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入新课平抛物体的运动最好教案,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高一
1、怎样引入新课平抛物体的运动最好教案
知识目标
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
3、会计算重力的大小.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
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实质(万有引力).
2、本章的难点是:重心的确定. 二、基本知识技能:
1、基本概念: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 = mg);
2、重心的确定 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教法建议 一、有关重力大小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介绍重力时,除了明确指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教学中还需要补充实验测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得,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几种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牵引测力计、压力测力计等等. 另外让学生区分重力、重量的概念. 二、有关重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 介绍重力方向时要明确重垂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静止的水面为水平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说成指向地心的方向. 关于重心和质心的区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重心和质心》. 三、有关重心位置讲解的教法建议 在讲解如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可以讲解悬挂法测量均匀薄板的重心.同时让学生讨论理解.对于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如课本的重心的确定,沙漏的重心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确定. 有些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将物体的平衡内容(教材在第四章中进行了介绍)也对学生说明,也就是重心的稳度问题,建议在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研究的方法,在图片资料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双圆锥(圆锥上滚)的图片,老师可以参考使用. 重力 教学方法 提问引导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力?具体说明?
3、提问: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重力 通过水会自动由高向低流动、树叶的飘落等等自然现象提出: 问题:什么是重力?它是怎样产生的? 回答: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 教师总结说明:
1、地球上物体受到重力,施力者是地球.只要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 (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问题:同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所受重力的方向各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情况下的物体(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正在运动的物体等等)让学生讨论重力的方向. 共同讨论之后,教师说明并总结: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无论物体运动状态如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质量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物体的重心).质量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悬挂法得到(教师可以演示该实验,同时让学生进行讨论),另外重心的位置可以 不再物体上(如图).
4、重力大小:
5、重力的测量:重力的测量用弹簧秤. 问题3: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对地球是否有力的作用?教师进而提出:我们通常在研究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不提出施力物体地球,相对于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作用,同样,地球也要受到物体对它的吸引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讲解,要强调物体受到的重力不等于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二)、让学生阅读有关万有引力的文章 (三)、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本课知识的理解.
6、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课题1 题目:采用悬挂法求得物体重心位置 内容:采用悬挂法得到某一不规则形状(质量分布不均匀)薄板的重心位置。写出实验报告。 课题2: 题目:用计算法求解某些物体的重心 内容:参考“探究活动”中所给的“质心与重心的求解”内容,对一些特殊形状物体的重心进行计算求解,利用初中所学的杠杆原理分析,写出专题性小论文。
2、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高一
小球做平抛运动,可以将小球分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水平方向因为小球不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所以合力为零且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只有水平方向,所以初速度就是水平位移除以时间。时间根据小球在竖直方向是做自由落体运动求出。其实可以选a到任意一个点,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临界点(很经典的~)问题》》》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在圆面最高点时,当mg=mv^2/r时,即重力全部提供向心力,圆面给小球的支持力为0,但是小球有一定的初速度v,这个模型刚好是平抛运动的模型,很直接的可以推出,小球做平抛运动; 另外从反面来说,小球也无法做圆周运动,我们假设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过圆周最高点时,接下来小球的速度就要逐渐增大,如你所说的重力不会顺着圆心拐弯,此时,重力的分力提供向心力,肯定比重力要小,这时你会发现,小球的速度增加了,但是向心力减小了,小球只能离心,所以无法做圆周运动。
4、高中平抛运动的题目(急,在线等)
落地时竖直速度v2=√(v^2 - V0^2) 飞行时间t = v2/g = [√(v^2 - V0^2)]/g 离地高度h = 1/2gt^2 = (v^2 - V0^2)/2g 水平距离s = v0 * t = v0[√(v^2 - V0^2)]/g 小求位移L = √(h^2 + s^2) = 1/2g*√[(v^2 - 3*v0^2)(v^2 - v0^2)] 该题主要考查平抛运动. 其中关键在于速度及位移的分解. 虽然答案复杂但整个过程并不繁杂. 水平射程就是水平距离,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5、高中平抛运动
ABCD 先假设都落斜面 应该1:4吧我记 再假设都落水平面 1:2 落斜面落水平面 比值2间 其1:32:5 所ABCD 原题绝1:5。
6、高中平抛运动
ABCD 先假设都落斜面 应该1:4吧我记 再假设都落水平面 1:2 落斜面落水平面 比值2间 其1:32:5 所ABCD 原题绝1:5。