结论及证明过程,从而得到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所以过二、学习过程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